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3
44 个结果
  • 简介:针对构造变形为主控因素的裂缝型储层,开展了以叠后地震属性分析为主要手段的裂缝识别和预测研究。通过采用单属性与多属性综合识别和预测相结合的方式,总结研究区属性优选及分析方法,结合实际地震资料,建立了一套多属性裂缝预测的有效流程。

  • 标签: 裂缝预测 地震属性分析 多属性 属性优化
  • 简介:一、引言地貌即地球表面各种形状的总称,是地形图的基本要素之一,其形态发展与分布规律是内外两种营力共同作用的结果,如陆地上的山谷、平原、沙丘等等。地貌不仅影响着水系发育的格局、居民地的布局等其它地图要素,而且在军事、经济与科研等领域也有着广泛的应用。鉴于地貌的重要性,将实际地貌转换为人们可以直接阅读、使用的地图就成为了现实需求。

  • 标签: 地貌 自动综合 地图要素 地球表面 共同作用 分布规律
  • 简介:本文以卫星云图的热带气旋云系为研究对象,基于Canny边缘检测、contour轮廓提取等方法,研究了通过图像的形状特征和范围大小对热带气旋云系进行自动识别,得到了较好的效果。这种方法有助于提高热带气旋云系识别的自动化程度,实现热带气旋的自动跟踪,从而为热带气旋的预报提供了便利。

  • 标签: 热带气旋 CANNY边缘检测 轮廓提取 自动识别
  • 简介:北京市岩溶水自动监测信息系统在网络框架设计、数据库设计、系统功能设计、系统安全性设计等基础上,通过MIS、GIS和数据库的集成,突出了远程控制管理功能及人性化设计理念,构建了充分发挥岩溶水监测信息功能的重要载体与应用平台。

  • 标签: 岩溶水 自动监测 信息系统
  • 简介:逐小时自动站数据对于气象灾害预警、决策服务及预报预测等十分重要。以国家级自动站小时观测气温数据为基础,分析研究小时气温数据的疑误形式,针对各种疑误数据,利用国家级台站建站以来的日最高、日最低以及4时次(北京时02、08、14时和20时)定时观测气温数据,研制形成适用于中国自动站(区域站和国家站)逐小时气温数据质量控制系统,并将此系统应用到2006--2010年中国27000多自动站小时气温观测数据中。结果表明:区域站的正确率、可疑率、错误率分别为99.43‰、2.24‰和3.45‰,国家站则分别为99.82‰、1.27‰和0.49‰;区域站和国家站数据的可疑率相当,但错误率国家站明显比区域站低一个量级。通过历史数据质量控制分析,证明自动站气温质量控制系统设计合理,可以判断出错误数据和可疑数据.旦有可用性.

  • 标签: 小时气温数据 质量控制 区域自动站 国家级自动站
  • 简介:自动气象站运行以后有效避免了人工观测方式下地温的误读现象,提高了地温数据质量。由于自动观测模式对仪器质量及维护方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观测人员应不断提高理论水平和责任心。维护不当,自动采集的数据可能发生系统性错误。本文通过地温数据质量控制的一个实例,警醒一线观测人员。

  • 标签: 自动气象站 地温 异常现象 数据质量控制 维护方法 观测人员
  • 简介:利用2007--2008年1—12月国家气象中心GRAPES云模式预报雨量资料,及同期江西区域天气雷达估测雨量及自动气象站实测雨量资料,比较其基本统计与地理分布特征,并对其进行相关计算与结果分析,选取129个数据样本,计算分析它们之间的复相关性,并对其计算误差进行比较与分析。结果表明,三种雨量的复相关性较好。GRAPES云模式预测的时雨量值最大,比雷达估测的时雨量值及自动站实测的时雨量值偏大,自动站实测时雨量值次之雷达估测的时雨量值偏小。

  • 标签: 预报雨量 GRAPES云模式 雷达估测 实测
  • 简介:利用通辽国家基本站2011年逐日20时气温、湿度、气压资料,分析了自动观测与同期人工观测数据的差异及产生差值的可能原因.分析认为:仪器的测量原理、感应原件的不同、仪器本身的系统误差、观测的时空差异和人为主观因素以及环境因素、采样和算法的不同是造成自动观测与人工观测数据产生差值的主要原因.

  • 标签: 自动气象站 人工气象站 差值 对比 原因
  • 简介:利用计算机编程和信息处理技术,开发榆林市184个区域自动气象站运行监控和数据分析综合应用系统。该系统能够自动显示区域自动气象站实时观测数据;自动监控报文传输和蓄电池状态;对正在发生或可能发生的高温、大风、强降水等灾害性天气自动报警;查询统计区域自动气象站实时和历史资料,并利用AnyChart控件和SURFER软件自动生成图像图表文件。

  • 标签: 区域气象站 质量监控 资料处理
  • 简介:页岩气分布广泛,开发潜力巨大,但是页岩气成藏规律、储集空间、渗流规律以及开发模式有其自身的特点,特别是储层具有低孔特征和极低的基质渗透率,给有效开发带来很大的困难和挑战。本文从介绍页岩气的概念、成藏机理及储层特点出发,重点总结了目前页岩气的主要开发技术及存在的问题,并分析了我国页岩气开发适应性技术,对开展页岩气开发技术的研究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 标签: 页岩气 成藏机理 储层特点 开发技术
  • 简介:l概况为了解和学习国外人工影响天气作业飞机改装和设备集成等技术,促进国内相关工作的发展,中国气象局人T影响天气中心陈跃和卢广献等与西安飞机工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共同组团,于2013年3月3lFt至4月6日赴泰国执行增雨机技术及人丁影响天气技术考察任务。

  • 标签: 技术考察报告 人工影响天气 人工增雨 泰国 中国气象局 设备集成
  • 简介:2013年5月9日,来自河南理工大学、河南省地图院、郑州市数字化管理办公室和焦作市信息中心、市财政局、国土资源局等部门的专家学者对《数字焦作地理空间框架建设应用示范系统项目技术方案》进行了评审,河南省测绘地理信息局副局长禄丰年参加了评审会。评审专家组听取了有关汇报,一致同意该项目技术方案通过评审。《数字焦作地理空间框架建设应用示范系统项目技术方案》的目的是统筹焦作市基础地理信息数据资源,建设该市权威、唯一、标准、通用的基础地理信息公共平台。该项目建成后,将为焦作市城市管理、应急保障、经济建设、科学决策、公共管理等提供全方位服务,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地理信息需求。

  • 标签: 焦作市 评审会 技术 基础地理信息 示范系统 空间框架
  • 简介:“十五”以来,在国家863计划和部地勘配套科研等多个项目资助下,中国地调局广海局一直致力于发展海底热流原位探测技术以及相关研究工作,从高精度海底温度测量研发起步,发展到海底沉积物的地温梯度探测、原位热导率等多项地热学物性参数的测量技术

  • 标签: 海底热流 测量技术 探测 研发 国家863计划 海底沉积物
  • 简介:1概况为推进气象行业专项“森林草原病虫害气象预报与灾损评估技术”和“东北地区土壤墒情监测预报及其对主要农作物的影响分析”项目中预报模型和影响评估技术的研究,学习掌握预报模型构建与应用技术,了解澳大利亚应用气象领域的研究和技术,应悉尼科技大学(UTS:UniversityofTechnology,Sydney)植物功能生物学与气候变化研究组李龙辉博士邀请,中国气象局沈阳大气环境研究所纪瑞鹏、冯锐、米娜、贾庆宇一行4人的代表团于2012年12月15—23日赴悉尼科技大学进行了为期9天的技术交流。

  • 标签: 技术交流 赴澳大利亚 沈阳大气环境研究所 预报模型 应用气象 中国气象局
  • 简介:充分利用居民地对人口分布的指示作用,同时考虑居民地性质、规模对人口分布的影响,提出了一种基于“居民地重分类”的人口空间展布方法首先根据居民地性质、规模等对居民地进行重分类,然后再根据统计方法求得各居民点类型的居住密度,从而获得人口的空间分布,以湖北省40多个县市作为研究区,采用该方法进行了实验,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 标签: 人口展布 居民地重分类 最小二乘法
  • 简介:中国地质调查局天津地质调查中心依据煤铀兼探思路,创造性地提出中国北方砂岩型铀矿找矿思路,技术路线、方法手段和工作内容逐渐成熟,找矿前景广阔。经过3年努力,砂岩型铀矿远景调查工作区目前已有一批验证孔见矿。

  • 标签: 砂岩型铀矿 技术路线 成熟 中国地质调查局 找矿思路
  • 简介:全球定位系统GPS广泛地应用于国防建设、交通运输、资源勘测、休闲旅游、科学试验、水利工程等领域;GPS技术在土地资源调查、土壤侵蚀调查、工程施工测量、生态环境监测与评估等方面都得到广泛的应用。近年来,由于GPS系统进一步稳定和完善,以及相应硬、软件的提高,GPS—RTK技术以其简单高效的特点测量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而GPS—RTK更以其精准的精度和自动化程度高的优势,保证了地籍管理工作的准确性。

  • 标签: GPS技术 地籍测量 应用 RTK技术 全球定位系统 土地资源调查
  • 简介:GPSRTK定位技术就是基于载波相位观测值的实时动态定位技术,它能够实时地提供测站点的三维定位结果,并达到厘米级精度。随着测绘科学技术的发展,GPSRTK定位技术正逐步应用于精密定位和实用测量。由于其定位精度好,观测效率高且不受通视条件的限制等优点而受到人们的重视和青睐。

  • 标签: GPS-RTK技术 地形测量 实时动态定位技术 应用 测绘科学技术 定位精度
  • 简介:天津市地震局在进行专业数据存储时,采用了基于iSCSI技术的IPSAN网络,与原有FCSAN网络结合,形成了多种应用模式、不同服务等级的数据存储网络。本文详细介绍了基于EMCCX4.120系统的iSCSI存储技术,以及其在地震专业数据存储中的应用情况,分析对比了几种存储技术的数据交换效率,并为今后iSCSI存储技术在行业中的应用提出了建议。

  • 标签: ISCSI IPSAN 地震 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