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介绍Phase在线分析的基本工作原理及其在炼油事业部催化裂化装置的应用,并针对使用过程中出现的介质管线压力不稳定的情况对预处理系统进行了改进,取得了较好的应用效果。

  • 标签: 在线分析仪 催化裂化装置 炼油 管线 不稳定 压力
  • 简介:介绍美国PN公司的SystemI水份分析的结构和编程方法,结合在顺丁橡胶装置中聚合,回收两个工段的具体应用,说明选择合适的在线分析表对提高产品质量,降低装置单能耗的实际意义,对该水份分析的功能,应用和维护作了详尽阐述,为开好在线分析表提供了经验。

  • 标签: SYSTEM Ⅰ水份分析仪 人工分析 湿度传感器探头 含水量 顺丁橡胶装置
  • 简介:随着石油勘探开发技术的发展与提高,传统的油气信息检测技术面临着越来越多的困难。差分吸收光谱作为近年来快速发展起来的气体在线检测技术之一,在多个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在这一背景下,将差分吸收光谱检测技术应用到油气信息检测中来,研制出SLA-1型光谱录井分析。为进一步推广这项油气检测技术,对该仪器的工作原理进行了介绍,详细阐述了仪器的设计思路、主要组成部分以及工作流程,并通过应用实例,验证了差分吸收光谱油气信息连续检测技术的有效性。

  • 标签: 差分吸收光谱 油气信息 光谱检测 研究 应用
  • 简介:为减少因3H04CO2分析光源烧毁造成仪器无法正常工作,进而影响资料录取和勘探成本的增加的问题,对3H04CO)2分析进行改进。在不改变原有仪器的分析测量范围和精度的情况下,进行了光源供电电路的改进。通过分压方式对供电电路的改进设计进行了优化,去掉分压电阻R30、R34、R12,只保留R10作为分压电阻。改进的3H04CO2分析投入使用后,消除了因光源损坏而造成的仪器故障问题。

  • 标签: 3H04 红外 CO2分析仪 光源烧毁 电路改进
  • 简介:随着油气勘探的不断深入,勘探对象向地质条件越来越复杂的区块转移,岩性识别更加困难;再加上钻井技术的不断发展,PDC钻头、细齿三牙轮钻头、泡沫钻井、空气钻井等新技术越来越广泛应用,传统的依靠肉眼加放大镜观察识别岩性的方法已不能适应目前随钻岩性识别、实时建立地质岩性剖面的要求。针对这一现状,在详述X射线衍射分析基本原理的基础上,介绍了YST-1型X射线衍射分析的工作原理及其现场随钻应用特点。样品试验分析效果证实,应用该仪器可直接分析出岩屑的矿物组成及其含量,为录井随钻识别岩性、建立地质剖面提供技术保障;CHS1井空气钻井井段现场录井应用实践表明,对于砂、泥岩剖面,选取石英、长石和黏土矿物含量来区分砂、泥岩层,效果明显,岩性剖面符合率可达到85%。

  • 标签: X射线衍射 录井 岩性识别 矿物组成 含量 岩性定名
  • 简介:介绍了对氯苯甲醛的合成及用途。合成方法包括对氯甲苯氯化水解法,根据氯化程度不同,有3种氯化水解法;对氯甲苯氯化氧化水解法;对氯甲苯直接氧化法,即二氧化锰氧化法、空气催化氧化法及电化学氧化法;对硝基甲苯氧化还原法。对氯苯甲醛产品在医药方面主要作为制备镇静药芬那露及氯苯氨酪酸的原料及中间体;农药方面主要用于合成植物生长调节剂烯效唑;染料方面用于制备染料酸性蓝;还可用作纺织助剂和感光材料中间体。

  • 标签: 对氯苯甲醛 合成 应用
  • 简介:甲醛是一种工程塑料,具有优异的性能,在工业领域内,被称之为'超钢',多数工业部件制作的过程中,可用聚甲醛代替金属材料。聚甲醛优异的性能,促使人们对其生产工艺大不断改进和提升,并且可以适当的对其进行改性,以便于满足生产需求。在本文中,首先介绍了聚甲醛生产工艺,接着分析了聚甲醛的改性技术,旨在提升聚甲醛的性能。

  • 标签: 聚甲醛 生产工艺 改性技术
  • 简介:以ZnO为催化剂,苯甲酸为原料,通过加氢还原制备了苯甲醛。考察了反应温度、氢/酸摩尔比和气时空速对催化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反应温度350℃、氢/酸摩尔比60:1、气时空速1500h^-1的条件下,催化剂表现出最佳活性。此时,苯甲酸的转化率达99.4%,苯甲醛的选择性达93.6%。随着反应时间的延长,催化剂活性有所下降;失活催化剂经活化后,催化性能可以很好地恢复。采用BET、XRD技术对反应前后的催化剂进行了表征。

  • 标签: 苯甲醛 苯甲酸 氧化锌 加氢 催化
  • 简介:自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国内相继引进了多台不同型号的综合录井,随着综合录井的应用和仪器制造技术的发展,有相当一部分2000年以前引进的综合录井由于色谱的制造技术落后以及配件价格昂贵及难以购买,已不适应目前快速钻井条件下的录井需要。围绕此问题,以原引进的DrillByte、ALS2和DLS型综合录井为例,阐述了用国产SK-3Q04氢焰色谱取代这3种型号综合录井色谱分析系统的方法和途径。国产化改造后的色谱分析系统不但完全实现了原功能,同时降低了色谱分析周期,适应了快速钻井条件下的录井需要,而且解决了原色谱分析系统配件难以购买且价格昂贵的问题。

  • 标签: 综合录井仪 快速色谱 国产化 分析周期 积分仪 记录仪
  • 简介:气测录井的气体组分分析数据通常由气相色谱提供,随着钻井技术水平的提高,在钻进速度越来越快的情况下,普通色谱由于分析周期长,已不能满足现场气测录井的需要。针对此问题,介绍了由大港油田集团地质录井公司研制的DML综合录井的快速色谱分析系统的结构组成、工作原理和微电子气体控制电路的工作流程,并通过与普通色谱系统的对比,阐述了快速色谱系统的优点和其基本的技术性能指标。技术分析表明,快速色谱系统较好地解决了快速钻井条件下气测组分数据的及时采集问题,尤其适用于及时发现与解释评价薄油气层和超薄油气层以及及时确定水平井着陆点。

  • 标签: 快速色谱系统 结构组成 工作原理 气路流程 鉴定器 技术指标
  • 简介:TDC综合录井的色谱灵敏度虽然低些,但其性能还是比较稳定和可靠的,可有时也会遇到一些意想不到的怪现象。如我们遇到的色谱乱出峰就是其中一例。93年TDC承担巨2井的录井任务,开始色谱工作很正常,并发现了几层油气显示。钻至井深2100米,操作员发现色谱出峰不对,我们立即进行检查。首先对SI柱注入C1标准样,不出峰,SQ柱进C1~nC4混合气样,在57秒出一高峰,C2~nC4均未在各自的出峰时间出峰;重复SI柱进C1标准样,此次SI柱除在93秒出一高峰外,紧跟其后又无规律地出几个无名峰,重复SQ柱进混合气样,其结果与第一次相同,SI柱应该出H2和C1峰;SQ柱应出综合峰、C2、C3、iC4和nC4峰,可为什么仅出一个峰,而SI柱却连续出无名峰呢?因维修经验欠缺,不知从何处查起,起初怀疑

  • 标签: 综合录井仪 TDC 综合峰 油气显示 气样 故障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