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8 个结果
  • 简介:全球变暖已成为不争的事实,IPCC第四次评估报告中预测到本世纪末全球地表平均增温1.1-6.4℃。大量研究表明,温度升高可能直接或间接地影响森林生态系统的地上和地下生态过程,有关全球变暖对地上部分的影响在过去十几年已有许多报道,而到目前为止地下部分,包括根系、土壤等了解还十分有限。特别是在森林生态系统中,细根是植物吸收水分和养分,土壤碳输入以及土壤微生物活性的关键环节,对调控生态系统碳平衡以及对全球变化的响应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 标签: 土壤微生物活性 形态特征 杉木幼苗 细根 增温 森林生态系统
  • 简介:采用液体培养法,研究了铅(Pb)和镉(Cd)及其复合胁迫对黄菖蒲(Irispseudacorus)幼苗生长及生理的响应。将黄菖蒲幼苗培养于250mL培养瓶中,以1/2Hoagland营养液预培养7d后,然后进行500mg/LPb、25mg/LCd和500mg/LPb+25mg/LCd复合胁迫处理,28d后测定幼苗的各项生长及生理指标。结果表明,在500mg/LPb和25mg/LCd+500mg/LPb胁迫下,黄菖蒲幼苗地上部和地下部干重与对照相比都显著下降,所有处理的地下部干重与对照处理相比都显著下降;在所有处理下,幼苗的叶绿素a含量都下降;在500mg/LPb和25mg/LCd+500mg/LPb处理下,幼苗的叶绿素b和胡萝卜素含量下降都不显著;在500mg/LPb和25mg/LCd+500mg/LPb处理下,幼苗根和叶中的丙二醛(MDA)含量、脯氨酸(Pro)含量和过氧化物酶(POD)活性都增加,但是在25mg/LCd处理下,幼苗根和叶中的POD活性和叶中的MDA含量都显著减少。Pb和Cd可以有效诱导黄菖蒲幼苗Pro的合成,能提高黄菖蒲幼苗的抗性。

  • 标签: 黄菖蒲 淡水湿地 胁迫 生理反应
  • 简介:摘要:当前我国已是众所周知的世界第一大大豆进口国,如何增加我国大豆产量和质量已是非常紧迫的问题。本文从农业技术方面进行讨论,简析发展我国大豆产业的策略。

  • 标签: 农业技术 大豆产业 应用 对策
  • 简介:摘要:当前我国已是众所周知的世界第一大大豆进口国,如何增加我国大豆产量和质量已是非常紧迫的问题。本文从农业技术方面进行讨论,简析发展我国大豆产业的策略。

  • 标签: 农业技术 大豆产业 应用 对策
  • 简介:盐地碱蓬(Suaedasalsa)广泛分布于中国沿海湿地。2015年3月,在温室中,利用在天津市七里海湿地采集到的盐地碱蓬种子,在1PSU和10PSU盐度、0cm和3cm水淹深度以及小动物践踏(以用玻璃棒随机点触土壤表面来模拟)(干扰)或无干扰条件下,研究盐地碱蓬幼苗出土率和幼苗生长特点。研究结果表明,盐度和水淹深度对盐地碱蓬种子萌发无显著作用,而践踏对盐地碱蓬种子萌发、幼苗出土有显著的促进作用;相对于较低盐度,10PSU盐度对盐地碱蓬的幼苗高度和根长有促进作用;而水淹深度的增加对盐地碱蓬幼苗高度和根长有抑制作用;践踏使盐地碱蓬幼苗显著变矮和根长缩短。

  • 标签: 盐地碱蓬 幼苗出土 幼苗生长 盐度 水淹深度 践踏
  • 简介:摘要: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升,对食品安全性要求进一步提升,这也是人们生活状态发生改变的标志,从以往的吃饱穿暖,到现在的高质量生活。但是现在我们食用的一些视频在生长种植过程中往往会使用一些药物,提高其抗病虫害的能力。这些药物使用之后往往会产生一定的药物残留,为了保证人们饮食的健康,我国对相关的药物残留有明确的规定,必须在某个数值标准之下才能够进入食品加工行业,如果超过改标准可能会给我们的生活产生严重的影响。大豆、花生、豆油以及花生油这些产品也是我们生活中常用的,而大豆生长过程中往往也会喷洒诸如氟乐灵等药物,我国规定该药物的残留量要低于 0.05mg/kg。为了保证产品中药物残留的合格性,会用多重方法对其进行检测本文采用气相色谱法,对大豆、花生、豆油以及花生油中的氟乐灵残留进行测定

  • 标签: 气相色谱法,氟乐灵,残留量测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