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危险、有害因素辨识安全评价工作基础。从物料危险性、工艺过程危险性、重大危险源辨识、人为因素影响等几方面对油田联合危险、有害因素进行辨识,并根据辨识结果,对站内危险、有害因素分布进行划分。为联合安全评价定性、定量分析提供了依据。

  • 标签: 联合站 安全评价 危害辨识
  • 简介:该文概要介绍储层伤害机理,分析了钻井过程钻井液对储伤害。以X502断块为例,系统地分析了储层特征、敏感性伤害原理,重点阐述了在钻井过程油层损害现状及原因。通过对储孔隙特征综合分析寻找出了该区储主要伤害因素为“储层粘土膨胀导致储层孔喉堵塞”,并以此为依据对钻井过程实施油气层保护提出了一些建议。

  • 标签: 油气层保护 钻井过程 临盘油田 技术探讨 断块 储集层特征
  • 简介:1979年第64届AAPG年会主会场悬挂着这样两条大标语:"用老思路在新区可以找到石油,用老思路在老区就找不到石油,在老区要用新思路才能找到石油”;"石油首先是在地质家头脑里被发现,然后才在野外被发现”.这些话对于较老一代地质家并不陌生,但要在油气勘探真正实现这两句话真谛却不容易.渤海海域自1965年开始油气勘探,但在1995年以前30年里,除了发现SZ36-1下第三系大油田外,没有第二个地质储量在5000万t以上油田发现.1995年,QHD32-6大油田发现,揭开了上第三系油气发现序幕,截止2000年底,在这一领域相继发现了一大批石油地质储量在5000万t以上油田,它们NB35-2、PL19-3、BZ25-1、CFD11-1、CFD12-1、BZ29-4、PL25-6、PL9-1、LD27-2.这批油田除PL25-6地质储量小于1亿t外,其它油田地质储量都超过1亿t,最大超过5亿t,各级地质储量总计已超过20亿t.

  • 标签: 创新思维 油气勘探 渤海海域 技术进步
  • 简介:非常规油气资源勘探开发,在为录井技术发展提供了更加广阔空间同时,也对录井技术适应性提出了严峻挑战。针对非常规油气成藏特点,结合我国现阶段非常规油气勘探开发主要涉及致密砂岩气、页(泥)岩油气、煤层气等类非常规岩性储特征,分析了不同录井技术适应性,阐述了在裂缝识别、地层含气量检测、储层解释评价等方面存在不足,认为实施油基钻井液录井、开展微岩心录井等并探索不同岩性非常规储层录井技术系列化和有针对性技术创新,实现非常规油气勘探开发从钻前、钻、钻后、压前、压后全过程有效录井服务重要途径。

  • 标签: 非常规油气 成藏特点 录井技术 现状与不足 发展
  • 简介:录井解释评价主要解决"产不产"与"产什么"两个方面的问题,"产不产"主要受制于储层物性,"产什么"主要受制于储层含油气性,为了明确其相互间对应关系,分别阐述了常规地质、钻时、气测、岩石热解、热解气相色谱、轻烃分析、定量荧光等录井资料在物性和含油气性上表现特征。在实践总结分析各项录井资料响应特征及其相互间存在规律,有利于发挥不同录井技术优势,实现储准确解释评价,解决"产不产"与"产什么"问题。

  • 标签: 钻时 气测 岩石热解 核磁共振 定量荧光 录井
  • 简介:油气回收对于节能降耗和清洁生产具有重大意义,越来越受到广泛关注。介绍了膜分离技术工作原理和工艺控制过程。膜分离回收装置具有技术含量高、回收率高、操作简单、无二次污染、安全可靠等特点,尾气排放达标。该装置在长岭分公司铁路装车油气回收系统应用,为企业取得了理想经济效益和环保效益。

  • 标签: 膜回收 油气 清洁生产 效益
  • 简介:采用高阻油气层和低阻油气层对比研究方法,全面分析了史南油田储层特征和测井曲线特征,揭示了造成油气层低阻主要因素。对阿尔奇公式、变n指数模型、双孔隙水模型进行了对比研究和分析,利用6种不同矿化度盐水岩电实验测量结果,揭示了n指数以重要性,同时还应用岩电实验测量结果解决了模型参数的确定问题。

  • 标签: 史南油田 低阻油气层 成因分析 评价 变n指数模型 以孔隙水模型
  • 简介:2003年伊始,一份由中国地质科学院起草《中国矿产资源研究报告》呈到了国务院。这份报告对我国矿产资源做出了“三十年内包括石油和天然气在内各种资源都将出现短缺”警示性结论,分析员在报告不无担心地表示,这将影响中国国家安全利益。大发现2002年最后一天,大庆油田传来喜讯:其当年原油产量达到5013万吨。

  • 标签: 中国 石油资源 天然气资源 技术进步 开采
  • 简介:平湖油气在我国东海发现第一个以天然气为主复合型油气田,其油气层主要分布于平湖组和花港组.纵向上油气藏分带特征明显,自下而上可分为正常原油带、含油凝析气带和轻质原油带;平面上不同区块油气分布组合特征也存在较大差异.分析发现,这种复杂油气分布特征主要受控于盖层质量、构造(尤其断层)分布以及不同期次油气充注所引起蒸发分馏作用.

  • 标签: 平湖油气田 油气分布 主控因素 盖层质量 断层分布 蒸发分馏作用
  • 简介:用三种相态判别法和三种经验统计法分析南断块流体资料,可以判别南断块带凝析气顶和具边水挥发性黑油油藏:顶部为凝析气,中部为挥发油,中下部和底部为黑油。

  • 标签: 涠10-3油田 南断块 油气藏 类型 研究 流体组份
  • 简介:常规气测解释图版在低阻油气识别存在一定困难。该文以彩X井区已完钻井气测、试油资料为主要依据,分析总结了该井区低阻油气层在常规气测解释图版表现特征,为现场识别低阻油气层提出一种新思路。推而广之,在现场识别低阻油气具有一定实用价值。

  • 标签: 低阻油气层 彩南油田 解释图版 现场识别 试油资料 表现特征
  • 简介:油气地质”栏目:主要刊登国内外石油地质理论发展及相关油气勘探实践实用性技术论文,以及相关研究领域综述、报道性文章。文章形式以实验研究、理论研究、应用研究等为主,同时还刊登相关研究领域综述、报道和争鸣性文章。

  • 标签: 油气地质 岩性油气藏 栏目 期刊 石油地质理论 技术论文
  • 简介:油气地质”栏目:主要刊登国内外石油地质理论发展及相关油气勘探实践实用性技术论文,以及相关研究领域综述、报道性文章。文章形式以实验研究、理论研究、应用研究等为主,同时还刊登相关研究领域综述、报道和争鸣性文章。

  • 标签: 油气地质 岩性油气藏 栏目 期刊 石油地质理论 技术论文
  • 简介:随着化工行业危险化学品槽车装卸情况越来越多,危险化学品槽车在装卸过程出现泄漏几率增加,尤其液化石油气槽车在装卸过程一旦发生液化石油气泄漏后,影响范围较广,处置难度大,而在这一领域处置目前相对薄弱。因此,探索液化石油气槽车在装卸过程发生泄漏事故应急处置措施很有必要,主要从液化石油气槽车装卸流程、泄漏风险以及应急对策等方面进行分析,尤其对不同部位泄漏,提出了针对性控制措施,有较强可操作性,为槽车装卸过程发生泄漏应急处置提供了依据。

  • 标签: 液化石油气 槽车 泄漏 应急处置
  • 简介:通过地化录井技术在江苏油田苏北盆地高邮凹陷永安油田戴一段致密砂岩油气层评价应用,根据9口井地化录井资料,总结了戴一段致密砂岩不同类型储层岩石热解及岩石热解气相色谱响应特征,并将其作为该区域致密砂岩定性评价标准之一。同时,运用表示每克流体中所含油气百分数(S)和失重比(P)参数,把储层物性与含油性结合起来,建立了储层性质判别图板。将岩石热解气相色谱谱图特征与判别图板定量解释相结合,应用于永安油田戴一段致密砂岩油气层评价,在生产中具有较好应用效果。

  • 标签: 永安油田 致密砂岩 地化图谱 失重比 图板 解释
  • 简介:大港油田埕北断阶带存在多个不整合对于油气长距离、大规模运移及油气富集,具有十分重要作用。地震剖面综合解释显示,埕北断阶带不整合可划分为削截不整合、断褶不整合、褶皱不整合、超覆不整合和平行不整合5种类型。油气沿不整合运移规律受不整合类型控制。在测井曲线组合对比、分析基础上,结合岩心观察.将不整合面上、下分为三段式结构:底砾岩、风化泥岩和半风化岩石。这种结构构成油气运移双重通道.它将不同时代层、断裂等连接起来,组成区域性运移通道网络。埕北断阶带不整合不仅是油气运移重要通道,而且油气聚集有利场所,受不整合纵向结构和类型控制形成了多种类型油气藏。

  • 标签: 不整合 油气运移 油气聚集 埕北断阶带 大港油田
  • 简介:通过对3D地震资料重新处理解释以及对己基本完钻6口开发井资料分析研究,对平湖油气油气藏特征作了进一步阐述。

  • 标签: 东海 平湖油气田 油气藏 复合特征
  • 简介:油气成藏动力学指在某一特定地质单元内,在相应烃源体和流体输导体格架下,通过对温度,压力(势),应力等各种物理,化学场综合定量研究,在古构造发育背景下历史地再现油气生,排、运,聚直至成藏全过程多学科综合研究体系,它研究对象可以是单一油气系统,也可以是多个相关含油气系统组合,甚至可以是与某一油气藏形成有关某些地质单元,三维烃源体与油气输导体系建立油气成藏动力学研究基础,温度,压力(势),应力等物理,化学场流体运移动力,在不同物理,化学场和不同流体输导条件下,烃类运移运动学模型建立研究核心,有了各种边条件下烃类运移运动学模型,就可以在三维流体输导体系构造发育历史模拟基础上,实现烃类生,排,运聚历史模拟,从而揭示各种成藏规律,将石油地质研究提高到追踪油气运移路径,估算运聚量新高度,为油气勘探提供全新概念和有效研究方法及工作手段,文内提出了宏观油气运移概念模型,并由此导出了重要油气运移概念。

  • 标签: 油气成藏动力学 油气运移 模型 油气输导体系
  • 简介:泌阳凹陷王油田西南缘储层物性总体较差,部分储层必须经过压裂改造才能获得工业油流。由于该区岩电关系、油水关系复杂,部分储层改造后并未获得工业油流,因而准确选择压裂改造层避免无效压裂、提高储层压裂改造成功率关键。通过对该区录井、试油资料统计分析,提出了选择压裂改造层岩性、含油级别和气测、岩石热解地化条件;同时,通过对大量交会图板统计分析,分别提出了适用于该区H3I—H3Ⅳ油层组和H3V—H3Ⅶ油层组选择压裂改造层地化-气测一体化解释评价图板。实例分析表明,综合应用上述方法可确保准确、可靠选择压裂改造层,为实现王油田西南缘石油有效开发提供技术支撑。

  • 标签: 压裂层 选择 岩屑 气测 岩石热解 地化-气测图板
  • 简介:氮气在油田油气生产过程被越来越多地应用.氮气理化性质决定了在使用它过程必须充分重视其安全性.曾经一些案例表明,由于使用不当发生了不可挽回事故,甚至出现人身伤亡.氮气使用虽然越来越普遍,但也有容易被忽视方面,如:对焊缝质量影响,处理不当将引发质量问题,最终可能导致安全事故发生.氮气安全使用只是油气生产安全管理环节,而只要是关系到安全生产事情都需要不断加深认识,不断强化,才能确保本质安全,防范可能发生各类事故.

  • 标签: 氮气 油气生产 案例 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