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4 个结果
  • 简介:在储层演化中,砂岩中很多胶结作用都是重要的保持性成岩作用,是深埋藏条件下砂岩孔隙得以保持的重要机制。该文根据东海盆地古近系、鄂尔多斯盆地上古生界和三叠系以及四川盆地三叠系砂岩储层中(铁)白云石胶结物、硅质胶结物和粘土矿物胶结物的产状、胶结作用发生时间和机制的研究,提出这些胶结作用很大一部分都发生在早成岩阶段有效压实作用发生之前,它们或与埋藏早期的构造抬升有关,或与煤系地层早期酸性流体有关。这种分散的早期胶结作用可以提高岩石机械强度,增加岩石的抗压实能力,改变以后浅埋藏—深埋藏过程中岩石的孔隙度-深度曲线,最终使砂岩孔隙在深埋藏条件下得以保存,这在储层质量预测中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胶结作用 保持性成岩作用 砂岩储层 储层质量预测
  • 简介:龙门山与四川盆地结合部位横跨川西坳陷和龙门山两大构造单元,包括龙门山前山带和龙门山前缘,二者以灌县—江油(关口)断裂为界。由于龙门山自北西向南东的多期逆冲推覆,使得盆山结合部位断裂发育,且地层隆升遭受剥蚀,因此,油气保存条件对该区油气探勘至关重要。文中主要利用盖层、压力和沥青分布特征,并结合龙门山天然地震分布,对盆山结合部位的油气保存条件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灌县—江油断裂上盘区域隆升剥蚀作用强烈,大面积出露下古生界地层,油气保存条件遭到破坏;其下盘深部海相层系则存在膏泥岩的保护,是将来深部勘探有利区;龙门山前缘地层发育完全,油气保存条件好。

  • 标签: 油气保存条件 盆山结合部位 龙门山 四川盆地
  • 简介:崖13-1气田渐新统陵三段砂岩的成岩作用特征主要反映为硅酸盐矿物溶解-沉淀成岩变化及其对孔隙的改造。陵三段砂岩在深埋条件下,仍保持良好的孔隙性,其主要原因在于:早期(早中新世)大气淡水淋滤、溶解和适度的再生胶结,晚期(上新世晚期)溶解、烃类及时进入,以及浅蛙时间长而深埋时间短,因而有利于原生孔隙保存和次生孔隙发育、陵三段砂岩成岩-孔隙演化史揭示该处深部碎屑岩储层的原生与次生复合孔隙的成因模式,可作为预测琼东南盆地深部储层性质的参考资料。

  • 标签: 崖13-1气田 L3砂岩 成岩特征 孔隙演化 孔隙保存 埋藏成岩史
  • 简介:在探索盆地油气成藏规律的研究中,要系统地研究储层流体系列(天然气、原油、沥青及水中有机质)含有油气生成、运移聚集、演化与氧化、破坏与保存等储多方面信息的有机地球化学特征和赋存特征。当将它们与形成上述特征的地质背景(包括构造史、埋藏史、沉积成岩史、孔隙发育史、油气史)动态地结合起来进行研究时,发现油气的聚集和保存具有明显的时间性和有效性,并进而可以获得盆地油气有效成藏期及有效成藏组合的有用信息,从而为现实的油气勘探服务。

  • 标签: 油气聚集 时间性 有效性 油气保存 储层流体系列 有机地化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