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21 个结果
  • 简介:通过DSC-TG、TPR、XRD等测试手段,研究共沉淀法制备的铁钴铜复合草酸盐的热分解、煅烧和还原过程。结果表明:在氩气气氛中,铁钴铜复合草酸盐于213.05℃失去1.4个结晶水,在396.93℃直接分解成铁/钴/铜合金混合粉末;在400℃的空气气氛中铁钴铜复合草酸盐可以煅烧成铁钴铜复合金属氧化物,并且具有与四氧化三铁相同的晶体结构;在475℃的氢气还原性气氛中,铁钴铜复合金属氧化物被还原成具有FeCu4、Co3Fe7和CoFe三种物相的均匀Fe-Co-Cu合金混合粉末,由此证明铁钴铜复合草酸盐也可以通过煅烧+还原的方式制备得到铁钴铜合金混合粉末。

  • 标签: 铁钴铜复合草酸盐 共沉淀 热分解 煅烧 还原
  • 简介:一、热力学性能五十年前,在离子交换分离工艺中用氨基羧酸盐作洗提剂为大批量制备高纯稀土提供了一条可行途径。目前,氨基羧酸化合物仍有广泛的用途,如用作有机结构研究中的转换剂、稀土络合滴定中的分析试剂以及在医用磁共振成像中用作对比剂。对这些络合物的核磁共振研究表明,Ln—N键比Ln—O键

  • 标签: 羧酸盐 核磁共振研究 络合滴定 洗提剂 磁共振成像 分析试剂
  • 简介:水体中磷一般以磷酸盐的形式存在,它是评价水质的重要指标之一。水中磷酸盐的测定,可以采用钼锑抗分光光度法和孔雀绿分光光度法进行对比。实验表明,孔雀绿分光光度法在灵敏度、加标回收率、药剂保存等方面比钼锑抗分光光度法有更大的优势,此方法可以推广运用到实际情况下水中磷酸盐的含量测定中。

  • 标签: 磷酸盐 钼锑抗分光光度法 孔雀绿分光光度法
  • 简介:用溶胶-凝胶法制备碳酸钙晶须,研究恒温水浴温度、搅拌速度、热处理温度和时间对碳酸钙晶须形貌的影响,并对影响机理进行分析。制备时,首先在恒温水浴搅拌条件下把碳酸钙溶入乙酸,稍后加入柠檬酸得到含Ca中间体,最后加热保温使中间体分解获得碳酸钙晶须。研究表明,在水浴温度80℃,搅拌速度150r/min,热处理温度700℃和保温2h的条件下,可得到直径100-150nm,长约4μm的碳酸钙晶须。

  • 标签: 碳酸钙 晶须 溶胶-凝胶
  • 简介:含砷混合盐的主要成分为碳酸钠和砷酸钠。该混合盐使用受到限制。采用饱和碳酸钠溶液,通过溶浸方式能够有效降低混合盐中的砷含量。试验结果表明,通过一次或多次溶浸,混合盐中的砷含量由4%左右降至0.05%~0.5%,碳酸钠含量由60%提升到85%~90%;所得到的砷酸钠的砷含量达到20%。通过溶浸后,所得的碳酸钠和砷酸钠均能够得到有效的利用,从而解决了含砷混合盐对环境的污染问题。

  • 标签: 含砷混合盐 碳酸钠 提纯
  • 简介:针对冶金设备制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阐述冶金机械零件制造常用方法、设备制造大工艺流程和编制方法,以及设备制造费用组成和分解方法。并结合具体案例进行剖析。

  • 标签: 冶金机械设备 制造 大工艺 费用分解
  • 简介:锑矿中一般都含有铅,其量在千分之几到万分之几,但也有铅锑共生的矿石,如硫锑铅矿(Pb5Sb4S11),脆硫锑铅矿(Pb2Sb2S5)、车轮矿(2PbS·Cu2S·Sb2S3)等。由于铅对精锑、锑自以及许多锑制品来说是有害杂质,所以锑冶炼及加工厂对矿石中含铅量都要求控制,因而提出了锑矿石中微量铅的测定方法。

  • 标签: 脆硫锑铅矿 铅锑 精锑 含铅量 车轮矿 千分之几
  • 简介:简单介绍了碳酸锂的性质,对碳酸锂的需求和用途作了简要描述。重点介绍了盐湖卤水制备碳酸锂的方法和工艺。并展望了盐湖卤水生产碳酸锂的前景。

  • 标签: 碳酸锂 制备 盐湖卤水
  • 简介:本公司通过对碳酸法沉淀稀土的大量研究,对传统工艺进行了诸多改进。实验结果表明:新的沉淀工艺可使晶型沉淀粒度得以有效控制,沉淀物易过滤,易洗涤,操作方便等优越性。整个过程可在2—3小时内完成,并且可通过一定的辅助手段降低稀土氧化物中杂质含量:

  • 标签: 稀土氧化物 晶型 稀土总量 设备改造 大世
  • 简介:湖南难选碳酸锰矿石的锰品位低,矿石组成复杂,经过多种选矿方法和试验方案的对比,最终采用中磁预选抛尾(干抛)-再磨后强磁选工艺,对Mn品位9.94%的原矿,获得锰精矿含锰15.59%,锰回收率68.41%的选矿指标。

  • 标签: 碳酸锰矿 强磁选 选矿工艺
  • 简介:MgO由于具有良好的抗侵蚀等高温特性,广泛用作耐火原料。但MgO又存在易与空气中水分反应产生较大膨胀的缺点,特别是添加在不定形耐火材料中的MgO,容易发生水化,造成结构体剥落。此前,抑制MgO水化的研究较多,但其多是添加低熔物的作法,影响耐火材料性能。

  • 标签: 抗水化性能 MGO 酸化处理 不定形耐火材料 微粉 利用
  • 简介:用喷雾热分解法(SprayPyrolysis,简称SP)制备超细或纳米粉末具有产品纯度高、成分均匀、成分间的化学计量比易控制等优点,而且制备过程连续,操作简单,成本低。目前纳米Ce02被广泛用于催化剂、燃料电池、微电子等领域,颗粒的粒度与形貌是影响CeO2粉末特性的重要因素。该文作者从控制纳米CeO2粒度与形貌的角度,总结分析近年来国内外新型或改进的SP技术及其工艺特点,介绍纳米CeO2粒子在SP过程中的形成机制和影响因素,并指出现存的问题和今后的发展趋势。

  • 标签: 喷雾热分解 CEO2 纳米粒子 制备
  • 简介:专利申请号:CN201310355258.9公开号:CN103436697A申请日:2013.08.15公开日:2013.12.11申请人:南昌大学;甘肃稀土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全南包钢晶环稀土有限公司一种处理含铝稀土料液的碳酸稀土结晶沉淀方法是通过反应和陈化温度的控制来减小杂质对碳酸稀土结晶的影响,获得稀土总量高、结晶速度快、过滤洗涤方便的稀土碳酸

  • 标签: 碳酸稀土 申请日 专利申请 陈化时间 全南 反序
  • 简介:采用浸渍技术制备多种炭/炭复合材料磷酸盐抗氧化涂层。在700℃下测试涂层的抗氧化性能,结果表明:浸渍混合成分磷酸盐涂层的炭/炭复合材料的抗氧化性能明显高于浸渍单一成分磷酸盐涂层试样,其最佳抗氧化效果为20h氧化的质量耗损率仅为0.98%。采用SEM观察相关试样氧化实验前后的表面形貌,发现单一磷酸锌或者磷酸锰的涂层在氧化时挥发严重,单一磷酸铝的涂层则发生团聚;混合组分的涂层成分的挥发则得到有效抑制,无团聚现象,并提出了混合磷酸盐的复合抗氧化机制。

  • 标签: 炭/炭复合材料 磷酸盐涂层 抗氧化
  • 简介:以CuC12·2H2O,SnCl2·2H2O为原料,草酸为沉淀剂,采用共沉淀-热分解法制备Cu-Sn预合金粉末。采用X射线衍射仪(XRD)和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分别分析前驱体粉末及热分解产物的物相组成和微观形貌,并研究所制备Cu-Sn预合金粉末的粒度和形貌特征。结果表明:共沉淀前驱体为CuC2O4·2H2O和SnC2O4·2H2O的固溶体,采用共沉淀-热分解法制备出的Cu-Sn预合金粉末具有粒度细小、粒度分布窄的特点,其中位径为1.68μm,且该合金粉末对前驱体粉末形貌具有继承性。

  • 标签: Cu-Sn预合金粉末 共沉淀法 热分解 粒度
  • 简介:研究了非离子型有机添加剂P强化铝酸钠溶液晶种分解过程的影响因素,同时引用XRD分析了不同晶种的活性。结果表明:添加剂P可有效提高分解率,显著改变产品的形貌,并具有一定增大产品粒度的作用;晶种性质极大影响添加剂的效用,特别是(002)晶面所对应的峰越强,晶种活性越好;研究了最佳工艺条件为在种分过程开始10h后加入100mg/L添加剂,保持晶种系数为3.39,最后于34h以后取出产品;晶种是分解过程的主要因素,添加剂仅能进行改善。

  • 标签: 晶种分解 添加剂 粒度 分解率 晶种活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