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6 个结果
  • 简介:选择湘中涟源凹陷洪山殿矿区,实施煤层气“参数井+试采井”钻探,并采用电缆输送桥塞+射孔压联作工艺对该井4个煤层进行针对改造。结合钻孔揭示煤系层结构及区域构造煤特点,选择尽量避开煤层主体,针对主力煤层顶底板、夹矸进行射孔,并制定合理的压方案。数据显示,煤层气井4层煤的压施工基本按照方案执行,达到了设计要求;结合区域资料及微地震监测数据分析,认为构造煤的“顶底板+夹矸”压效果存在一定差异,底板压优于顶板压效果。通过该煤层气井近5个月排采实践,初步证实湖南构造煤顶底板压效果明显,达到预期目标。

  • 标签: 涟源凹陷 构造煤 煤层气井 顶底板射孔 分层压裂
  • 简介:新疆是我国的资源大省,煤层气资源十分丰富,2014年~2017年新疆煤田地质局一五六煤田地质勘探队在阜康矿区、乌鲁木齐矿区、达坂城矿区的数口煤层气井中采用连续油管分段压工艺,取得成功。现场实验结果表明,连续油管分段压技术有效的解决了煤层气井多层压储层利用不充分、储层改造不充分、施工周期长、工序繁琐等问题。该技术适用于水平井分段及多段目的煤层的分层快速压

  • 标签: 煤层气 连续油管 分段压裂 新疆
  • 简介:储层改造是煤层气井的主要增产措施,而储层改造的主要工程手段为水力加砂压。通过对阜康矿区x井台四口煤层气井储层压改造效果浅析,指导本矿区及其他区块煤层气井储层改造工程工艺。

  • 标签: 阜康矿区 煤层气井 压裂
  • 简介:通过理论研究和工业试验,确定了CO2相变致技术防突措施,并提出了适合试验矿井掘进工作面的防突措施工艺参数,系统评价了CO2相变致技术措施的有效、适应和安全。研究结果表明:CO2相变致技术防突措施是利用CO2液气两相转变时产生的能量剪断剪切片产生应力波及高压气体使煤体产生裂隙,以提高煤层渗透率达到防治煤与瓦斯突出的目的。通过煤层掘进巷道试验验证了该技术的可行

  • 标签: 煤巷掘进 CO2相变 深埋突出煤层 煤与瓦斯突出
  • 简介:基于潞安矿区主力煤层3号煤煤田勘探资料及煤层气试井资料,综合评价了其储层物性。研究显示:潞安矿区3号煤储层煤层变质程度高,厚度大,厚度在4m左右,埋深适中,大部分埋深小于1000m;煤层含气量较高但含气饱和度低,平均含气量在10m^3/t左右。储层压力梯度低为欠压储层,部分区域地下水环境较为封闭适宜煤层气保存,渗透较差为低渗储层。与晋城矿区相比,在煤级变化基本相似的条件下,在煤层气含量及渗透方面均处于劣势。因此对于地面煤层气开发来说,寻找圈定煤层气的富集高渗甜点区,是确保地面开发成功的必要条件。

  • 标签: 潞安矿区3号煤 煤层气 储层物性
  • 简介:监督分类法在遥感影像分类中应用广泛,结合已有地质资料和实测地质剖面信息,将研究区岩分为苏维依组泥岩和粗砂岩,库姆格列木群泥岩、砾岩和含砾粗砂岩,巴什基奇克组粗砂岩和砾岩,巴西改组细砂岩等8个类型,运用ENVI提供的常用监督分类方法——最大似然法,对研究区的遥感影像进行岩分类研究。并利用混淆矩阵分别对不同影像的分类结果进行精度评价,结果表明ZY-3影像的分类总体精度达到了78.65%,Kappa系数为0.7606,能够较好地进行岩信息提取,具有较高的可靠,可在地质调查工作中推广,能够有效地减少面积性地质测量工作,特别适用于岩石裸露程度较高的艰苦工作区。

  • 标签: 资源三号影像 最大似然法 岩性提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