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8 个结果
  • 简介:通过将GPS接收机与传统浮标结合,获取风浪位置信息,结合3种谱分析方法来计算频谱,再由频谱计算风浪参数。实验表明,GPS浮标能够很好地反映波浪的实际情况。

  • 标签: GPS浮标 FFT法 COV法 Burg法
  • 简介:在区域尺度下,探索提取不同林分结构和滩涂裸露状况下红树林空间分布遥感信息的适用方法。选择ALOSPRISM/AVNIR-2为数据源,以广西北部湾两个红树林典型分布区作为实验区,第一个实验区是红树林茂密、滩涂裸露的区域,第二个实验区是红树林稀疏、低矮和滩涂不完全裸露的区域,分别采用了植被指数、监督分类、非监督分类和面向对象分类方法,进行实验。研究结果表明,在第一个实验区,用RVI、NDVI、SAVI、DVI、监督分类、非监督分类和面向对象方法进行遥感分类的总体精度分别为95.3%、94.3%、92.3%、93.3%、96.0%、97.0%和94.0%,说明这几种方法都可以较精确地提取红树林信息,其中非监督分类的结果相对较好;在第二个实验区,植被指数不能精确提取红树林信息,监督分类、非监督分类和面向对象分类的总体精度分别为92.7%、85.7%和89.3%,以监督分类的结果最好。因此,监测区域尺度的红树林,必须根据具体海湾或地段红树林的林分结构特点、成像时刻的潮位高度、红树林在遥感图像上的表征,选用适合的方法,才能确保红树林信息提取精度。在采用多源遥感数据进行红树林动态监测中,综合运用植被指数、监督分类、非监督分类、面向对象分类和图像解译方法,可以准确提取红树林信息。此外,对于斑块破碎、林木低矮且相当部分稀疏的广西北部湾乃至南中国海红树林遥感信息提取,适用的遥感图像空间分辨率应小于5m,以小于3m更适宜。

  • 标签: 红树林 空间分布 遥感 信息提取
  • 简介:结合具体实例探讨了地质实验测试过程中的有效信息和异常信息及异常信息提取的相关问题,阐述了地质实验测试异常信息的集成应用在地质科学研究、地质勘查和地质实验测试中的意外作用。意在强调地质实验测试技术人员应充分重视异常信息的发现、提取和集成,加强学科间的交叉与合作,推动地质实验测试水平的提高。

  • 标签: 地质实验测试 异常信息 提取 集成
  • 简介:以洪泽湖天然淡水湿地为研究对象,在光谱特征分析的基础上,选取样本数据,并构建天然淡水湿地信息提取的特征集。利用决策树算法进行数据挖掘和知识规则的生成,并将决策树信息提取结果与最大似然监督分类法进行比较,精度由84.30﹪提高到88.75﹪。

  • 标签: 洪泽湖 纹理特征 知识规则 信息提取 分类回归树
  • 简介:分析了DOM和DEM在制作数字地貌晕渲过程中各自的优劣性。利用滇池盆地高质量GIS数据,提出一种提取山脉DOM与分层设色DEM集成的数字地貌晕渲制作方法。能很好地突显地貌晕渲效果,解决传统地貌晕渲过程中存在的2项技术问题:①以DEM制作地貌晕渲不能显示地物要素;②以DOM制作地貌晕渲地貌表现效果欠缺。用文中所叙述的方法制作地貌晕渲在视觉上更具美感,可在影像地图编制中推广应用。

  • 标签: DOM DEM 数字地貌晕渲 贴面数据
  • 简介:重点叙述了基于高分辨率卫星影像的建设用地智能提取技术研究的背景、现实意义;提出建设用地提取技术研究思路和技术流程;探讨了关于建设用地智能提取系统构建的框架和关键技术,为探索充分合理利用海量高分辨率卫星影像的建设用地智能提取提供参考性建议。

  • 标签: 遥感影像 建设用地 信息提取
  • 简介:本研究采用IKONOS遥感图像,选取波谱特征区,通过区域像元统计并计算各波段权重系数,将影像进行波谱归一化处理,使归一化的影像岛陆与海水特征更明显。在此基础上,采用最大类间方差法确定最佳分割阈值,对归一化的影像进行二值化,从而提取海岛岸线。该方法采用特征曲线法进行水陆分离,得到的二值图像保持了原图的有效边缘,采用二值形态学提取的海岸线连续可靠、信噪比高。结果表明,该方法简单、快速,能有效提取海岸线,具有实用价值。

  • 标签: 岸线提取 海岛 波谱特征区域统计 二值形态学 IKONOS
  • 简介:地震波逆时偏移结果通常具有海量数据的特点,为此开展针对海量数据的共成像点道集提取工作。根据地震波逆时偏移结果的数据格式,开发了ckygather模块,实现了地震波逆时偏移分偏移距/分方位角共成像点道集和"蜗牛"共成像点道集的高效提取,并详细分析了该模块的程序设计思路及其质控过程,在某地区实际三维海量地震波逆时偏移处理区块中进行了应用。结果表明,由该模块提取的共成像点道集准确可靠,计算效率较高,可为开展后续的共成像点道集优化处理工作(如精细切除等)奠定重要的数据基础。

  • 标签: 逆时偏移 海量数据 共成像点道集 模块开发 程序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