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美国政府和工业界科学家宣称,利用一种先进核反应器原型,他们已经将从水中电解出氢气效率(比传统电解工艺)提高了近一倍。如果他们研究结果得以证实,水和核动力就可以替代化石燃料来制氢,从而获得一种清洁能源。这种系统利用“高温”电解来分离水中氢气,将转化从传统电解30%效率提高到45%~50%。高温系统采用核反应器释放巨大能量来达到所需温度。这项研究由美国能源部(DOE)在艾达荷州国家工程和能源实验室与犹他州Ceramatec公司联合开展。

  • 标签: 氢气 分解水 核能 tec公司 美国能源部 美国政府
  • 简介:为对地震波传播进行理论分析,或者把它应用于石油勘探中去,经典方法是把球面、波场分解成平面波场(平面波分解)。完成这一平面波分解数学工具是Fourier-Hankel变换。本文首先介绍了平面波分解在求解层状介质中点震源激发地震波传播问题中作用。继而介绍三种Hankel变换数值计算方法及试验分析。

  • 标签: 球面波 平面波分解 Fourier-Hankel变换 地震波 地震勘探
  • 简介:川中地区震旦系岩溶风化壳储层缝洞系统复杂、非均质性强、上覆泥岩对储层地震反射影响较大,使储层地震响应及AVO特征均不明显,给储层预测和气层检测带来了较大困难.运用基于匹配追踪算法子波分解重构技术有效剔除了泥岩影响,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了储层预测和气层检测,均取得了良好效果.子波分解重构技术可将以往只能从宏观上整体描述地震数据分解为不同形状、不同频率和不同能量子波,然后根据需要对分解得到子波进行合理重构,其时间分辨和频率分辨均较高,为含有强反射干扰复杂储层预测和气层检测提供了新思路和方法.

  • 标签: 子波分解 匹配追踪 子波重构 储层预测 气层检测
  • 简介:油气水层解释评价是油气勘探开发重要环节,由于单一录井资料都有其局限性,如何把各种录井资料结合起来是有效解释评价关键。针对此问题,笔者提出了油气层计分解释评价方法,通过对辽河油田897口井1408个稀油储集层各项资料统计,确定了辽河油田稀油储集层各项特征参数统计计分标准;在此基础上,借助该计分方法原理对辽河油田东、西部凹陷稀油区块近500个稀油层计分分析,确定了油气层计分方法解释划分标准和解释原则,其在辽河油田东、西部凹陷稀油区块6年实际应用表明,试油符合达到85%以上。油气层计分解释评价方法作为辽河滩海葵东区块油气层综合解释评价主要参考手段,2005-2008年闻在15口井251层解释评价中得到广泛应用,试油符合达到90%以上。该方法综合考虑了各项录井资料特征参数显示特征,为今后新区块油气勘探开发提供了评价手段。

  • 标签: 油气层 计分方法 计分标准 划分标准 解释评价 解释原则
  • 简介:流化催化裂化(FCC)装置正在轻质烯烃(尤其是丙烯)供应石化市场方面起到日益重要作用。例如,较大翻新改造行动正在亚洲几家炼厂进行,将使FCC丙烯产量提高10wt%以上。推动该FCC运行实现该丙烯高产量需要谨慎考虑装置能力、装置运行和催化剂技术。

  • 标签: FCC装置 丙烯 最大化 产率 流化催化裂化 装置运行
  • 简介:Shell公司提出一项新技术可让炼油厂根据市场需求而选择让其流态化催化裂化装置生产更多柴油或更多丙烯。这项新工艺能让处理高渣油比例进料FCC装置生产出高达19.3wt%轻循环油(LCO,用于生产柴油)和10wt%丙烯,或是12wt%丙烯加上约15.2wt%LCO。作为比较,标准FCC装置在采用沸石助催化剂(ZSM-5)改进丙烯收率情况下,也只能产出8.2wt%丙烯加14.7wt%LCO。

  • 标签: FCC装置 丙烯收率 柴油 Shell公司 产率 控制
  • 简介:Axens公司开发了一种新型低到中压型加氢裂化工艺,能够将减压瓦斯油(VGO)提升为低硫柴油。采用这项名为HyC-10新工艺可使炼油厂通过VGO转化而生产更多高品质柴油产品。在这项两步法工艺中,采用一台精制反应器来达到清洁柴油规格。在此之前,采用低到中等压力加氢裂化工艺来获得一股低硫馏分用来进一步精制成柴油,同时得到一股适用于作为FCC进料石脑油馏分。

  • 标签: 加氢裂化工艺 低硫柴油 Axens公司 石脑油馏分 产率 减压瓦斯油
  • 简介:精细化工事业部加强现场管理,6kt/a新DCP开车一路顺利,各项指标呈逐月提高态势,大颗粒DCP得明显提高。2005年初由于粉状DCP比较多,而市场需求表明,用户希望生产大颗粒DCP。他们开展了技术攻关和提高大颗粒得竞赛。DCP大颗粒得从2005年初62%提高到年末87%;异丙苯单耗由1180kg降至1167kg,保持国内领先和国际先进水平;

  • 标签: DCP 大颗粒 得率 国际先进水平 现场管理 精细化工
  • 简介:利用电导录井资料在现场及时判断油气水侵、起下钻时井涌、并漏现象,是一种有效方法。它可以弥补氯离子测定判别油气水侵之不足,而且具有实时、连续监测记录曲线,计算机自动记录储存,易于观察变化趋势特点。该文通过石南1井录井实例分析,介绍了应用这一方法成功经验。

  • 标签: 电导率录井 氯离子滴定 油气水侵
  • 简介:从电导物理定义出发,介绍了常用电导测量方法、各种测量方法适用范围与特性以及介质温度对电导测量影响和补偿方法,最后对比了钻井液电导测量与普通溶液电导测量异同,归纳了减小测量误差操作要点。

  • 标签: 钻井液 录井原理 电导率
  • 简介:火成岩储层具有双重孔隙特点,渗透计算是其评价难点之一。为提高地层渗透计算精度,从偶极声波成像测井(DSI)资料中提取了斯通利波、纵波和横波,并结合井径、密度及孔隙度等资料计算出了流体移动指数(Q肼),并建立了QFM与地层总有效渗透关系,进而估算出地层渗透。该技术在松辽盆地深层火成岩中成功应用证明了其有效性,从而可为类似油田开发提供技术支持。

  • 标签: 火成岩 斯通利波 流体移动指数 渗透率
  • 简介:聚驱相对渗透曲线是油田聚驱开发指标计算和预测重要资料。文中建立了基于油水两相流三维准静态孔隙网络模型,模拟了以Carreau模型为基础黏弹性聚合物驱微观渗流过程。用孔隙网络模型模拟了水驱、聚驱渗流过程,得到了水驱和聚驱相对渗透曲线,计算结果与实验结果变化趋势相吻合,验证了采用孔隙网络模型预测聚驱相对渗透曲线有效性。结果表明:孔隙网络模型能充分体现毛管压力作用,在相同水饱和度下,聚合物驱相对渗透低于常规油/水水相相对渗透,聚合物驱残余油饱和度比常规水驱低,说明采用孔隙网络模型模拟聚驱相对渗透曲线具有可行性。

  • 标签: 孔隙网络模型 相对渗透率 Carreau模型 黏弹性 微观模拟
  • 简介:作为新能源一种,页岩气开采近几年得到了国家高度重视。而在页岩气开采过程中,水力压裂技术是关键性开采技术,其应用直接关系到页岩气抽采高低。因此,基于这种认识,本文对水力压裂提高页岩气抽采机理展开了分析,从而为关注这一话题的人们提供参考。

  • 标签: 水力压裂 页岩气 抽采率 机理
  • 简介:珠江口盆地油田开发评价使用美国岩心公司(CORELAB)测试油水相对渗透曲线,根据作业者要求,CORELAB一般要测定稳态和非稳态两种相渗曲线,测试相对渗透曲线使用油水粘度比与实际油田油水粘度比相差很大,有的甚至相差几十倍。另外,作业者做油田开发设计时,有的用稳态相渗曲线,也有的用非稳态相渗曲线。为了探讨油水粘度比对驱油效率影响,弄清稳态及非稳态相渗曲线适用范围,我

  • 标签: 美国岩心公司 测试 油田开发 相对渗透率曲线 评价 应用
  • 简介:划分不同级次层序界面以及识别其内部沉积旋回类型是层序地层分析重要基础。测井信号是不同周期地层旋回信息叠合,通过时频分析方法可将测井数据内隐藏地层旋回性信息拓展到不同频带内,进而进行不同级次层序界面的划分以及旋回类型判别。利用总体经验模态分解(EnsembleEmpiricalModeDecomposition,EEMD)方法对测井数据进行分解,得到不同频带本征模态分量,结合Hilbert变换获取各分量频率特征。最后根据各分量周期性波动和频率变化特征与不同沉积旋回类型以及各级层序界面之间对应关系划分地层层序。在东营凹陷沙三段应用中表明,该方法适用于短期、中期、长期基准面旋回划分,为高分辨层序地层划分提供了新思路。

  • 标签: 高分辨率 总体经验模态分解 本征模态分量 HILBERT变换 层序地层 时频分析
  • 简介:基于西帕切夫水驱曲线和HCZ累积产量预测模型,建立了水驱油田含水随油田开发时间变化关系式,该方法克服了甲、乙型水驱曲线不足,适用于含水低于50%情况下水驱油田含水预测,矿场实例运用结果表明:该方法计算简单、方便,预测含水精度较高,比较符合油田开发实际,可作为水驱油田制定中,长期开发规划依据。

  • 标签: 水驱油田 含水率 水驱曲线 预测方法 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