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2 个结果
  • 简介:页岩气主要以游离气和吸附气形式存在于富含有机质页岩中,含气量的大小受页岩储集层压力、温度等多种因素影响。页岩吸附气量是评价页岩气资源量的关键性参数,也是评价页岩气是否具有开采价值的一项重要标准。在分析页岩气吸附解吸机理的基础上,开展F页岩气田龙马溪组-五峰组岩心等温吸附解吸实验研究,实验结果表明:利用等温吸附线法是获得朗氏体积(VL)和朗氏压力(pL)的有效途径;钻井现场页岩快速解吸获得的总含气量主要为吸附气量,游离气量占比较小;页岩朗氏体积(VL)与样品的有机碳含量(Cto)成正相关,达到饱和吸附后温度升高,吸附能力明显下降。

  • 标签: 页岩 吸附气 等温吸附法 解吸法 朗格缪尔方程
  • 简介:化工厂丙烯腈装置萃取塔下段出现严重腐蚀,先后进行了两次喷涂金属防护层,但均使用不到两年即失效。为此进行了腐蚀机理和喷涂防护层失效的分析,并提出了用酚醛环氧树脂粘接剂衬贴耐酸瓷砖作防护层的新方法,用该方法做的防护层,经四年多的实际运行,防护层仍完好,可继续使用。

  • 标签: 萃取塔 腐蚀 防护层 改进 丙烯腈
  • 简介:以壳聚糖和改性蒙脱土为原料,制备了改性蒙脱土与壳聚糖复合吸附剂。考察了复合吸附剂用量、显色剂双硫腙用量、溶液pH、反应温度及反应时间对Cu^2+吸附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复合吸附剂用量0.4mL,吸附时间30min,显色剂用量1.5mL,溶液pH5.5—6.5,Cu^2+浓度(0.1—0.5)×10^-3mg·mL^-1,反应温度60℃的条件下,复合吸附剂对Cu^2+的吸附率可达90%以上。

  • 标签: 复合吸附剂 壳聚糖 蒙脱土 铜离子
  • 简介:本发明提供可用于从各种烃物流中除去污染物的改良的吸附剂。该吸附剂含有沸石、氧化铝和金属成分。

  • 标签: 烃物流 提纯 复合吸附剂 乙烯
  • 简介:一种对二甲苯吸附剂,包括质量分数为88%-95%的吸附活性组分和5%-12%的高岭土,所述吸附活性组分选自Ba或Ba和K交换的X沸石或Y沸石,吸附剂灼基堆密度不小于0.84g/cm^3。适用于从混合C8芳烃中吸附分离对二甲苯,具有高的吸附容量和吸附选择性。

  • 标签: 对二甲苯 吸附剂 活性组分 制备方法 堆密度 Y沸石
  • 简介:用壳聚糖和粉煤灰对含间甲酚的废水进行吸附处理,考察了壳聚糖的用量、振荡时间、振荡速度以及粉煤灰与壳聚糖的混合比对处理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常温下,对于初始质量浓度为56mg/L的间甲酚,当壳聚糖用量为3g/L,以170r/min的转速吸附振荡0.5h,去除率可达到88%以上;在上述条件下,加入质量比4:1的粉煤灰与壳聚糖混合物5g/L时,间甲酚的去除率可达到91%。

  • 标签: 间甲酚 壳聚糖 粉煤灰 吸附 废水处理
  • 简介:利用铵盐离子交换的方法对NaY分子筛进行改性制备了HY型分子筛,HY型分子筛分别采用与硝酸铜溶液进行二次离子交换和浸渍法制得两种CuY型分子筛脱硫剂A和脱硫剂B。利用改性的Y型分子筛脱硫剂进行直馏柴油静态吸附脱硫实验,结果表明,HY型分子筛经过浸渍法和离子交换法两种改性方法制备的脱硫剂其脱硫效果又进一步增强,其中以硝酸铜溶液离子交换法制备的脱硫剂A脱硫效果最好,其脱硫率接近70%。

  • 标签: 分子筛 改性 离子交换 吸附 脱硫剂
  • 简介:在非常规吸附气藏开采过程中,随着地层压力的不断下降,吸附解吸使吸附层体积变小,游离气空间增大。目前国内外均未考虑建立吸附层体积变化的物质平衡方程及研究吸附层体积变化、吸附层密度对估算吸附气藏储量的影响。本次研究首次考虑吸附层体积的变化,建立了新的物质平衡方程。通过实例分析验证了该方程的适用性和可靠性,同时认识到吸附层体积变化及吸附层密度对计算天然气储量有较大的影响。

  • 标签: 吸附气藏 等温吸附 吸附层密度 物质平衡
  • 简介:为了研究湘中坳陷二叠系龙潭组和大隆组黑色页岩的吸附能力及其控制因素,开展了全岩矿物含量分析、有机地球化学分析、储层物性分析和等温吸附实验研究。结果表明:①页岩主要为硅质页岩,石英质量分数平均为34.4%,且多为生物成因硅,黏土矿物质量分数平均为24.4%,矿物组分特征与美国Barnett页岩和四川盆地古生界优质海相页岩类似。②页岩中干酪根类型以Ⅱ2型为主,处于成熟阶段,有机碳质量分数平均为2.63%,有机质孔发育,主要为微孔和中孔。③页岩吸附能力较强,饱和吸附质量体积为0.75~8.60m3/t,平均为4.51m3/t,具有良好的甲烷吸附能力。④页岩吸附能力主要受控于有机碳含量、氯仿沥青'A'、总烃、石英含量、岩石密度和孔隙结构。其中,有机碳含量对页岩吸附能力的影响最为显著。湘中坳陷海陆过渡相页岩具有较大的勘探潜力。

  • 标签: 海陆过渡相 页岩气 有机碳含量 吸附能力 二叠系 湘中坳陷
  • 简介:在共辐照聚丙烯纤维接枝苯乙烯的基础上,通过进一步磺化制得强酸性阳离子交换纤维.首次研究了接枝率对磺化温度、磺化时间以及交换容量的影响,探讨了溶胀剂类型、溶胀时间对离子交换纤维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当接枝率为250%时,制得的强酸性阳离子交换纤维具有最佳的交换容量和机械强度,总交换容量大于4mmol/g,对丙氨酸的静态饱和吸附量(以干纤维计)274.8mg/g.初步研究了丙氨酸在固定床吸附柱上的动态吸附过程.

  • 标签: 强酸性阳离子交换纤维 制备 磺化 吸附性能 共辐照聚丙烯纤维接枝苯乙烯 丙氨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