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9
374 个结果
  • 简介:摘要:在检索了大量国内专利文献的基础上,对石墨掺杂改性混凝土国内专利技术进行统计和分析,分析了国内申请量趋势、申请人类型分布、分领域专利技术和主要申请人的专利技术。

  • 标签: 石墨烯 混凝土 专利技术
  • 简介:摘要:针对硬质合金硬度和摩擦磨损性能同时提升困难的问题,通过预制加入石墨的表面层和未加石墨的芯部形成梯度WC-11Co硬质合金。采用显微硬度仪,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往复式滑动摩擦机,激光共聚焦显微镜对试样的硬度、微观形貌、摩擦磨损性能进行了测试,结果表明:石墨的加入细化了晶粒,提升了两表层(石墨强化层)的硬度,提升了石墨强化层的耐磨性能,钴相的脱离和之后导致的碳化钨晶粒拔出是硬质合金摩擦磨损的主要机理,石墨的加入使钴相脱离更加困难,再加上晶粒细化的作用,共同提升了石墨强化层的耐磨性。

  • 标签: 石墨烯 硬质合金 梯度 摩擦磨损
  • 简介:摘要:如何防止丁二抽提装置中聚合物的产生是化工生产实践中一直存在的问题。丁二是一种共轭二,具有非常活跃的化学性质,易于自聚合。生产过程中生产的主要聚合物包括丁二二聚体、类橡胶聚合物、丁二过氧化物和丁二端基聚合物。这些聚合物会堵塞设备、管道和阀门,降低化工生产效率,影响装置的长期运行;严重时,会造成材料泄漏和火灾。在体系中加入阻聚剂可有效防止聚合。

  • 标签: 丁二烯 聚合物阻聚剂 自聚集
  • 简介:摘要 实际工程中采取地下水降水措施时,因铁、含量超标,水质未达到排放标准。本研究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铁、同步去除的水处理措施。成都市青白江区某 下穿隧道处 地下降 水中 Fe2+、平均含量分别为 33.48mg/l、 15.93 mg/l,均超过市政污水管网允许排放值 10mg/l、 8mg/l。以上述案例为研究对象,水处理时首先采用跌水曝气法、机械曝气法两阶段法将二价铁氧化为三价铁,然后采用化学沉淀法利用三价铁与磷酸盐生成磷酸铁沉淀除,使得铁、得到同步去除;同时随着三价铁水解,生成 Fe(OH)3胶体与高浊度水中的悬浮颗粒、胶体等杂质相互碰撞形成大颗粒,进而通过絮凝沉淀去除。

  • 标签: 地下水 除铁 除磷 曝气
  • 简介:摘要:通过对石膏材料的优点和作用进行论述,结合大量工程实践经验,分析石膏在建筑工程砌体墙抹灰中的应用。

  • 标签: 磷石膏 砌体 施工 工艺
  • 简介:摘要:通过对石膏材料的优点和作用进行论述,结合大量工程实践经验,分析石膏在建筑工程砌体墙抹灰中的应用。

  • 标签: 磷石膏 砌体 施工 工艺
  • 简介:摘要:能源的利用效率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在实践中不难发现,石膏中的杂质会极大地损害石膏的利用价值。因此,相关工作人员应当做好石膏建材原料的预处理工作,提升石膏的利用效率。本文主要围绕着石膏的预处理方法展开分析讨论,这具有极强的现实意义。

  • 标签: 磷石膏 建材原料 预处理技术 杂质
  • 简介:摘要:本文在分析丁二生产工艺实际情况的基础上,在保证产品质量要求的前提下,对工艺性能参数进行优化,实现丁二抽提精馏装置运行的优化,达到节能降耗的目的,优化减排和能源消耗的目标。

  • 标签: 萃取精馏 参数优化 节能减排
  • 简介:摘要:近年来,建筑工程一直在飞速发展,所使用到的建筑材料的种类也日益增多,其中,石膏是生产建筑材料的一个主要材料,有着重要的应用价值,因此,本篇文章对其具体的处理方式以及生产建筑材料的方式进行了分析,并对其应用进行了研究,旨在为其他人提供参考。

  • 标签: 磷石膏 建筑材料 生产 应用
  • 简介:摘要:碳纳米材料是较良好的催化剂载体,其中石墨因其具有高比表面积、物理化学性质稳定、优异的机械性能而著名。利用其优异的性能并与其它材料进行复合使其在环保废水处理领域中发挥重要的作用。

  • 标签: 石墨烯 废水 吸附
  • 简介:摘要:本文主要介绍了石墨材料以及石墨修饰电极在金属离子测定中的应用。通过对石墨及石墨修饰电极的性能优势等特性进行介绍及应用实验探究,加深了对石墨及石墨修饰电极的认识和了解,详细研究了Pb2+、Cd2+在电极上的电化学行为及其测定条件,并对实验条件进行了优化和总结。

  • 标签: 石墨烯 石墨烯修饰电极 测定溶液中Pb2+ Cd2+
  • 简介:摘要本文根据SBR工艺的特征及生物除的机理,介绍了循序间歇式生物除工艺在不同工况下的除效果,分析了此工艺除的特点。试验研究表明,生物除需要一定的厌氧条件,且须在厌氧阶段后进行充足的曝气。合理分配厌氧、好氧和沉淀时间,能够提高的去除率和降低出水的浓度。

  • 标签: 循序间歇式活性污泥法除磷厌氧
  • 简介:摘要:随着经济发展以及人民生活水平不断地提高,社会对生态环境改善的需求日益迫切,尤其表现在对水环境的向好改善上。为进一步改善流域水质,巩固河道环境综合治理的成果,各地方污水处理排放标准近年逐渐提高。断面水质“倒逼”污水处理行业强化运行、精准管理并技术革新,下面将就化学除工艺的应用实例与大家分享经验。

  • 标签: 磁混凝沉淀 除磷
  • 简介:摘要:在合成顺丁橡胶生产中,容易形成多种丁二自聚物,而丁二自聚物的危害性是相当大的,它对聚合反应有绝对的抑制作用,会造成聚合反应速率及门尼粘度的下降。本文通过分析自聚物的成因及影响因素,并结合生产实际,提出了预防生成丁二聚合物的措施。

  • 标签: 丁二烯 橡胶装置 聚合物 产生原因 预防措施
  • 简介:为探明湿地根孔的分布特征及其去除机理,于2008年4~7月调查了白洋淀排污河——府河沿岸芦苇(Phragmitesaustralis)湿地中根孔的分布,并研究了根孔系统中3种典型介质对的吸附特点。调查发现,排污河沿岸苇地剖面上死根孔数目约占40%,根孔的存在大大增加了交错带土壤的导水速率和水/土接触的有效面积。野外剖面清查发现,死根孔内部常存在着湿润而松软的颗粒填充物,由于交错带与周边水体的间歇性水文交换过程,湿地基质中存在明显的红棕色氧化性土壤。试验表明,根孔内部填充物、湿地氧化性基质土和湿地基质土3种典型介质对都有很高的吸附容量,而湿地基质和根孔内部不同的水流条件明显影响其物理化学性质和吸附性质。湿地氧化性基质土、湿地基质土和根孔内部填充物的最大吸附量分别为1186.0mg/kg、714.6mg/kg和650.1mg/kg。从吸附平衡浓度(EPC0)来看,三者无显著差别,均在0.025mg/L左右,表明这3种介质可以吸附较低浓度的。而更接近田间条件的动态吸附试验中,饱和吸附量分别为:湿地氧化性基质土约320mg/kg,湿地基质土约200mg/kg,根孔内部填充物约140mg/kg。根孔内部填充物吸附的较之二种基质土更容易解吸。以上结果说明,芦苇湿地根区3种典型介质均有较高的吸附容量,根孔内部填充物吸附能力低于湿地基质土壤,但错综复杂的根孔系统增加了吸附表面积,使水分和土壤充分接触,从而保持了根孔系统良好的去除效果。

  • 标签: 白洋淀 芦苇湿地 磷吸附 平衡浓度 吸附容量
  • 简介:为了认知三江平原稻田的输出机制,通过不同尺度田间原位实验,研究了稻田在侧渗输出过程中的含量、侧渗速率以及田埂截留率的变化规律,量化输出负荷量;并进一步通过采样分析,揭示在各级排水系统中的迁移过程。结果表明,近沟渠田埂对侧渗液中总(TP)和可溶性总(DTP)的截留率都较高,平均达到50%~60%左右,且随田埂宽度增加,截留能力增强。现有耕作模式下,TP和DTP的年输出总量分别为0.19t/(km2.a)和0.02t/(km2.a),分别占当年施肥总量的9.85%和1.12%。稻田水排出后,其含量在水渠—排干—沼泽性河流—江河系统中逐级递减,说明各级排水系统不但起到疏通河道的作用,还具有较好的净化功能。

  • 标签: 侧渗 负荷 非点源污染 稻田 三江平原
  • 简介:本文以安徽省繁昌县赤砂沸石为试验材料,以黄红壤为参照,研究了丝光沸石为主的天然沸石对NH、H_2PO及K ̄+的吸附与释放,结果表明:赤砂沸石的吸铵量和吸量为黄红壤的3倍;其中易释放铵和可释放铵占总吸铵量80%以上;易释放和可释放占70%以上;赤砂沸石的速效钾含量为黄红壤的7倍左右,而钾位缓冲容量(PBC ̄K)则为黄红壤的35倍左右。赤砂沸石用做肥料调理剂和土壤改良剂,将能够减少土壤中氮、、钾的流失,并提高肥料中养分的利用率。

  • 标签: 天然沸石 氮磷钾 吸附与释放 安徽繁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