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21 个结果
  • 简介:主要介绍甲醇储罐泄漏扩散类型、高斯扩散模型、伤害模型,通过对甲醇储罐泄漏的事故后果进行数值模拟,确定甲醇储罐泄漏中毒时伤害区域、泄漏扩散到伤害区域所需的时间,以及在具有轻微中毒危害时,甲醇蒸汽所能扩散的最远距离。根据模拟得到的结果,提出甲醇储罐泄漏应急预案的改进和生产设施的配备。

  • 标签: 甲醇 泄漏扩散类型 高斯扩散模型 伤害模型
  • 简介:为研究海上平台冷放空可燃气体扩散分布规律,以某平台为对象建立数值仿真模型及气体扩散模型,模拟火炬冷放空可燃气体扩散积聚行为。结果表明:冷放空可燃气在来风作用下可扩散至钻台区域,对钻台区域构成威胁;风速较小时,可燃气主要向上部空间发展,风速5.1m/s时,1.25%体积浓度的可燃气最大扩散距离为85.9m,聚集在井架上方,发生燃爆后将造成井架顶部设备失效;风速越大,天然气受稀释作用越强,可燃气越容易消散;不同来风风向下,可燃气分布体积和扩散距离基本一致。

  • 标签: 海洋平台 冷放空 可燃气云 扩散积聚 影响因素
  • 简介:作为当今世界增长最快的清洁能源,液化天然气(LNG)在储存过程中一旦发生泄漏,将会导致重大事故.采用沸腾液体扩散蒸气云爆炸(BLEVE)火球模型,模拟分析100m3液化天然气储罐发生沸腾液体扩散蒸气云爆炸的事故后果,定量计算事故的伤害半径、财产损失半径、伤亡人数,为事故预防提供依据.

  • 标签: 液化天然气 沸腾液体扩散蒸气云爆炸 火球热辐射模型 BLEVE 事故分析 伤亡人数
  • 简介:从各向异性扩散滤波方程出发,给出了其对应的数值离散公式及其最简单的各向同性扩散滤波离散计算公式,开展了扩散滤波方法在低频逆时偏移噪音的多尺度分离、地震反射波和散射波波场的相对分离、保断层边缘的随机噪音压制以及地震数据插值处理等4个方面的应用,并给出了其对应的应用假设条件。计算结果表明,扩散滤波方法可在不同应用假设条件下取得较好的处理效果。该方法可指导实际地震资料数字处理。

  • 标签: 扩散滤波 噪音压制 数据插值 波场分离 地震勘探
  • 简介:石油化工企业危险物质的泄漏扩散往往导致重大的火灾爆炸事故,利用气体扩散模型计算泄漏物料的可能范围,对指导人员逃生,保护重要设备,规范厂区布局有重要意义。简要介绍了该领域国内外常用于气体扩散的数学模型,系统分析了这些模型的优缺点及工程适用范围。借助于目前广泛应用的ALOHA、DNV—PHAST、FLUENT软件,针对DEGADIS、UDM及CFD模型的具体应用,分别从气云密度、扩散环境、风速方面进行模拟结果的对比,指出计算流体力学(CFD)模型具有更高的模拟精确度,但由于经典模型计算简便,结果直观,耗时较少的特点,往往具有更好的工程适用性。最后提出了气体扩散模型需要开展的若干方向。

  • 标签: 气体扩散 数学模型 DEGADIS模型 UDM模型 FEM3模型
  • 简介:在研究烃浓度盖层形成地质条件的基础上,提出了上覆烃浓度盖层对下伏天然气扩散屏蔽作用的两种模式,即完全屏蔽模式和部分屏蔽模式。将其应用于松辽盆地昌德气藏天然气的保存研究,结果表明上覆青山口组泥岩盖层对昌德气藏天然气的扩散具有部分屏蔽作用,可使其扩散损失量减少近2/3。证实了上覆烃浓度盖层对下伏天然气的扩散具有重要屏蔽作用。

  • 标签: 天然气 上覆盖层 烃浓度盖层 屏蔽作用 昌德气藏 青山口组泥岩盖层
  • 简介:流变学是一门研究流体的非牛顿流动和固体的塑性变形和流动的学科.润滑脂的流动在流变学分类上属于类似塑性型非宾汉流体,从静止到流动需要一定的剪应力,常称为强度极限或极限剪应力,这是由润滑脂的结构所决定的,主要受稠化剂、添加剂和制造条件的影响;同时,润滑脂还具有触变性.

  • 标签: 锂基润滑脂 均质压力 非牛顿流动 极限剪应力 性能 宾汉流体
  • 简介:受成岩作用与构造作用等因素的影响,礁滩型储层非均性较强,而定量表征其非均性对储层预测及油气田开发均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以普光气田礁滩型储层为例,通过优选综合指数法及渗透率参差系数法对该储层层间非均性进行了定量表征。结果表明:2种表征方法的结果一致,且与地质认识相符。避免了单参数表征带来的不确定性,同时也避免了表征参数无界的影响。以上方法实现了对储层层间非均性的定量表征,真实地反映了普光气田礁滩型储层层间非均性较强的特点,并可为国内外同类研究提供参考。

  • 标签: 定量表征 综合指数法 渗透率参差系数法 非均质性 礁滩型储层 普光气田
  • 简介:锦州石化公司柴油中压加氢改装置投产于1994年,目前已运行15年,经历过5次大修;上一周期运转3年零8个月。在2008年经历大修、换剂后,对影响装置安全运行的因素进行分析,并提出控制措施。争取实现本周期装置连续4年安全运行。

  • 标签: 柴油 加氢改质 安全 措施
  • 简介:Dynamotive能源系统(DynamotiveEnergySystems)公司与IFP能源新生力量(IFPEnergiesnouvel-les)公司(IFPEN)和Axens公司于2011年11月30日签约合同,使该公司专有的热解油改过程进行开发、规模化和商业化,用于生产第二代生物燃料。

  • 标签: 商业化开发 改质过程 热解油 IFP 合同 Axens公司
  • 简介:测井方法是非均生油岩精细评价的常用方法,但现有的评价方法对生油岩成熟度及密度等因素考虑不全。文中提出了综合考虑生油岩成熟度和各种测井响应的"反推ΔlogR"法,并以Kar7井为例,应用该方法计算了2285~2985m内生油岩的有机碳含量,计算结果与实测值较为吻合,证明了该方法的正确性和可行性。

  • 标签: 生油岩精细评价 有机碳含量 “反推ΔlogR”法 测井响应 成熟度
  • 简介:据双河油田测井、地质资料计算单井储层非均渗透率序列,并以分形技术为基本预测方法进行储层非均渗透率预测,利用预测结果,结合沉积微相,从储层非均性,井网不完善及夹层的影响三个方面进行剩余油富集区分析。

  • 标签: 储层 非均质渗透率 预测 剩余油富集区 应用 测井解释
  • 简介:为研究巴音都兰凹陷下白垩统阿尔善组富油气云岩储层特征,利用岩心、铸体薄片、阴极发光薄片、扫描电镜及X射线衍射等资料,对阿尔善组云岩储层的岩性分类、储集空间类型、物性特征和成岩作用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阿尔善组云岩储层主要分为两大类,即云泥岩和云砂岩,二者还可根据(铁)白云石的产状进一步细分。云泥岩主要发育溶蚀孔隙、裂缝和晶间孔隙,孔隙度为4.4%~36.4%,平均为16.01%,渗透率为0.01~26.30mD,平均为1.92mD;云砂岩主要发育溶蚀孔隙,孔隙度为1.1%~33.7%,平均为16.07%,渗透率为0.01~5163.00mD,平均为79.72mD。云泥岩以交代和溶蚀作用为主,成岩序列为:(铁)白云石的形成→有机酸生成→(铁)白云石的溶蚀;云砂岩以溶蚀、胶结和交代作用为主,成岩序列为:轻度压实→石英次生加大→(铁)白云石胶结、交代→有机酸生成→(铁)白云石和长石的溶蚀。因此,研究云岩储层特征对该区阿尔善组油气勘探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云质岩 储集空间 物性特征 成岩作用 阿尔善组 巴音都兰凹陷
  • 简介:润滑油及添加剂的组分结构中,许多物质含有钙、镁、硫、氯、锌、钼等杂元素,这些元素都具有同位素特征,每种同位素在自然界中丰度含量不同,利用这种同位数丰度差异的不同,本文对氯化钙、氯化镁、氯化铁金属氯化物,含硫锌的二烷基二硫代磷酸锌,以及有二烷基二硫代氨基酸酸钼盐进行了谱分析,并利用Masslynx4.0软件对推断得到的物质分子式进行同位素模拟分析,从而对得到的分子式结构利用谱同位数方法对其进行了表征和佐证。

  • 标签: 润滑油 添加剂 质谱 同位素 结构
  • 简介:通过对安塞油田H区长6油层组岩心观察、测试及测井资料的统计分析和研究,讨论了研究区长6油层组长61-2、长62-1和长62-2小层的非均性特征,并分析了各类非均性对储层含油性的影响和控制作用。研究表明,长6油层组各小层层内和层间非均性整体较强,平面非均性较弱。储层垂向上粒度的韵律性及层理构造特征是影响储层含油性的重要因素;层内渗透率非均性及层间分层系数的差异对储层含油性的影响较弱;层间有效砂岩密度的差异对储层含油性具有一定的控制作用,但不是主要控制因素;储层含油性主要受储层砂体平面展布和储层物性的控制;储层孔隙结构的微观非均性控制着油气进入储层的饱满程度。

  • 标签: 储层非均质性 含油性 长6油层组 安塞油田
  • 简介:黔南坳陷下石炭统台间黑色岩系中有机较为发育,为研究其富集特征及控制因素,以黔南安顺市镇宁县本寨乡露头剖面为研究对象,开展了总有机碳含量(TOC)测试、氩离子抛光-扫面电镜分析、主微量元素分析等工作。结果表明:①黔南坳陷下石炭统大塘组黑色岩系样品的TOC质量分数为0.90%~2.83%,平均为1.45%,且TOC变化与地层旋回具有很好的相关性。②U,V和Mo等微量元素含量相对较低,氧化-还原敏感指标U/Th,V/Cr,Ni/Co及EFU-EFMo协变模式,黄铁矿粒径均超过5μm,三大证据均反映黔南坳陷早石炭世黑色岩系沉积时期水体处于氧化—次氧化环境,这种水体的富氧状态不利于有机的保存,但台间水体相对较浅,部分生物快速埋藏来不及被氧化或降解,也可形成有机的富集。③U/Th,V/Cr和Ni/Co与TOC没有明显的相关性,而古生产力指标Mo含量与TOC含量呈现明显的正相关性,表明台间黑色岩系有机的富集主要受古生产力控制,且陆源碎屑的输入对有机含量具有一定的稀释作用。④早石炭世研究区区域性海平面的上升带来了丰富的营养物质,使得水体中的生物更加繁盛,提高了生产力。该研究成果对于海陆过渡相煤系、中小型含煤盆地中的有机富集规律和页岩气成藏条件研究均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 标签: 有机质 氧化-还原条件 古生产力 大塘组 台间区域 黔南坳陷
  • 简介:为了更简便地判断断层侧向封闭性,在断层侧向封闭机理及其影响因素研究的基础上,通过断层岩排替压力与所封闭储层排替压力对比,预测了断层侧向封闭所需断层岩泥含量的下限值,以此建立了一套利用断层岩泥含量判断断层侧向封闭性的方法,并将其应用于南堡凹陷5号构造f-np5-2断层对东三段下部1~7号储层侧向封闭性的判断中。结果表明:f-np5-2断层在东三段下部1~3与6号储层处断层岩泥含量均大于其侧向封闭所需断层岩泥含量的下限值,断层侧向上封闭,有利于油气聚集,钻探结果为油层;f-np5-2断层在东三段下部4~5与7号储层处断层岩泥含量均小于其侧向封闭所需断层岩泥含量的下限值,断层侧向上不封闭,不利于油气聚集,钻探结果为干层。利用断层岩泥含量判断断层侧向封闭性的结果与目前NP503井东三段下部油气分布相吻合,表明该方法用于判断断层侧向封闭性是可行的。

  • 标签: 断层岩 泥质含量 侧向封闭性 判别方法 南堡凹陷
  • 简介:通过岩心、录井、测井等资料综合研究,分析了阿尔及利亚438b区块三叠系SerieInferiere段的辫状河沉积特征。采用熵权法,综合考虑孔隙度、砂岩密度、渗透率突进系数、渗透率变异系数、渗透率级差和夹层频率等6种影响储层非均性的因素.计算了研究区三叠系SerieInferiere段储层平面非均综合指数,并在沉积相约束下,绘制了储层平面非均性展布图。该方法充分利用熵权法的弱化和强化,即去同存异的特点.较准确地表征了研究区储层的非均性。

  • 标签: 储层 非均质性 三叠系 综合指数 Oued Mya盆地
  • 简介:美国国家再生能源实验室(NREL)的研究人员提出了两种不同的方法,可使生物质热解油改为烃类燃料或燃料中间体。快速热解是在缺氧条件下使生物质快速加热到中间温度(400-600℃),并将所产生的蒸气快速冷却为生物油,它可将所有生物质成分,包括木质素,转化为液体产品。快速热解可使质量和能量的约70%转化成液体产品。生物油即热解油包含许多与水互溶的含氧有机化学品和与油互溶的组分。

  • 标签: 烃类燃料 再生能源 热解油 生物质 实验室 改质
  • 简介:鄂尔多斯盆地东部山西组山2段为一套砂岩、泥岩及薄煤层互层组合,储层非均性强,明显受地层基准面旋回升降过程中可容纳空间与沉积物供给量比值的影响。通过对山2段不同级次基准面旋回的划分与对比,建立了研究区高分辨率层序地层格架;根据短期基准面升、降旋回过程与储集物性关系的分析,分别建立了物性向上变差、物性向上变差复变好、物性变化不大等3种储层非均模式;利用砂岩密度、砂体钻遇率和渗透率变异系数等参数描述了各中期基准面旋回层序的储层宏观非均性变化。结果表明,长期基准面旋回上升的早期、中期形成的中期旋回层序储层非均性弱,长期基准面旋回上升晚期到下降期储层非均性强。

  • 标签: 高分辨率 短期基准面旋回 储层非均质性 山西组 鄂尔多斯盆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