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27 个结果
  • 简介:分析空气压缩产生爆炸的原因,介绍释压阀的作用,说明安装使用膜板式释压阀要注意的事项。

  • 标签: 空压机 释压 阀注意事项
  • 简介:进口往复活塞式压缩组在煤层气增压领域应用广泛,由于煤层气开发的特殊工况,出现以气阀为主的易损件频繁损坏、以活塞为主的关键部件异常磨损故障停机。为保证煤层气压缩平稳运行,通过中石油在沁水盆地煤层气进口压缩易损件、关键部件的国产化加工实施,降低了压缩故障率,大幅度降低了维护费用,保证了煤层气的正常生产。

  • 标签: 煤层气 进口压缩机 配件 国产化
  • 简介:俄罗斯科学院海洋研究所实验室对大西洋表层水中悬浮物的物质成分及其在水中的定量分布进行了测定,以确定不同来源悬浮物的份额。研究材料来自2001—2005年间7个春季和秋季的科研船航次勘探。此外,还采集了大气中的悬浮体,作为开放性海洋中物质来源之一。

  • 标签: 水中悬浮物 表层水 大西洋 海洋研究所 俄罗斯科学院 物质成分
  • 简介:详细分析了出露于桐柏山区的太山口韧性剪切带的几何学、运动学和流变学特征,结合对武当山—桐柏山—大别山中晚元古代地层变形及运动图象研究,指出大山口剪切带及其相关构造是一个转换压缩变形带,反映了晚元古代华北地块与扬子地块对接碰撞时,运动矢量局部与造山带边界斜交。陆-陆斜向碰撞的结果,既造成垂直造山带走向的缩短和增厚,又出现平行造山带延长方向的物质迁移及右行走滑运动。

  • 标签: 造山带 斜向碰撞 转换压缩 剪切带 韧性变形
  • 简介:结合GPS接收的技术特点、性能指标,提出了对其进行检验应注意的有关问题;总结了正确使用、保养GPS接收的具体方法.

  • 标签: GPS接收机 检验 使用 维护
  • 简介:用钻井法开凿井筒在国外已有近130年的历史,先后在德国、荷兰、苏联和美国等许多国家钻成了很多井筒。我国从六十年代开始用大钻机开凿井筒以来,也钻成了40多口井。各种钻井的技术规格和性能都有所差异,各适用于一定的地质条件和井径。

  • 标签: 钻井机 拖动控制系统 井筒 技术规格 性能参数 地质条件
  • 简介:四川省地质矿产局测绘队,于1992年底引进美国AstechMD-Ⅷ双频接收四台,1993年开始投入使用,一年来完成GPS网九个,每个网都以快速、高精度、高可靠性完成。本文将对接收的精度检验,GPS网的作业与精度情况作一概要介绍,并对GPS短边网的布设提出一些看法。

  • 标签: ASHTECH 独立基线 精度检验 无约束平差 精度情况 同步环
  • 简介:GPS星座和GLONASS星座分别于1994年3月和1995年12月全面建成以来,卫星导航定位技术已发展成为跨学科、跨行业、广用途、高效益的综合性高新技术。本文仅对GPS信号接收技术的几个标准化问题,论述了笔者的基本见解。

  • 标签: GPS信号 接收技术 标准化
  • 简介:根据煤矿相关的规范规程规定,采工作面采煤割煤时,必须要有内喷雾和外喷雾同时作业。采工作面的内喷雾是采煤自有的;采工作面的外喷雾论述了两种方法:采工作面风水联动调节喷雾装置喷雾降尘和采工作面高压喷雾降尘。

  • 标签: 机采工作面 风水联动调节喷雾装置 高压喷雾
  • 简介:第六篇GPS接收与观测操作自从1980年第一台商品GPS接收面世以来,短短十几年时间,测地型接收已跨入了第三代产品,在性能、精度、功能、重量、体积及价格方面有重大的改善。随着GPS系统的建成,接收也同时大跨步进入了实用阶段。一、GPS接收的...

  • 标签: GPS接收机 载波信号 工作原理 天线 坐标转换 导航电文
  • 简介:从振动学的角度出发;对刮板输送机牵引链强迫振动时的扰动频率、弹性波的传播速度、牵引链自由振动时的自振频率几个方面进行了分析和探讨,推导出了牵引链的共振速度及共振长度,为避免牵引链发生共振现象、减小刮板输送机牵引链的动负荷提供必要的理论依据。

  • 标签: 牵引链 啮合传动 振动 分析 引言
  • 简介:羊场煤矿选煤厂由于本矿自产原料煤和外购原料煤变化,入洗煤种由K3、K9煤,增加为K6、K7、K2+1、K13+1、K14+1。等煤种,加工的产品由12.00%精煤增加为13.00%、15.00%等,导致尾煤压滤等几个主要环节能力不足,制约和影响洗煤生产。通过尾煤压滤改造,洗选能力提升,入洗煤种适应性增强,可根据煤质情况或市场需求,及时调整产品结构,生产不同等级的精煤和高灰动力煤,实现产品多元化,提高洗选综合效率。

  • 标签: 选煤厂 尾煤压滤机 改造 效果
  • 简介:本文介绍了34型刮板运输机尾滚筒的改造方案及改造后的运行效果。

  • 标签: 机尾滚筒 改造 效果
  • 简介:恩洪煤矿二号井从70年代简易投产至今,采区运输线电原来使用的单链刮板输送机发展至现在使用的可弯曲刮板输送机,设备性能得到了改善,设备事故有所降低。安全状况也有好转,但总的来说事故率仍然较高,特别是电机烧毁事故频繁。90年代初期矿井井下开始使用第一台胶带输送机,由于管理跟不上、生产环境不好等条件限制,胶带输送机的优点还没有得到充分体现,直至97年后又进两台胶带输送机投入井下运行,其优点才充分显现出来,通过近几年的运行实践证明,该方式安全、经济、节能具有较好的发展前景。

  • 标签: 矿井 采区 运输系统 胶带机 输送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