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2016年3月2—4日,全球气候观测系统(GlobalClimateObservingSystem,GCOS)“全球气候观测:通往未来之路”会议在荷兰阿姆斯特丹皇家艺术与科学学院召开。世界气象组织秘书长佩特里·塔拉斯出席会议并在开幕式上致辞,中国气象局秦大河院士发表大会主旨演讲,来自气候系统观测相关领域与组织机构的近200名代表参加了本次会议。会议全面评估了GCOS计划的发展现状、取得的成果及存在的不足。作为一个国际协调性的观测系统网络。

  • 标签: 全球气候观测系统 阿姆斯特丹 荷兰 世界气象组织 艺术与科学 中国气象局
  • 简介:中国气候观测系统(ccos)设计方案已在国内外产生重要影响,有关设计监测网系统思路与技术方案已被多部门的发展规划与业务计划采纳,并逐步形成多部门共识的观测网建设思路。2006年在世界气象组织(WMO)、国际科教文组织政府间海洋委员会(IOC)、联合国环境规划署(UNEP)、国际科协(ICSU)第14届联合执行委员会工作报告中“中国气候观测系统”被评价为全球出色的范例。

  • 标签: 系统工程设计 气候观测 中国 联合国环境规划署 世界气象组织 委员会
  • 简介:根据全球气候观测系统(GCOS)中国委员会的总体部署,GCOS中国委员会办公室负责人郭亚曦司长、巢清尘副司长负责组织了“中国气候观测系统实施方案”的设计实施,由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张人禾院长、徐祥德研究员主持的多部门联合设计专家组T2005年成功地完成了“实施方案”初步编写,设计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果。

  • 标签: 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 全球气候观测系统 联合设计 设计工作 委员会 负责人
  • 简介:2016年4月24日至5月2日,中国气象局气象探测中心杨荣康赴美国科罗拉多州博尔德市参加了全球高空基准气候观测网(GRUAN)第8次实施协调年会。本次会议是GRUAN计划实施的常规年会,主要是来自GRUAN工作组、技术组、牵头中心和观测站点的专家和相关组织的代表,就GRUAN实施和运行相关的当前工作计划和各种相关行动的进展报告进行讨论,并决定下一步实施计划以推动GRUAN成为一个完全业务网络的目标。

  • 标签: 观测网 会议总结 气候 基准 高空 科罗拉多州
  • 简介:对水源、人体健康、自然资源、能源管理、臭氧损耗、民用和军用通讯、防御性基础设施、渔场以及国际性谈判等问题做出重大选择的决策支持与对气候的认识有着必要的联系。在这些社会关注的问题中,要对其中任何一项做出有效的选择都离不开精确的气候记录和可靠的长期气候预报。

  • 标签: 气候预报 观测平台 绝对辐射 折射 人体健康 自然资源
  • 简介:“中国气候观测系统实施方案”初稿先后在2006年2月28日、4月5~6日分别通过了由12位院士组成的高层次专家评审组、国务院各部委(科技部、财政部、外交部、发改委等)组成的国家气候委员会与全球气候观测系统(GCOS)中国委员会审议,得到国务院各部委领导及著名专家、学者的高度评价,目前该方案已经得到各部委的认可与支持。2006年在以下几个方面取得进展:

  • 标签: 全球气候观测系统 设计工作 中国 专家评审 国务院 委员会
  • 简介:1概况2017年4月5—7日,全球气候观测系统(GCOS)/WCRP陆地气候观测小组(TOPC)第19次会议(TOPC-19)在奥地利维也纳技术大学大地测量与地理信息系(GEO)举行,国家气候中心马丽娟作为WMO全球冰冻圈观测项目(GCW)综合产品组专家,受GCOS秘书长CarolinRichter邀请参加此次会议。

  • 标签: 全球气候观测系统 观测项目 冰冻圈 WMO 会议简介 陆地
  • 简介:气象观测数据是认识和预测天气变化、探索气候演变规律、进行科学研究和提供气象服务的基础。在气候资料服务中,需从原始观测数据中,提取某一时间范围内所需气象要素,并经过计算、筛选及格式化,输出新文件以方便用户使用。Microsoft的.NET开发工具C#是微软公司推出的一种语法简洁、类型安全的面向对象的编程语言,

  • 标签: 气候演变规律 观测资料 批量处理 C# MICROSOFT .NET开发工具
  • 简介:评述、总结了近年有关中国极端气候变化的观测研究成果,讨论了尚未解决的科学问题和今后应重点加强的工作方向。已有研究表明,1951年以来中国大陆地区极端气候事件频率和强度发生了一定变化,但不同类型和不同区域极端气候变化存在明显差异。从全国范围看,与异常偏冷相关的极端事件如寒潮、冷夜和冷昼天数、霜冻日数等,显著减少减弱,偏冷的气候极值减轻;与异常偏暖相关的暖夜、暖昼日数明显增多,暖夜日数增多尤其明显,但高温事件频数和偏热的气候极值未见显著长期趋势;全国平均暴雨和极端强降水事件频率和强度有所增长,特别是长江中下游和东南地区、西部特别是西北地区有较明显增长,而华北、东北中南部和西南部分地区减少减弱;多数地区小雨频数明显下降,偏轻和偏强降水的强度似有增加;全国遭受气象干旱的范围呈较明显增加趋势,其中华北和东北地区增加更为显著;登陆和影响我国的热带气旋、台风频数有所下降,其造成的降水总量有较明显减少;北方地区的沙尘暴事件从总体上看有显著减少减弱趋势;我国东部部分地区夏季雷暴发生频率也存在较明显下降趋势。现有工作表明,在涉及极端气候变化研究的资料处理和分析方法方面还有改进余地。观测资料的非均一性,以及观测环境改变和城市化对地面气候要素变化趋势的影响偏差,需要进行深入评价和客观订正。此外,目前对于区域极端气候变化的综合分析还较薄弱,在极端气候变化机理的研究方面有待加强。

  • 标签: 极端气候/气候极值 逐日气象资料 非均一性 城市化偏差 气候变化 中国
  • 简介:1978年在美国国家气象局(NWS)国家气象中心(NMC)建立了气候分析中心(CAC),它是美国国家海洋大气局(NOAA)气候项目的一个部分.气候分析中心使命是开发和运用新技术来分析、诊断、预报全球短期(主要是每周、每月和每季的)气候振荡.气候分析中心的分析情报部(AIB)的主要工作任务是为广大的各种用户提供现时全球气候情报和产品(Finger等人,1985).该组织的其它主要职能(如预报和

  • 标签: 气候异常 气候分析 国家气象中心 美国国家海洋 气候振荡 气候情报
  • 简介:巴黎气候变化大会完成了历时4年的德班平台谈判进程,达成了以《巴黎协定》(简称《协定》)为核心的一系列决定。《协定》确立了一种全缔约方参与,以“自主贡献+审评”为中心,全面涉及减缓、适应及其支持的全球应对气候变化新模式。这一模式在继承《公约》原则的基础上,明确了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各自的责任,通过国家自主贡献的方式充分动员所有缔约方采取应对气候变化行动,促进可持续发展。《协定》还鼓励除缔约方外的其他主体积极参与应对气候变化进程,鼓励市场和非市场机制的加入,动员资金流向绿色低碳领域。在制度安排上,《协定》体现了激励、透明、非对抗、非惩罚性的特点。《协定》的达成标志着全球气候治理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传递出全球推动实现绿色低碳、气候适应型和可持续发展的强有力信号。然而由于《协定》全面平衡了各方的利益,在未来的遵约细节和实施落实方面将会有更多的难题,如果处理不当,将可能会损害发展中国家的利益,尤其是发展中大国。

  • 标签: 巴黎协定 全球治理 气候变化
  • 简介:1会议概况2015年10月11—15日,WMOⅡ、V区协综合全球观测系统(WIGOS)减轻灾害风险(DRR)工作组会议在印度尼西亚雅加达召开。在3天的会议期间(12—14日),主要交流和讨论了气象雷达、卫星资料对Ⅱ、V区协减灾防灾方面的作用。

  • 标签: 全球观测系统 灾害风险 工作组 WMO 会议简介 印度尼西亚
  • 简介:利用卫星携带的闪电探测系统所获取的11年(1995年5月至2006年4月)闪电资料,对全球闪电活动特征进行了详细分析。结果表明:全球闪电频数约为46.2fls–1(fl为flash简写,表征闪电发生的次数),在30°S~30°N闪电数占全球闪电总数的78.1%,陆地和海洋的闪电密度之比为9.64:1。近海海域面积占海洋面积的近3成,但闪电数占海洋闪电总数的近7成,远海海域闪电的密度很小。陆地和近海海域闪电活动随季节变化呈现出单峰特征,峰值出现在7月。中高纬度大陆东部近海海域闪电频数大于西部,赤道附近区域相反,大陆西部近海海域闪电频数大于东部。闪电活动随海拔高度的变化呈两峰三谷的特征,两峰分别出现在海拔100~2400m和3300~4600m,3个低谷分别出现在海拔100m以下、2400~3300m和4600m以上,这是在地理位置和海拔高度的影响下,各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 标签: 闪电活动 海陆分布 季节变化 海拔高度
  • 简介:利用CMIP5耦合模式RCP2.6、RCP4.5和RCP8.5情景预估结果,以1890一1900年为基准气候,确定了2℃全球变暖时间、对应时期青藏高原平均气候和极端气候事件变化幅度,多模式集合平均结果表明:RCP2.6、RCP4.5和RCP8.5情景下2℃全球变暖分别发生在2063年、2040年和2036年;对应着2℃全球变暖,三种情景下青藏高原平均气温分别升高2.99℃、3.22℃和3.28℃,均超过全球2℃的升温水平;年降水量亦增加,分别增加8.35%、7.16%和7.63%。受气温升高和降水量增多影响,RCP4.5情景下霜冻日数、冰封日数减少,暖夜日数、暖昼日数增多;RCP4.5情景下中雨日数、强降水量、降水强度均增加,持续干期天数减少。从各地平均气候和极端气候事件变化结果来看,柴达木盆地是青藏高原气候变化的敏感区。

  • 标签: 2℃全球变暖 青藏高原 平均气候状态 极端气候事件
  • 简介:2015年10月20—23日,世界气象组织(wMO)综合全球观钡4系统(WIGOS)实施协调组元数据任务组第4次会议(TT-WMD-4)在土耳其阿拉尼亚召开,专家组成员、航空器气象资料下传项目(AMDAR)代表、观测方法委员会(CIMO)代表、气候学委员会(CCD代表、WMO秘书处官员等15人参加。中国气象局国家气象信息中心王甫棣代表专家组成员赵立成参加会议。

  • 标签: 全球观测系统 元数据 WMO 会议简介 世界气象组织 气象信息中心
  • 简介:2011年,气候系统研究所在气候系统模式研发、陆面过程对我国气候的影响以及我国云南持续性干旱的成因等方面开展了深入研究,取得可喜的进展。

  • 标签: 气候系统模式 陆面过程 研究所 持续性 干旱
  • 简介:极端天气与气候事件对社会与经济和公众生活与生命的影响很大,因此受到公众和政策制定者的极大关注。近些年的热点问题是:在全球变暖的背景下,极端天气与气候事件是否会受到影响?

  • 标签: 气候事件 极端天气 全球变暖 公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