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34 个结果
  • 简介:丹巴县城后山为一大型古滑坡。由于县城建设对古滑坡坡脚的开挖而逐渐复活。2005年2月,滑坡出现加速变形。为了解滑坡体的深部变形状况,掌握抢险加固处理的效果,为滑坡综合治理提供设计、施工、工程处理依据,在应急治理工程的中后期对滑坡体开展了深部位移监测,现对该监测成果进行分析,对滑坡的变形机理及实施抢险加固后的滑坡体稳定性进行评价。

  • 标签: 滑坡 位移监测 测斜仪 丹巴县
  • 简介:建筑结构层间位移是抗震设计的研究重点.本文基于广义层间位移谱,分析高阶振型对结构最大层间位移角以及对结构层间位移沿无量纲高度分布的影响,并通过调整结构侧向刚度比,分析高阶振型对结构层间位移变形类型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结构固有周期的增加,仅取一阶振型进行分析将会显著低估结构的最大层间位移角,高阶振型的影响决不能忽视;从结构层间位移沿无量纲高度分布的角度分析,高阶振型将会显著增加结构中上部位的层间位移需要;高阶振型将增加长周期结构的剪切变形和中上部位的弯曲变形需求,但对中下部位弯曲变形的影响并不明显;针对长周期结构的设计和分析,除计算最大层间位移角外,建议考虑层间位移沿结构高度的分布情况.

  • 标签: 层间位移谱 高阶振型 层间位移分布 高层建筑 抗震设计
  • 简介:文中以某一实际工程为例,讨论工程场地地震安全性评价中加速度反应谱规准化对工程场地地震位移时程所带来的影响.数值结果表明,根据规准化加速度反应谱得出的位移时程存在很大的误差.建议在工程场地地震安全性评价工作中,不宜进行加速度反应谱的标定工作.

  • 标签: 加速度反应谱 标定 位移时程
  • 简介:遂宁市勘察测绘院摘要对沉降的观测工作是现代高层建筑施工过程中居民财产和生命安全的重要保障。本文简单的阐明建筑物发生沉降的原因来源,利用工程实际的问题,对沉降观测的基本要求、具体程序和步骤进行一定的了解,重点是理解沉降检测技术在实际生产和生活方面的应用。

  • 标签: 建筑物 沉降 监测 应用
  • 简介:本文尝试使用了一种图形编程语言进行数据解码和仿真研究,阐述了用该语言实现EDAS-C24型数字测震仪实时数据流的解码过程,提出了在G语言下利用数字滤波器逼近模拟积分器及模拟微分器响应实现对解码数据实时仿真的方法,并通过设定频带宽度,比较了设计的补偿滤波响应和实际的幅频响应的一致性.结果表明,在设定的频带内,补偿滤波响应和实际的幅频响应是一致的,仿真的精度是理想的,成果已经在广东省地震科普馆的地震互动区部署运行,取得了一定的实效.

  • 标签: LABVIEW G编程语言 测震仪 实时数据 解码 仿真
  • 简介:摘要由于GPS全球定位系统具有定位精度高、观测时间短、测站间无需通视、能提供全球统一的地心坐标等特点,使其相对于常规的测量方法具有无可比拟的优势,因此也被广泛地应用于变形测量中。

  • 标签: GPS 变形监测 应用研究
  • 简介:随着我国建设项目管理制度的不断完善,目前一套完整的环境评价、环境监测、环境管理、环境执法体系已经形成,该体系可以为社会公众提供较为及时、高效、准确、权威的环境监测数据,本文就环境监测数据产生误差的原因分析,提出环境监测数据审核措施关键词环境监测;数据审核;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前来看全球卫星定位技术(GPS)呈现良好发展态势,GPS技术应用范围处于不断扩展的趋势,尤其在监测方面。GPS技术具有精度高、速度快以及全天候监测等一系列优点,人们开始逐渐重视GPS技术的发展与应用。本文主要详细阐述了GPS用于水利库区滑坡监测的相关问题。

  • 标签: GPS 滑坡 监测网点 数据采集 外业观测
  • 简介:利用沙尘与水云、冰云、下垫面对红外辐射的散射、吸收差异,研究了一种卫星监测沙尘方法。将TBD8.5-11(8.5μm减11μm亮温差)、TBD11-12(11μm减12μm亮温差)、T11(11μm亮温)转换成3基色,经伽玛校正合成彩色图,用于沙尘监测。在实际应用中的结果表明:此方法对弱沙尘敏感,能详细反映沙尘强弱、位置高低以及沙地和云等多种信息,明显优于常用方法,对于研究沙尘对云的影响具有重要意义。同时,该方法能够发挥卫星日夜不间断探测的优点,适合连续跟踪监测

  • 标签: 沙尘暴 多光谱合成 卫星遥感
  • 简介:摘要在南水北调工程中,考虑到工程建设的安全要求,在基础设施的自动化安全监测中积极引入防雷技术,既是提高自动化安全监测系统工作效果的重要手段,同时也是保证自动化安全监测系统正常工作的重要措施。结合当前自动化安全监测系统特点及其工作实际,深入研究自动化安全监测系统防雷技术,不但有利于提高南水北调工程的安全性,同时也推动了南水北调工程安全的全面发展。为此,我们应对南水北调自动化安全监测系统防雷技术进行认真分析,总结该技术的特点和应用范围,为南水北调自动化安全监测系统防雷技术应用提供有力支持。

  • 标签: 南水北调 自动化安全监测系统 防雷技术
  • 简介:摘要变压器油中气在线监测技术通过对绝缘油中溶解气体的测量和分析,实现对大型变压器内部运行状态的在线监控,能够及时发现和诊断其内部故障,弥补了实验室色谱分析的不足,为保证变压器的安全经济运行提供了技术支持,是保证变压器及电网系统安全经济运行的重要手段。文章分析了变压器油中气在线监测系统现状,并探究了系统设计和控制的策略。

  • 标签: 变压器油 在线监测检测器 数据处理
  • 简介:摘要本文介绍了基坑变形监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及处理方案。

  • 标签:
  • 简介:近年来,GNSS观测技术在天津地区获得了迅速发展.截止目前,天津已建成由11个连续GNSS观测站组成的地壳运动观测网,并获得超过2年的连续GNSS观测资料.本文详细阐述了以GNSS观测技术为主要观测手段的天津市地壳运动观测网络的组网过程和布网原则,并对其数据处理结果进行了初步分析.结果表明,天津市地壳运动观测网能够满足mm级地壳运动监测的要求.其对日本“3.11”地震有较强反应,远场同震位移幅度达到7-9mm;同时GNSS连续站可成功观测到站点地面沉降变化趋势,最大年沉降量接近100mrn/a.

  • 标签: 天津市地壳运动观测网 GNSS 地震监测
  • 简介:运用河北省境内103套交通气象监测站逐分钟的能见度气象监测数据,结合气象台站自动站和人工观测资料,探讨了能见度气象监测数据的质量问题和质量检查方法。归纳出3类能见度监测数据的质量问题,提出允许值检查、时间一致性检查、内部一致性检查、空间一致性检查、人为识别法等几种可用于能见度气象监测数据的质量检查方法,同时给出了雾和强降雨造成的低能见度数据质量检查和控制指标。

  • 标签: 能见度 气象监测 质量控制
  • 简介:本文选取了典型监测区,通过布设沉降监测点及分层标组,监测高层建筑单体及群体,在施工期及竣工后正常使用阶段,对地面沉降的影响。监测控制面积2km2,布设地面沉降变形观测点38个,分层标组监测层位4个,最大监测深度71m。在高层建筑群密集区埋设分层标组及监测点,监测高层建筑对地面沉降的影响,这在天津地区首次应用。本次埋设的分层标标底结构为横向油压结构,实现了一孔多标,节约占地;横向油压标底通过油压机械装置插入监测目的层,上部由硬连接引至地表监测,采用高精度电子水准仪监测,达到高精度的监测效果。

  • 标签: 沉降变形 一孔多标 横向油压结构 高层建筑群
  • 简介:摘要2009年底,蚌埠市市区人口为101万,建成区面积为99.75平方公里,依照《环境空气质量监测规范》(试行)中“国家环境空气质量评价点设置数量要求”,我市市区应设置6个空气质量监测点。目前,我市已有3个空气质量监测点,拟再增加3个空气质量监测点位,全市市区空气质量监测点位将达到6个,空气质量监测点均为环境空气质量评价点。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