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4
79 个结果
  • 简介:[摘要 ] 内蒙古阿拉左旗查汗木胡矿区晶质石墨矿位于内蒙古自治区西部,属于狼山 -白云鄂博石墨矿成矿带,是刚发现的一个超大型晶质石墨矿床,目前勘探工作已经结束。文章介绍了该矿的发现历史,并对主要找矿方法和效果进行了述评,总结了找矿的经验和教训。

  • 标签: [ ] 查汗木胡鲁矿区 晶质石墨矿 找矿方法研究
  • 简介:从古到今,知人任是领导者进行领导组织活动的重要环节之一,是各级领导的基本职能。因为不论是科学决策的执行,还是组织管理的实施,都离不开这个决定因素。特别是当今改革的大潮中,更要求领导者必须认真研究用人之道,学会选贤任能,做到知人任。1知人任的必然性1.1人才在历史上的重要性每一时代的变革,繁荣盛事的出现,安邦治国,成就事业都离不开人才。只要有了

  • 标签: 领导者 知人善任 使用人才 重要环节 成就事业 诸葛亮
  • 简介:摘要:本文通过对勘查区地理位置、交通与气候、矿区地质的叙述,分析了矿体 ( 层 ) 地质与 矿体 ( 层 ) 特征,结论了矿床成因与类型,指出了矿床开采技术条件。

  • 标签: 自然地理 矿区地质 水文地质 环境地质
  • 简介:利用浑达克沙地11个站点1961~2000年扬沙和沙尘暴的观测资料,分析研究该地区沙尘暴天气的气候学特征,包括其地理分布、季节变化、年际和年代际变化等时空分布特征.结果表明,近40年来,浑达克沙地东部沙尘暴出现日数在减少,而浑达克沙地西部地区沙尘暴出现日数呈波动增加态势.沙尘暴出现日数的变化是特定气候变化的反映,同时下垫面条件的持续恶化是造成浑达克沙地西部沙尘暴天气持续增加的重要原因.

  • 标签: 内蒙古 沙尘暴 气候特征 地理分布 季节变化 年代际变化
  • 简介:摘要随着经济的发展,能源供需矛盾突出,国家出台一系列节能环保政策,其中,建筑行业的迅速发展,能耗较高的问题越来越严重,降低能耗引起社会各界重视,亟需制定强有力的改善措施。通过研究分析国内外被动式建筑节能设计技术措施,依据我国气候条件和人文特点对建筑各项节能技术结点进行验证,使被动式建筑节能设计技术措施落到实处,满足节能和生产生活需求。

  • 标签: 被动式住宅建筑 节能设计 策略
  • 简介: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建筑业快速崛起,致使建筑工程不断增多。目前,在我国建筑工程中主要是采用的混凝土施工技术,这有效地提高了房屋建筑施工的质量,但是在施工过程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因此,就需要我们加强现场的混凝土工程施工监理控制力度,保证混凝土工程的施工质量合格。本文结合笔者多年的工作经验,对房屋建筑建设的工程现场监理探讨进行了简要的分析,以期对其发展有所帮助。

  • 标签: 建筑混凝土 施工现场管理 监理探讨
  • 简介:利用2006~2014年西南地区菏泽、曹县和济宁3个国家级农业气象观测站气象及物候观测资料,采用国际上流行的ForcTT积温模型模拟了当地常见、广泛分布的9种木本植物和4种草本植物展叶始期和开花始期的最佳积温开始日期和基础温度。结果表明:(1)模拟的木本植物展叶始期的最佳积温累积开始日期主要为1月1日,最佳基础温度主要为1℃。开花始期模拟的最佳积温累积开始日期不同木本物种差异较大,开花期较早(3月)的毛白杨、旱柳和榆树的最佳积温累积开始日期为2月1日,最佳基础温度为3℃,开花期集中在4~6月的物种的最佳积温累积开始日期为3月1日,基础温度在3~5℃之间,开花期最晚(7月)的槐树的最佳积温累积开始日期为4月1日,基础温度为4℃;(2)就草本植物而言,展叶期较早(2~3月)的车前、苍耳和芦苇模拟的最佳积温累积开始日期为1月1日,最佳基础温度为1~2℃,展叶较晚(4月)的莲模拟的最佳积温累积开始日期为2月1日,最佳基础温度为3℃。开花期较早(4~6月)的车前和苍耳其开花始期模拟的最佳积温累积开始日期为2月1日,最佳基础温度为3℃,开花较晚(7~9月)的莲和芦苇模拟的最佳积温累积开始日期为4月1日,最佳基础温度分别为-1℃和2℃;(3)展叶始期和开花始期模拟的平均误差在2d左右。由此可知,无论是木本植物还是草本植物,ForcTT积温模型对展叶和开花始期的模拟效果均较好,预测值和观测值间的相关系数普遍在0.90以上,达高度相关。

  • 标签: 物候期 模拟 Forc TT模型 鲁西南
  • 简介:基本矩阵的估算可以分为线性算法、非线性优化迭代算法、棒估计算法三大类,而以棒估计效率、效果最为突出,但是实现比较复杂.本文通过数码相机获取的两张未标定照片,采样互相关系数法和RANSAC算法,在MATLAB中实现了基本矩阵的自动拟合,实验表明拟合精度较高、速度快,为下一步三维场景的自动重建和量测奠定了基础。

  • 标签: 图像处理 基本矩阵 鲁棒估计 随机采样算法
  • 简介:本文以新疆巴里盐湖周边硫酸钠型盐渍土壤为研究对象,通过土柱异位培养的方法,使用开路式土壤碳通量测量系统Li-8100,研究了不同覆盐量(CK、1倍覆盐、2倍覆盐、3倍覆盐和4倍覆盐处理)对土壤呼吸特征的影响。结果表明:(1)土壤呼吸日变化呈单峰曲线,其峰值表现出随覆盐量增加而增加的趋势;4倍覆盐处理下土壤呼吸速率的峰值出现时间(15:00)比其他处理(17:00)有所提前;凌晨0:00—6:00,部分土壤呼吸速率呈现负值。(2)覆盐后土壤CO2日排放量随时间呈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与气温变化一致;培养期间土壤CO2日均排放量表现出随覆盐量增加而增加的趋势,4倍覆盐处理下土壤CO2日均排放量显著高于CK处理(P〈0.05)。(3)土壤温度敏感系数Q10表现出随覆盐量增加而增加的趋势。综上可见,覆盐处理显著影响了盐湖周边盐渍化土壤CO2排放通量、特征和土壤温度敏感性,因此,在研究气候变暖对盐渍化土壤呼吸影响时,不仅要考虑增温对土壤呼吸的直接影响,也要考虑土壤盐层厚度与土壤温度敏感性的变化。

  • 标签: 土壤呼吸 表层覆盐 巴里坤盐湖
  • 简介:新疆巴里地区泥盆纪地层发育齐全层序清楚,化石丰富.是研究泥盆纪地层的一个典型地区.下、中泥盆统盛产四射珊瑚,其中下统的四射瑚珊有Syringaxonzhifangense,Ba-arrndeophyllummultiseptatum,B.raritabulatum,B.graciliseptatum.Taralas-majungarensis,T.zhifangensis,Pedderolasmajunggarensis,Schindewolfiaxinjiangensis,Enterolasmastrictum,Orthopaterophyllumxinjiangense,Sinos-pongophyllum(?)sp.,Kyphophyllum(?)deronia,Altajaxinjiangensis,Iowaphyllumjunggarense,Atelophyllumsp.,Diplochonexinjiangensis;中统有EndophyllumnalivkinizhifangenseE.zhifangense,Prismatophyllumxinjiangense,Billingsas-traea(?)magxima,Pseudochlamydophyllumzhifangense,Sinodisphyllumxinjian-gense.Sinospongophyllumbarkoense,S.junggarense,keriophyllumsp.等.其中新种18个.与上述四射珊瑚共生的还有大量的床板珊瑚和腕足类.它们共同组成巴里地区早-中泥盆世独特的生物群落.

  • 标签: 巴里坤地区 早—中泥盆世 四射珊瑚 新种
  • 简介:摘要公路工程的发展不容忽视,为确保公路隧道施工安全稳定运行,公路工程施工单位必须不断完善公路隧道施工技术,借鉴发达国家的经验,采取先进有效的工艺和管理措施,为中国公路隧道工程建设不断提高工程质量。

  • 标签: 高速公路 隧道施工 控制要点
  • 简介:摘要淡水资源是一种不可再生的资源,由于农业灌溉需要消耗大量的淡水,因此利用高效的灌溉方式来保证水资源的利用率,能够保证在进行大面积种植时使水资源的浪费降到最低。而农业的发展离不开灌溉。因此,利用高效的节水灌溉技术能够大幅提升农田水利工程的效率,保证农田种植的质量。本文阐述了农田水利工程高效节水灌溉技术的发展与应用措施,希望能够促进节水灌溉技术的广泛使用。

  • 标签: 农田水利工程 高效节水灌溉 发展
  • 简介:新疆巴里县下涝坝一带新发现的辉橄岩为铁质超基性岩,里特曼指数小于1,属极强太平洋型钙碱性岩系,非蛇绿岩组分。锆石SHRIMPU-Pb年龄测定表明,其形成年龄为(359±4.7)Ma。结合区域地质成果分析,超基性岩体形成时代为晚泥盆世。据近年邻区发现的超基性岩研究成果,认为该超基性岩对寻找与之有关的硫化物铜镍矿具重要意义。

  • 标签: 巴里坤 超基性岩 岩石化学特征 晚泥盆世
  • 简介:利用阿拉高原近40a(1971-2010年)观测年及四季平均总云量,分析其时空变化特征及Hurst指数,并对总云量与降水量、平均气温、日照时数及相对湿度等因子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阿拉高原近40a平均总云量在38.3%~45.8%之间;北部地区年平均总云量减少趋势显著,南部地区呈不明显的减少趋势.(2)年平均总云量与相对湿度呈显著正相关,与降水量、日照时数、平均气温相关不显著.春季、秋季和冬季总云量与降水、相对湿度呈显著正相关,与日照时数显著负相关,与平均气温相关性不显著.夏季总云量和降水量相关不显著,与相对湿度呈显著的正相关,与日照时数和平均气温呈显著的负相关.(3)Hurst指数分析显示,阿拉高原北部地区年平均总云量、南部地区春季总云量、东北地区夏季总云量未来将显著减少,其余地区年及四季总云量的减少趋势不显著.

  • 标签: 阿拉善高原 时空变化特征 平均气温 HURST指数 相对湿度 日照时数
  • 简介:分析了东-南黄海地块区历史与现代地震活动特征,讨论了地震活动在时间、空间以及应变能积累等方面的演变过程。分析认为,东-南黄海地震区自1839年以来,显示3个中强以上地震密集时段——地震“幕”,当前幕可能还会持续10年左右;根据应变能积累释放图像分析,认为今后3年内本区发生5级以上地震的可能性较大;从空间上认为下一次5.5级地震发生在北部的可能性较大。

  • 标签: 鲁东-南黄海 地块 地震趋势
  • 简介:在2009年、2010年和2011年的7月和10月,用定点随机采样、活体培养观察法,对西藏拉湿地的肉鞭虫群落特征进行了研究。共鉴定出肉鞭虫145种(包括12个未定名种)。鞭毛亚门有2纲9目15科26属49种,植鞭纲有45种,其中眼虫目25种,占鞭毛虫物种总数的50%,为优势类群;动鞭纲仅有4种。肉足亚门有3纲6目20科34属96种,叶足纲有72种,其中表壳目44种,占肉足虫物种总数46.32%,为优势类群:变形目28种,占28.86%,为次优势类群。优势种类夏季有卵形隐滴虫(Cryptomonasovata)、啮蚀隐滴虫(Cryptomonaserosa)、裸腰鞭虫(Gymnodiniumaeruginosum)、盘状匣壳虫(Centropyxisdiscoides);秋季有湖生管壳虫(Trachelomonaslacustris)、薄腰鞭虫(Glenodiniumpulvisculus);常见种有27种(鞭毛虫11种,肉足虫16种);偶见种类有112种。结果表明,拉湿地肉鞭虫物种丰富,群落结构复杂,物种分布呈现高度的时空异质性,特有和稀有物种繁多。对肉鞭虫群落特征指标与环境主要理化因子作二元变量的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在夏、秋季影响肉鞭虫群落结构特征的环境因子主要是水体pH和盐度。根据肉鞭虫群落特征以及水体主要理化指标,对拉湿地水体质量进行综合评价,结果是拉湿地水体状况良好,除4号采样点水体属于β-中污带外,其余各采样点水体都属于寡污带。

  • 标签: 肉鞭虫 群落特征 水环境评价 拉鲁湿地
  • 简介:基于中地区8个气象站1999—2015年逐分钟降水数据,分析15个历时年最大降水变化特征。结果表明:中地区年最大降水强度由短历时向长历时递减,短历时和长历时年最大降水量分别达特大暴雨和暴雨级别的年份最多;南部山区沂源和北部高青平原多数历时年最大降水强度随时间呈减少趋势,其他地区5~15min历时随时间呈增加趋势,其他历时多数呈减少趋势;各历时多年平均最大降水强度大值均在西南部山区,山区各历时降水强度高于其他地区,年最大降水强度空间差异由短历时向长历时缩小;多数地区各历时年最大降水最早出现在5、6月,最晚出现在8、9月,最多出现在7、8月,南部山区沂源和北部高青平原年各历时最大降水出现日期随时间呈提前趋势,其他地区变化趋势不显著;短历时年最大降水最易从傍晚开始,随着历时的增加,开始时间由傍晚向上半夜推迟,南部山区沂源各历时年最大降水最多开始于凌晨和上午,而北部高青平原最多开始于下半夜和凌晨,其他地区短历时年最大降水最多开始于下午和傍晚,长历时最多开始于夜间和凌晨。

  • 标签: 短历时 长历时 年最大降水 变化特征
  • 简介:摘要:北地区位于我国第四储粮生态区,具有夏季热冬季冷的特点。冬季机械通风可以在粮堆内部形成温度足够低的“冷心”,如何有效的利用“冷心”来控制粮温,实现粮食安全度夏,这是个值得深思的问题。本文选取14号小麦仓在夏季进行内环流控温试验,通过内环流通风,降低了试验仓房的仓温和平均粮温,解决了粮堆“冷心热皮”的问题,从而避免了粮堆结露、挂壁的发生,有效的抑制了粮食、虫、霉的生理活动,延缓了粮食品质劣变。该实验仓当年避免了投药熏蒸,节约了储粮成本,实现了绿色储粮。 

  • 标签: 内环流,冬季蓄冷,控温,免熏蒸
  • 简介:摘要:东营凹陷中部常含有数量不等的岩盐矿、石膏矿等夹层,岩盐呈层状产出,倾向北东,倾角较缓。岩盐矿层平均厚度124.75m,岩盐矿层总体由SW向NE埋深逐渐增大,沿走向延长约5.6km。平面上初步划分卤化物沉积区、碳酸盐沉积区、硫酸盐沉积区和陆源碎屑沉积区4个沉积区,其中卤化物沉积区靠近成盐盆地沉积中心,发育厚层岩盐矿。区内岩盐矿层埋深较深,发育多层盐且夹层不易破碎难以造腔,采油井穿过岩盐矿层,初步评价该岩盐矿床不具备建设盐穴储气储能库的地质条件。

  • 标签: 东营潜凹陷 岩盐矿 盐穴储气潜力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