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6 个结果
  • 简介:根据南阳市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库实际情况,提出城市基础地形数据更新的流程和策略,规定了数据更新的质量检查,建立了一套动态的基础空间数据更新机制,并在生产中得到应用。

  • 标签: 地理数据库 数据更新 基础地理数据
  • 简介:摘要随着时代的进步,各行各业都在寻求新的发展道路,以防止被不断变化的科技淘汰。建筑行业也在迅猛发展,并且建筑行业正走向信息化、全智能化,这就给施工技术管理带来了困难。对于施工单位来说,技术的创新不仅能够促进建筑质量的提高而且还能带来不错的经济效益。本文先探讨技术创新的必要性,然后提出技术创新的策略。

  • 标签: 建筑工程 施工技术 技术创新 创新策略
  • 简介:冀东新发现一处冲积地层,岩性为砂砾石层,未固结成岩或半成岩,其后期风化强烈,片麻岩、混合岩、花岗岩及闪长岩等形成的砾石均风化成砂土状、土状,仅保存了其砾石形态。其形成后经历了中更新世比较温暖阶段,上部形成相应的红土状堆积物。该地层形成明显新于新近纪而早于中更新世,时代应为早更新世。

  • 标签: 地层 早更新世 冀东
  • 简介:利用河南省30个农业气象站1981-2010年共196个冬小麦品种的观测数据和同期气象数据,采用相关分析和回归分析方法,研究了气候变化背景下冬小麦生育期长度、积温需求和产量构成要素等品种更新特征.结果表明:30年来,河南省冬小麦生长季平均气温升高明显,营养生长期增温速率高于生殖生长期,降水量变化趋势不明显.不同区域品种更新的主要特征是出苗—抽穗天数减少(2.8~5.9d/10a)、抽穗—成熟天数增加(1.3~2.5d/10a);完成各生育阶段所需积温(>0℃积温)总体呈增加趋势,其中抽穗—成熟期尤为明显(26~50℃·d/10a).有效穗和穗粒数与营养生长期长度或同期积温无显著相关,千粒重随生殖生长期延长而显著增加.豫南地区生育期天数比(抽穗至成熟天数/出苗至成熟天数)和同期积温比(抽穗至成熟积温/出苗至成熟积温)随时间增加,积温比对产量变化的解释性高于天数比;豫中和豫北地区生育期天数比随时间增加,但积温比无明显的时间变化趋势,单产提高与生育期天数比增加有关.气候变化背景下河南省冬小麦品种更新特征是营养生长期缩短、生殖生长期延长、千粒重增加,从而提高了产量.

  • 标签: 冬小麦 品种更新 气候变化 河南省
  • 简介: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确权登记发证明晰了土地权利人的权利和义务,其成果的应用具有现实意义,加强对其成果的更新维护是国土资源管理中重要的日常性基础工程。

  • 标签: 集体土地 确权登记 成果应用 更新维护
  • 简介:基于中国气象局国家气象信息中心2012年发布的《中国国家级地面气象站基本气象要素日值数据集(V3.0)》,选取一定空间范围内相关性、数据完整性均较好的邻近站降水资料,构建参考序列,结合标准正态检验和台站历史沿革信息对我国2342个台站年、月降水资料进行均一性检验.采用相关系数权重平均方法和一阶差分方法相结合得到参考序列,以降低因计算方法和邻近站序列长度不一致等引起的参考序列不确定性.最终结果显示:98个台站降水序列存在断点,仅占总站数的4.2%.采用比值法订正上述非均一性的降水序列,订正后的序列在一定程度上消除了人为因素的干扰,部分台站降水量变化趋势(1960-2009年)异常的问题得到改善.

  • 标签: 降水量 均一性 标准正态检验 比值订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