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运用天气图、T213物理量场、卫星云图及相关的实况资料,综合分析了200245日08~23时发生在江西中北部的1次罕见的雷雨大风,并伴有局地强降水和冰雹等强对流天气的过程,从而揭示了本次过程的生消成因以及在热力、动力学等方面的基本特征.

  • 标签: 雷雨大风 强对流 物理量场 分析
  • 简介:1气候概况今年春季天气回暖早,气温偏高,降水偏多,特别是中西部地区出现近几年少见的多雨天气,春末东部局部地区出现旱情.终霜日提前,光照充足.

  • 标签: 2002年 春季 气候影响评价 内蒙古 气温 降水
  • 简介:阐述了产生江西省2002牟6底连续暴雨过程的主要天气系统,并对这次过程进行了物理量诊断分析和中尺度云图分析.

  • 标签: 暴雨 形势 分析
  • 简介:一、地震基本参数表1 地震基本参数表发震时间年月日时分秒震 中 位 置微 观宏 观东经北纬东经北纬参考地名震级(MS)震源深度(Km)震中烈度 地震类型 1975042504061781182°256°1183°256°德化雷峰3289Ⅳ主震型  按微观震中定位,应在德化佛岭乡附近,宏观震中位于其东面10公里左右的雷峰乡附近。本次地震的震级为全省测定的平均数ML。二、地震烈度分布据调查,地震时有感人数较多的为雷峰乡一带,约占调查人数的20%左右,其它地点,约在10%以下,有的只是个别人有感。故圈定雷峰附近为震中区,烈度为Ⅳ度。地震时人们先闻到地声似闷雷呼呼响,后感觉到木板墙、床、门在摆动。本次

  • 标签: 地震基本参数 德化 地震目录 福建大田 前兆异常 地震类型
  • 简介:辽宁是历史地震资料比较缺乏的地区,深入研究历史疑难地震,尤其是确认一些破坏性地震,对补充已有的地震目录和开展地震预测及工程场地地震安全性评价有重要作用。在历史地震研究中认真考查,论证已有的地震史料是最主要的手段和方法。但是若能在此基础上,利用现代地震资料,按"地震重复"发生理论反推一些历史上可能存在的破坏性地震,也可以认为是对历史地震研究方法的一种补充。按照这一思路,本文在进一步分析地震史料的基础上,通过与现代地震活动图像和大地震震害现象的对比,确认辽宁地区1509421日的地震是一次破坏性地震,并对15521027日的地震做了讨论。

  • 标签: 历史地震 地震考证 辽东湾 辽阳地区
  • 简介:2002828日杭州市区出现的暴雨,进行环境场分析和物理量场诊断,利用MICAPS2.0中的分析工具和T213、MM5等数值模式对中小尺度的东风带系统降水的预报结果,结合实例进行分析,为今后东向型暴雨的预报积累有效的经验.

  • 标签: 暴雨过程分析 数值模式 中小尺度预报 物理量场 环境场
  • 简介:一、地震基本参数表1 地震基本参数表发震时间年月日时分秒震 中 位 置微 观宏 观东经北纬东经北纬参考地名震级(MS)震源深度(Km)震中烈度 地震类型 196804011705051181°247°117°32′24°54′华安新圩52Ⅵ+主余震型  宏观震中是取Ⅵ度等震线的中心位置,位于华安县新圩南,与微观震中有较大偏离,微观震中在同安县城西南,两者之间相距约60公里。二、地震烈度分布本次地震发生于我省地震队伍成立之前的1968,现场调查工作在三之后才补充进行。由于极震区的烈度达Ⅵ度强,民房遭受一定程度的损坏,故震中及Ⅵ、Ⅴ度等震级的确定是可信的,但Ⅳ度线就无从勾划了。图1-1为本次地

  • 标签: 地震基本参数 等震线图 华安县 北北东向 烈度分布 微观震中
  • 简介:一、地震基本参数表1 地震基本参数表发震时间年月日时分秒震 中 位 置微 观宏 观东经北纬东经北纬参考地名震级(ML)震源深度(Km)震中烈度 地震类型 199604211341391118°40′26°22′118°41′26°22′闽清湾口417Ⅴ水库诱发地震  现场调查所确定的宏观震中位于闽清湾口前洋村附近(见图22-1),与微观震中基本吻合,仅有2公里的误差。二、地震烈度分布自19933底水口水库开始蓄水,5份起就有诱发地震发生,后逐渐频繁,且震级加大。本次41级地震是震级最高的一次地震。经过现场考察,绘制出地震烈度分布图(图22-1)。图22-1 水口库区41级地震烈度分布示意

  • 标签: 水口库区 震源机制解 水库诱发地震 地震基本参数 1996年 库区地震
  • 简介:1前言2010421日20时到422日08时,福建北部地区发生了强降水,422日08时~23日08时暴雨区南压,呈现带状分布在漳州的北部一厦门、泉州的西北部一莆田的中部,如图1。暴雨中心位于莆田的中部,莆田过程累计雨量超过100mm的有8个站,

  • 标签: 暴雨过程分析 闽东南 北部地区 带状分布 暴雨中心 强降水
  • 简介:从天气形势、卫星云图、雷达资料及部分物理量、对流参数等方面,对江西2004423日的强对流天气过程进行了分析.分析结果表明,高空南支槽、地面辐合线、850hPa西南急流和切变线,是这次强对流天气过程的主要影响系统;强风垂直切变和不稳定是这次强对流发生的重要条件;对流云团发生在逗点云系的凹边界;强对流落区与500hPa干舌、中尺度辐合线、当天14时≥40℃的地面总温度有较好的空间对应关系.

  • 标签: 对流云团 强对流 中尺度辐合线 分析
  • 简介:从天气形势、卫星云图、物理量等方面对2001419~20日大暴雨过程进行了分析,总结出这次暴雨的地面和850hPa一些特性.

  • 标签: 大暴雨 形势 分析
  • 简介:1引言4下旬玛曲地区气候出现异常,上、中旬降水偏少,气温在下旬出现了极高现象,日极值温度达到23.6℃,超过历年极值,下旬平均温度为8.3℃,比历年平均高出4.6℃;428日出现了一强对流天气的降水过程,本文就这次降水过程结合天气图、单站要素以及雷达的实况观测等,作

  • 标签: 强对流天气 降水过程 玛曲县 青藏高原 水汽压 单站要素
  • 简介:19954~6我省北部降水异常偏多,部分地区发生历史罕见的严重洪涝,我省南部降水基本正常;但时间分布极不均匀,4~5偏少,6雨量明显偏多,部分地方暴雨成灾。1天气概况1.1降水情况:从图1和图2我们可以看出,19954~6降水空间分布极不均匀,赣北异常偏多,雨量在1000~1900mm,其中赣西北、赣东北大部分县市雨量在1400mm以上,以万县1942mm为最大。中部800~1000mm南部600~800mm,与常年同期相比,我省27°N以南大部地区偏少1~2成,

  • 标签: 天气评述 1995年 乌拉尔山 能量锋区 汛后期 连续性暴雨
  • 简介:利用贵南县气象站观测的20183—4逐日气象资料,用气候倾向率分析蒸发量逐日变化及其相关气象因子的关系,利用SPSS软件建立动态函数模型,预测20183、4蒸发量记录的准确性。对异常偏大蒸发量做综合比较分析,找出原因,判断数据的准确性和可用率。

  • 标签: 贵南地区 蒸发量 异常 数据准确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