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28 个结果
  • 简介:摘要:养鸡营养代谢紊乱疾病是影响养鸡业健康发展的重要问题之一。本研究旨在探讨养鸡营养代谢紊乱疾病的诊断与治疗方法,以提供科学、有效的管理策略。通过文献综述和实证研究,我们总结了药物治疗方法及药物选择原则,强调了根据疾病类型和病因选择针对性药物的重要性。此外,我们还探讨了营养调控与饲料配方优化的重要性,以满足鸡体对营养的需求,预防和治疗营养代谢紊乱疾病。本研究对于养鸡业健康发展和提高养鸡生产效益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 标签: 养鸡 营养代谢紊乱疾病 诊断 治疗 药物 营养调控 饲料配方优化
  • 简介:于2013年7月20日、8月23日和10月17日,在小兴凯湖内布设13个采样点,采集水样,测定水样的氮、磷含量;采用综合营养状态指数法,对小兴凯湖水体富营养化程度进行分析,同时对其沼泽化程度进行评价。结果表明,7月20日、8月23日和10月17日小兴凯湖水体中总氮质量浓度分别为0.38~3.12mg/L、0.40~2.05mg/L和0.38~1.14mg/L,分布在北岸河流入湖口采样点水体总氮含量较高。8月23日,水体中的总氮含量明显高于其它采样日;7月20日、8月23日和10月17日小兴凯湖水体中总磷质量浓度分别为0.05~0.11mg/L、0.06~0.12mg/L和0.09~0.18mg/L;7月20日、8月23日和10月17日水体中的氮磷比分别为7.76~63.57、7.05~25.56和3.42~12.29,表明该湖属于磷营养限制性湖泊。各采样点综合营养状态指数为52.52~66.57,表明小兴凯湖整体处于轻度富营养状态;沼泽化综合指标为0.143~4.000,表明小兴凯湖大部分区域已处于重度沼泽化状态。

  • 标签: 总氮 总磷 水体富营养化 沼泽化 小兴凯湖
  • 简介:摘要: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道路和桥梁作为基础设施的关键组成部分,扮演着连接城市各个角落的重要角色。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道路和桥梁会受到自然和人为因素的损坏,因此需要有效的维护管理策略来确保其安全性和可持续性。本文探讨了路桥运营养护中的桥梁维护管理策略,包括维护的重要性、现有的管理模式以及未来的发展方向。通过深入研究,我们将提出一些建议,以改善桥梁维护管理的效率和效力,以满足不断增长的交通需求和城市发展。

  • 标签: 路桥运营养护 桥梁维护 管理策略
  • 简介:摘要:本论文探讨了食品加工中的创新技术与营养保健研究。在食品工业日益发展的背景下,食品加工技术不断创新,以满足现代消费者对食品的多样化需求和健康关注。本研究从技术创新和营养保健的角度出发,分析了新兴的食品加工技术,如高压处理、超声波技术、微波加热等,以及它们在提高食品品质和增强营养价值方面的潜力。此外,我们还讨论了与食品加工创新相关的重要问题,如食品安全、可持续性和市场竞争。最后,通过这项研究,我们强调了食品加工中技术创新与营养保健研究的重要性,以促进健康食品的发展和消费者的福祉。

  • 标签: 食品加工 创新技术 营养保健 食品安全 可持续性 市场竞争。
  • 简介:通过研究分析Si和水温对浮游植物生长的变化和其集群结构的改变影响,探讨了砗和水温影响浮游植物生长的变化和其集群结构的改变,本文研究发现,浮游植物生长的变化和其集群结构的改变的过程,营养盐硅和水温影响浮游植物生长变化和其集群结构改变的机制,确定了营养盐硅和水温是海洋生态系统的健康运行的动力。

  • 标签: SI 水温 浮游植物生长 集群结构 机制 生态系统
  • 简介:通过2002年和2003年对东北地区松花湖水体富营养化状况进行调查和采样分析,对大量数据的多元相关分析和多元逐步回归分析、AGP试验和利用综合营养状态指数法进行评价.结果表明:松花湖处在中营养和轻度富营养状态;总磷是限制水体富营养化的主要因子之一.水体中变温层的形成,限制了上、下层湖水的混合,对下层水体中的溶解氧、无机氮和可溶性磷酸盐产生影响,随着变温层的消失,下层内的营养物质转移到湖上层,为藻类的繁殖提供条件.

  • 标签: 水体富营养化 湖水 总磷 松花湖 营养状态指数法 溶解氧
  • 简介:摘要:随着社会发展进程的推进、生活水平的提升,人们对人居环境和美好生活的向往不断增强,对资源的需求量越来越高,产生的污染物也随之增加,资源环境的污染、破坏成为生态系统面临的严峻问题。本文将以水体富营养化的防治为切入口,探究资源环境生态修复进展,为优化生态环境提供思路,为工程建设、城乡发展提供决策参考。

  • 标签: 水体富营养化 资源环境 生态工程修复
  • 简介:研究了盐城潮滩芦苇(Phragmitesaustralis)、盐蒿(Artemisiaschrenkiana)、互花米草(Spartinaalterniflora)和淤泥光滩4种湿地对N、P营养物质的截留效应.在所选取的4种湿地中,分别采集了水、土壤和生物样;水样的总氮(TN)、总磷(TP)用过硫酸氧化还原法测定,土壤和生物样的TN、TP分别用凯氏定N法和钼锑抗比色法测定.研究结果显示,不同污染程度的水源灌溉下的芦苇湿地,其截留N、P的效果差异显著.其中,黄沙港不定期污水灌溉的芦苇湿地每年平均可截留TN0.095t/hm^2、TP0.026t/hm^2;而采取三灌三排方式用河水灌溉的新洋港芦苇湿地每年可分别截留TN0.030t/hm^2、TP0.001t/hm^2.比较盐蒿、互花米草和淤泥光滩3种湿地每年对湿地水中N、P的截留效果,淤泥光滩的效果最差,仅截留TN0.385kg/hm^2、TP0.042kg/hm^2;互花米草效果最好,分别截留TN220.660kg/hm^2、TP36.754kg/hm^2.尽管互花米草生物量大于芦苇,但其截留效果仍低于芦苇湿地(芦苇1a收割1次).

  • 标签: N、P营养物质 截留 盐城潮滩湿地
  • 简介:在哈泥贫营养沼泽,研究了毛壁泥炭藓(Sphagnumimbricatum)种群的密度制约规律,结果表明,种群出生率、死亡率和增长率均表现为负密度制约;随初始密度的增加,种群出生率和增长率下降,死亡率增加;分株高度和生物量及其分配无严格的密度制约规律.毛壁泥炭藓种群密度制约规律的特殊性与复杂性与其特殊的生物学特性有关.保水合作与光资源竞争的权衡是决定种群数量特征对密度变化响应的主要原因.

  • 标签: 毛壁泥炭藓 密度制约 光竞争 贫营养泥炭沼泽
  • 简介:摘要:本文旨在深入研究环境水样中营养盐含量的变化及其对水生生态系统的综合影响。通过对不同水域的长期监测和数据分析,结合具体的案例分析,揭示了营养盐含量变化与水质、水生生物群落结构、生态系统稳定性之间的关联。这些案例分析为理解营养盐如何影响水生生态系统提供了直观的证据。

  • 标签: 营养盐 环境水样 生态影响 水质 水生生物群落 案例分析
  • 简介:摘要土壤中具有我们肉眼难以看见的各类微小生物,这些微生物在土壤中氧化、硝化、氨化、固氮、硫化等,有助于促进有机质的分解和养分的转化,从而为植物提供丰富的有机营养物质,改善植物的生长环境,促进植物的健康生长。   关键词土壤;微生物;植物营养;促进作用    土壤是陆地表面具有一定肥力和促进植物营养吸收的疏松表层,它由由矿物质、有机质、水、空气和生物组成。世界上不同区域的土壤类型存在差异性,即便是同一区域不同土层的土壤由于组成成分的含量不同,其中营养物质也是千差万别,土壤肥力自然也是不同的。土壤中含有丰富的生物,生物种类不计其数,因此也为称为是世界上生物多样性最大储库。

  • 标签:
  • 简介:摘要土壤中具有我们肉眼难以看见的各类微小生物,这些微生物在土壤中氧化、硝化、氨化、固氮、硫化等,有助于促进有机质的分解和养分的转化,从而为植物提供丰富的有机营养物质,改善植物的生长环境,促进植物的健康生长。   关键词土壤;微生物;植物营养;促进作用    土壤是陆地表面具有一定肥力和促进植物营养吸收的疏松表层,它由由矿物质、有机质、水、空气和生物组成。世界上不同区域的土壤类型存在差异性,即便是同一区域不同土层的土壤由于组成成分的含量不同,其中营养物质也是千差万别,土壤肥力自然也是不同的。土壤中含有丰富的生物,生物种类不计其数,因此也为称为是世界上生物多样性最大储库。

  • 标签:
  • 简介:高原湖泊沉积物有机元素的早期成岩与湖泊营养演化研究@王浩然¥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湖泊,有机质,早期成岩,营养演化,Redfield比值,泸沽湖,洱海高原湖泊沉积物有机元素的早期成岩与湖泊营养演化研究王浩然(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贵阳550002)...

  • 标签: 湖泊 有机质 早期成岩 营养演化 Redfield比值 泸沽湖
  • 简介:通过在白洋淀人工种植菱(Trapabispinosa)和莲(Nelumbonucifera),建立生态修复工程区,研究水生植物对富营养化水体的净化效果.结果表明,在菱和莲种植区内,水体透明度显著提高,菱种植区比对照区平均增加了0.55m,提高幅度达65%,莲种植区平均增加了0.21m,提高幅度达52%;浮游植物密度显著降低,菱种植区比对照区降低了1.15×107ind/L,莲种植区降低了8.24×107ind/L;生物多样性保持较好,Shannon-Wiener物种多样性指数和Pielou均匀度指数都显著高于对照区.2009年7~9月,菱的生物量、氮和磷含量以及氮、磷积累量都在7月30日达到峰值,水体透明度也最高,此后氮、磷积累量逐渐下降,到9月30日菱种植区水质反而劣于对照区.莲的生物量和氮、磷积累量明显大于菱,至9月30日,氮、磷积累量仍分别达7.85g/m2和2.17g/m2.

  • 标签: 富营养化 生态修复
  • 简介:污损生物是影响贝类养殖业生产效率的重要因素。附着在养殖生物贝壳上的污损生物影响养殖生物的生长和存活。大部分污损生物是滤食性捕食者,这些污损生物附着在养殖生物贝壳上竞争食物与空间导致贝类生长速度减慢。本实验主要研究有污损生物附着的扇贝及没有污损附着的扇贝在摄食及排泄上的差异,用以说明污损生物对养殖生物摄食及排泄的影响。本研究对chlorophylla和TPM的吸收速率进行了测定,对NH4-N,NO2-N,NO3-N,PO4-P的排泄速率进行了测定,对摄食的浮游植物进行了种类鉴定。研究结果表明,有污损生物附着的扇贝及没有污损附着的扇贝在对浮游植物及颗粒物的吸收速率上存在明显差异(P〈0.001)。在氨及亚硝态氮排泄速率上也存在明显差异(P〈0.001)。两者吸收NO3-N,且吸收速率无差异。通过对摄食的浮游植物种类的鉴定表明,有污损生物附着的扇贝摄食的浮游植物种类要高于没有污损附着的扇贝,且摄食种类有重叠。对同一类的某些浮游植物,有污损生物附着的扇贝的摄食要高于干净扇贝。本研究结果表明,污损生物对浮游植物的摄食及水中氨氮浓度的提高贡献很大,与养殖生物之间存在食物竞争。

  • 标签: 扇贝 华贵栉孔扇贝 污损生物 食物吸收 营养盐释放
  • 简介:为研究盐度对脊尾白虾(Exopalaemoncarinicauda)生长及肌肉营养品质的影响,对不同盐度(0~30)环境下养殖的脊尾白虾存活率、特定生长率及肌肉营养成分进行了分析比较。结果显示,各盐度组脊尾白虾存活率差异不显著(P<0.05);15、20盐度组脊尾白虾特定生长率显著高于其它各组(P<0.05);肌肉的水分和粗脂肪随环境盐度升高出现显著下降(P<0.05),而粗蛋白含量随环境盐度升高而升高(P<0.05);粗灰分含量随盐度升高有一定的上升趋势;脊尾白虾肌肉粗蛋白含量在盐度15时为18.02,显著高于0~10盐度组(P<0.05),与盐度20组差异不显著(P>0.05)。肌肉氨基酸总量和必需氨基酸总量,各盐度组差异不显著(P>0.05),而风味氨基酸总量,15~30盐度组显著高于0~10盐度组(P<0.05),且盐度组15~30之间均没有明显差异(P>0.05)。因此,脊尾白虾淡化养殖最低盐度应该保持在15以上,以保证其风味。

  • 标签: 盐度 脊尾白虾 存活率 特定生长率 营养成分
  • 简介:摘要:有研究表明,在水面搭建运行生态浮床可有效减少水中的氮磷污染,改善水环境;浮床的运作是由浮床植物、浮床基质、水中微生物协同进行的。本文提出了一种以垒土为浮床基质、以绿萝为浮床植物的新型生态浮床,并研究了其对水体富营养化污染的净化效果。

  • 标签: 生态浮床 垒土
  • 简介:摘要:随着人类社会的迅速发展,水库富营养化成为重要环境问题。本文探讨生物操控技术在水库富营养化治理中的创新与应用展望,以解决这一问题。通过分析生物操控技术的发展趋势与应用前景,旨在提高水库水质管理效率,促进生态平衡恢复。

  • 标签: 水库富营养化 生物操控技术 创新 应用展望 环境保护。
  • 简介:对十三陵盖柿果的营养成分研究表明,柿果中糖度和维生素C含量高,并且富含钾、钠、钙、镁、铜、锌、铁、锰、磷、硫和硼等矿质元素,主产区泰陵、康陵地区的盖柿品质最优。盖柿产地土壤氧化铁、锰、硼、钼、铜、氧化钙、氧化镁、氧化钾和氧化钠含量高,土壤速效钾、有效铜、有效锌、有效铁和有效锰等养分大部分属于富足状态。

  • 标签: 十三陵盖柿 品质 矿质元素 土壤养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