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2 个结果
  • 简介:利用“内蒙古微气象观测蒸发试验”的观测资料,对6种地表土壤热通量计算方法(PlateCal法、TDEC法、谐波法、热传导对流法、振幅法和相位法)进行比较,检验了6种方法在不同干湿地表状况下的适用性,并研究了6种方法计算地表土壤热通量的差异以及对地表能量闭合度的影响。结果表明:一般情况下,PlateCal法计算的2cm土壤热通量与观测值最接近,计算结果的均方差为6.9W/m2。在不同干湿地表状况下,干燥和降水条件下适合使用PlateCal法,计算结果的均方差分别为14.0W/m2和30.1W/m2;湿润条件下适合使用谐波法,计算结果的均方差为21.4W/m2。6种方法计算的地表土壤热通量存在明显差别,最大相差178.6W/m2,不同方法计算地表土壤热通量的最大差值超过25W/m2的时次占样本的96.3%。不同方法计算地表土壤热通量的差异对地表能量闭合度的大小有明显影响,但不影响近地层能量闭合度随湍流混合增强而增大的规律。

  • 标签: 土壤热通量 地表能量平衡 相对垂直湍流强度
  • 简介:摘要加强农田灌溉渠规划建设与优化设计,对提高灌溉水利用率显得非常重要。本文阐述了灌溉渠的规划原则以及渠道渠线规划步骤,对灌溉系统的优化设计以及排涝工程的优化设计进行了探讨分析,以供参考。

  • 标签: 农田灌溉渠系 规划原则 渠线规划 设计 灌溉系统 排涝工程
  • 简介:黔东注溪钒矿含矿岩系为跨震旦-寒武留茶坡组及下寒武统九门冲组第一段。通过对含矿岩标志层的初步研究和对比分析,确定该区钒矿化地段一般分别分布于该标志层之上、下10-15m地层厚度范围内,这一特征为该区及其它地区钒矿找矿提供了一定的参考。

  • 标签: 钒矿 标志层 对比分析 黔东注溪
  • 简介:川中地区震旦灯影组储层主要为藻坪相沉积的藻叠层白云岩、滩相沉积的砂屑白云岩、云坪相沉积、重结晶成因的粉-细晶白云岩及风化或岩溶成因的云质角砾岩;储集空间以次生成因的晶间溶孔(洞)、粒间溶(洞)、顺藻叠层溶孔(洞)、角砾间孔洞和葡萄花边洞,裂缝则起到储集及渗滤流体的作用,区内灯影组为低孔低渗型储层。现今储层是经过长达数亿年时间,多种主控因素互共同作用的最终产物。沉积相控制着储集岩石的大致分布,是后期的成岩作用的物质基础;溶蚀作用是孔、洞形成的关键因素;重结晶、构造等建设性成岩作用进一步提高了灯影组储集性。

  • 标签: 灯影组 储层 演化 岩溶
  • 简介:前人对于燕山东段青白口景儿峪组碳酸盐岩沉积相研究相对较少,而冀东卢龙地区处于燕山最东端,且青白口景儿峪组碳酸盐岩发育良好,沉积类型比较稳定。本文依据野外实测剖面研究结果,结合部分室内薄片分析,将卢龙地区景儿峪组碳酸盐岩归纳出4种微相类型,分别为泥晶灰岩微相.白云质泥晶灰岩微相、泥粉晶白云岩微相,局部为砾屑灰岩微相,对比Wilson碳酸盐岩沉积相模式,确定了滦河两侧的桃园,阚各庄2条剖面的沉积亚相类型,将景儿峪组沉积相带厘定为潮坪相。

  • 标签: 碳酸盐岩 沉积相 景儿峪组 卢龙地区
  • 简介:1概况为了学习美国在天气雷达数据分析和资料同化方面的最新成果,安徽省气象台邱学兴于2014年9月17日至2015年3月17日赴美国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PSU)交流学习,在气象资料同化专家张福青教授指导下,学习了由其研究团队开发的WRF-EnKF系统,重点学习利用集合卡尔曼滤波(EnKF)同化多普勒天气雷达资料的方法。2张福青研究小组简介该研究小组带头人张福青教授1994年毕业于南京大学,于2000年获得美国北卡罗来纳州立大学博士学位,目前是PSU气象教授、PSU高级资料同化和可预报性研究中心(A-DAPT:ThePennStateCenterforAdvancedDataAssimilationandPre-dictabilityTechniques)主任,同时也是PSU统计教授,2015年荣获美国气象学会Fellow荣誉。

  • 标签: 美国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 气象台 学习 多普勒天气雷达资料 北卡罗来纳州立大学 资料同化
  • 简介:基于野外地质成果和页岩气调查评价资料,笔者对渝东南下寒武统牛蹄塘组黑色岩进行了研究,并对其中黑色页岩的储集层特征及含气性进行了初步评价。该区牛蹄塘组黑色岩主要可分为黑色碳质页岩、薄层黑色含粉砂页岩、中薄层黑色含粉砂碳质页岩及黑色薄层硅质岩等4种岩性。研究认为,黑色岩中泥页岩储集层具有含气量大、有机碳含量高、成熟度高等特点,并且纳米孔隙、微裂隙十分发育,有利于页岩气的勘探开发。研究区东南部为下寒武统牛蹄塘组页岩气开发有利区块。

  • 标签: 页岩气 黑色岩系 储集层 含气性 牛蹄塘组 重庆市东南部
  • 简介:坐标变换法通过将物理空间的曲网格映射为计算空间的矩形网格,将起伏地表转化为水平地表,同时将物理空间的波动方程转化为计算空间的波动方程,在计算空间完成数值模拟,坐标变换的方法对处理起伏自由边界具有较好的适应性和应用效果。本文在传统坐标变换方法的基础上,根据计算区域速度差异采用不同的网格大小和采样时间步长,提出了一种基于时空双变网格的起伏地表坐标变换正演模拟方法。在编程实现算法的基础上,通过典型模型波场模拟试算结果分析可知:(1)变网格方法与常规方法波场模拟误差在0.5%左右;(2)变网格方法计算效率视不同的变网格区域面积及变网格大小可提高几倍量级,在本文模型和计算参数下提高约5倍。(3)在满足模拟精度及频散条件要求下,变网格方法较全局细网格算法能显著节约计算内存。为此,针对起伏地表数值模拟,本文方法具有较高的模拟计算精度和一定的适应性。

  • 标签: 坐标变换 起伏地表 时空双变 自由边界 交错网格
  • 简介:奥陶海相碳酸盐岩已成为塔里木盆地最重要的勘探开发层系,岩溶作用则是形成优质碳酸盐岩储集层的关键因素之一。针对塔里木盆地碳酸盐岩岩溶分类方案不统一、岩溶术语界定不清楚、生产应用难度大的现状,作者分析了奥陶不同地区、不同层位、不同时期岩溶储集层特征及岩溶发育程度的差异性,依据岩溶成因及主控因素提出了塔里木盆地奥陶碳酸盐岩岩溶分类,划分出风化岩溶、礁滩体岩溶和埋藏岩溶3大类,其中风化岩溶又分为潜山岩溶和层间岩溶2个亚类。研究指出礁滩体岩溶、层间岩溶、潜山岩溶是塔里木盆地的重要勘探岩溶类型,并以构造运动为主线将奥陶岩溶划分为5期,开展了不同类型岩溶特征及分布规律研究,指出了3种重要类型岩溶的勘探思路。此次研究统一了塔里木盆地奥陶岩溶分类及期次,对勘探开发生产和研究工作具有较强的指导性,具有重要的理论指导及实践应用意义。

  • 标签: 奥陶系 碳酸盐岩 岩溶分类及期次 礁滩体岩溶 层间岩溶 塔里木盆地
  • 简介:为探讨下寒武统黑色岩在深水区域的沉积环境及其伴生的Ni-Mo多金属富集层的金属元素来源,对湘西寒武纪初期盆地相区龙鼻嘴剖面进行系统采样,分析了样品中干酪根的微量元素含量和全岩V、U、Mo与TOC含量并就微量元素比值与TOC关系进行了探讨。结果显示,干酪根中的Th/U、V/Sc和V/Cr值在剖面上均具有相似的变化规律,V、U和Mo与TOC的相关性可知剖面沉积过程中存在硫化环境,Ni-Co-Zn三角图解中多数样品分布于热水沉积区域。初步推断剖面下部的NiMo多金属富集层,其具有微量元素明显富集和碳同位素较大负值的特征,可作为地层对比的标志;寒武纪初始阶段深水区域可能处于短暂的硫化环境,伴随着沉积环境的充氧之后变为广泛的厌氧环境;黑色岩沉积过程中有热液活动参与,Ni-Mo多金属富集层中部分元素的极度富集可能是还原的海水和海底热液共同作用的结果。

  • 标签: 寒武纪初期 微量元素 有机质 黑色岩系 湖南
  • 简介:在对研究区石炭黄龙组油气资源条件的研究、资源评价方法对比的基础上,选用了成因法(盆地模拟法)和统计法中的油气藏规模序列法、油气藏发现过程法、广义帕莱托法、年发现率法、饱和钻探法等多种方法,对研究区石炭黄龙组的油气资源潜力进行了定量评价。评价结果表明,除盆地模拟法资源量相对较大以外,其它各方法计算的资源量都较接近,基本上与川东石炭黄龙组的勘探实际吻合,研究区石炭黄龙组勘探程度虽高,但仍具有很好的勘探潜力。研究区石炭存在3大有利勘探方向,即低勘探程度的构造圈闭、构造-地层复合圈闭与岩性圈闭。

  • 标签: 多种方法 川东地区 石炭系 黄龙组 资源评价
  • 简介:鄂尔多斯盆地华庆地区延长组长63为典型的致密砂岩储集层,从成岩作用角度分析该储集层形成机理及物性分布规律对研究区石油的勘探开发具有重要的意义。在物源及沉积相分析的基础上,结合铸体薄片等化验资料,分析了砂岩的主要成岩作用及绿泥石、碳酸盐岩、伊利石胶结等典型成岩产物的平面分布、成岩产物与原生粒间孔、溶孔的分布关系,并探讨了成岩产物的成因。在上述成岩产物单因素分析的基础上,综合判断划分出了绿泥石膜胶结+剩余粒间孔等7种成岩相。分析了不同成岩相类型的物性,其中绿泥石胶结-剩余粒间孔、绿泥石胶结+溶孔-粒间孔储集层物性最好。

  • 标签: 单因素 成岩相 华庆地区 鄂尔多斯盆地 延长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