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2
229 个结果
  • 简介:摘 要:随着经济的发展,我国气相色谱法分析水质技术的发展也越来越广泛。作为我国目前使用率较高的一种杀虫剂,有机农药为抑制作物病虫害、提高作物产量等方面有着重要的积极效用。但农药在使用时势必会出现部分残留,若人与牲畜误食含有大量有机农药的水,将会直接影响人和牲畜的机体健康。因此有必要加强对水质中有机农药的严格检测,本文采用实验分析的方式,结合相关研究资料,着重围绕气相色谱法检测水中有机农药分析研究。

  • 标签: 气相色谱法分析水质 有机磷农药 研究
  • 简介:通过培育试验研究了6种有机物料对山地果园红壤中碱解氮、速效和速效钾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有机物料对山地果园土壤碱解氮含量的影响依次为:大豆秆〉印度豇豆秆〉烟杆〉菌棒〉稻草〉猪粪,培育末期(第110天),各处理土壤碱解氮的含量比对照增加了7.918~30.362mg·kg-1;对土壤速效含量的影响依次为:菌棒〉猪粪〉印度豇豆秆〉大豆秆〉烟杆〉稻草,素的最大释放率依次为:菌棒〉烟杆〉猪粪〉稻草〉大豆秆〉印度豇豆秆;对土壤速效钾含量的影响依次为:烟杆〉大豆秆〉印度豇豆秆〉菌棒〉猪粪〉稻草;钾素养分的最大释放率依次为:烟杆〉稻草〉大豆秆〉印度豇豆秆〉猪粪〉菌棒。

  • 标签: 有机物 果园红壤 速效养分 最大释放率
  • 简介:为了研究中国东南沿海滨海湿地生态系统植物的养分循环机制,于2010年1月、4月、7月和10月,对广西茅尾海茳芏(Cyperusmalaccensis)种群中的茳芏进行采样,并测定其有机碳含量、全氮含量、全含量和生物量。结果表明,茳芏种群地上部分的有机碳含量、全氮含量和全含量都高于地下部分的有机碳含量、全氮含量和全含量;其有机碳含量的季节变化规律为春季和冬季低、夏季和秋季高,全氮含量和全含量的季节变化规律表现为春季和冬季高、夏季和秋季低;茅尾海茳芏生产力主要受氮元素限制,但元素的作用不可忽视。

  • 标签: 茅尾海 茳芏 氮磷循环 季节动态
  • 简介:泥炭地是全球重要的有机碳库,在全球碳循环和气候变化中起着重要作用。在已有的对全球和各大洲泥炭地面积和泥炭储量估算结果的基础上,结合有机碳含量的数据,估算世界、各大洲和主要国家的泥炭地有机碳储量,得到如下结果:世界泥炭地有机碳储量为2381.34×10^8t。各大洲泥炭地有机碳储量分布不均,北美洲最为丰富,储量为1098.64×10^8t,占总储量的46.14%;其次是欧洲和亚洲,分别占总储量的27.41%和22.89%。由于各国对泥炭地的界定不一致,缺乏泥炭层厚度、泥炭容重等重要指标的基础数据,或者由于这些指标统计核算的口径不同,导致很难对泥炭地有机碳储量进行准确估算。最后分析了影响泥炭地有机碳储量动态变化的主要影响因素,以期为泥炭资源可持续利用和保护泥炭地碳储存功能提供科学依据。

  • 标签: 泥炭 泥炭地 有机碳储量 世界 影响因素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人民已经脱离仅追求温饱的阶段,对多方面均有更高目标的向往,农产品的高质量、安全亦在其中。现今社会的人类被各种各样的污染包围着,哪怕是食物也未能幸免于难。粮食的种植中应用大量化肥、农药,畜牧业养殖亦被各种激素荼毒,这不仅造成了诸多食品安全问题,还对人类的身体健康造成一定威胁。而有机种植的出现让人们看到曙光,不仅带来健康的食品,还有利于农业生态进入可持续发展状态。

  • 标签: 有机农业 种植技术 发展方向
  • 简介:摘要 实际工程中采取地下水降水措施时,因铁、含量超标,水质未达到排放标准。本研究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铁、同步去除的水处理措施。成都市青白江区某 下穿隧道处 地下降 水中 Fe2+、平均含量分别为 33.48mg/l、 15.93 mg/l,均超过市政污水管网允许排放值 10mg/l、 8mg/l。以上述案例为研究对象,水处理时首先采用跌水曝气法、机械曝气法两阶段法将二价铁氧化为三价铁,然后采用化学沉淀法利用三价铁与磷酸盐生成磷酸铁沉淀除,使得铁、得到同步去除;同时随着三价铁水解,生成 Fe(OH)3胶体与高浊度水中的悬浮颗粒、胶体等杂质相互碰撞形成大颗粒,进而通过絮凝沉淀去除。

  • 标签: 地下水 除铁 除磷 曝气
  • 简介:摘要:通过对石膏材料的优点和作用进行论述,结合大量工程实践经验,分析石膏在建筑工程砌体墙抹灰中的应用。

  • 标签: 磷石膏 砌体 施工 工艺
  • 简介:摘要:通过对石膏材料的优点和作用进行论述,结合大量工程实践经验,分析石膏在建筑工程砌体墙抹灰中的应用。

  • 标签: 磷石膏 砌体 施工 工艺
  • 简介:摘要:能源的利用效率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在实践中不难发现,石膏中的杂质会极大地损害石膏的利用价值。因此,相关工作人员应当做好石膏建材原料的预处理工作,提升石膏的利用效率。本文主要围绕着石膏的预处理方法展开分析讨论,这具有极强的现实意义。

  • 标签: 磷石膏 建材原料 预处理技术 杂质
  • 简介:摘要:近年来,建筑工程一直在飞速发展,所使用到的建筑材料的种类也日益增多,其中,石膏是生产建筑材料的一个主要材料,有着重要的应用价值,因此,本篇文章对其具体的处理方式以及生产建筑材料的方式进行了分析,并对其应用进行了研究,旨在为其他人提供参考。

  • 标签: 磷石膏 建筑材料 生产 应用
  • 简介:摘要本文根据SBR工艺的特征及生物除的机理,介绍了循序间歇式生物除工艺在不同工况下的除效果,分析了此工艺除的特点。试验研究表明,生物除需要一定的厌氧条件,且须在厌氧阶段后进行充足的曝气。合理分配厌氧、好氧和沉淀时间,能够提高的去除率和降低出水的浓度。

  • 标签: 循序间歇式活性污泥法除磷厌氧
  • 简介:摘要:随着经济发展以及人民生活水平不断地提高,社会对生态环境改善的需求日益迫切,尤其表现在对水环境的向好改善上。为进一步改善流域水质,巩固河道环境综合治理的成果,各地方污水处理排放标准近年逐渐提高。断面水质“倒逼”污水处理行业强化运行、精准管理并技术革新,下面将就化学除工艺的应用实例与大家分享经验。

  • 标签: 磁混凝沉淀 除磷
  • 简介:有机包裹体研究的某些进展施继锡(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贵阳550002)兰文波(中国科学院地质新技术研究所,广州510640)关键词有机包裹体,油气勘探和金属有机成矿,分析方法有机包裹体及其在油气勘探与金属有机成矿中的应用,已成为流体包裹体研究的...

  • 标签: 有机包裹体 油气勘探和金属有机成矿 分析方法
  • 简介:为探明湿地根孔的分布特征及其去除机理,于2008年4~7月调查了白洋淀排污河——府河沿岸芦苇(Phragmitesaustralis)湿地中根孔的分布,并研究了根孔系统中3种典型介质对的吸附特点。调查发现,排污河沿岸苇地剖面上死根孔数目约占40%,根孔的存在大大增加了交错带土壤的导水速率和水/土接触的有效面积。野外剖面清查发现,死根孔内部常存在着湿润而松软的颗粒填充物,由于交错带与周边水体的间歇性水文交换过程,湿地基质中存在明显的红棕色氧化性土壤。试验表明,根孔内部填充物、湿地氧化性基质土和湿地基质土3种典型介质对都有很高的吸附容量,而湿地基质和根孔内部不同的水流条件明显影响其物理化学性质和吸附性质。湿地氧化性基质土、湿地基质土和根孔内部填充物的最大吸附量分别为1186.0mg/kg、714.6mg/kg和650.1mg/kg。从吸附平衡浓度(EPC0)来看,三者无显著差别,均在0.025mg/L左右,表明这3种介质可以吸附较低浓度的。而更接近田间条件的动态吸附试验中,饱和吸附量分别为:湿地氧化性基质土约320mg/kg,湿地基质土约200mg/kg,根孔内部填充物约140mg/kg。根孔内部填充物吸附的较之二种基质土更容易解吸。以上结果说明,芦苇湿地根区3种典型介质均有较高的吸附容量,根孔内部填充物吸附能力低于湿地基质土壤,但错综复杂的根孔系统增加了吸附表面积,使水分和土壤充分接触,从而保持了根孔系统良好的去除效果。

  • 标签: 白洋淀 芦苇湿地 磷吸附 平衡浓度 吸附容量
  • 简介:本文研究了在挪威大大陆边缘一线长2000km区域内分布的上侏罗统富有机质硅质碎屑岩的地震成像资料。这些岩石被视为北海和挪威海大部分大油气田的主力烃源岩。我们研究了富有机质地层围限的薄皮重力滑脱构造的典型地震响应。最典型的构造是铲状断层,它们在富有机质地层的上段出现分支并旋转,而在其底部附近则滑脱。这种现象可能在较大范围内可见(10,000km^2),但更常见的情况是仅限于掀斜地区。断层的走向与沉积物质下倾移动方向垂直,因此断层的走向可用于指示古倾向。我们观察到了几类收缩构造,其埋深最大只有几百米。尽管它们不仅限于富有机质页岩,但这些地层围限的构造可能有助于确定盆地中是否存在富有机质层段。我们认为,粘土中有机质含量的增加会减少渗透率。与压实作用有关的垂向流体流动可能在埋藏早期在渗透性较差的富有机质层的底部形成流体超压。这样的超高流体压力层构成了低摩阻拆离面,拆离面上覆沉积层滑动形成了典型的薄皮变形构造。

  • 标签: 有机质含量 变形构造 页岩 滑脱构造 硅质碎屑岩 主力烃源岩
  • 简介:摘要:在我国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国家较为重视农业的发展,可持续发展是我国对新时期农业发展提出的要求。为了贯彻落实可持续发展观,我国农业发展不断向有机农业发展方向转变。而在有机农业生产过程中,为了确保生产质量,需要合理采用土壤培肥技术。本文对有机农业种植土壤培肥技术进行分析,以供参考。

  • 标签: 有机农业 种植土壤 培肥技术
  • 简介:摘要工业产业中有机废气的排放量较大,废气浓度较高并且传播时间较长,有些有机废气已经被归到致癌物气体范围之内,对自然环境及空气造成的破坏较为严重,同时也会对人们身体健康埋下安全隐患。本文主要探究了工业有机废气污染的危害,主要处理技术以及技术展望,以供参考。

  • 标签: 有机废气 处理技术 技术展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