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7
133 个结果
  • 简介:为研究珠海市海域地形演变,基于2005~2014年海图资料提取了两期水深点和等深线,对比选取最优插值方法,构建珠海市海域水下地形变化图,分析研究区的变化。结果表明:①2005-2014年珠海市海域的0m和2m等深线比10m等深线变化剧烈,变化集中在近岸区域,说明人类改造活动占主导地位;②经不同区域统计和代表性断面分析可得,9年间海底淤积量大于冲刷量,淤积区域集中在澳门港至淇澳岛附近,港珠澳大桥建设为主导因素;冲刷区域集中在崖门水道、进海航道和高栏港附近,港口清淤及航道疏浚为主导因素。

  • 标签: 水下地形 冲淤演变 插值分析 断面分析 海图 等深线位移
  • 简介:摘 要:埕岛油田海区位于现代黄河三角洲的水下三角洲平原上,其上建有各类平台百余座,油井数百口。为了评估埕岛油田海域自2004年以来的地形变化特征,选取最易受波浪作用的5m~14m水深区为重点区域,布设了L型的2条监测断面进行水深调查。本文首先介绍了水深调查过程及数据处理步骤,然后通过与收集的历史水深资料进行对比分析,详细地说明了调查区域水深特征以及变化。

  • 标签: 埕岛油田 水深 冲淤
  • 简介:海南儋州海花岛填海规模较大,工程实施引起洋浦海域水动力环境改变,进而影响海床演变的变化。本文利用Delft3D数值模式建立了洋浦海域二维嵌套水沙数学模型,在对模型进行了验证基础上,模拟了海花岛实施前后海床演变和潮流变化。由于洋浦海域含沙量较低,附近沙源少,海花岛实施后附近海域海床淤积幅度较小。由于小铲礁南侧水流动力增加,小铲礁南侧和洋浦航道局部为冲刷。

  • 标签: 海花岛 海床冲淤影响 数值模拟
  • 简介:【摘要】通过剖析陕西省榆林市某病险地坝工程存在的安全隐患,针对性的布设除险加固措施,消除了工程存在的安全隐患,保证地坝安全运行,拦泥淤沙,减少水土流失,创造效益。

  • 标签: 淤地坝 除险加固 措施
  • 简介:摘要2014年黄河游下游是降雨量比较大的一年,山东省东明县大的降雨有三次,东明河务局所辖区共出现水沟浪窝682条(处),流失土方29872立方米,2014年8月1日至3日,闫潭管理段雨量站降雨量195mm,东明县境内出现了近10年一遇的大暴雨天气。本文针对雨季黄河堤防区工程中出现的水沟浪窝现象进行了分析。

  • 标签: 淤区水沟浪窝 形成原因 防治
  • 简介:摘要:地坝在防治水土流失、保护水土资源的工作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但由于在设计、施工、运行管理等各方面存在的问题,安全隐患较多,地坝管理压力大。结合笔者的实践经验,本文主要探讨了新时期地坝管理工作,以供广大学者和读者朋友参考。

  • 标签: 淤地坝 管理工作 探讨
  • 简介:摘要:冲击地压是一种非常严重的煤矿灾害现象,它是在特定地质构造条件和地层特征下的煤岩体系统由采矿活动在变形破坏过程中产生的能量稳定态积聚、非稳定态释放的非线性动力学特征,逆断层附近一般存在较高的原岩应力场,而这些地区往往是煤矿动力灾害的高发区域。近几年来,围绕逆断层冲击地压问题,国内外学者分别从理论分析、数值模拟、工程实践等方面开展了大量研究。基于逆断层冲击地压的工程分析,阐释了采动引起的逆断层卸荷效应,分析了断层失稳过程,研究了逆断层卸载失稳瞬态的位移场时空演化规律,初步建立了逆断层卸载失稳力学模型。

  • 标签: 逆冲断层 卸载 力学模型
  • 简介:可调式低次皮带轮由一个带有锥形体、4块扇形轮片、一对调参环及连接螺栓、防盗装置等组成。锥形体上有四个对称分布的滑道,4块扇形轮片尺寸相同,一对调参环直径相同。带有滑槽的4块扇形轮片,在锥形体滑道上移到预定的位置后,用一对调参环固定即可实现次调整。技术参数:(1)已知减速箱大轮直径800毫米,电机轴径为60毫米,所能加工的最小皮带轮直径是95毫米,由此可计算出夹角a为19.6°,最小包角为58°;(2)轮片间隔范围:间隔范围小于皮带轮直径25%;(3)次调整范围:3~6分一。工艺特点:(1)一台可调式低次皮带轮可替代多个普通皮带轮使用;(2)在次调整范围内可对次任意调整;(3)调参后4个均匀分布的轮片间隔具有防滑作用;(4)具有节省人力物力、调整方便等特点。

  • 标签: 皮带轮直径 可调式 调整范围 工艺特点 锥形体 连接螺栓
  • 简介:摘要:社会整体快速发展,使得地坝建设项目逐渐增多,人们也逐渐意识到地坝在水土治理工作中的重要性。加强地坝建设管理质量,对于提高工程项目建设质量,提升地坝社会价值和经济价值具有积极作用。本文简要对地坝建设管理中暴露出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探究了几点提升地坝建设管理的应对措施。

  • 标签: 淤地坝建设 建设管理 问题 措施
  • 简介:【摘 要】:在许多的建设施工场地都有不同程度的软基土质,为了使建筑结构更加稳固,对存在问题的建筑地基采用适当的加固技术,某项目地基基础采用抛石挤换填加固法,这种方法对饱和软体地基的实用性和效果比较好,对于提高软土地基的承载力防止地基沉降具有较好的效果。

  • 标签: 软基处理 抛石挤淤换填 技术分析 质量控制
  • 简介:摘要本文简单分析了爆破挤法软基处理技术相关的工艺流程、技术特点等,并以工程具体实例分析了该技术在实际沿海施工中的应用,总结了相关爆破挤法软基处理的主要质量控制环节,为该类工程提供参考。

  • 标签: 爆破挤淤 沿海软基处理施工 应用
  • 简介:摘要回问题是港航工程建设中难以解决的问题,其对港航工程的工期以及建筑设施的质量都会造成严重的负面影响。本文基于这种背景,探讨了回问题产生的原因,并且在此基础上分析了解决的措施,仅供相关人士参考。

  • 标签: 港航施工 回淤问题 应对处理
  • 简介:摘要:水库淤积直接威胁水库和大坝以及下游地区的可持续性。输入水和泥沙的目的是改变水库及河流系统,实现泥沙平衡,同时最大限度地增加水库的有效储水量,并最大限度地减少泥沙对下游环境的影响。泥沙管理的方法已在实践中得到实施。为平衡泥沙流入和泥沙流出,可尝试将挖掘的泥沙送回下游河流(即,泥沙补给)。与此同时,了解河道地貌对补给泥沙和有效管理、保护和修复河流,以及适应多种相互冲突的需求来说非常重要。例如,河道的改变可能会对供水、基础设施、航行和栖息地等各种需求产生影响。这种影响可能会导致河床侵蚀或沉积以及河道加宽或变窄。本文主要研究如何根据水库内和下游的泥沙沉积情况,在各水库中选择合适的泥沙管理策略及探讨如何设计合适的水库泄水量。

  • 标签: 泥沙淤积 水库运行 水力模型
  • 简介:摘要地坝曾被水利部誉为“亮点工程”,多运用于水土流失严重的黄土高原地带。按照目前建设发展的步伐,地坝是黄土高原最大的功臣,对农业,畜牧业的发展有促进作用,改善了当地人民生活质量的重要工程。但是随着地坝的不断建设,伴随的安全问题也日益显著。因此,本文以黄土高原为导向,输出地坝在除险加固过程中遇到的难点问题,并给出了相应的应对方法。

  • 标签: 黄土高原 淤地坝 除险加固措施 水土保持
  • 简介:中尺度信息的社会利用发展迅速,并且更多地与天气预报和气候监测的技术创新发生交互。信息需求的驱动,有时是因为特殊的物理、动力和化学过程对于拓展用户新的应用具有的重要性而发生。然而,其他需求的驱动则来自运作机制的改变、

  • 标签: 演变 中尺度信息 技术创新 气候监测 天气预报 信息需求
  • 简介:在油水井冲砂施工过程中,遇到管柱不动的情况时,不必起出冲砂管柱后再下其它工具,而是直接投入小管就可以完成冲砂工序,省略了施工工序,缩短了施工工期,降低了劳动强度,减少了对地层的污染,节约了成本支出。

  • 标签: 可捞式小冲管 螺杆钻 冲砂 反循环 捕获
  • 简介:摘要:旋钻井作为一项用于解决钻井破岩效率低、缩短钻井工期时间而研发的新型石油钻井技术,相比于超高压喷射钻井、脉冲空化射流钻井等其他深层钻井技术,旋钻井技术有着设备结构简单、前期投入规模小的优势,综合应用效果显著。与此同时,考虑到旋钻井技术的大规模推广应用时间有限,理论基础与技术经验尚需进一步积累完善。因而,对旋钻井技术应用问题的深度研究是十分必要的,是取得最佳技术应用效果的关键。

  • 标签: 石油 钻井 旋冲钻井技术 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