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5 个结果
  • 简介:前言精脱硫技术的工业应用使得催化剂的工业使用寿命成倍地增加。在看到这一进展的同时,我们应该看剑相当比例的企业在应用了精脱硫技术后甲醇催化剂的使用寿命仍然小于1年,催化剂生产强度与国外先进水平相差较大。

  • 标签: 催化剂失活 甲醇催化剂 工业应用 使用寿命 脱硫技术 生产强度
  • 简介:精脱硫技术的工业应用使催化剂的工业使用寿命成倍地增加。在这一进展的同时,应该看到相当比例的企业在应用了精脱硫技术后甲醇催化剂的使用寿命仍然小于1年,催化剂生产强度与国外先进水平相差较大。特别是近年来甲醇催化剂快速活的例子越来越多,已非个例,有必要引起行业内的足够重视。本研究的目的是对工业甲醇催化剂快速中毒活现象及其原因进行初步分析,在此基础上找出活的真实原因,并提出解决中毒的有效方法。

  • 标签: 催化剂失活 甲醇催化剂 工业应用 使用寿命 脱硫技术 中毒失活
  • 简介:1923年,德国BASF公司首先成功开发出ZnO-Cr2O3系高压甲醇合成催化剂,当时主要以煤制合成气制甲醇,净化技术落后,原料气中含有一定量的硫化物和氯化物,具有较好抗毒作用的ZnO-Cr2O3系催化剂比铜基催化剂更有优势。直到1966年和1972年,英国ICI公司先后成功开发CuO-ZnO系低压和中压甲醇合成催化剂,铜基催化剂才引起广泛的重视和应用。

  • 标签: 甲醇合成催化剂 德国BASF公司 CUO-ZNO 铜基催化剂 失活 ICI公司
  • 简介:1案情介绍某民营车身厂驾驶室采用聚酯色漆喷涂做面漆,各种颜色齐全,产品外观平整、光滑、无污物、无缩孔、无明显桔皮、色调光泽一致,漆膜光译(60°)〉90。由于市场原因,成品在库内短期摆放,一般在库房内存放1~3个月或更长时间,外部无任何遮盖。

  • 标签: 驾驶室 案例分析 漆膜 光变色 涂装 产品外观
  • 简介:热烫印薄膜在高温高湿环境下的光原因分析及性能优化。运用显微镜、红外光谱仪、扫描电镜能谱分析(SEM—EDS)对汽车热烫印饰框在高温高湿下的光缺陷进行了分析。研究表明:原有丙烯酸氨基树脂体系热烫印薄膜保护层在高温高湿下与水反应发生降解,导致部分C—N键断裂,从而使表层结构交联密度下降;同时在环境湿气的作用下,表面变得非常粗糙,宏观上表现为光泽的下降。通过表面保护层材料优化,改进后的热烫印零件能够通过高温高湿实验,满足汽车内饰r材料的质量要求。

  • 标签: 热烫印 失光 高温高湿 汽车内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