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7
138 个结果
  • 简介:蒙古人民共和国位于亚洲中部(通称蒙古,但过去在英文文献中常指为外蒙古),包括2×10^6km^2的大草原、沙漠和山地区。人们对有关蒙古地质情况的了解比较有限,特别是非蒙古和俄罗斯的地质学家对蒙古的了解就更少了。为了引起人们更大的研究兴趣,本文着重介绍蒙古地质演化过程中,湖盆、湖泊和湖相层序的发育情况,

  • 标签: 层序 湖泊 演化过程 湖盆 湖相 蒙古
  • 简介:在分析吐哈地区区域应力场性质的基础上,把盆地的形成与发展分为三个阶段。重点阐述各阶段的受力性质、原型盆地类型、沉积环境、沉积厚度及原型盆地的改造。

  • 标签: 吐哈盆地 沉积环境 原型盆地 演化
  • 简介:美国系统的气象观测记录要追溯到大革命前,当时乔治·华盛顿和托马斯·杰斐逊都在佛能山(MountVernon)和蒙提思鹿山(MountMonticello)开展最初始的观测。虽然观测和小型网络在大革命和19世纪中期之间有所扩张,

  • 标签: 气象观测 演化历史 美国 观测记录 小型网络 托马斯
  • 简介:摘 要:侏罗纪时期气候发生过剧烈变化,能划分为早侏罗世早中期、晚期,中侏罗世早、晚期以及晚侏罗世等5个演化阶段。早侏罗世我国北方为温暖潮湿气候;中侏罗世早期,气候属于潮湿类型;中侏罗世晚期,转变为半潮湿-半干旱气候;晚侏罗世时期,东北北部地区显示为潮湿气候,华北和西北地区处于半干旱-干旱气候。东南地区早侏罗世以温湿气候为主;中侏罗世早期为半温湿气候,并存在短暂干热气候,中期开始逐渐向半干热气候过渡;晚侏罗世时期,南部气候为干燥炎热。西南地区早侏罗世早期为半潮湿温凉或湿热型气候;早侏罗世晚期为半干旱炎热气候环境;中侏罗世时期为以半干旱-干旱为主伴有湿润的气候特征;晚侏罗世时期,属半干旱半湿润气候。西藏—滇西地区早侏罗世为偏潮湿的热带和亚热带气候;中侏罗世时期,为炎热气候;在晚侏罗世羌塘盆地的气候演变为热-干型。

  • 标签: 侏罗纪 古气候 演化特征
  • 简介:二叠盆地地质区经历了被动陆缘(850~310Ma)、大陆碰撞(310~265Ma)、二叠盆地发育(265~230Ma)、稳定台地(230~80Ma)、拉腊米构造运动(80~50Ma)、火山活动(50—30Ma)和盆山构造作用(24~OMa)等构造演化阶段。其中从寒武纪到密西西比纪的被动陆缘阶段、从早宾夕法尼亚世到早二叠世的大陆碰撞阶段和二叠纪盆地发育阶段是二叠盆地地质区主要的构造演化阶段。

  • 标签: 盆地构造演化 简史 被动陆缘 盆地地质 大陆碰撞 演化阶段
  • 简介:介绍了双得统计演化的方法和手段,并对激变星的形成进行了Monte-Carlo模拟,模拟显示,激变变星的诞生度、白矮子星质量分布、轨道周期分布的理论结果与观测结果保持一致。另外,还研究了激变变星的形成与模型参量之间的关系,这些参量包括公共包层抛射效率、双星初始质量比分布、年龄、金融丰度等。

  • 标签: 恒星演化 双星 白矮星 激变变星 蒙特卡罗模拟 诞生率
  • 简介:摘要: 大洋中脊可以抽象的认为是指贯穿整个海洋的一些列山脉,整合所有面积加起来约占海洋的三分之一,研究海洋地质构造活动必然需要研究大洋中脊,其对于整个海洋的构造活动的演化都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本文通过对洋中脊的宏观概念、构造特征以及演化过程等方面进行了系统的阐述,给读者对于洋中脊的更加深入的了解。

  • 标签: 洋中脊 构造特征 分段性 演化过程
  • 简介:新疆古地磁研究始于1979年,20年来通过对塔里木、准噶尔、昆仑山等地区的古地磁研究,获得了古生代—新生代塔里木板块、准噶尔板块和青藏板块古地磁极移曲线和古纬度资料。震旦纪以前塔里木板块尚未形成,晚震旦世在赤道附近各地块才联合成塔里木板块的主体部分。后经历了两次快速北移,一次快速南移。准噶尔板块早古生代为一个独立的微板块,在晚古生代与哈萨克斯坦板块联合成一体,组成了哈萨克斯坦-准噶尔板块;塔里木板块震旦纪时还属冈瓦纳大陆的一个组成部分,早古生代逐渐脱离了冈瓦纳大陆,快速向北漂移,晚古生代早期与准噶尔板块首次在东部碰撞,成为劳亚大陆南缘的一个增生体。将介于劳亚大陆和冈瓦纳大陆之间的古陆体,称之谓华夏古陆群。晚古生代末—中生代早期,华夏古陆群先后增生到劳亚大陆南缘;早古生代早期古特提斯洋尚未形成,诸地块处于冈瓦纳大陆范围内,位于南半球的赤道附近。在中-晚志留世,这些地(板)块才快速向北漂移,由于洋扩张,形成了古特提斯洋,构成了三大陆块群夹两个大洋的古地理格局;二叠纪是特提斯构造演化关键时期,晚侏罗-早白垩世昆仑地块与柴达木地块和塔里木地块发生碰撞,联合成一体。早侏罗世早期柴达木地块等与塔里木地块发生碰撞联合,造成了古特提斯洋消亡。早侏罗世中期,开

  • 标签: 新疆及周边 古地磁 构造演化 古地理再造 晚古生代 华夏古陆群
  • 简介:对刘桂馥(1995)[1]提出的递归相似进行计算机编程,并用此法作了特殊个例分析。与统计概念不同,文中的跃变定义为前R个数据不能完全表达当前时刻值的程度。通过对百余年(1856—1991年)南北半球太平洋、大西洋和印度洋季海温距平的递归相似分析发现:在适当分辨率下,当6≤R≤20时跃变具有准10年周期;当25≤R≤80时跃变主要出现在1890年左右、1910年左右和1930年左右,50—70年代为跃变的群发期

  • 标签: 递归相似 跃变 海温
  • 简介:根据新疆及其它相关地学断面所获资料,论述了中国西北盆山构造地区的地壳结构.已有资料表明,在中国西北盆山地区,山脉和盆地具有明显不同的地壳结构,它们的地壳厚度不同,表现为山区地壳厚,具有明显的山根;盆地区地壳厚度小.同时地壳分层和各层的组分也有所差异.这些地壳本身结构性的差异,以及它们所受到的应力状态和热状态的不同,就是本区各种构造活动产生的根源.最后从区内地质构造形成过程讨论了区内地壳不同结构形成的演化历史.

  • 标签: 地壳结构 中国西北 地壳厚度 盆地 地学断面 构造活动
  • 简介:深沪湾位于台湾海峡西岸中段(118°38′~118°41′E,24°38′~24°40′N),福建省晋江市图1深沪湾的位置东南,泉州湾与围头弯之间。湾口朝东,湾口较大,约45km,比海湾东西宽度还长约250m,海湾呈肾状。海湾的北岸是石狮市永宁镇,...

  • 标签: 深沪湾 古牡蛎礁 海岸演化 海平面变化 海底古森林遗迹 牡蛎壳
  • 简介:通过对内蒙古东部中等地震的有序分布、中等地震密集增强、地震从集、空区和条带及显著地震及中强地震迁移背景方面的演化特征研究,分析认为,阿巴嘎旗及邻区、扎兰屯-牙克石、呼伦贝尔-兴安盟-锡盟-通辽交界地区将是未来中强地震的可能区域。通过对2003年8月-2006年3月间发生在东部的中强地震沿大兴安岭对迁特征研究,综合认为,内蒙古东部已成为东北地区中强地震活动主体地区。

  • 标签: 内蒙古东部地区 有序分布 地震丛集 地震活动 演化特征
  • 简介:系统分析了胶东测区1996—2009年期间流动重力测量资料,着重探讨了1996年以来相邻期的重力点值的空间变化规律,重力场有规律的变化表现为:胶东测区自观测以来有着活跃-平静-活跃-逐渐稳定的变化过程。另外,分析了胶东测区内断裂带附近的部分测点的点值和段差值变化特征,认为重力场变化与活动断裂构造密切相关,从而进一步加深了对胶东测区重力场时、空、强动态演化特征的初步认识,这为今后对山东地区重力场深入分析和研究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 标签: 胶东测区 重力场演化 地壳运动 构造活动
  • 简介:以综合震源模式为基础,研究了强震发生前震群的时空演化特征和强震的位置预报,由震生时间与外因的相关性探讨了大震的逼近程度,整个研讨围绕我国的某些震例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物理模式对理解震群的成因,进行地震预报有要的指导意义。

  • 标签: 综合震源模式 强震预报 震群时空演化
  • 简介:四川盆地是中国剑龙类恐龙化石产出的集中地,主要包括华阳龙、沱江龙、巨棘龙、重庆龙、嘉陵龙、营山龙6属。除嘉陵龙外,另外5属均有腰带结构保存。剑龙类腰带是除了骨板外另一个重要的鉴定特征。该五属分布在4个连续的化石层,形成四川盆地的侏罗纪剑龙一条连续生长线。剑龙类腰带特征主要体现在髂骨、坐骨和耻骨的形态,根据其特征,可找到剑龙类从比较原始类型到进步类型的演化关系。四川盆地剑龙类有一个从华阳龙-重庆龙-巨棘龙-沱江龙-营山龙的演化过程,太白华阳龙是最原始的剑龙类,巨棘龙继承了部分原始性状,但它比华阳龙更为进步,巨棘龙应该是处于华阳龙和沱江龙之间的一个过渡类型,且与沱江龙的亲缘关系更近,是一类进化中的剑龙,营山龙位于四川盆地剑龙类演化的顶端。

  • 标签: 剑龙 腰带 演化 四川盆地
  • 简介:南里海盆地是三叠纪以来欧亚板块、印度板块、阿拉伯板块以及多个小板块之间相互作用的结果。在晚三叠世-早侏罗世,有多个小板块拼贴到欧亚古陆边缘,使古特提斯洋关闭。到侏罗-白垩纪,在庞蒂得斯(Pontides)、外高加索和伊朗板块以南的这一新的陆缘上发生了北倾的俯冲作用。这个俯冲带的海沟拉张(trench-pulling)效应引起了裂谷作用,产生了大高加索-原型南里海的弧后盆地,其宽度在晚白垩世-古近纪初达到了最大值。在始新世,小高加索、萨南达季(Sanandaj)-锡尔詹(Sirjan)和莫克兰(Makran)等板块被缝合到外高加索-塔莱什(Talesh)-南里海-卢特(Lut)板块体系之上。俯冲带则跳跃至西徐亚(Scythian)-图兰(Turan)板块边缘。南里海在渐新世-新近纪经历了重新组合。南里海微陆块(SCM)的向北移动导致了SCM和厄尔布尔士(Alborz)板块之间的裂谷作用。南里海盆地的西南部发生了重新开启,而其西北部的规模则逐渐缩小。在渐新世-早中新世,在南里海盆地沉积了迈科普(Maikop)组烃源岩。印度和卢特板块与欧亚板块的碰撞导致了中亚地区的变形,并产生了北西-南东向的扭断层体系。侏罗-白垩纪弧后体系消亡洋壳的残余部分以及第三纪的消亡洋壳,都被锁定在邻近的大陆板块和造山带之间。在上新世-第四纪堆积的厚层磨拉石型沉积物不但提供了储集岩,还为烃源岩的埋藏和成熟创造了条件。

  • 标签: 地球动力学演化 海盆地 侏罗-白垩纪 欧亚板块 印度板块 裂谷作用
  • 简介:在混合程对流理论基础上建立了湍流压的恒星结构与演化理论,以及在对流外壳中出现动力学非稳定性的判据。在此基础上研究了初始质量为2.8M⊙的星族I恒星从主序星到碳AGB星的质量非守恒演化。结果表明,在RGB星和AGB星阶段,靠近恒星表面区域内湍流压可以达到总压强的30%。且湍流压效应可能是导致RGB星和AGB星靠近表面区域产生了动力学非稳定性,从而造成物质向外逃逸的原因,我们认为湍流压效应可能就是造成有效温度低因而辐射压也低的RGB星产生强星风,以及AGB星产生超星风的物理原因,还发现当氦燃烧层源厚度与层源质量的比值小于0.04R⊙/M⊙时,层源内会出现热核反应的非稳定现象,即出现热脉动,且2.8M⊙AGB星经过6次热脉动后,恒星表面的C/O超过1,恒星演化成碳AGB星。

  • 标签: 恒星形成 恒星演化 AGB星 碳星 红巨星支 湍流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