学科分类
/ 6
110 个结果
  • 简介:获得低粘度、高固相体积分数悬浮液是陶瓷胶态成型的前提条件。为了提高BeO悬浮液的固相体积分数,采用煅烧手段预处理,研究煅烧温度(1200~1500℃)和煅烧时间(1~4h)对BeO粒度、比表面积和烧结活性的影响规律,并研究相同固相体积分数(40%)条件下,煅烧对BeO悬浮液粘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煅烧过程中,颗粒发生长大,比表面积和烧结活性均降低,温度的影响明显大于时间,且煅烧时间低于2h时影响不大,煅烧温度高于1300℃后相关性能大幅下降;煅烧降低比表面积,除去表面的水分等吸附物质,改善BeO的表面性质,因此在相同固相体积分数(40%)条件下,悬浮液的流动性能得到改善,从而煅烧可提高悬浮液的固相体积分数。

  • 标签: BEO 煅烧 比表面积 烧结活性 胶态成型
  • 简介:以Na2SnO3·3H2O为原料,有机试剂(正戊醇、正丁醇、环己烷)为分散剂,同时加入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十二烷基苯磺酸钠,ABS),以氢氧化锡沉淀为前驱,用水热法制备了粒度均匀的SnO2超细粉.用X射线衍射(XRD)和扫描电镜(SEM)测定了该的晶型和形貌,研究结果表明,所制得的SnO2为四方晶系金红石结构,颗粒均一性高,粒径分布介于0.8μm~1.0μm之间,且粒子尺寸随着溶液中有机试剂的加入而减小.

  • 标签: 锡酸钠 二氧化锡 超细粉体 水热法
  • 简介:采用化学气相沉积法(chemicalvapordeposition,简称CVD)不仅可以制备金属粉末,也可以制备氧化物、碳化物、氮化物等化合物材料。该法是以挥发性的金属卤化物、氢化物或有机金属化合物等物质的蒸气为原料,通过化学气相反应合成所需粉末,因其制备的粉末纯度高,比表面积大,结晶度高,粒径分布均匀、可控,在材料制备方面的应用日趋广泛。该文主要介绍CVD技术制粉的形成机理和研究进程。CVD法制粉主要包括化学反应、晶核形成、粒子生长以及粒子凝并与聚结4个步骤。按照加热方式不同,CVD技术分为电阻CVD、等离子CVD、激光CVD和火焰CVD等,用这4种技术制备超细粉末各有其优缺点,选择合适的气源,开发更为安全、环保的生产工艺,以及加强尾气处理是使CVD法制备超细粉材料付诸于工业应用的重要保证。

  • 标签: 化学气相沉积 生长机理 进展
  • 简介:采用溶胶-凝胶工艺首先制备La0.85Ag0.15MnO3和(Ba0.7Sr0.3)3Ni2Fe24O41的前驱,经煅烧制得由钙钛矿结构的La0.85Ag0.15MnO3稀土锰氧化物和Z型六角铁氧体(Ba0.7Sr0.3)3Ni2Fe24O41组成的复合材料,利用X射线衍射仪和扫描电镜分别分析其微结构和形貌;使用矢量网络分析仪系统测量该复合材料的微波电磁参数和吸波性能,并对影响其微波吸收性能的主要因素及作用机理进行研究与分析。结果表明:1250℃的煅烧温度下,La0.85Ag0.15MnO3含量(质量分数)为40%的复合材料的微波吸收峰值达-30dB,在2~18GHz频段小于-10dB的吸收频宽为3.9GHz,微波吸收性能明显优于La0.85Ag0.15MnO3单相材料和Z型六角铁氧体(Ba0.7Sr0.3)3Ni2Fe24O41单相材料;复合材料中存在介电损耗和磁损耗共存与协同作用,以及界面效应和磁电耦合作用,有利于介电常数调控和阻抗匹配优化,从而提高微波吸收性能。

  • 标签: LaMnO3掺杂 Z型六角铁氧体 双相复合 微波吸收
  • 简介:以Cu为基体,加入Co,Fe,Cr,Sn粉末,采用不同的工艺进行混合,经模压成形与热压,制备Sn含量(质量分数)分别为4%和6%的2种超薄cu基金刚石切锯片胎材料,用显微硬度仪、金相显微镜(0M)、扫描电镜(SEM)和X射线衍射(XRD)仪等表征该胎材料的显微硬度、组织和成分,研究混工艺对胎组织和硬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将采用所有原料粉末进行混合球磨的混工艺时,所得胎材料含有更多的铜锡固溶体,胎平均硬度(HV0.1)比未经球磨混的分别提高186.20MPa(含4%Sn)和215.30MPa(含6%Sn);与之相比,采用将Cu和sn混合球磨后再加入其他粉末的混工艺制备的胎,平均硬度略有提高;球磨后sn附着在Cu上,更易形成铜锡固溶体,并且金属粉末大量变形,发生严重的加工硬化,从而影响冷压成形率;随胎中sn含量从4%增加到6%,铜锡固溶体增加,胎的平均硬度(HV0.1)分别从709.91、884.25和896.1lMPa提高到883.18、986.22和1098.48MPa。

  • 标签: 热压 Cu基胎体 球磨 固溶体 硬度 组织
  • 简介:本文叙述了MAC矿烧结试验研究方法,对试验结构进行了简要分析,概括了试验研究结果。

  • 标签: MAC粉 烧结 试验研究
  • 简介:用MSC.Marc软件模拟了在3种不同装方式下钛压制成形过程中粉末的流动情况以及压坯的密度分布规律.研究结果表明:装方式对粉末压制过程及压坯密度具有较大的影响,与平式装方式相比,采用凸式装,试样的烧结坯密度提高6%,孔隙分布的均匀性得到相应的改善.

  • 标签: 钛粉 粉末压制 数值模拟 装粉方式
  • 简介:以雾化Fe85Si2Al6Cr7和溶胶凝胶法制备的W型六角晶系Ba1Co0.9Zn1.1Fe16O27铁氧体粉末为原料,通过高能球磨复合改性得到FeSiAlCr合金/W型六角晶系Ba铁氧体复合。采用X射线衍射仪(XRD)和扫描电镜(SEM)对该的微结构和形貌进行分析和观察,利用微波矢量网络分析仪系统测定试样在2~18GHz频段内的复介电常数和复磁导率以及吸波涂层试样板的吸波性能,研究该复合的微波电磁特性和电磁损耗性能。结果表明,FeSiAlCr合金/W型六角晶系Ba铁氧体复合颗粒保持W型铁氧体的六角片状晶粒形貌和微结构;其ε′、ε″、μ′和μ″均高于W型铁氧体而低于Fe合金的对应值;FeSiAlCr合金含量与复合材料的磁损耗和介电损耗的相对强弱密切相关,Fe合金含量适中的复合材料,其吸波涂层厚度为2mm时,在2~18GHz全频段的吸波性能高于20dB,峰值点达50dB。

  • 标签: FeSiAlCr合金 W型六角Ba铁氧体 复合材料 微波吸收
  • 简介: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折返式料除尘装置,折返式溜槽固定在操作平台上,安装在折返式溜槽上端内壁的加湿管一端经分水管同进水管的末端相连,配管的上端同带阀门的进水管相连接,配管固定装配在折返式溜槽的外侧,

  • 标签: 除尘装置 折返式 粉料 实用新型 操作平台 进水管
  • 简介:本公司针对抛光传统生产方法中生产周期长,产品在使用时不易分散等缺点,进行了较长时间的研究,结果表明:新方法具有粒度可控制,煅烧后不需湿法研磨,不需湿法筛分等优点。并且,可不用电炉煅烧。这一方法

  • 标签: 抛光粉 周期长 罗宏 国内产品
  • 简介:选择不同粒径的6061A1粉末和SiC颗粒,采用真空热压法制备含35%SIC体积分数的SiCo/6061AI复合材料,研究不同级配比对复合材料显微组织和抗拉强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复合粉末的粒径级配比可影响复合材料的微观组织和力学性能;当增强颗粒粒径为15μm时,随基体6061粉末与SiC颗粒粒径比降低,SiC颗粒在复合材料中的分布越来越均匀,抗拉强度提高:当基体6061A1粒径为10Bin时,随SiC颗粒粒径减小,复合材料微观组织的均匀性降低,但抗拉强度提高。并建立了理想的复合粉末颗粒分布模型,模型的理论计算结果与Slipenyuk公式计算结果接近。

  • 标签: SiC/606 1复合材料 颗粒粒径 粒子分布模型 颗粒级配 抗拉强度
  • 简介:目前,我国高炉炉料尚有两个大问题未得到解决,其一是含铁品位较低,其二是酸性炉料不足,因而适当发展球团矿势在必行。我国现有的球团矿生产还存在着一些问题。首先是国产精矿含铁品位低,粒度粗,粒度分布不合理,水分高,对我国球团矿的生产和发展产生不利的影响。另外,随着我国球团矿生产规模的扩大,国产精矿的产量不足,因此国内有不少企业筹划利用进口精矿生产球团矿。但是进口矿主要为赤铁矿,

  • 标签: 试验研究 赤铁矿粉 造球 球团矿 酸性炉料 势在必行
  • 简介:链条锅炉是工业、小型电厂及集中供热锅炉房中常用燃烧设备。该设备着火条件不好,适宜燃用挥发份高,发热值大的优质烟煤。如果煤种改变,煤质下降,运行工况即会恶化,导致锅炉出力及热效率严重下降。链条锅炉加煤复合燃烧技术,主要是为强化炉内燃烧过程,提高链条炉对煤种适

  • 标签: 复合燃烧技术 链条锅炉 加煤粉 热效率 链条炉 集中供热锅炉房
  • 简介:近年来,受下游器件及终端产品发展变化的影响,稀土荧光的生产状况展现出新的特征。一是平面显示产品的兴起使阴极射线管用荧光产量不断下降;二是稀土荧光灯的普及推广带动灯用三基色荧光生产蓬勃发展;三是等离子电视用稀土荧光、液晶显示背光源冷阴极荧光灯用稀土荧光及半导体照明发光二极管用稀土荧光开始商业化生产。

  • 标签: 稀土荧光粉 生产状况 应用 三基色荧光粉 阴极射线管 稀土荧光灯
  • 简介:与通常采用纯雾化铁粉和部分合金化铁粉作为温压基不同,作者对水雾化Fe-Ni-Mo合金钢作基的Fe-1.5Ni-0.5Mo-1.0Cu-xC(x=0.6,0.8,1.0)粉末进行了温压与烧结行为的研究.结果表明,通过设计新型聚合物润滑剂,高硬度的合金钢仍适用于温压工艺.当粉末和模具的加热温度分别为125和145℃时,Fe-1.5Ni-0.5Mo-1.0Cu-0.8C的温压密度较高.在735MPa的压力下进行压制,压坯密度达到7.35g/cm3,比室温压制提高了0.19g/cm3左右.并且,温压压坯的弹性后效比室温压制降低了40%,在1120℃烧结1h后的烧结密度为7.32g/cm3.

  • 标签: 水雾化Fe-Ni-Mo合金钢粉 温压 烧结
  • 简介:2.稀土抛光技术发展文献中对早期抛光牛产有较全面论述的是支有宝先生主编的《稀土湿法冶炼工艺岗位技术培训教材》一书。经过这些年的发展,总结归纳起来基本分为以下几种工艺:

  • 标签: 稀土抛光粉 产业现状 湿法冶炼工艺 培训教材 技术
  • 简介:利用氧化脱硫——磁化焙烧——湿式磁选工艺,从硫铁矿渣中提取铁精矿

  • 标签: 硫铁矿渣 提取 铁精矿粉
  • 简介:以不规则形状铌为原料,通过射频等离子球化处理制备球形铌,并研究加料速率对粉末球化率的影响。采用扫描电镜、X射线衍射仪和激光粒度分析仪对球化处理前后粉末的形貌、物相和粒度分布进行测试和分析。结果表明:不同粒径的不规则形状铌,经等离子球化处理后均可得到表面光滑、分散性好、球化率可达100%的球形铌。球化处理后,粉末的粒度分布变窄。随加料速率的增加,铌的球化率降低。经射频等离子处理后,铌的松装密度和流动性得到显著改善:松装密度由1.33g/cm3提高到4.35g/cm3,振实密度从1.95g/cm3提高到5.61g/cm3,粉末流动性提高到12.51s/(50g)。

  • 标签: 射频等离子体 球形铌粉 球化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