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22 个结果
  • 简介:西北缘是准噶尔盆地的主要油气聚集区之一,勘探程度较高.从含油气系统观点出发,以烃源岩为主线,以地质作用为切入点,总结了西北缘油气富集规律.西北缘位于玛湖-盆1井西复合含油气系统主体部位,油源十分充足,为油气大规模聚集成藏奠定了基础.西北缘油气分布受油气系统、断裂、区域盖层及不整和等因素控制.

  • 标签: 西北缘 油气 输导体系 规律
  • 简介:摘要: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国家对有色金属矿产资源的开发、监管、控制力度在逐渐地的加强。矿产资源是非可再生资源,必须要实施科学有效的战略性开采计划,大红山铜矿自发现至今,被科学界视为地质科学研究的课堂范本,以及我国有色金属研究的天然实验室之一,本文将通过对大红山铜矿控矿的因素进行全面的分析,并对其矿脉主体的富集规律进行探究,为大红山铜矿开采计划的制定、开采深部的科学性规划起到关键性的促进作用。

  • 标签: 大红山铜矿 控矿因素 富集规律
  • 简介:抚顺地区金矿氧化带中金的次生富集特征十分明显,可划分为氧化淋滤贫化带、次生富集带、原生带三个带。次生富集带中金的富集原因主要为原生金矿中的金矿物在氧化环境下溶解或形成胶体金,迁移至有利于汇集的还原环境时发生沉淀并富集

  • 标签: 金矿 次生富集带 胶体金 辽宁抚顺
  • 简介:摘要:为厘清白音查干凹陷不同类型原油成因,明确不同类型原油富集机理,采用油气地球化学分析方法,结合地质研究,从烃源岩、原油地化特征、油气成藏主控因素等方面进行研究,剖析了不同类型原油的成因及来源,明确了各类原油富集机理。白音查干凹陷成熟稀油来源于腾下段和阿尔善组烃源岩,主要在晚期成熟阶段充注成藏;原生稠油主要来源于都一段低熟烃源岩,生物降解稠油主要来源于腾下段和阿尔善组烃源岩,为后期构造调整而形成的次生油气藏。不同类型的油气环洼槽带分布,受主洼槽、主断裂和油气储集相带控制,从洼陷带向斜坡区呈现稀油-稠油-超稠油的环带状分布特征,主力生烃层系控制了油气的纵向分布,都一段和腾格尔组是油气主要富集层系。

  • 标签: 白音查干凹陷 烃源岩特征 生物标志化合物 油气来源 油气富集机理
  • 简介:为了揭示长白山锦北泥炭沼泽区泥炭沉积环境和重金属元素的历史变化及其对环境的指示意义,利用荷兰Wardenaar泥炭采样器采取泥炭样品并对样品进行高分辨率切割.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和等离子体发射光谱仪测定不同深度剖面Ca,Mg,Na,K,Al,Ti,Cu,Zn,Fe,Mn,Pb,Cr,Ni和Co的浓度.研究分析了Ca,Mg,Na,K,Al,Ti,Mn,Zn,Cu,Pb,Cr,Ni和Co在泥炭剖面的分布趋势并对其进行了相关分析和富集分析,得出Mn,Zn,Cu,Pb,Cr,Ni和Co呈显著相关且在泥炭表层明显累积,揭示出泥炭表层重金属元素的大气沉降来源,表明近年来人类重金属消耗量及排放量的增加是大气沉降重金属元素的主要释放源,而且环境中重金属污染有加重的趋势.

  • 标签: 元素 泥炭 长白山锦北
  • 简介:泌阳凹陷为一东秦岭褶皱带上发育起来的中新生代箕状断陷。安棚地区位于该凹陷东南部,来自南部陡坡带的扇三角洲砂体与安棚鼻状构造配置形成以砂岩上倾尖灭为主要圈闭类型的油气藏。油气储层成岩演化阶段进入晚成岩B期,成岩作用较强,储层物性较差,具低孔低渗特征。但沿鼻状构造的轴部微裂缝较发育,改善了储层储集性能。研究认为,丰富的油源,良好的构造背景,有利的生储盖组合,早期形成的圈闭等地质条件是安棚地区油气富集的主控因素。

  • 标签: 泌阳凹陷 油气成藏条件 富集主控因素 安棚地区
  • 简介:试验了410#哌啶树脂对微量金的吸附性能,在ψ为5%-10%的王水介质中,Au与Cl^-可形成[AuCl^-]络阴离子,并可被410#哌啶树脂吸附.吸附物采用30g/L硫脲溶液解吸后,进行原子吸收光谱测定,方法经金管理样测定试验,结果与推荐值相符。

  • 标签: 哌啶树脂 分离富集 光谱测定
  • 简介:以西藏自治区昌都市八宿县白马地区为主要研究对象,利用地球物理勘探手段,结合研究区区域地层和水文地质等资料,确定出研究区的地下水主要为基岩类裂隙水和碳酸岩盐类裂隙岩溶水,根据其曲线特征响应划分出三个含地下水岩石地层组合。

  • 标签: 八宿县 地下水类型 岩石地层组合
  • 简介:通过对照处理和5mg/L、10mg/L、30mg/L、60mg/L、100mg/L和150mg/L6个Pb^2+浓度溶液的水培试验,分析了菖蒲(Acoruscalamus)、芦苇(Phragmitesaustralis)和水葱(Scirpustabernaemontani)的不同生长部位对于Pb^2+的积累效果。结果表明,水葱、菖蒲和芦苇体内地上部分和地下部分的Pb^2+含量均随着水溶液中污染物浓度的增大而增加,表现出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在同一Pb^2+浓度处理条件下,水葱、菖蒲、芦苇体内的Pb^2+含量存在显著差异,菖蒲地下和地上部分富集的Pb^2+含量最高,表现出较强的富集能力。水葱地下部分对Pb^2+的富集能力在各个浓度处理条件下均高于地上部分;在对照处理和较低处理浓度下,芦苇与水葱相同,地下部分pb^2+积累浓度高于地上部分,而菖蒲则是地上部分的富集浓度高于地下部分;在较高浓度处理条件下,菖蒲和芦苇地上部分的富集浓度较地下部分高。3种湿地植物在高浓度的Pb^2+处理条件下,均表现出较强的富集能力,可作为植物修复重金属污染水体的遴选物种。

  • 标签: 菖蒲 芦苇 水葱 Pb~2+ 富集
  • 简介:86号带是一复杂的控矿断裂构造组带,是希望矿床主要的储矿构造带。文中提出并阐述了86号组带的概念,以及组带沿走向和倾向呈有规律而不均衡的展布特征;矿体产出幅度。密集部位,矿段划分,富铀矿展布特征;铀矿富集的特殊构造组合和变异部位特征;以及以富矿为主的西矿段向西南侧伏部位和构造交接复合夹持部位,是今后深部探查研究重点的看法和建议。

  • 标签: 花岗岩型铀矿床 86号组带 构造夹持部位 构造变异 构造组合
  • 简介:[摘要]淄博市大武水源地是我国北方罕见的特大型地下岩溶水水源地,也是淄博市主要的城市供水水源地,目前区域内规模以上的企业已达四百多家,这些企业对大武地下水富集区水质安全构成严重威胁,直接威胁着水源地水资源的进一步开发利用。本次研究主要通过对大武地下水富集生态环境现状进行调查分析,并提出规划治理方案,为大武地下水富集区生态保护与修复提供决策参考。

  • 标签: []水源地,调查分析,生态保护与修复
  • 简介:摘要:为探究尾矿库自然堆存状态下的重金属元素垂向分布特征及富集程度,采集尾矿库钻孔剖面,通过环境地球化学和水文地球化学法,探究不同深度尾矿的重金属总量及整体富集程度,采用高温密闭消解法、相关性分析法和富集因子法,得出V、Cr、Cu、Zn元素含量随剖面深度增加而整体呈现上升趋势,As元素含量随剖面深度增加而整体呈现下降趋势;五种金属元素富集系数EF值从大到小排序为:Cu(7.72)>V(3.78)>As(4.10)>Zn(2.04)>Cr(0.47),Cu元素显著富集

  • 标签: 重金属 相关性 富集因子
  • 简介:从十红滩矿床西山窑组第三岩性段的铀矿化特征人手,通过与第三岩性段的铀富集有关的构造、古气候、岩相古地理、水文地质和地球化学及有效还原剂等因素的探讨,认为十红滩第三岩性段的铀矿体的形成主要为含铀(砂体)建造的存在、含铀含氧水的长期补给以及有效还原剂的存在。

  • 标签: 铀矿化 富集因素 十红滩铀矿床
  • 简介:研究了台州湾海域海水和表层沉积物中15种多环芳烃(PAHs)的浓度水平,评价了表层沉积物对多环芳烃的富集规律,探讨其可能来源。结果表明,表层沉积物中PAHs的浓度范围为85.4~167.6ng/g,平均值为138.62ng/g,总多环芳烃的最大值是椒江码头。表层沉积物中二环、三环、四环、五环和六环多环芳烃占总多环芳烃的百分含量平均值分别为7.8%,42.1%,33.3%,9.6%和7.2%,三环多环芳烃的含量最高;表层沉积物对多环芳烃的富集系数为532.7~1068.9,平均值为807.5,单组分菲的富集系数最高为122.7,最小的是苯并(a)芘为2.7:台州湾表层沉积物中的多环芳烃主要来源于燃煤污染,部分来源于石油烃类物质的直接污染。

  • 标签: 台州湾 表层沉积物 多环芳烃(PAHs) 浓度水平
  • 简介:研究了台州湾海域海水和表层沉积物中15种多环芳烃(PAHs)的浓度水平,评价了表层沉积物对多环芳烃的富集规律,探讨其可能来源。结果表明,表层沉积物中PAHs的浓度范围为85.4~167.6ng/g,平均值为138.62ng/g,总多环芳烃的最大值是椒江码头。表层沉积物中二环、三环、四环、五环和六环多环芳烃占总多环芳烃的百分含量平均值分别为7.8%,42.1%,33.3%,9.6%和7.2%,三环多环芳烃的含量最高;表层沉积物对多环芳烃的富集系数为532.7~1068.9,平均值为807.5,单组分菲的富集系数最高为122.7,最小的是苯并(a)芘为2.7;台州湾表层沉积物中的多环芳烃主要来源于燃煤污染,部分来源于石油烃类物质的直接污染。更多还原

  • 标签: 台州湾 表层沉积物 多环芳烃(PAHs) 浓度水平
  • 简介:为厘清黔中地区下石炭统九架炉组铝质黏土岩系中锂的超常富集机制(Li2O平均含量0.21%,最高达0.74%),为寻找锂资源提供新的途径,对黔中地区4个典型剖面进行了富锂黏土岩的主量、微量及稀土元素在剖面上的分布规律研究。结果表明,下石炭统九架炉组与下伏寒武系娄山关群白云岩的不活动元素比值相同,且其稀土元素球粒陨石标准化配分模式相似,都以轻稀土富集的平缓右倾型为特征,暗示九架炉组的形成可能与下伏娄山关群白云岩的风化和酸不溶物的积累有关。元素相关性分析和风化作用强度指标研究发现,锂含量与CIA和Si/Al值皆呈负相关的关系。初步推测,泥质白云岩的风化分解,主量元素的大幅度流失,是造成锂超常富集的重要机制。

  • 标签: 黔中 黏土岩 白云岩 风化作用 富集机理
  • 简介:建立了以纳米二氧化钛(TiO2)作为吸附剂填充微柱,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ICP-MS)法测试Cu^2+,Cd^2+,Pb^2+和Ni^2+离子的分析方法.考察了不同pH值、洗脱液浓度、样品流速、体积和外源干扰离子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在pH值8~10范围内待测离子可被TiO2定量吸附,2.0molL^-1HNO3可将吸附在微柱上的待测物完全洗脱,优化条件下本方法对溶液中Cu^2+,Cd^2+,Ph^2+和M^2+离子检出限分别为:0.02,0.01,0.01,0.02μgL~,相对标准偏差小于2%(n=7),富集系数50倍.对水系沉积物标准物质(GBW07310)的测定值与标准值相一致,方法具有简便、快速,灵敏度高,重现性好的优点,可满足河口水体与沉积物样品中痕量金属元素定量分析的要求.

  • 标签: 纳米二氧化钛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 固相萃取 重金属
  • 简介:本文根据不同矿石沥青铀矿U^4+/u^6+的比值,成岩、成矿年龄等实事提出了砂岩铀矿由深源铀矿与天水再造铀矿两部分组成。认识到砂岩型、煤岩型、泥岩型铀矿初始阶段为“三位一体”,后来再造富集、分离,最后阐明了“三位一体再造富集”模式的找矿方法。

  • 标签: 三位一体再造富集 烃碱流体 热沉积 同生构造 再造成矿 矿胎层
  • 简介:基于威远地区地震资料构造解释成果、钻井资料和地质背景,通过对05wy11和05wy30地震测线剖面演化史恢复和分析,认为威远背斜发育过程中至少经历了早起拉张和晚期挤压两种不同构造动力学背景的构造运动,其证据为现今保留的高角度正断层、低角度逆断层和上逆下正反转断层。威远背斜的形成可分为早古生代的雏形期、二叠纪—中三叠世稳定期、晚三叠世—始新世的调整期和渐新世—现今的定型期。最后结合生烃史及构造—演化史分析了构造演化对下古生界油气藏的控制作用。

  • 标签: 威远背斜 地震解释 构造演化 高角度断层 反转断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