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2
240 个结果
  • 简介:电镀镍工艺是最通用的表面处理工艺之一,也是一种非常重要的电镀工艺,它可以应用于装饰、工程和电铸等方面,在微电子机械系统应用中,电镀镍在识别可动结构方面也有着广阔的前景。现有的文献报道中,如《电镀工艺手册》(机械工业出版社1997年8月第二版);

  • 标签: 镀镍工艺 磷化处理液 封闭方法 碳钢表面 微电子机械系统 机械工业出版社
  • 简介:研究了刷工作电压、液中聚四氟乙烯(PTFE)浓度对Ni-PTFE镀层结合力、镀层内PTFE含量、镀层硬度的影响;论述了Ni-PTFE复合镀层的摩擦学性能。电刷工作电压13V,液中聚四氟乙烯(PTFE)微粒的浓度约35g/L时,Ni-PTFE复合镀层中聚四氟乙烯(PTFE)含量达到最大值11.7%(wt);刷镀层聚四氟乙烯(PTFE)含量为8.0%~8.5%(wt)时,磨耗量仅为0.3mg左右,自润滑性能最优异。

  • 标签: Ni-PTFE 自润滑 刷镀层
  • 简介:为了进一步明确当前高技术产业化的重点领域和方向,引导社会资源投向,重点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促进国民经济的健康、持续发展,国家发改委、商务部、科技部联合编制了《当前优先发展的高技术产业化重点领域指南(2004年度)》,提出了当前优先发展的信息、生物及医药、新材料、先进制造、先进能源、环保和资源综合利用、航空航天、农业、现代交通

  • 标签: 高技术产业化 重点领域 优先发展 持续发展 经济增长点 资源综合利用
  • 简介:黑铬是镀铬体系中的一种特殊种。本文简要介绍黑铬的液配方、工艺条件、影响因素及注意事项。

  • 标签: 电镀 镀黑铬 工艺实践
  • 简介:为了降低生产成本,研制了黑钴工艺。用氯化钴作主盐,硼酸作pH值稳定剂,硫氰酸钾作发黑剂,硫酸钾作导电盐,硫脲作添加剂,用于提高液的覆盖能力。氯化钴75g/L-100g/L,硼酸40g/L-45g/L,硫氰酸钾20g/L-30g/L,硫酸钾50g/L-70g/L,硫脲0.5g/L-1g/L,pH=3—4.5,温度30℃-40℃,挂电流密度0.5A/dm2-2A/dm2,滚电压6v-8v。

  • 标签: 镀黑钴 发黑剂 工艺研究
  • 简介:介绍3500年前中国商代早期发明的一种在青铜器表面富锡铜的技术,使青铜嚣表面美观并耐蚀。到了2500年前的春秋晚期又发明了在青铜器表面鎏金的技术,使青铜器外表更美观并更耐蚀。鎏金技术历经二千多年的各朝各代,一直延用至今,仍在一些仿古铜工艺品上应用。鎏富锡铜技术一直在铜镜的表面处理技术中应用,该技术在青铜嚣中应用时间长达三千多年。在古代,鎏金青铜器和鎏富锡铜镜随东西方交流逐渐出口到东亚、东南亚、西亚和欧洲各国。鎏技术也传向日本、朝鲜及西亚各国。它对世界各国在鎏金装饰技术、铜镜鎏富锡铜、玻璃镜鎏锡汞齐和齿科补牙的银铜锡汞齐材料的发展都有过一定的贡献。鎏技术是中国古代的重大技术发明之一,而且至今还在运用着。

  • 标签: 青铜器 鎏镀 汞齐 鎏富锡铜 鎏金 铜镜
  • 简介:介绍3500年前中国商代早期发明的一种在青铜器表面富锡铜的技术,它使青铜器表面美观并耐蚀。到了2500年前的春秋晚期又发明了在青铜器表面鎏金的技术,使青铜器外表更美观并更耐蚀。鎏金技术历经二千多年的各朝各代一直延用至今,仍在一些仿古铜工艺品上应用。鎏富锡铜技术一直在铜镜的表面处理技术中应用,该技术在青铜器中应用时间长达三千多年。在古代,鎏金青铜器和鎏富锡铜镜随东西方交流逐渐出口到东亚、东南亚、西亚和欧洲各国。鎏技术也传向日本、朝鲜及西方各国。它对世界各国在鎏金装饰技术、铜镜鎏富锡铜、玻璃镜鎏锡汞齐和齿科补牙的银铜锡汞齐材料的发展都有过一定的贡献。鎏技术是中国古代的重大技术发明之一,而且至今还在运用着。

  • 标签: 青铜器 鎏镀 汞齐 鎏富锡铜 鎏金 铜镜
  • 简介:介绍3500年前中国商代早期发明的一种在青铜器表面富锡铜的技术,它使青铜器表面美观并耐蚀。到了2500年前的春秋晚期又发明了在青铜器表面鎏金的技术,使青铜器外表更美观并更耐蚀。鎏金技术历经二千多年的各朝各代一直延用至今,仍在一些仿古铜工艺品上应用。鎏富锡铜技术一直在铜镜的表面处理技术中应用,该技术在青铜器中应用时间长达三千多年。在古代,鎏金青铜器和鎏富锡铜镜随东西方交流逐渐出口到东亚、东南亚、西亚和欧洲各国。鎏技术也传向日本、朝鲜及西方各国。它对世界各国在鎏金装饰技术、铜镜鎏富锡铜、玻璃镜鎏锡汞齐和齿科补牙的银铜锡汞齐材料的发展都有过一定的贡献。鎏技术是中国古代的重大技术发明之一,而且至今还在运用着。

  • 标签: 青铜器 鎏镀 汞齐 鎏富锡铜 鎏金 铜镜
  • 简介:研究了锡杂质对镍溶液的不良影响。实验表明,当亚锡离子质量浓度≥30mg/L,霍尔槽试片低电流密度区发黑。一些络合剂能络合镍溶液中的亚锡离子,消除锡杂质对液的不良影响。向液中加4mL/L络合型镍除锌剂,能够掩蔽100mg/L的亚锡离子,用抗坏血酸掩蔽法也能够消除锡杂质的不良影响。

  • 标签: 镀镍溶液 锡杂质 不良影响 络合剂 掩蔽法
  • 简介:光亮镍存在的一些问题,需要在生产过程中才能发现并得以解决。本文总结了维护滚光亮镍液的经验,分析了液性能以及一些工艺参数对生产成本的影响。提高液的导电性,采用较低的电压并增加阳极面积,在较低温度和较高pH值条件下施,可以降低光亮剂的消耗量,提高液的稳定性。

  • 标签: 滚镀 光亮镍 镀液 导电性
  • 简介:研究了用双氧水处理酸性镀锌溶液中铁杂质的方法和存在的问题。在pH4.5—5.0的条件下,向液中加质量分数为30%的双氧水0.1ml/L,铁杂质的质量浓度降低32.0mg/L-42.5mg/L,大约只有29.1%-38.7%的双氧水能与Fe^2+离子反应生成氢氧化铁沉淀,其余的双氧水破坏光亮剂使液的性能下降。在较低的pH条件下处理铁杂质,双氧水的有效利用率较高。提高硼酸和氯化锌的浓度以及采用较低的pH施,可以提高液抗铁杂质干扰的能力。

  • 标签: 酸性镀锌 铁杂质 双氧水 工艺探讨
  • 简介:本文对1J50材料电镀镍的工艺进行了研究,对电镀过程中的难点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有效的处理措施。

  • 标签: 镀镍 1J50材料 工艺研究
  • 简介:化学镍因其镀层非常均匀、液分散能力好、耐蚀性和耐磨性高以及一些特殊的物理化学性能而成为发展最快的表面镀覆工艺。专家闫洪拟通过对化学镍层的含磷量、组织结构、钝化膜、孔隙率和后处理工艺等五方面进行讨论,从而得到化学镍的耐蚀机理,使非晶态Ni-P合金化学镀层良好耐蚀性能在工业生产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 标签: 化学镀镍层 机理研究 耐腐蚀 物理化学性能 NI-P合金 耐蚀性能
  • 简介:本文比较全面地阐述了电刷技术的基本原理,所使用的设备及液,在操作中应注意的问题及技巧,以及该技术在我公司关键产品中应用所取得的经济效益。图2。

  • 标签: 电刷镀 槽镀 电源 镀笔 高速碱铜镀液 氧透机壳
  • 简介:用H2O2氧化Co2+成Co3+,以EDTA为显色剂,测定Co3+-EDTA配合物的吸光度,以求得液中的含钴量。实验结果表明,显色体系最大吸收波长位于540nm处,钴浓度介于0-0.7mg/10mL遵守比尔定律。Co3+-EDTA配合物在强酸介质中十分稳定,方法具有高选择性。应用于钯钴合金液中钴的测定,方法简便快捷。

  • 标签: 钴测定 光度法 电镀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