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8 个结果
  • 简介:重新研究了珠江口盆地LF13-2-1井3020-3272.5m井段的粉地层学,根据重新鉴定的粉资料,3140-3230m井段粉组合称栎粉-五边粉组合,可与珠三坳陷WC19-1-3井文昌组一神狐组及北部湾盆地WS1-3-1井流沙港组二段的粉组合对比,时代为中始新世,该井段以下12m厚的安山质凝灰岩,砂泥岩的粉组合称栎粉-桤木粉-紫箕组合,在南海北部陆架,这一粉组合可与WS1-3-1井流沙港组三段粉组合对比,时代为早始新世,建议将含该粉组合的这一岩组命名为“陆丰组”。

  • 标签: 珠江口盆地 LF13-2-1井 始新统 孢粉组合 陆丰组 早始新世
  • 简介:一项英国研究计划开发出一种以增强聚丙烯(SrPP)生产汽车车身镶板的方法。研究人员花费了两年时间开发出许多试验部件用于LotusElise轿车。他们认为,这些部件大约是传统方法制得的部件重量的一半。

  • 标签: LOTUS 部件 自增强 PP 增强聚丙烯 汽车车身
  • 简介:随着PL19—3等上第三系大油田的发现,渤海海域晚第三纪沉积环境的研究已势在必行。文中分析了粉沉积作用对粉化石组合面貌的影响.并根据粉沉积作用反演了PLl9—3地区晚第三纪沉积环境。结果表明,馆陶组沉积时期为湖泊三角洲环境,明化镇组下段沉积时期属三角洲一滨浅湖环境,明化镇组上段沉积时期为河流一沼泽环境。

  • 标签: 孢粉沉积作用 PLl9—3地区 晚第三纪 沉积环境 渤海海域
  • 简介:本文介绍了润滑油生产采用管汇和扫线系统的必要性;通过分析润滑油生产过程,为管汇和扫线系统选择了Profibus-DP现场总线,并介绍其主要技术特点;验证了采用Profibus-DP现场总线技术的管汇和扫线系统的有效性。

  • 标签: 现场总线 扫线球 Profibus 润滑油生产 总线技术 管汇
  • 简介:对近年来国内聚合物微材料的制备方法和应用进行了综述,概述了聚合物微的主要制备方法:反相乳液聚合、反相微乳液聚合、分散聚合和反相悬浮聚合等,并分析了其优缺点;着重介绍了聚合物微在石油开采(如提高采收率、污水处理等)、增黏降滤失、润滑、防漏堵漏等方面的应用,总结了目前应用中存在的不足,并提出了改进的建议。

  • 标签: 微球材料 聚合物微球 制备方法 油田开采
  • 简介:综述了制备聚丙烯酰胺微主要采用的反相乳液法、反相微乳液法、分散聚合法、沉淀聚合法、反相悬浮聚合法等制备工艺的发展历史和研究现状,简要概述了各种方法的优缺点、微的性能及特点,试图建立制备工艺对最终微性能的影响规律,展望了聚合工艺的改进及微功能化的前景。

  • 标签: 聚丙烯酰胺微球 反相乳液聚合 反相微乳液聚合 分散聚合 沉淀聚合 反相
  • 简介:国家环保对总氮去除要求的提标,使部分单位现有的污水处理工艺不能满足要求,作为一项生物强化技术的微生物反硝化菌种得到应用。15d的现场使用结果表明:在没有严格意义上的脱氮工艺的条件下,通过现场工艺调整,在炼油含盐废水中投加反硝化,7d内能成功建立反硝化系统,后期的总氮去除率稳定在60%以上。

  • 标签: 反硝化菌 总氮去除 炼油废水
  • 简介: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可用于乙烯浆液、气相聚合工艺的型齐格勒-纳塔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该方法通过制备一种可控形态的型催化剂,以达到控制乙烯聚合物形态的目的。制备的催化剂颗粒粒径在20-50μm之间,比表面积大于100m^2/g,孔径分布曲线在30A处存在一较大面积的尖锋。本发明的优点是:这种催化剂与有机铝助催化剂一起用于乙烯均聚合、乙烯与α-烯烃共聚时所得的乙烯聚合物为型,聚合活性高、氢气敏感性和共聚合性能优异、聚合物颗粒主要集中在10-20目之间,堆积密度大于0.33g/ml,非常有利于工业生产。

  • 标签: 齐格勒-纳塔催化剂 乙烯聚合物 制备方法 球型 气相聚合工艺 比表面积
  • 简介:通过在两组日处理水量15L的活性污泥装置中进行间歇试验,对微生物剂进行了筛选,并考察了投加微生物剂对污水处理过程中剩余污泥减量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1号剂的效果优于2号剂,当1号剂日投加量0.1mL时,剩余污泥减量27.27%,使污泥在源头上得到有效的减少.该技术在污泥减量过程中无二次污染,不需要改变污水处理厂原有处理设施和运行方式,不消耗额外动力,对系统污泥性状及出水水质无明显影响.

  • 标签: 剩余污泥 减量 微生物菌剂
  • 简介:近期国内Y输气管道站场清管通时发生通指示器根部断裂,造成天然气大量泄漏的事故。因此,对两座输气管道站场使用的通指示器的结构、原理和安全性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XLBTQ-02B型通指示器连杆下端采用三个串联的销钉对扳机进行固定和传递扳机受力,其固定形式容易因销钉断裂而失效。同时,该指示器基座采用法兰连接的形式,出现泄漏后只能停输放空后更换或封堵。PIG-SIGⅣ型通指示器机芯与基座采用内螺纹的方式连接,出现泄漏时可以采用带压更换的方式进行更换或封堵。两者机芯内的中心轴挺杆密封圈都为动密封,都容易因橡胶密封圈老化等原因出现不同程度的泄漏。

  • 标签: 通球指示器 结构 原因分析 安全性
  • 简介:结合洛阳分公司运行实践,论述了以隐患排查为主线的安全现状评价体系的构建和运行。评价体系对生产过程中存在的职业危险和有害因素进行辨识,可以预测生产过程中可能造成事故的危害程度;确认存在的事故隐患,提出降低或消除危险的有效方法,为企业实现安全生产提供可靠的保证。

  • 标签: 现状安全评价 自评价 隐患排查
  • 简介:简要介绍丁二烯的物化性质,系统总结丁二烯及其聚物可能产生的各种危险性,简要分析丁二烯聚物的产生条件,列举丁二烯造成危害的典型案例,并详细总结了丁二烯聚物危险性的防范措施。

  • 标签: 丁二烯 自聚物 危险性 防控措施
  • 简介:针对高凝油含蜡高、凝固点高、流动性差及开采难度大的问题,选用铜绿假单胞配合嗜热脂肪地芽孢杆菌和嗜热脱氮地芽孢杆菌,采用四组分分析法和饱和烃气相色谱法等方法开展了微生物提高高凝油采收率剂研究和应用评价。结果表明:菌种对原油四组分存在选择性降解,降解率为23.0%~42.3%,同时菌种可以将高凝油中长碳链饱和烃降解为短碳链烃类,w(nC21)/w(nC22)值和w(nC21+nC22)/w(nC28+nC29)值增大0.33~0.57;铜绿假单胞发酵液表面张力从72.21mN/m降低至26.81mN/m;嗜热脂肪地芽孢杆菌与嗜热脱氮地芽孢杆菌2种芽孢杆菌乳化高凝油的E24值分别为70.6%和82.3%;基于嗜热脂肪地芽孢杆菌、嗜热脱氮地芽孢杆菌和铜绿假单胞3种细菌性能设计的兼容本源微生物的复合微生物采油剂可使高凝油黏度降低63.86%,凝固点降低6℃。物理模拟驱油实验表明:该微生物复合剂可在中渗(200mD)及低渗(50mD)条件下使高凝油采收率提高6.46%~8.48%。6口油井的微生物吞吐采油试验证明该微生物复合剂性能稳定,可使高凝油采收率大幅提高,具有良好的工业应用前景。

  • 标签: 高凝油 微生物采油技术 嗜热脂肪地芽孢杆菌 嗜热脱氮地芽孢杆菌 铜绿假单胞菌
  • 简介:论述了抽送汽油、航空煤油和柴油时吸离心泵的吸入能力,给出了油船码头、火车卸槽等常用工况的计算公式与图表。

  • 标签: 燃料 吸入能力 研究
  • 简介:针对汽车等速万向节(CVJ)的运行工况和润滑要求,研制了一种聚脲型汽车笼CVJ润滑脂,即长城笼CVJ聚脲润滑脂。该脂具有优异的的极压抗磨性能、耐高温性以及良好的抗微动磨损性能、氧化安定性能、剪切稳定性和抗水防锈性,与橡胶密封件有良好的相容性,综合理化性能超过国外同类产品,目前已在重型皮卡、沙滩车的笼式CVJ上推广应用。等速万向节(CVJ-ConstantVelocityJoint)用于汽车底盘传动系统,其作用是在两轴夹角及位置经常变化的转动轴之间传递动力和扭矩。随着前轮驱动和四轮驱动车的出现,CVJ已得到广泛应用。

  • 标签: 球笼等速万向节 聚脲润滑脂 汽车底盘 应用 VELOCITY 极压抗磨性能
  • 简介:Al(0H)3是环境友好的阻燃剂。由于Al(0H)3与高分子界面相容性差,所以在高分子基相中容易团聚。在以往关于粒径小于100nm或粒径在几到几十微米的Al(OH),填充聚烯烃的研究中,实验结果多是Al(OH)3填充使聚烯烃的冲击强度、拉伸强度均降低。

  • 标签: AL(OH)3 河北科技大学 球晶结构 性能 PP 超细
  • 简介:美国西北大学麦考密克工程学院的研究人员于2016年1月26日宣布,已发现皱巴巴的石墨烯是一种非常有前途的润滑油添加剂。在一系列的测试中,只含有0.01%~0.1%(质量分数)皱巴巴的石墨烯的聚α-烯烃基础油,在减少摩擦磨损方面超过完全配方的商业润滑油。他们的工作论文已发表在《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ProceedingsoftheNationalAcademyofSciences)》上,皱巴巴的石墨烯粒子如图1所示。

  • 标签: 石墨烯 润滑油添加剂 聚Α-烯烃 美国国家科学院 麦考密克 基础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