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8 个结果
  • 简介:该文利用C2井的介形虫和孢粉分析,对滋洼陷沙三下盘河砂体的层位进行了落实;根据地化热解、有机碳百分含量分析等资料得出了滋洼陷沙三段一沙四段顶部烃源岩有机质类型多为Ⅲ型,有机质丰度低,有机质普遍处于未成熟-低成熟的过渡阶段,沙四段中下部暗色泥岩普遍不发育;通过与东部的阳信洼陷相比,证实滋洼陷暗色泥岩埋深普遍较浅,无火成岩活动,地温梯度低,成烃能力差,勘探潜力有限。

  • 标签: 潜力分析 生烃 暗色泥岩 有机质类型 有机质丰度 孢粉分析
  • 简介:冀中坳陷牛驼凸起南段潜山具有含油层系少、勘探程度低的特点。对潜山油源、储盖组合、油气输导体系、圈闭类型等的研究结果表明,牛驼凸起南段潜山具有良好的油气成藏条件,发育有潜山风化壳和潜山内幕2种类型的油气成藏模式,不同的模式具有不同的油气运聚特征。分析认为,牛驼凸起南段潜山具有良好的勘探潜力,其中雄11井北潜山残丘圈闭和霸28井潜山内幕圈闭是该区下步扩大潜山残丘勘探规模和获得潜山内幕勘探突破的首选目标。

  • 标签: 潜山 成藏条件 成藏模式 勘探潜力 牛驼镇凸起南段 冀中坳陷
  • 简介:53井区长8段储层是鄂尔多斯盆地北地区勘探、评价以及开发的重点地区及层系之一。通过岩心描述和测井资料分析,认为该油层组为长石质岩屑砂岩,并确定了其主要为三角洲前缘亚相沉积,主要沉积微相有水下分流河道、河口坝、远砂坝等,其中水下分流河道和河口坝微相相对发育。同时,通过分析沉积微相与储层物性之间的关系,确定了储层物性受沉积微相控制,并认为水下分流河道是主要的有利沉积微相。

  • 标签: 三角洲前缘亚相 沉积微相 长81储层 镇53井区 鄂尔多斯盆地
  • 简介:针对鄂尔多斯盆地南部泾地区勘探开发前景,为寻找有利储层,利用砂岩薄片、铸体薄片、扫描电镜和恒速压汞等技术对取心井资料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该储层岩性主要为长石岩屑砂岩和岩屑长石砂岩,成分和结构成熟度偏低;储集空间以粒间孔和溶蚀孔为主;储集性能差到中等,原始产能低,非均质性强。结合生产动态,选用喉道半径、可动流体百分数、启动压力梯度和有效孔隙度等低渗透储层评价参数,将长81储层划分为3类:Ⅰ类为较好储层;Ⅱ类为中等储层;Ⅲ类为较差储层。研究区主要发育Ⅱ类和Ⅲ类储层.有少量的Ⅰ类储层.分类结果符合该地区实际。

  • 标签: 储层评价 评价参数 长81储层 镇泾地区 鄂尔多斯盆地
  • 简介:王判潜山带发育白桥、任凤、王判三条深大断裂,将潜山自北向南分割成Ⅰ、Ⅱ、Ⅲ排山,下古生界圈闭形成时间早于石炭一二叠纪二次生气运聚期。该区火山活动频繁,火成岩广布,奥陶系储集条件好,济阳地堑和曲堤地垒二次生气中心的煤型气对本区贡献不大。文章指出Ⅰ排山和Ⅱ排山大部也为煤型气二次生气中心,具备煤型气气源条件,石炭一二叠系泥岩和铝土质泥岩、灰岩为优质的盖层,是寻找煤型气及其与幔源气混源的有利场所。Ⅲ排山不具备煤型气气源条件,而具备幔源气气源条件,是寻找幔源气的有利场所。

  • 标签: 王判镇潜山带 下古生界 成藏条件 勘探前景
  • 简介:鄂尔多斯盆地泾地区中生界及以上地层主要经历了三叠系—侏罗系、侏罗系延安组—直罗组、侏罗系—白垩系和白垩系—第四系地层不整合面对应的4期地层抬升与剥蚀事件。综合利用压实曲线外推法及地层趋势对比法估算了三叠纪以来4期构造抬升事件导致的地层剥蚀厚度,并对其进行了对比与验证,采用盆地模拟方法恢复了研究区长8油层组顶面构造演化过程。结果表明,三叠纪末延长组地层剥蚀厚度为345~465m、中侏罗世末延安组地层剥蚀厚度为150~220m,侏罗纪末安定组地层剥蚀厚度为160~250m,晚白垩世—新近纪末志丹群剥蚀厚度为980~1280m。构造沉降及抬升与剥蚀共同控制了研究区延长组地层的构造形态,自三叠纪以来,其表现为掀斜构造演化过程。

  • 标签: 剥蚀厚度 压实曲线 地层趋势对比 埋藏演化 中生界 鄂尔多斯盆地
  • 简介:在研究鄂尔多斯盆地林地区延长组长4+5油层组油气藏的油气生成、储层条件、运移条件、圈闭和聚集成藏等方面的基础上,综合分析了该区三叠系延长组长4+5油层组油气藏的形成条件,并总结了其形成机制。结果表明:林地区延长组长4+5油层组油气主要来自长7烃源岩;储层为三角洲前缘亚相各种成因类型的砂体,属于低孔、低渗储层;广泛发育的水下分流间湾暗色泥岩、致密粉砂岩以及粉砂质泥岩可形成良好的盖层;运移的动力主要来自长7泥岩形成的异常高压。长7烃源岩生成的油气在高剩余压力的驱动下,通过垂向叠合砂体与微裂缝向上运移进入长4+5储层,并沿连通的三角洲前缘砂体横向运移进入圈闭成藏,形成鼻隆构造油气藏、岩性油气藏以及构造-岩性油气藏,其形成受烃源岩、沉积相带、微裂缝、鼻隆构造以及剩余压力等因素的影响。

  • 标签: 长4+5油层组 油气成藏条件 油气成藏机制 林镇地区 鄂尔多斯盆地
  • 简介:红外光谱分析是一种新兴气测录井技术,具有实时性强、操作简单、成本低等特点,在发现油气显示和判别原油性质方面具有独特的技术优势。通过红外光谱录井技术在北地区延长组的应用分析,总结红外光谱在该区储集层的响应特征,利用全烃参数、组分参数和全烃曲线形态,建立了红外光谱资料在北地区延长组储集层的识别方法。现场验证结果表明,该方法在储集层识别、解释评价应用中效果良好,特别是在低电阻率油层、消光油层、致密非均质性储集层识别中优势突出,较好地解决了北地区油水判识难题。

  • 标签: 红外光谱 延长组 油层 低电阻率 消光 符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