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研制了一种适合于聚合物驱后含油污水处理的复配絮凝PC,其主要由改性聚合氯化铝PAC、新型阳离子聚合物CPM和破乳剂L-64复配,经筛选确定其最佳复配比例为m(CPM)∶m(PAC)∶m(L-64)=7∶12∶1,当絮凝PC加药浓度为100mg/L时,固体悬浮物含量可降至4.67mg/L;采用絮凝PC处理含油污水的HPAM浓度极限为50mg/L;絮凝PC与杀菌TQ~1、缓蚀阻垢剂ATMP具有良好的配伍性.

  • 标签: 复配絮凝剂 含油污水处理 PAC 固体悬浮物 聚合氯化铝 加药
  • 简介:无机高分子絮凝在水处理中得到广泛应用,主要包括阳离子型、阴离子型及复合型3类,其中,复合型无机高分子絮凝的发展尤为迅速,并逐步成为絮凝中主流药剂。主要对无机高分子絮凝的发展现状、原料来源、制备方法及应用前景进行了探讨。

  • 标签: 无机高分子絮凝剂 复合型无机高分子絮凝剂 制备 应用
  • 简介:实验筛选出对悬浮物处理效果好的复配絮凝。实验结果表明,将120mL无机絮凝聚氯化铝(PAC)与4mL有机絮凝阳离子A复配后对油田污水进行处理效果好,污水的透光率达93.2%,处理后的污水达到排放标准。

  • 标签: 污水处理 絮凝剂 复配
  • 简介:通过在两组日处理水量15L的活性污泥装置中进行间歇试验,对微生进行了筛选,并考察了投加微生对污水处理过程中剩余污泥减量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1号菌的效果优于2号菌,当1号菌日投加量0.1mL时,剩余污泥减量27.27%,使污泥在源头上得到有效的减少.该技术在污泥减量过程中无二次污染,不需要改变污水处理厂原有处理设施和运行方式,不消耗额外动力,对系统污泥性状及出水水质无明显影响.

  • 标签: 剩余污泥 减量 微生物菌剂
  • 简介:絮凝可以分为无机絮凝、有机絮凝微生絮凝絮凝在石化废水处理中具有独特的优势。对近年来无机一有机复合絮凝、纳米级絮凝、淀粉改性絮凝微生絮凝在石化废水处理中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并对石化废水处理用絮凝未来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分析。

  • 标签: 絮凝剂 石化废水废水处理研究进展
  • 简介:针对高凝油含蜡高、凝固点高、流动性差及开采难度大的问题,选用铜绿假单胞菌配合嗜热脂肪地芽孢杆菌和嗜热脱氮地芽孢杆菌,采用四组分分析法和饱和烃气相色谱法等方法开展了微生提高高凝油采收率菌研究和应用评价。结果表明:菌种对原油四组分存在选择性降解,降解率为23.0%~42.3%,同时菌种可以将高凝油中长碳链饱和烃降解为短碳链烃类,w(nC21)/w(nC22)值和w(nC21+nC22)/w(nC28+nC29)值增大0.33~0.57;铜绿假单胞菌发酵液表面张力从72.21mN/m降低至26.81mN/m;嗜热脂肪地芽孢杆菌与嗜热脱氮地芽孢杆菌2种芽孢杆菌乳化高凝油的E24值分别为70.6%和82.3%;基于嗜热脂肪地芽孢杆菌、嗜热脱氮地芽孢杆菌和铜绿假单胞菌3种细菌性能设计的兼容本源微生的复合微生采油菌可使高凝油黏度降低63.86%,凝固点降低6℃。物理模拟驱油实验表明:该微生复合菌可在中渗(200mD)及低渗(50mD)条件下使高凝油采收率提高6.46%~8.48%。6口油井的微生吞吐采油试验证明该微生复合菌性能稳定,可使高凝油采收率大幅提高,具有良好的工业应用前景。

  • 标签: 高凝油 微生物采油技术 嗜热脂肪地芽孢杆菌 嗜热脱氮地芽孢杆菌 铜绿假单胞菌
  • 简介:全球抗微生添加市场总价值约为40亿美元,年增长率4%,其中金属加工液用抗微生添加市场约占2.6%。2005年,金属加工液用抗微生添加市场总价值约1.05亿美元,较10年前上升40%。

  • 标签: 微生物添加剂 金属加工液 发展中国家 年增长率 美元
  • 简介:耐斯特石油(NesteOil)公司于2010年9月22日宣布,该公司开发的专利技术,可从废弃物和残渣生产微生油,这有助于采用各种酵母和酶,将原料转化为NExBTL可再生柴油。

  • 标签: 石油公司 可再生 生物油 柴油 生产 废物
  • 简介:法国的DiesterIndustrie公司计划新建一套生产脂肪酸甲酯(FAME)的装置。该装置预计在明年下半年投用,能力为160kt/a,将成为第一座采用Esterfip—H工艺的装置。欧盟已经提出一项计划,要求2010年使生物柴油用量达到5.75%,目的是减少温室效应气体的排放以及欧洲对进口原油的依赖。FAME是生物柴油的主要成分,可通过菜油、大豆油和葵花籽油等植物油的酯化来生产。

  • 标签: 生物柴油 催化剂生产 Industrie公司 非均相 温室效应气体 脂肪酸甲酯
  • 简介:随着对环境保护的日益重视,生物降解润滑任国外取得了较好的发展,是未来润滑的发展方向。详细论述了生物降解润滑的组成、特点、生物降解机理及评定方法,介绍了同外生物降解润滑的发展情况,并针对国内发展生物降解润滑提出了一些建议。

  • 标签: 生物降解机理 润滑剂 环境保护
  • 简介:据美国Frost&Sullivan公司最新研究报告显示,受无化学品污染的农作物需求日益增长以及有机农业面积扩大等因素的刺激,西欧和北美地区的生物杀虫市场需求正在强劲增长之中。统计数据显示,2008年北美和西欧生物杀虫市场份额达到5.942亿美元,到2015年估计将达到10.2亿美元。

  • 标签: 生物杀虫剂 北美地区 市场需求 FROST&SULLIVAN 西欧 数据显示
  • 简介:烷基酯是生物柴油的主要成分,通常是利用碱性催化对植物油进行酯交换反应而生成的,而在脱除催化残渣时会产生大量的废水。这种工艺中在回收甘油酯时相当困难,产品中还会生成游离酸,这些都将导致生产成本上升。最近日本尼崎市的关西化工公司与神户大学合作开发了一种既简单又省钱的工艺,采用生化催化来进行废弃植物油的酯交换反应。

  • 标签: 碱性催化剂 废弃植物油 生物柴油 生化 酯交换反应 主要成分
  • 简介:美国和中国的研究人员现已在合作开发可直接转化纤维素的新型催化,将从最常见的生物质形态来制取化学工业重要的中间产物乙二醇。据报道,该催化将碳化钨和镍负载在碳载体上制备。

  • 标签: 新催化剂 合作开发 乙二醇 制取 生物质 新型催化剂
  • 简介:近年来,随着人们环境保护意识的加强和环境保护法规的日益严苛,世界各国对可生物降解润滑油的研制与应用也更加重视。在设备润滑领域,传统润滑油主要关注的是润滑油能否减少机器零部件间的摩檫,从而达到节约能源和延长机器使用寿命的目的。对于可生物降解润滑油而言,除了与传统润滑油基本一致的润滑要求外,润滑油对环境,尤其是对土壌、水和空气的影响也非常重要[1]。齿轮传动是机械传动中的重要传动形式,齿轮的加工水平和承载能力已成为一个国家工业化水平的象征,齿轮的应用与齿轮油的润滑保护密不可分。随着材料科学的发展,齿轮箱体积不断变小,导致齿轮的工况更为苛刻,因此,S品质齿轮油的研制与应用势在必行。面对齿轮油品质不断升级的要求和严格的环保法规,可生物降解齿轮油的研究和发展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2,3]。

  • 标签: 可生物降解 齿轮油 添加剂 环境保护法规 机器零部件 环境保护意识
  • 简介:通过室内实验从油田污水中筛选出一株类短短芽孢杆菌,经研究发现,该菌产生的生物表面活性具有高效辅助降黏特性,利用生物与化学的协同效应可显著降低稠油黏度。降黏A/菌株B-1发酵液的最佳降黏复配体系为:降黏A用量为0.20%,菌株B-1发酵液用量为50%(即体系最佳油水比为5∶5),降黏率达96.43%。该生物体系可减少降黏用量,既大大减小化学降黏对环境的污染,又可充分发挥生物方法的优势,具有绿色环保的特点,在未来稠油开采领域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 标签: 生物表面活性剂 稠油 化学降黏 复配体系 增效作用
  • 简介:介绍了以CO2为分析参数的润滑生物降解性试验方法的研究进展,比较了吸收分析法、气体分析器法、在线持续分析法和多成分分析法等试验方法的应用,对润滑生物降解性的试验研究具有参考意义。

  • 标签: 生物降解性 试验方法 润滑剂 CO2 气体分析器 成分分析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