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3 个结果
  • 简介:Tilt—depth法可以用于快速反演磁源的上埋深,但其无法反演磁源底部深度,同时该方法的反演解过于单一。针对于此,本文在有限厚度台阶磁异常导数公式基础上,推导出了可以同时反演地质体上、下界面埋深的改进型Tilt—depth法计算公式,并采用在Tilt梯度图上选取多特征点进行联合反演的计算模式来提高反演解的可靠性。二维及三维组合模型试验均证实了改进型Tilt—depth法可以有效地反演出磁性体的上与下底深度,且上埋深的反演精度明显高于常规方法的。最后将改进型Tilt—depth法用于松辽盆地长岭断陷航磁数据反演,其上埋深的反演结果与钻孔钻遇火山岩的深度基本一致,证实改进型Tilt—depth法相对于常规方法的反演结果更加准确。

  • 标签: Tilt-depth法 下底深度 长岭断陷 火山岩
  • 简介:基于叠加原理,提出了一种新的地埋换热器钻孔长度计算方法,新方法考虑了地埋换热器各钻孔地下换热热干扰的影响,以流体平均温度的作为计算参考温度。研究结果表明,由于受到热干扰的影响,地埋换热器钻孔计算长度比不考虑热干扰情形要大;与传统“最不利钻孔法”相比,“流体平均温度法”计算的钻孔长度要小,且钻孔间距越小,钻孔长度相差越大。新方法能降低地埋地源热泵项目钻孔成本,有助于地埋地源热泵技术的规模化推广和应用。

  • 标签: 地埋管换热器 钻孔长度 热干扰 流体平均温度法 最不利钻孔法
  • 简介:原油流动性差使得L16油田难以取得合格的地下含气原油样品,无法直接掌握地层原油的高压物性,流体性质具有较强的不确定性。统计分析40个国内主要稠油油藏脱气原油黏度和气油比,回归出二者之间的对数关系式。根据L16-3井脱气原油黏度计算L16油田地层原油的气油比为8.67m3/m3。结合室内原油复配实验,进一步得出地层含气原油的饱和压力约为3.77MPa,黏度约为10299mPa·s。发现带气的L16油田原油饱和压力远小于地层压力(11.4MPa),存在与经典油层物理理论相悖的现象。通过对国内外同类油藏的深度调研比对,结合L16油田的自身特点,认为L16油田在长期的油水气相互作用过程中,极有可能形成具有封隔作用的沥青壳,从而将油藏形成的气与原油隔离开来,使得天然气难以回溶至地层原油内。表现为虽存在气,但原油的饱和压力却远低于地层压力,最终合理地解释了油藏流体存在的不确定性和矛盾。

  • 标签: 气顶 超稠油 气油比 饱和压力 沥青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