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6
316 个结果
  • 简介:针对河南稠油地质构造复杂、油藏埋藏浅、岩性复杂及储层非均质性严重的特点,在研究储层岩性、物性、含油性关系的基础上,依据大量的试油、测试资料,建立了适应稠油识别参数模型和油、水层解释标准,新方法在稠油区块勘探、开发中实际应用,为专家决策和试油、开发工艺选用提供了依据。

  • 标签: 稠油油藏 储层 评价 河南油田
  • 简介:摘要:我国拥有丰富的稠油资源 , 主要分布胜利、辽河、新疆三大稠油生产油田。随着开采技术的进步发展 , 稠油在石油开采中所占比例逐年提高 , 稠油产量也为各油田同期石油产量的发展与稳定作出了重要贡献。薄层稠油蒸汽吞吐后期受油层厚度薄,蒸汽吞吐热损失大 ; 油层非均质性严重,蒸汽有效波及体积小等因素的影响,高周期吞吐后周期递减大,开发效果差。常规蒸汽吞吐、热化学辅助蒸汽吞吐、面积组合注汽、一注多采等技术的综合应用,能有效改善薄层稠油蒸汽吞吐后期开发效果。本文以某油田薄层稠油开发经验为例,研究总结了改善其开发效果的系列技术,对类似油藏的开发具有较好的借鉴意义。   

  • 标签: 薄层稠油 一注多采 水平井 蒸汽吞吐
  • 简介:摘要:随着吞吐轮次的增加,稠油所在区域的地层压力也在不断降低,这会造成汽窜现象越来越严重。汽窜现象的发生,使油井采出程度提高的难度加大。针对这种情况,我们需要的是采取更为科学的防汽窜技术,从而能够提高热能效率,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产量损失,使稠油产量得以增加。本文针对某油田稠油的油井汽窜产生成因、危害进行了分析,提出了适合稠油防治汽窜的方法,并对现场防治汽窜的效果进行了阐述。

  • 标签: 稠油油藏 防汽窜 研究
  • 简介:摘 要:羊三木油田为稠油,主力区块均处于“双特高”阶段,主要存在问题一是剩余油高度分散,调整挖潜难度大,二是采出程度高,水驱提高采收率幅度有限。为探索新的开发方式、改善开发效果,达到大幅度提高采收率的目的,优选羊三木油田羊三断块东南井区为试验区,建立稠油复合驱模型,运用数值模拟方法评估不同体系化学驱效果,确定天然气+聚/表二元驱复合体系驱油效果最佳。

  • 标签:
  • 简介:摘要研究区块以冷采和蒸汽吞吐方式投入开发,开发过程中暴露出部分油水过渡带的油井综合含水高,部分油井注汽压力高以及区块产量递减快等突出问题。针对研究区块稠油底水锥进快、注汽压力高、措施单井投入大的开发现状,剖析问题根源,结合潜力认识,创新低成本工艺,从新工艺不动管柱提质增效和主导措施治理低产低效井两方面入手,有针对性地开展微生物复合吞吐采油、微观油水调控冷采降粘、氮气泡沫压水锥冷采、稠油层内堵水、充填防砂闭式管柱注汽、DC、DCS等技术措施试验,相应措施实施后,单井效果较好,经济效益显著,对边底水稠油的高效开发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 标签: 边底水稠油油藏 冷采 蒸汽吞吐 高效开发
  • 简介:摘要:目前,中国经济正处于快速发展的时代。在社会生产的所有领域,对石油和其他矿产资源的需求都在增加。为了满足社会生产对矿产能源的需求,有必要加快低渗透油藏开发技术的研究。在储层开发领域,必须高度重视低渗透储层的作用,利用丰富的油气储量,找出低渗透储层的分布范围,高效利用油气资源。未来,低渗透储层将是石油开采的主要方向。如果我们能继续开发低渗透油藏开发新技术,将大大缓解我国油气资源的短缺。

  • 标签: 低渗透率 稠油油藏 注水开发 开发方式
  • 简介:摘要:稠油在石油储量中占比大,开发难度大,开发成本和技术要求高。目前多数油田都存在小断块稠油,整装稠油大规模的钻完井建产和系统热采工艺投入是必要的。但对于小断块稠油,如何在现有技术条件下,去用小投入来实现小断块稠油的开采,是本文讨论的要点所在。本文从建产角度出发,主要在着眼钻完井工艺方面,通过水平井井丛厂,大套管完井技术和二氧化碳吞吐技术三方面的技术的应用,来探讨提高小断块稠油的开发效果,对相似油藏提供一定的开发思路。

  • 标签: 小断块稠油油藏 水平井井丛厂 大套管完井 二氧化碳吞吐
  • 简介:本文中通过Saskatchewan地区Ross稠油田已钻井11-25-13-17W3分析了该井的地震衰减及岩石物理之间的关系。通过测井曲线分析得知,该井钻遇的主要岩性为泥岩和泥质砂岩。文中运用近炮检距VSP数据中光谱比值法估算纵波与横波的Q值(垂直和水平可控震源同时使用).400-1050m估算的P波Q值可靠,225-1050m估算的横波Q值可靠。Q值大小与石油物性关系紧密。纵波Qp值随纵波速度的增加而增加,随vp/vs和孔隙度的减小而减小。泥质砂岩的Q衰减程度要大于纯泥岩和砂岩的。从仉和粘土层中水的交汇图中可以看出,泥质砂岩的衰减可能是由于重力水和粘土层中的水相互作用的结果。横波的Q值也显示出类似的关系。从VSP速度和声波速度比较中可以看到速度差异。通常情况下,纵波的声波速度比VSP速度要高3.4%,横波的声波速度比VSP速度高4.8%。

  • 标签: 地震波 衰减 测井曲线 孔隙度
  • 简介:原油流动性差使得L16油田难以取得合格的地下含气原油样品,无法直接掌握地层原油的高压物性,流体性质具有较强的不确定性。统计分析40个国内主要稠油脱气原油黏度和气油比,回归出二者之间的对数关系式。根据L16-3井脱气原油黏度计算L16油田地层原油的气油比为8.67m3/m3。结合室内原油复配实验,进一步得出地层含气原油的饱和压力约为3.77MPa,黏度约为10299mPa·s。发现带气顶的L16油田原油饱和压力远小于地层压力(11.4MPa),存在与经典油层物理理论相悖的现象。通过对国内外同类油藏的深度调研比对,结合L16油田的自身特点,认为L16油田在长期的油水气相互作用过程中,极有可能形成具有封隔作用的沥青壳,从而将油藏形成的气顶与原油隔离开来,使得天然气难以回溶至地层原油内。表现为虽存在气顶,但原油的饱和压力却远低于地层压力,最终合理地解释了油藏流体存在的不确定性和矛盾。

  • 标签: 气顶 超稠油 气油比 饱和压力 沥青壳
  • 简介:非常规低渗(致密)轻质油油日已成为北美一种重要的油藏类型。和非常规气藏一样,这类低渗油藏的特征也复杂多变,从而导致油井显示出不同的生产动态特征。非常规轻质油油所用的钻完井方法也有别于常规油藏。我们建议借鉴非常规气藏分类方法(即基于储层/流体性质的分类方法)对非常规轻质油油进行分类,因为,迄今为止,在西加拿大不同的非常规轻质油油区所观察到的储层和生产特征明显不同。我们建议将这类油藏统称为“非常规轻质油”油藏,以区别于非常规重质油(高粘)油藏。通过研究,我们提出下列非常规轻质油油类别,可用作勘探开发实用指南:1.“光环油藏”——源岩与储层不同层且基质渗透率相对较高(〉0.1md)的轻质油油。这类油藏达不到常规油藏的岩石物性下限和产层标准,储层岩性可以是碎屑岩或碳酸盐岩。2.“致密油藏”——源岩与储层不同层且基质渗透率低(〈O.1md)的轻质油油。这类油藏与致密气藏类似,储层岩性可以是碎屑岩或碳酸盐岩。3.“页岩油藏”——源岩与储层同层且基质渗透率极低、有机质含量较高的轻质油油。页岩油藏与页岩气藏类似。这三种非常规轻质油油都需要现代化完井方法(如水平井)和增产方法(水力压裂)方可实现商业化开采。此外,这三种油藏及对应气藏之间的差异与流体高压物性之间的差异并无紧密关系。文中,我们利用现代产量不稳定分析方法研究西加拿大三种非常规轻质油油的生产特征差异,并推断出每种油藏生产动态特征的主要影响因素。不出我们所料,油藏类型和完井方法不同,生产动态特征差异很大。

  • 标签: 轻质油油藏 生产分析 加拿大 非常规气藏 储层岩性 动态特征
  • 简介:底水锥进是导致薄层底水油藏开发效果差的主要原因,双层完井排水采油技术可以解放油层生产潜力。基于其原理并结合陆梁油田陆9井区呼图壁河组K1h2^3油藏的储集层参数,应用油藏数值模拟技术研究了理想单井模型下有效排水采油油层厚度下限,研究结果对类似油藏的开发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图5表3参3

  • 标签: 薄层底水油藏 双层完井 排水采油 油厚比
  • 简介:利用时延地震时差预测剩余油是一项崭新的尝试.本文以Sh56区块为例,在时延地震时差分析的基础上,利用时延地震时差与剩余油饱和度相结合的分析方法,研究其相关性,综合解释剩余油分布.研究结果拓展了时延地震的实用性.

  • 标签: 剩余油分布 时延地震 属性差异 动态指标 Sh56区块
  • 简介:1999年完成了埃及苏伊士湾0ctoberJNubia油藏的多学科深入研究。虽然与苏伊士湾石油公司的其它油田相比,Nubia油田较小(只有7口工作井,原始石油地质储量为1.32亿bbl),但是,这项研究工作证明是很有价值的,找出了3个开发远景区块,对它们均巳钻开发井,日产油量增加6000bbl,石油储量增加660万bb1。多学科研究组建立了一个综合3—D可视化油藏特性模型,该模型是了解油藏体积和动态的优秀模型。它为在3—D背景下了解流体穿过断层运移的特征提供了所需工具。构造分析从重新解释全油田3—D地震数据集开始。然后往构造模型中输入岩石物理参数,以便生成油藏特性模型。大范围的油藏动态制图,也有助于我们了解油藏内的流体流动状况和识别未波及产层的面积。例如,对14个油组绘制的含水率图有助于确定水浸的主要通道。该油藏为一个倾斜断块,面积为750英亩。产层为石炭纪Nubia砂岩,平均产层总厚度为600ft,产层有效厚度为357ft,孔隙度为23%,渗透率在lD范围之内。这个油田具有相当强的天然水驱,这有助于保持油藏压力高于泡点压力。即使据预测该油藏中的原始石油地质储量的采出程度巳达到48%,但是通过开展3—D油藏描述和油藏管理研究,找出了3个水区波及效果差的区块。据估算,对3个远景区块进行钻探,可增采900万bbl风险加权储量。此外,详细的油层动态分析有助于确定现有井的射孔和波及作业方案,由此可增采300万bbl原油。所建立的油藏特性模型和所编制的油藏开发方案对在今后几年里管理该油藏是大有稗益的。

  • 标签: 3-D地震 油藏描述 油藏管理 孔隙度 石油储量
  • 简介:摘要: 油站管理理念的提出对提高油藏的开采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经过多年的研究和探索,不同学者对于油藏管理有着不同的思想和方法,最终还是集中在对油气信息综合分析方法上的油藏管理。随着科学技术水平的,不断发展信息化水平的,不断提高对于油藏海量数据的电子化、数字化研究逐渐进入了人们的视线,利用多源数据分析对油藏进行管理的思想就是借助数字油藏平台,实现多源数据对油藏的管理应用。

  • 标签: 油藏 多源数据分析 油藏管理
  • 简介:摘要:我国稠油的开发占有一定的比重,稠油因其特殊的化学属性,对人体和自然环境有着较大的危害。若在生产的过程当中发生稠油开采事故,其所带来的危害是极为深远的,不仅会危害从业人员的生命健康,也会给企业带来不可估量的损失。当前,我国对于稠油的开采中大部分的油田仍是沿用热采技术,在技术优化的进程中,稠油开采的工艺危害虽在不断地降低,但总体而言,这一工艺系统的危害并未能完全地革除。因此,这就需要从工艺危害的角度出发,对稠油开采工艺当中所存在的危害进行有效地识别,并根据危害程度进行科学地评级并制定出相应的防范策略,进而为稠油的开发提供安全生产的保障。本文就稠油开发地面工程工艺的危害从物料、生产设备及自然环境三个维度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针对性的防范策略,将为国家石油产业的健康、稳步发展提供有力的技术参考。

  • 标签: 稠油开采 工艺 危害
  • 简介:[摘要]:随着油田开采的不断深入,油气田的勘探开采逐步进入边际化。油气田勘探开发的重点逐步转向了难开采的稠油。目前,随着我国开采的稠油越来越多,在存储和运输的过程存着很大的难度。目前我国针对稠油的勘探开发已形成了以注蒸汽、掺稀油等为主的开采工艺。本文主要阐述了我国目前应用较多的稠油集输工艺,并对我国稠油集输工艺未来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旨在能够进一步的推到我国稠油集输处理工艺的发展。

  • 标签: []稠油 集输 工艺 完善
  • 简介:三塘湖盆地马7井是一口稠油井,在对该井进行测射联作过程中,二开期间稠油自溢流压曲线形成了一种特殊的波形曲线,与常见的压降曲线有着显著的区别,且流压与流温曲线形成了刚好相反的曲线特征,通过分析研究发现,这种特殊的流压流温曲线的形成与地面温度变化有关.因此,在开发生产过程中可以采用增温降粘的方式来提高厚油产量.

  • 标签: 三塘湖盆地 稠油 温度 产能 流动压力 地面温差
  • 简介:摘要:稠油井防砂工艺是油田开发中的重要技术,本文介绍了无伤害防砂技术的原理、施工工艺和应用效果。该技术采用树脂砂、玻璃纤维布等对地层伤害较小的防砂材料,通过优化施工工艺减少对地层的伤害,提高地层的渗透性和生产效率。应用结果表明,无伤害防砂技术能够显著提高稠油井的渗透性和生产效率,降低粘度,提高采收率,适用于渗透率较高、地层伤害较小的稠油井。

  • 标签: 稠油井 防砂工艺 油田开发
  • 简介:本书把理论研究与生产实践相结合,系统介绍了裂缝性油藏开发多学科综合研究的思路、方法和技术,深入论述了裂缝性油藏的类型、成因、识别和研究方法,裂缝空间分布规律预测,储层裂缝参数定量计算以及基质有效性评价,阐述了裂缝性油藏的渗流特征、采油机理、开发特征以及合理的开发方式、井网井距、井网与裂缝方位的优化配置、水平井开采、

  • 标签: 裂缝性油藏 油藏开发 技术 空间分布规律 多学科综合 有效性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