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3 个结果
  • 简介:湾跨海大桥(GoldenHornBridge)位于俄罗斯符拉迪沃斯托克市中心,跨越金湾,全长1388m(见图1)。

  • 标签: 跨海大桥 俄罗斯 HORN 市中心
  • 简介:不久前建成的韦维卡南达二桥(TheSecondVivekanandaBridgeTollway)是印度修建的第一座多塔单索面低塔斜拉桥(见图1)。该桥位于印度东部加尔各答与豪拉两城市之间,跨越胡利河,是连接胡利河西岸2号、6号国道,东岸34号、35号国道的惟一的直接通道。

  • 标签: 印度 低塔斜拉桥 BRIDGE 单索面 国道 修建
  • 简介:隧道施工人员在施工中很少会一帆风顺。本文论述了在施特伦隧道施工中.如何采用适当的措施解决在高挤压岩层中施工时所遇到的最严重的问题。

  • 标签: 隧道施工 岩层 挤压 挖掘 施工人员 一帆风顺
  • 简介:田隧道是大(理)保(山)高速公路上地质条件最差的一座隧道,尤其上行线,本文从上行线两端洞口施工及坍方、滑坡、泥石流的综合治理作了分析阐述,从而总结出不良地质的施工经验,自然灾害的治理与避让方法,可为其它隧道、地质病害处理借鉴。

  • 标签: 四角田隧道 洞口施工 综合治理 拦砂坝 地表水 泥石流
  • 简介:通过风洞试验,研究了不同腹板开孔率的H形吊杆风致失稳特性。节段模型试验发现,腹板不开孔吊杆在小攻下可发生弯曲驰振;而腹板开孔的吊杆在20°攻附近较低风速下可发生扭转颤振失稳,且发生扭转颤振失稳的风攻区间受腹板开孔大小影响明显。气弹模型试验进一步验证了H形吊杆可发生扭转颤振失稳。

  • 标签: 拱桥 吊杆 节段模型 气弹模型 颤振失稳 风洞试验
  • 简介:文章结合关隧道通过二郎洞断裂带的实际施工过程经验,对断裂带引起初期支护大变形采取的措施进行了详细的总结,为同类工程施工提供参考。

  • 标签: 断层束 初期支护大变形 变形控制 斜井
  • 简介:新独立200年·穆耐尼桥(TheNewBicen—tenarioIntendenteMugnainiBridge)跨越阿根廷科尔多瓦市内的夸尔托河,是一座主跨399m的悬索桥,桥面布置双向4车道。

  • 标签: 阿根廷 转体施工 桥塔 悬索桥 主跨 车道
  • 简介:意大利帕多瓦的卡斯塔纳拉桥是一座文物圬工拱桥,建于1859年,为确保该150余年历史圬工拱桥的安全运营,采用FRP对该桥进行维修加固。维修加固前,采用有限元软件建立桥梁模型,分析既有结构的承载能力,其中桥台采用二维弹性单元模拟,桥拱采用二维非弹性单元模拟,桥梁非线性平面受力分析中采用8节点四边形壳单元和6节点三形壳单元。桥梁维修加固施工内容包括沿桥台和跨中布置边界锚固筋、灌浆加固以及用FRP布加固拱背、拆除并重建预应力混凝土面板。桥梁维修加固前后分别进行了静、动载试验,试验结果显示:桥梁维修加固后跨中及L/4处挠度值减小,桥梁最大承载能力提高到1205kN(未加固时为1155kN),FRP加固石拱桥能大幅提高其抗弯和抗剪承载力。

  • 标签: 拱桥 圬工建筑 维修加固 非线性动力分析 取芯试验 静载试验
  • 简介:广河特大桥主桥为(243+580+243)m双塔双索面叠合梁斜拉桥,黔西侧边跨采用步履式顶推施工。由于顶推跨度大、重量重、顶推单元多,采用超声波传感器作为千斤顶顶推系统的动作传感元件,在泵站上设置压力传感器,通过数据线实时传输到总控中心,总控中心采取位移控制为主、压力控制为辅的方式,控制多个顶推单元的千斤顶完成竖向升降、纵向水平顶推和横向纠偏同步工作。在顶升千斤顶球形板上设置了梳齿板,可避开螺栓,顺利通过拼接板。施工前对顶推施工过程进行有限元分析,结果表明结构受力安全、稳定。实际顶推操作表明该顶推技术简单可靠、水平力小、同步性好、轴线偏位小,可为类似工程提供借鉴。

  • 标签: 斜拉桥 叠合梁 临时墩 导梁 多点同步步履式顶推系统 顶推施工
  • 简介:刚架悬吊连续梁组合桥是一种新型的组合结构,该桥型结构受力及施工过程复杂。为了解施工过程对桥梁结构应力和变形的影响,采用MIDASFEA有限元软件对房山五渡桥进行施工仿真分析。分析结果表明该桥各主要施工阶段主梁、钢塔、钢-混结合段、V形墩、系梁的变形及受力状况均满足设计及规范要求,该桥设计及施工步序是合理可行的。

  • 标签: 三角刚架悬吊连续梁组合桥 施工过程 应力 变形 有限元法 仿真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