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西藏农村公路建设的发展已经延续到了西藏自治区,各个乡镇都已全面覆盖,同时在发展建设西藏农村公路中,工程质量的管理依然存在一些问题,本文就题目中的相关内容进行详细的阐述和分析研究,并针对出现的问题采取相应的解决措施,希望能在同期发展的项目中做出一定的参考价值。

  • 标签: 西藏公路 质量管理 公共建设
  • 简介:介绍了2008年10月6日西藏当雄6.6级地震的基本情况,认为当雄6.6级地震势必对西藏的中部及东南部地区的地震活动产生一定的影响,对此次地震提出一些相关问题并进行了分析。

  • 标签: 地震基本参数 地震灾害 余震 当雄6.6级地震
  • 简介:摘要:西藏地区具有独特的地形特征,在高海拔大气和天气系统的影响下,西北地区气候复杂多样,干燥寒冷,东南地区炎热潮湿,还有多种多样的区域气候和明显的垂直气候区。西藏的生态环境脆弱,易受许多天气灾害和气候变化的影响。专家研究表明,高纬度和高海拔地区更容易受到全球变暖的影响。

  • 标签: 西藏 气象灾害 特征 防御措施
  • 简介:摘要:大昭寺位于拉萨市老城区,已有 1300多年历史,为世界文化遗产、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本文结合大昭寺文物消防工程设计实践及个人体会,就大昭寺消防灭火系统设计选型过程中的设计原则、影响因素及方法简作阐述。

  • 标签: 大昭寺,消防灭火,设计,选型
  • 简介:西藏地处印度板块与欧亚板块的接触带上,是我国强震多发地区之一。1973年7月14日申扎西北7.3级大震后至今已23年无7级以上大震发生,超过本世纪7级大震的最长间隔时间。另外,结合其它的地震学条件分析,认为西藏的喜马拉雅中南地区,尤其是察隅、桑日—申扎与聂拉木是未来1~3年内发生大震的危险地域。

  • 标签: 强震原地复发 强震活动周期 强震迁移 地震条带
  • 简介:分析了仲巴县6.8级地震后的灾害特征,并提出了今后有效预防震灾、减轻灾害的建议和措施。

  • 标签: 仲巴6.8级地震 地震灾害 对策
  • 简介:0引言运动是宇宙的主题。天体运动、地壳运动、生命运动等等,演化出无垠的宇宙,绚丽的地球和多彩的世界。大自然在赋予了人类生存发展的地球环境的同时又以种种的自然灾害不断地考验着人类的生存能力。在这些自然灾害中,地震做为一种地球构造运动的表现形式,它与固体地球的形成是一样久远的。有文字记载以来,不同民族的历史都详尽不一地记录了地震对人类繁衍的摧残和对人类文明的毁灭。

  • 标签: 防震减灾工作 西藏 地球环境 人类生存 天体运动 自然灾害
  • 简介:西藏多龙矿集区位于特提斯成矿域班公湖怒江成矿带西段,目前区内已经探明了多不杂等五处超大型斑岩铜矿,并发现拿顿等多处铜矿(化)点,通过对已知矿体成矿规律研究,进步探讨、圈定找矿靶区,以期获得新的重大找矿突破.

  • 标签: 西藏多龙矿集区 斑岩铜矿 找矿靶区
  • 简介:通过收集、分析前人大量的实测剖面资料,以岩石地层为基础、生物地层为依据,对西藏色林错-它日错地区地层单元进行对比清理研究,认为1/25万区调报告中所建立的下奥陶统拉塞组应归为柯尔多组,三叠系多布日组应归为确哈拉群,并将区内白垩系重新厘定、划分为下统去申拉组、则弄组、多尼组、郎山组,上统竟柱山组,废弃了一批地层单元,统一了该区地层划分对比。

  • 标签: 地层 清理研究 色林错—它日错
  • 简介:2010年7月,对巴嘎雪湿地5块采样地的土壤动物进行了调查,共捕获大型和中小型土壤动物47类4832只,隶属于3门6纲12目34科。土壤动物的优势类群为绥螨科(Sejidae)、等节跳属(Isotoma)和隐跳属(Cryptopygus),占总捕获量的31.76%;常见类群31类,占总捕获量的60.83%;稀有类群13类,占总捕获量的7.41%。巴嘎雪湿地土壤动物以腐食性动物为主,捕食性动物次之,植食性动物最少。各采样地的土壤动物数量和种类在土壤中具有明显的表聚性。湿草甸的土壤动物物种多样性最丰富、物种分布最均匀,更适合土壤动物生存。5块采样地土壤动物间的相似程度表现为极不相似到中等不相似,表明巴嘎雪湿地出水口和进水口所处环境差异较大。

  • 标签: 土壤动物 群落特征 巴嘎雪湿地 黑颈鹤(Grusnigricollis)栖息地 西藏
  • 简介:在掌握西藏南部(26°~32°N,78°~98°E)19次历史地震数据后,从时间对称性方面研究该区域历史地震发生规律,分析未来地震发生的可能时间,从而为西藏地震灾害的监测提供一定的依据。从三元、四元和五元可公度信息提取法和蝴蝶结构法进行分析,得出未来10年内,西藏南部Ms≥6.6级地震的信号在2012年、2013年和2015年较强,有发生6.6级以上地震的可能。

  • 标签: 趋势判断 对称性 蝴蝶结构 可公度 西藏
  • 简介:摘要: 西藏地区大部分处于高寒地区,氧气稀薄,气温随着海拔的升高而降低,日常温度偏低,一年之中绝大多数时间十分寒冷,建筑工程施工技术应用受气候条件严重制约;当地太阳辐射较大,日气温变化强烈,昼夜温差较大,由于温度变化所引起的变形造成建筑外涂层材料出现拉应力,容易出现裂缝;特别风大、水分易蒸发,干湿变化频繁,更容易受到冻融、干湿、腐蚀因素的影响;且高原地区大多数工地地处偏远,交通不便,生活环境及医疗条件差,当地建筑材料质量和施工人员素质不高,造成工程质量难以得到有效保障。上述因素决定了西藏地区工程建设新技术应用的重点集中在建筑保温节能和装配式建筑两大方向,保温节能应对气候条件的影响,装配式建筑应对地域偏远带来的运输困难及应用传统建造方式效率低下的问题。

  • 标签: 保温材料 装饰 寒区工艺
  • 简介:摘要: 西藏地区大部分处于高寒地区,氧气稀薄,气温随着海拔的升高而降低,日常温度偏低,一年之中绝大多数时间十分寒冷,建筑工程施工技术应用受气候条件严重制约;当地太阳辐射较大,日气温变化强烈,昼夜温差较大,由于温度变化所引起的变形造成建筑外涂层材料出现拉应力,容易出现裂缝;特别风大、水分易蒸发,干湿变化频繁,更容易受到冻融、干湿、腐蚀因素的影响;且高原地区大多数工地地处偏远,交通不便,生活环境及医疗条件差,当地建筑材料质量和施工人员素质不高,造成工程质量难以得到有效保障。上述因素决定了西藏地区工程建设新技术应用的重点集中在建筑保温节能和装配式建筑两大方向,保温节能应对气候条件的影响,装配式建筑应对地域偏远带来的运输困难及应用传统建造方式效率低下的问题。

  • 标签: 保温材料 装饰 寒区工艺
  • 简介:西藏尼木斑岩铜矿是近年发现的大型斑岩型铜矿。在矿产勘查过程中采用综合物探方法圈定勘查目标、缩小找矿靶区、确定异常源、推测异常空间形态等工作,取得了较好的勘查效果。说明在西藏尼木斑岩铜矿综合运用地面高精度磁测、激电中梯、激电测深等物探勘查方法,能减少物探的多解性,较好地解决具体的地质问题。

  • 标签: 斑岩铜矿 综合物探 高精度磁测 激电中梯 激电测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