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由于认识到美国的经济安全与美国以外的世界能源资源有密切的联系,美国地质调查所(USGS)定期开展以地质研究为基础的世界油气资源评价。近20年来,已发表了次评价报告(Masters等,1984,1987,1991和1994)。表1总结了这些评价结果(包括美国在内)。

  • 标签: 美国 世界 经济安全 资源 USGS 评价结果
  • 简介:菜子金矿是康滇地轴中段石棉到西昌金矿成矿带上的重要矿区。针对开发中出现的资源不足问题,从矿区所外构造部位、地质构造及矿床特征、成矿条件进行分析,认为对该矿区6应加强地质工作,采取综合找矿方法,可望实现新的突破。

  • 标签: 金矿 地质特征 找矿前景 成矿
  • 简介:CO2质封存维地震监测的主要目标是监测地质封存的安全性和CO2驱油效果.注入CO2过程中,储层中流体饱和度和储层压力变化导致储层弹性参数及地震响应发生相应变化.从理论上讲,储层开发的基本地质条件是不变的,所以两次维地震属性相减得到的成像显示,消去了油气藏静态性质(如构造、岩性等),得到的是油气藏的流体动态成像(如压力、饱和度等).本文采用的加拿大Weyburn油田CO2质封存项目维地震数据进行分析和研究,两次三维勘探数据采集时间分别是1999年(Baseline)和2002年(Monitor),CO2封存量为280×104t.首先,以测井资料为基础,通过Gassmann方程和人工合成地震记录,计算替换前后其速度和振幅等属性的变化,以此约束实际地震属性的筛选;然后,在对两次观测的维地震数据进行维地震匹配处理的基础上,进行两次观测地震数据的地震属性筛选与对比分析,利用两次地震属性的差异,识别注入CO2后储层内流体的分布特征;最后,以盖层重复性为指标,标定储层,提取储层的不同属性,同时结合人工合成地震记录的结果,得到一个能更好表现其流体变化的属性.

  • 标签: CO2地质封存 四维地震检测 属性分析 储层标定
  • 简介:摘要:本文介绍了煤气处理装置耐硫变换系统设备布置、材料选择;讨论了耐硫变换系统管道布置,通过CAESARII软件模拟计算,确保高温管道安全稳定运行。

  • 标签: 荒煤气 变换炉 高温换热器 管道布置
  • 简介:川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二〇二质队是以地质找矿为主的综合性地勘单位,是川、滇、黔结合部唯一从事地质找矿与矿产勘查与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勘察的地质队,座落于“万里长江第一城”“五粮液之乡”的宜宾市繁华的南岸经济技术开发区,地理位置优越,交通方便。

  • 标签: 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 地质队 四川省 经济技术开发区 工程地质勘察 地质找矿
  • 简介:摘要:自2021年9月以来,遂宁市安居区遭遇了一场强烈的大暴雨,导致区域内发生了多处严重的地质灾害。在这篇文章中,将重点关注石洞镇明觉寺村12社的崩塌等3处潜在的地震风险,并详细探讨这些灾害的变形、破坏特征、稳定性,最终制定一套经济实惠的防范措施,以期望能够有效缓解这些灾害给当地居民的生命安全和公共财产带来的损失。

  • 标签: 四川安居 地质灾害 项目管理
  • 简介:摘要:以往籍测量主要依靠测量仪,采用人工方式,对测绘控制网进行建立,从而完成测绘工作,此种方式存在诸多弊端。例如耗费的仪器非常多,耗费的时间非常多,需要的人力资源也较多,计算复杂且庞大,容易受天气因素以及地理环境影响,很难保障精准度。而新测绘技术的诞生,对以往籍测绘局面进行了改变,在人工及工作量层面,新测绘技术也有着明显降低,与此同时,受影响程度较低,测量精度能够得到高效控制,防止误差产生。

  • 标签: 地籍测量 现代测绘新技术 具体应用 精度控制
  • 简介:摘要:以往籍测量主要依靠测量仪,采用人工方式,对测绘控制网进行建立,从而完成测绘工作,此种方式存在诸多弊端。例如耗费的仪器非常多,耗费的时间非常多,需要的人力资源也较多,计算复杂且庞大,容易受天气因素以及地理环境影响,很难保障精准度。而新测绘技术的诞生,对以往籍测绘局面进行了改变,在人工及工作量层面,新测绘技术也有着明显降低,与此同时,受影响程度较低,测量精度能够得到高效控制,防止误差产生。

  • 标签: 地籍测量 现代测绘新技术 具体应用 精度控制
  • 简介:2017年8月8日发生的九寨沟MS7.0震,是中国近10年来发生的强震之一,造成了大量建筑破坏、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强震台网记录到的最大峰值加速度为0.19g。本文采用Wang等(2015)提出的改进有限断层法模拟了这次地震中部分台站的加速度时程。首先,选取合适的震源模型和输入参数,通过对比模拟结果和地震记录,估计这次地震的应力降大约为4.0MPa,与王宏伟等(2017)的分析结果基本一致。与EXSIM(Motazedian等,2005)方法相比,Wang等(2015)的方法得到的结果在频域上与实际地震记录更相符。同时,合成了强震台站以及断层附近网格点的加速度时程,模拟结果的时程和反应谱与实际记录整体上较为符合,震中附近的PGA分布与震中烈度区基本一致,验证了本文结果的有效性。本文合成的地震动可以为该地区的灾后抗震设计提供一定依据。

  • 标签: 九寨沟地震 随机有限断层法 震源模型 场地放大因子 烈度图
  • 简介:胜利油田垦71区多分量地震数据采用微型机电系统(MEMS)数字检波器采集。受转换波非对称路径和各向异性的影响,剖面中非双曲同相轴广泛存在。传统的速度分析基于各向同性理论,动校正时无法把同相轴拉平。本文基于参数理论,利用不同偏移距的动校正信息估算不同的参数,确保了同相轴的同相叠加。该方法在垦71区三维多波资料处理中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 标签: 转换波 处理 四参数 速度分析 应用
  • 简介:川前陆盆须家河组勘探在隆起带和斜坡带已获得了一批大型气田,冲断带相较于上述两个区带勘探程度低,地质条件更加复杂,勘探难度更大,但是早期发现的几个气田也证实了该区须家河组良好的含气性,依然具有较大的勘探前景。笔者通过总结前陆盆冲断带的地质特征,分析该区带资源潜力,提出了下一步有利勘探区块。综合研究认为:前陆盆冲断带目前勘探程度较低,位于生烃坳陷,烃源条件好;储层致密,主要为低孔、低渗;构造运动强烈,断层裂缝发育;邛西区带是作为下一步勘探的最有利区带。图1参6

  • 标签: 前陆盆地冲断带 须家河组 成藏地质特征 勘探潜力
  • 简介:美国是发现地裂缝灾害最早的国家,也是对地裂缝灾害研究较为广泛和深入的国家。到上世纪80年代,其西南部有6个州、14个地区都出现了地面沉降和裂缝,其中,亚利桑纳、加利福尼亚、内华达、德克萨斯、新墨西哥等州为集中发育区,损失非常严重。

  • 标签: 地裂缝灾害 美国 类型 加利福尼亚 地面沉降 德克萨斯
  • 简介:【摘要】论文 主要针对城镇籍调查中籍测绘方法展开深入研究,结合城镇籍调查中存在的不足之处,重点提出了一些籍测绘方法,如全球定位技术、 地理信息系统、 航空摄影测绘技术、 数字化测绘技术等,确保籍测绘方法应用的便利性和合理性,不断提高城镇籍调查水平,确保城镇籍调查工作得以顺利完成。

  • 标签: 城镇地籍调查 地籍测绘 GIS技术
  • 简介:2017年8月8日在川阿坝州九寨沟县发生了Ms7.0震,这是继2008年川汶川Ms8.0震和川芦山Ms7.0震后在此地区发生的又一强震。本研究对此次地震中的66组主震记录进行了常规校正处理,基于此分析了此次地震中典型台站——九寨百合台站的地震动特征,并通过地震动的峰值加速度、反应谱参数分析了近场效应特征。研究结果表明:九寨百合台站的三分量峰值加速度都超过了100gal,而地震动持时相对较短,并且三分量反应谱在短周期大于Ⅷ度多遇地震设计谱,小于Ⅷ度罕遇地震设计谱;由于九寨沟地震属于典型的走滑型地震,因此地震动参数的方向性特征不明显;九寨沟地震的地震动的峰值加速度以及反应谱谱值小于同等震级的芦山地震,并且小于几个典型衰减关系的预测值。对九寨沟地震的地震动参数特征研究表明,此次地震是一次震级较大、但灾害损毁程度较低的地震。

  • 标签: 四川九寨沟地震 地震动分布场 近场效应 峰值加速度 反应谱
  • 简介:通过多年现场工作的实践和对现场实际工作需求的调查了解,具体结合籍测量工作,指出籍测量应推广坐标化,摆脱对图纸的依赖性,搞好籍数据库的建立。针对不同地域、不同测量方法对地籍测量的精度指标要求进行了探讨。

  • 标签: 地籍测量 坐标化 精度指标 数字化测图 数据库
  • 简介:摘要目前,我国的土地资源使用情况日益紧张,为了能将土地资源更加合理地利用起来,要采取科学的方式来进行土地资源管理。在土地管理中,籍测绘和籍控制测量是十分重要的部分,只有采取了先进的测量技术,才能实现土地资源的合理化利用。文章对地籍测绘和籍控制测量进行了研究,希望为我国的土地管理提供有益的建议。

  • 标签: 地籍测绘 地籍控制测量 土地资源 土地管理 土地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