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注气法是工程师用来提高采收率的最老的方法之一,该方法的使用最近已经得到了改进。这种方法的大部分新的扩大应用(特别是在美国)是利用非烃气、氮和CO2。由于在20世纪80

  • 标签: 二氧化碳驱油 注气法 采收率 采油技术
  • 简介:概述碳(CO2)是导致全球气候变暖的主要原因,然而由于人类活动的影响,地球大气中碳的含量正在逐步增加。专家们建议,必须尽快采取一系列措施来减少进入大气的碳量。其中的一些方案是在工业生产过程中捕集数百万吨的碳,并把碳封存于地下——称为碳捕集与封存(CCS)。本文将阐述碳地质封存原理并对下述常见问题予以解答:

  • 标签: 二氧化碳 封存 全球气候变暖 工业生产过程 地球大气 人类活动
  • 简介:为了避免大气继续升温,可以向地下注入碳。这项任务是困难的,但是是值得做的。在威廉莎士比亚时代吸入的每百万个分子中就有280个是碳分子。如今,在我们的每次呼吸中每百万分子含有380个碳分子,其份量每年增加2个分子。大家都知道,碳火气浓度上升的后果将会如何:人类在地球范同内将进行无法操纵的实验。众所周知,碳促使大气增温,这样首先会引起海平面升高和水酸度增加。问题在于,全球气候因此会如何变化,

  • 标签: 二氧化碳分子 下注 工艺 大气增温 海平面升高 莎士比亚
  • 简介:摘要:近年来,碳压裂法作为一种新型的非水压裂法已被广泛地用于国外和国外的非传统石油资源的开采。碳压裂工艺主要有碳泡沫和碳干压裂化两种工艺,对于非传统油藏(尤其是低压、低渗透、水锁、水敏伤害)的工艺改进具有重要作用。为解决碳压裂增产问题,本文综述了碳压裂技术的原理、施工工艺、压裂液体系、设备要求等,并对当前的问题及发展方向做了简要的介绍,以期为相关人员(或工程)提供参考。

  • 标签: 二氧化碳 压裂增产
  • 简介:1原理碳和甲烷的不同吸附特征可以用于封存碳并且提高不可开采煤层中甲烷气体回采率。在5-8个大气压力下,一吨煤能吸收碳气体30-35立方米。使用适当的压力,每摩尔甲烷可以置换碳气体1.5到5或6摩尔。利用上述提到的文献资料计算出碳的封存量。

  • 标签: 二氧化碳气体 深部煤层 封存 德国 甲烷气体 大气压力
  • 简介:—个国际科研小组日前开发出一种新方法,能够对海洋中碳的浓度进行较精确的测量,并据此绘制出碳分布图,这一成果将有助开发预测气候变化的新方式。

  • 标签: 二氧化碳浓度 海洋 测量 气候变化 分布图 开发
  • 简介:碳地质储存计划2007年6月,昆士兰州政府批准了此项研究工作,开发并示范这种新型碳减排技术,与煤炭工业共同投资开展该项研究,在昆士兰州开展并推广了该项技术。政府和煤炭工业企业共投入9亿美元组建煤净化资金,其中政府投入3亿美元,煤炭工业投入6亿美元。

  • 标签: 二氧化碳 昆士兰州 储存 地质 煤炭工业 政府投入
  • 简介:2010年1月l1日,道达尔集团在法国的比利牛斯山脉(湖公社)开辟了欧洲第一个工业试验中心,从事主要温室气体—CO2的捕获、输送和储存。预计,采用最新技术可以比较有效地应对全球变暖。24个月,40000辆汽车排放近120000吨碳,这是未来两年在法国东南部湖公社的新试验中心计划消除的碳排放量。

  • 标签: 二氧化碳排放量 最新技术 储存 捕获 试验中心 温室气体
  • 简介:运输和注入碳已经在美国实施,其关联的风险问题也已经被较好地认识。长远来看,有一种风险就是地下储存的碳可能沿着一个不确定的运移通道或失稳井筒泄漏出来。这种风险场景或许可以类比为火山喷发时的天然碳的排放。只要碳能够弥散到大气中,火山地区的那种通过土壤或经由碳酸性温泉扩散泄漏出来的碳并不代表一种威胁。然而,当碳能够在一个封闭的空间得以积聚,它明确地构成一种威胁。从火山腔或火山口中突然排放出的大量碳云同样也构成致命的威胁。然而,似乎难己找到这样的类比把地下储存的碳的泄漏造成的风险和上述那些致命威胁联系起来。建议对储存的碳在可能失稳井简附近的运移扩散和演化机理进行建模分析。

  • 标签: 二氧化碳 地下处置 安全 火山
  • 简介:摘要:碳是形成温室效应的主要气体,其过度排放造成的气候变暖、冰川的融化、海平的面升高等一系列问题已经严重影响了人们的生产和生活。近年来随着石油、化工行业迅速的发展,装置产能的不断扩大,我国碳排放量逐年增长,数据显示,我国2010年碳排放量为0.248 6亿t,2018年碳排放量迅速增长至94.287 1亿t,增长率为37 827%。在2020年气候雄心峰会上,习近平主席指出,到2030年我国单位国内生产总值碳排放将比2005年下降65%以上。

  • 标签: 燃煤锅炉 二氧化碳 回收
  • 简介:【摘要】: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煤化工产品的需求日益提高,这样就对生产工艺提出一系列新要求。现阶段,在当前全球日益变暖的背景下,不仅要注意保障产品质量,而且还应当科学合理的控制 CO2的排放。鉴于此,文章简单概括了我国煤化工业 CO2的排放现状,然后详细阐述了相应的减排技术方法。

  • 标签: 煤化工 二氧化碳 减排技术
  • 简介:捕集碳并将其地下储存数千年,这是减少与全球变暖有关的温室气体排放的方式之一。碳注入的候选位置或许是新井或许是活动的、关闭的或废弃的旧井。总体而言,确保储存井长期的完整性是非常关键的;换句话说,井完整性是碳地质储存的关键性能指标之一。在含水层中进行地下气体存储和碳封存依靠适宜的井孔建造和盖岩的密封作用。潜在的渗漏途径是由于粘合性差,碳沿着井孔迁移和通过盖岩流溢。水泥的渗透率和完整性将决定预防渗漏的效果。当护套穿过盖岩的周围和在没有微环隙的条件下,盖岩的完整性由足够的裂隙梯度和足够的水泥来保证。本文描述了由于超临界碳注入,含水波特兰水泥(portlandcement)和具有较好的碳阻抗力的新水泥的地球化学性质的变化。

  • 标签: 二氧化碳 碳储存 波特兰水泥 地球化学降解 井完整性
  • 简介:可通过采取多种措施减少大气中碳的排放量,例如,改进技术和提高能源效率以及利用与封存碳。对于具有高纬度气候的内陆地区(如阿尔伯达省)而言,把碳注入地下深层地层,或许是最切实可行的碳封存方案。把碳保留在地层中,可提高石油采收率(EOR)。例如,把碳封存于枯竭的油气层或储层中的沥青沉淀带;封存于盐穴;注入煤层以置换甲烷;在深盐水层水动力圈闭碳。阿尔伯达省具有应用所有这些碳封存方法的潜力:厚盐层分布广泛;丰富的石油、天然气、煤炭和沥青砂资源;地下深层水的水动力动态非常有利于在地质时间尺度上圈闭碳。经调查发现,在阿尔伯达省北部和南部深度分别为800米和1200米的位置,可把碳以气体的形式封存于煤层、盐水层和枯竭的抽气层。在阿尔伯达省西部区域,可把超临界相的碳封存于更深的枯竭碳氢化合物储层和盐水层。在能源和石油化工工业已广泛应用了碳深层注入和封存技术。目前,人们已把酸性气体(CO2和H2S)注入多种枯竭的储层和深盐水层。此外,利用碳来提高石油采收率(EOR)。化学工业的采矿作业可导致地下深部盐穴的形成。利用碳置换煤层中的甲烷仍处于测试阶段,但实验结果是振奋人心的.在阿尔伯达省,主要的碳源是火力发电厂、水泥厂、油砂与重油处理厂以及石油化工厂。从这些大规模点源捕集碳比从小规模分散的碳源捕集更加容易。因此,在阿尔伯达省地层中封存碳具有巨大潜力和直接适用性。

  • 标签: 二氧化碳 封存技术 潜力 石油采收率 水动力圈闭 石油化工工业
  • 简介:[摘要]:随着我国石油开采逐步进行,石油存储量越来越少,勘探开发的难度越来越大,但是科技也越来越发达,一些新的开采技术逐步完善并取得了很好的增产效果。碳采油工艺技术的问世一方面可以满足油田开发的工作需要,而且也解决了碳的封存问题,对大气环境的保护有利。本文主要介绍了碳采油机理,并阐述了碳采油工艺的应用情况,最后对该技术的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 标签: []二氧化碳 采油 工艺 研究 应用
  • 简介:地质储存是一种能够减少大气中人为碳(CO2)排放、技术上可行且可直接投入使用的方法。在众多碳储存方案中,都是使碳溶解于地层水并将其储存于深部含水层中。含水层储存溶解的碳的最大能力,就是含水层中饱和碳总量与当前总无机碳之差,并取决于压力、温度和地层水的盐度。假设在非活性含水层环境下,基于碳酸盐和重碳酸盐离子的浓度,通过能源工业收集的地层水的标准化学分析计算当前碳总量。在实验室环境中开展原位地层水分析时,利用地球化学形态模型计算从水样中释放的溶解气体。为了阐明氧化碳溶解度随水盐度增加而降低,利用纯水中饱和碳含量的经验关系式计算地层水中的最大碳含量。通过考虑溶解的碳对地层水密度、含水层厚度和孔隙度的影响,评估地层水中储存碳的最大能力,以计算含水层孔隙空间的水容量及水中溶解的碳容量。这种用于评估含水层中溶解的碳的最大储存能力的方法,已经被应用于加拿大西部阿尔伯塔盆地的Viking含水层。仅考虑注入高粘度碳液体的区域,经评估,Viking含水层地层水中储存碳的能力约为100Gt。随后的简单评估表明,在阿尔伯塔盆地深度超过1,000m的地层水储存碳的能力约为4,000Gt。该结果同样表明:当含水层地层水中总无机碳(TIC)与饱和碳溶解度相比非常低时,利用地球化学模型对原位地层水进行分析是不合理的。而且,在这种情况下,甚全可能会忽略当前的总无机碳。

  • 标签: 二氧化碳 溶解度 储存 能力 (容量)含水层 地层水
  • 简介:摘要:经济在迅猛发展,社会在不断进步,近几年由于国家环保政策力度的加大,电解铝行业面临着脱硫的问题。致使很多企业将其他行业的脱硫技术移植到电解铝行业,造成资源的浪费以及工艺的不合理。本文就目前我国电解铝烟气脱硫现况进行简单介绍,并对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和对比,同时介绍了新型电解铝烟气脱硫技术的工艺原理,为电解铝厂烟气脱硫在选用技术路线方面提供参考。

  • 标签: 电解铝 二氧化硫 烟气治理 半干法脱硫 湿法脱硫
  • 简介:人们建议,碳捕获与储存(CCS)足一种能够显著减少由于持续化石燃料使用所产生的温室气体排放的手段。对于地质储存晒言,从人规模点源(例如发电厂或其他工业)捕获碳,再把捕获的碳输送到注入场地,并注入到深部岩层储存。这将面临者新的用水挑战,例如在能源开发利用中的用水量以及水利用的“捕获代价”。在特定深度,咸水在地层中运移,而碳注入可导致储层压力增大,且碳泄漏对储层具有潜在影响。在潜在影响的范围内,从捕获增大需水量到泄漏或咸水运移造成地下水污染。了解这些潜在影响及其发生条件,以狄得适当监测与控制措施的设计与执行方案,这对于确保环境安全和统计口的而言足十分重要的。碳捕获与储存也可带来潜在利益,例如水处理与同时开采既可以抵消储层增大的压力,也可以供水。

  • 标签: 二氧化碳捕获与储存 地下水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