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8 个结果
  • 简介:根据销售公司下达的课题——高原用油的调研,我所先后两次派四人到海拔较高的青藏高原西宁和格尔木市进行了调查。就青海省而言,每年计划供油11万t,年销售量在20万t以上,而实际市场需求量在25万t左右。由于公司储油设施有限,为减少投资,部分70号汽油与90号汽油有时也就打入一个罐。因此,在调查中无法针对性地开展工作。在西宁市,我们走访了用油大户西宁第一汽车运输公司,公司

  • 标签: 格尔木市 石油公司 汽油 高原地区 西宁市 汽车运输公司
  • 简介:从油源、构造、沉积、储层等方面对清水区块清22深层圈闭进行了研究,并用Gxii反演模型对目标区储层作了定量预测。根据邻井对比,储层预测及断层封堵性研究,认为清22北断层及大洼断层都是封堵的,因此圈闭是有效的,对清22深层圈闭进行油藏模拟,并以确切井数建立生产模式,对投资规模及回报率进行分析,证明该圈闭具有开采价值,预测可采地质储量为500-800万t,获得该可采地质储量的成功率为36%-48%,以水平井方式生产最为有利。

  • 标签: 辽河盆地 西部凹陷 清22深层 圈闭评价 储层预测 断层封堵性
  • 简介:实验考察了生物核酸酶溶液的酸碱性、与注入水和地层水的配伍性、对界面张力和驱油效率的影响,对地层的伤害性、钢的腐蚀性以及原油凝固点的影响。结果表明,生物核酸酶与注入水和地层水配伍性好,配制的溶液呈弱碱性,能降低界面张力,注入0.5PV的0.5%生物核酸酶溶液可提高驱油效率17.60%,对岩心有一定伤害性,能改善或缓解注入水对钢表面的腐蚀性,可使原油凝固点降f氐4.5%一11%。

  • 标签: 生物核酸酶 配伍性 驱油效率 地层伤害性 腐蚀率 凝固点
  • 简介:2004年中石化西部新区勘探工作会于12月15日在乌鲁木齐胜利闭幕。会议总结了2004年西部新区勘探工作的喜人成果,并对明年的勘探工作进行了部署。

  • 标签: 2004年 中石化集团 西部新区 勘探成果
  • 简介:随着中国石化西部油气发展战略的实施,油田施工队伍不断增加,物资采购供应工作量日趋增大,工作难度也将大幅增加.如何解决中国石化西部物资采购供应管理的新问题,保证油气发展战略的顺利实施,是必须加以关注的问题.通过对西部物资供应现状的描述和对存在问题的分析,对物资采购供应管理模式进行探讨.

  • 标签: 西部 油田 物资 供应 管理 模式
  • 简介:GCC化学剂是近两年国外用于清除含油岩屑、地面油污所使用的一种新型化学剂,具有化学惰性、无毒、不燃、无污染性、可循环使用等特点。对GCC化学剂提高原油采收率驱油机理试验研究结果表明,该化学剂具有一定的驱油效果。其驱油作用机理主要是通过降低油水间的界面张力,改变岩石表面的润湿性和乳化携带以及乳化捕集,作用类似于表面活性剂驱油。该化学剂具有较好的溶解性、配伍性、抗盐性和耐温性等,可以作为类似海1块普通稠油油藏提高原油采收率的接替技术推广应用。

  • 标签: GCC化学剂 界面张力 润湿能力 乳化能力 驱油机理
  • 简介:台北凹陷西部构造活动晚期形成的差异逆冲推覆体系与该区构造格架的定型、油气的运聚具有十分密切的关系,该体系所产生的近东西向逆冲断裂体系和南北向走滑断裂体系将西部地区分割为若干棋盘格式构造块体。东西向逆冲断裂体系起到阻断油气、控制油气成排成带分布的作用;南北向走滑断裂体系起到沟通深部油气,使之进行垂向运移和分隔、封堵油气,形成油气藏块体的作用,西部地区主要含油气层段砂层的沉积厚度变化较大,从而使平移断层错断砂体产生砂、泥对接成为可能,在侧向岩性尖灭或砂体不连通等因素的配合下,平移断层与岩性共同作用构成了台北西部构造-岩性油气藏形成要素。根据差异推覆体系与油气分布规律,凹陷中部断褶带和北部山前逆冲推覆背斜及断阶带具有广阔的勘探前景。

  • 标签: 差异逆冲 走滑断裂 岩性 油气成藏 台北凹陷
  • 简介:柴达木盆地经历了古生代"地块-海槽"和中、新生代"盆地-造山带"演化旋回,发育了石炭系海陆过渡相、侏罗系湖沼相、第三系咸化湖相、第四系盐湖相4套不同类型的烃源岩,形成了"多源-多凹-多灶"的复合油气系统,具有"多因素联合控藏、多期油气充注、多层系和多类型圈闭成藏"的"复式成藏"特征。通过深化盆地油气成藏规律认识,提出了"源外成藏与源外找油、斜坡成藏与下坡找油、晚期成藏与源上找油、动态成藏与深层找气"等新的地质认识,有效地指导了盆地油气勘探部署,实现了油气勘探新突破和新进展。

  • 标签: 高原复合盆地 多源生烃 复式成藏 勘探理论
  • 简介:珠江口盆地(西部)早第三纪的古环境变迁与盆地的形成及演化紧密相关,早第三纪盆地演化经历了4个阶段,第一阶段,盆地早期拉张,以粗粒沉积物沉积为主,部分地域发育小湖盆,第二阶段,盆地稳定下沉,是富营养性湖泊的鼎盛期,形成优质湖相烃源岩。第三阶段,湖盆萎缩,煤系沼泽发育,形成湖相和煤系两类重要烃源岩,第四阶段,古湖泊消亡,海水漫进,滨浅海砂岩体发育,形成油气勘探的有利目的层。

  • 标签: 珠江口盆地 早第三纪 古环境 油气勘探
  • 简介:中扬子西部上震旦统灯影组具有较好的勘探前景,但勘探程度极低。以地表露头资料为基础,通过储层特征综合研究,认为白云岩为区内的主要储集岩,白云岩储层孔隙类型主要有晶间孔、溶孔、砾间孔洞;孔隙结构分为粗孔中喉型、粗孔小喉型和微隙微喉型3类,其中以粗孔小喉型为主。对储层进行分区评价,结果表明张家界三岔地区储集条件最好,其次为宜昌莲沱—重庆彭水地区,永顺王村—石门杨家坪地区储集条件最差。

  • 标签: 白云岩 储层评价 灯影组 中扬子西部
  • 简介:辽河坳陷西部凹陷作为我国东部典型的富油气凹陷,勘探程度较高。深部的地层岩性油气藏是西部凹陷下一步油气勘探的主要目标,其中西部凹陷沙三段是非常有利的岩性油气藏发育层位。研究认为,西部凹陷岩性油气藏的分布主要受有效烃源岩分布、浊积砂体展布和油气运移3个因素的控制。在成藏因素综合分析的基础上,预测了西部凹陷中深部沙三段岩性油气藏的有利分布区,其最有利的勘探区域为清水洼陷及周边地区。

  • 标签: 岩性油气藏 沙三段 西部凹陷 辽河坳陷
  • 简介:2004年是中国石油化工股份公司(以下简称"中国石化")西北分公司贯彻落实西部资源战略的重要一年,也是西北分公司步入高速发展、实现"十五"计划的关键一年.6月3日,西北分公司总经理徐向荣表示,西北分公司要站在科学发展观的高度,加快塔河油田及西部新区油气勘探开发工作,不能小富即安.

  • 标签: 油气勘探工作 中国 徐向荣 石油化工行业 发展战略 投资
  • 简介:莺-琼盆地和珠江口盆地西部CO2成因及运聚分布特征分析结果表明,莺歌海盆地壳源型CO2的形成主要受控于泥底辟热流体晚期多期的局部上侵活动,CO2运聚分布具有分期、分层、分区及分带的特点,气源主要来自沉积巨厚的上新统-中新统海相含钙砂泥岩;琼东南盆地东部及珠江口盆地西部火山幔源型CO2的形成主要受控于幔源火山活动与沟通深部气源的基底深大断裂的发育程度,CO2运聚分布特征与幔源火山活动及基底深大断裂的发育密切相关.根据CO2不同成因机理、地球化学特征以及运聚分布特点,可以追踪其气源,分析和预测天然气尤其是CO2的运聚分布模式,从而为研究区的天然气勘探部署及决策提供依据.

  • 标签: 莺-琼盆地 珠江口盆地 CO2 成因类型 运聚分布特征 控制因素
  • 简介:南海西部涠12-1油田为近海复杂断块型油田,具有目的层段断层复杂、储层纵横向分布规律和连通性复杂、储层非均质性强等特点,另外因地震成像不清,给前期勘探和后期油藏开发带来极大困难。针对以上难点,从地震资料成像处理技术、解释性成像处理技术和油藏地质建模技术等方面展开研究,提出了叠前成像处理及目标成像处理的研究思路,利用叠前各向异性深度偏移、优势道叠加与叠后分频成像及扩散滤波等技术和方法,取得了较好的成像效果,形成了复杂断块油田地震成像关键技术系列。该研究成果不仅对涠12—1油田下一步的开发部署与调整具有指导意义.而且对其他复杂断块型油气田的勘探开发也具有一定的推广价值.

  • 标签: 复杂断块 地震处理 地震分频 扩散滤波 地震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