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5
88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牛羊细菌性疾病在养殖中属于常见疾病类型,细菌性疾病具有一定的传染性,单一动物发病后存在大规模发病,甚至大规模致死的危害性,给牛羊养殖场带来极大的经济损失。本文对牛羊常见细菌性疾病加以分析,探究其疾病预防控制方案,以期为牛羊细菌性疾病的预防控制提供参考依据。

  • 标签: 细菌性疾病 预防控制
  • 简介:摘要:调查显示我国管辖范围内与氨有关的压力容器,安全状况和管理水平相差很大,结合现场检验案例,对涉氨压力容器定期检验的难点进行总结,查阅了大量文献,积累数据,并咨询了检验和无损检测方面的专家,探索科学的涉氨压力容器检验方法。本文从宏观检验、壁厚测量、无损检测、泄漏检测等方面,结合工艺条件,阐述了如何对与氨有关的压力容器进行定期检验

  • 标签: 涉氨 压力容器 定期检验 案例分析 检验方法
  • 简介:摘要:在高层建筑中,电梯是必不可少的设备,电梯的使用可以给人们的出行提供便利,同时可以拓展高层建筑功能。然而,受到构造和各种因素的影响,电梯在使用中会出现一些安全隐患问题,为了保证电梯的安全影响,需要相关人员加强对电梯的日常检验。本文就对电梯检验安全管理措施进行深入探讨。

  • 标签: 电梯 检验 安全管理 措施
  • 简介:摘要:城市发展过程中,高层建筑也不断增加,人们对建筑的功能要求也越来越全面,高层建筑电梯数量攀升。只有全面保证电梯的使用安全,才能更好地维护生命安全。那么,电梯的日常检测就变得极其重要,要通过技术标准,全面做好电梯的检测检验,促进电梯日常运行稳定安全。文章主要通过对电梯检验相关技术实际情况进行分析,进一步探究当前电梯检验相关技术情况。

  • 标签: 电梯检验  安全防护  相关技术分析
  • 简介:摘要:本文首先阐述了检验电梯起重机技术的要求,接着分析了电梯起重机检验技术。希望能够为相关人员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借鉴。

  • 标签: 电梯 起重机 检验技术
  • 简介:摘要:受到近些年我国高层建筑数量不断增多的影响,电梯的使用量也在不断提升。电梯在运行过程中,由于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可能出现一些故障和问题。这些情况的存在在很大程度上会影响到乘坐者的生命财产安全。我国在近些年的发展过程中针对电梯运行安全问题采取了各种有效措施。其中,电梯检测是保障电梯安全运行的重要手段。在开展此项工作过程中可以发现,电梯在日常运行过程中有时会出现明显的振动的情况。通过研究可以发现,造成电梯振动的原因较为复杂,但是对其进行控制则是保障电梯运行安全性的一个重要方面。电梯振动的存在,一方面会影响到电梯乘坐感受,使其舒适度下降,另一方面也会造成电梯内部一些部件的磨损程度加大,最终导致使用寿命缩短。因此,积极解决电梯共振问题是保障电梯运行舒适度和安全性提升的重要措施。本文将就此导致电梯运行过程中出现共振的相关原因进行分析研究。

  • 标签: 电梯运行,检测,共振原因,分析研究
  • 简介:摘要: 随着建筑行业的快速发展,高层建筑的数量也在迅速增加,电梯已经成为了人们出行回家的重要交通工具。同时,在发生火灾事故的时候,绝对不能因为安全性较低而弃电梯不用,更应该将其便利性充分发挥出来,为消防救灾工作的顺利展开提供更有力的支持和保障。因此,在实际建设过程中,人们必须要提升对电梯消防功能的重视,切实做好消防功能检验,这样在火灾发生以后,才可以应用电梯及时将人们送到安全地带,并为消防救灾工作的顺利展开起到更大的促进作用。鉴于这种情况,本文首先简单介绍了消防电梯需要满足的条件,然后提出了几点检验电梯消防返回功能的方法。

  • 标签: 电梯 消防功能 检验方法
  • 简介:【摘要】 掺混肥料由于其制作工艺的特殊性,在日常的检验过程中需要从抽样、样品制备、检测过程等环节加以注意,这几个方面都是影响掺混肥料检验结果准确性的重要因素。本文结合实际工作经验,总结分析了在掺混肥料检验中的注意事项,为相关的检测工作起到指导借鉴作用。   【关键词】 掺混肥料 ; 样品 ; 检验     掺混肥料是指氮、磷、钾三种养分中,至少有两种养分标明量是由干混方法制成的颗粒状肥料,也称 BB 肥。在实际的肥料生产运输过程中,由于肥料中氮、磷、钾三种基础物料表观形态、密度粒径各不相同,因此在生产和运输中容易产生物料分布不均匀现象,造成物料的特性值沿着一定方向而改变。因此我们在抽样、样品制备以及检验过程中都应注意实际操作对检验结果准确性产生的影响。    1 抽样环节的注意事项   我国的掺混肥料需要袋装,而且运输距离和贮存时间都相对较长,这对掺混肥料中各物料成分的物理相容性和化学相容性会产生影响。影响物理相容性的因素主要有原料的粒径、外形和相对密度,其中粒径最为重要。为避免影响检验结果准确性,在抽样前抽样人员要将包装袋上下颠倒 4 ~ 5 次,使物料中各元素混合均匀。抽样人员在抽样前计算好抽样袋数,抽样袋数标准按照 GB/T 21633-2008 《掺混肥料( BB 肥)》中 6.3 规定的抽样袋数进行抽取。抽检产品不超过 512 袋时,按照表 1 确定的袋数取样。超过 512 袋按公式( 1 )计算的结果抽取样品,抽样袋数计算结果遇到小数则进位整数。   抽样人员按表 1 或公式( 1 )计算的结果随机抽取规定抽样袋数,然后用 GB/T 21633-2008 《掺混肥料( BB 肥)》 6.3.1 规定的采样工具采样。抽样人员采样时,用采样探子从包装袋最长对角线插入至袋的 1/2 处,转动内管,使槽子打开,样品进入内管后关闭槽子,再抽出采样探子,将样品倒入样品袋中。抽样人员按照上述方法依次从每袋的四个角处插入至袋的二分之一处采集样品。标准要求每袋取出四管(不少于 200 g )样品,每批产品采取的总样品量不得少于 4 kg 。抽样人员在抽样过程中要严格遵循“四角采样法”,避免采样不规范对最后檢验数据造成影响。    2 样品缩分的注意事项   掺混肥料的缩分过程与复混肥料不同,应进行二次缩分。抽样人员将采集的样品用 GB/T 6679-2003 《固体化工产品采样通则》中附录 D 规定的格槽式缩分器混合、缩分成二份。缩分样品时用分样器的短边上料,并且以短边与缩分器中轴线平行,往复移动使样品均匀平铺于缩分器内,下料时注意下料速度均匀保证颗粒不流出分样器。最后得到两份各约 500 g 样品,分别装于两个洁净干燥的 500 mL 聚乙烯瓶或密封样品袋中,加贴封条。封条需经抽样人、被检单位签字并注明抽样日期。一瓶交于实验室做产品质量分析用,另一瓶留存抽样单位保存以备复检用。    3 样品制备的注意事项   抽取样品送到实验室后,样品管理员要对送来的样品进行核对登记,然后分发至检验科室进行成分分析。检验人员在接收到样品后应按标准要求分成两份样品,其中一份样品做粒度测定(如果量大可再混合缩分一次) ; 另一份样品用分样器再混合缩分 3 ~ 4 次,迅速研磨至全部通过 0.5 mm 孔径筛,混合均匀后置于洁净干燥的样品瓶或自封袋内,做质量分析用。如果样品潮湿可以选择通过 1.0 mm 孔径筛,或者在研磨样品后不过筛直接进行成分分析化验。由于我国的掺混肥料的包装、运输、贮存等因素,对掺混肥料中各物料成分的物理相容性和化学相容性会产生一定影响,其化学相容性的影响更为重要,主要表现在掺混后吸湿潮解或结块、养分损失(氨的挥发和水溶磷的退化)两个方面。    4 检验过程的注意事项   掺混肥料中氮、磷、钾成分含量测定与复混肥料方法相同,但是由于掺混肥料生产工艺的特殊性,在实际的检验过程中容易出现单一养分含量偏高或偏低的现象,影响实验室对产品质量结果的合格率的判定。在实际检验工作中统计了掺混肥料中氮、磷、钾单一养分含量变化对肥料总养分含量的影响(见表 2 )。   检验结果 1 和结果 2 是第一次检验的平行样结果,结果 3 和结果 4 是第二次检验平行结果,这一组数据说明掺混肥料存在单一养分含量结果波动的现象,但是两次检验结果的总养分变化不大。出现这一现象原因为磷酸二胺和氯化钾在颗粒粒径存在差异,肥料在搬动或者分样过程中容易造成物料分布不均匀,产生“离析现象”,因此会造成单一养分数据的波动,最后的总养分含量变化不会受太大影响。   作为检测人员应严格按照国标规定的方法进行检验,避免实验过程中人为产生的误差对实验结果造成影响。通过对日常实际检验的分析,总结出检验过程中应注意的事项。    4.1 总氮测定的注意事项    1 )称样时应按照国标 GB/T 8572-2010 《复混肥料中总氮含量的测定 蒸馏后滴定法》规定的称样量总氮含量不大于 235 mg 、硝态氮含量不大于 60 mg ,称取 0.5 ~ 2 g 样品(精确至 0.0002 g ) ;    2 )硝化过程要完全,在蒸馏瓶中加入防爆瓷片或者玻璃珠防止溶液溅出 ;    3 )蒸馏装置的接口处应涂抹硅脂以保持装置的密封性,无漏气,防止氨气泄露造成结果偏低 ;    4 )在加入氢氧化钠溶液时一定要加至蒸馏瓶中出现黑色或蓝色絮状物,然后关闭阀加水密封 ;    5 )硝化后要等试液冷却后再加水,防止炸瓶 ;    6 )含有硝态氮的样品硝化前要加入 35 mL 水,然后加入铬粉 1.2 g ,盐酸 7 mL ,静止 5 ~ 10 min 。    4.2 有效磷测定的注意事项    1 )称样时应按照国标 GB/T 8573-2017 《复混肥料中有效磷含量的测定》 规定的称量含有 100 ~ 180 mg 五氧化二磷样品 0.5 ~ 2 g (精确至 0.0002 g ) ;    2 ) EDTA 震荡提取法:试样加入 EDTA 溶液 150 mL 置于 60 ℃ 的恒温水域振荡器恒温震荡 1 h ,保证瓶内样品能自由翻动 ;    3 )柠檬酸超声提取法:加入 150 mL 柠檬酸溶液,置于超声波清洗机中,超聲 6 ~ 8 min (超声波清洗机的液面高于容量瓶内的液面) ;    4 )在过滤洗涤磷钼酸喹啉沉淀时,动作要轻缓,防止沉淀液溅出,影响最终结果 ;    5 )标准中要求将称取的试样用滤纸包裹,再塞入 250 mL 容量瓶中,这样操作容易造成样品溶解性不好,因此在实际操作中直接将称取样品置于容量瓶中 ;    6 )在加入 35 mL 喹钼柠酮溶液时,要匀速加入,注意防止溶液溅出,进而引起燃烧 ;    7 )有效磷测定所用玻璃坩埚难以清洗时可用 1+1 氨水进行浸泡。    4.3 钾测定的注意事项    1 )称样时应按国标 GB/T 8574-2010 《复混肥料中钾含量的测定 四苯硼酸钾重量法》要求称取含氧化钾 400 mg 样品 2 ~ 5 g (精确至 0.0002 g ) ;    2 )在掺混肥料中钾测定加入氢氧化钠溶液后,应缓慢加热煮沸,保持试液体积不低于 40 mL;    3 )四苯硼钠溶液应保存在聚乙烯瓶中一个月,若发现浑浊应过滤后再使用 ;    4 )在样品加入 150 mL 水后要大火加热,在吸 25 mL 样液后要缓慢加热防止试液迸溅 ;    5 )钾测定所用玻璃坩埚难以清洗时可用丙酮进行浸泡。    5 结语   掺混肥料是一种常见的农资产品,它的质量关系到广大厂商和农民的利益,因此在日常抽样检验中,检验人员必须严格按标准和检验规程操作,仔细研究方法原理,掌握操作关键控制点,以保证数据结果的准确性。   【参考文献】    [1] 掺混肥料( BB 肥): GB/T 21633-2008[S].    [2] 复混肥料中总氮含量的测定 蒸馏后滴定法: GB/T 8572-2010[S].    [3] 复混肥料中有效磷含量的测定: GB/T 8573-2017[S].    [4] 复混肥料中钾含量的测定 四苯硼酸钾重量法: GB/T 8574-2010[S].

  • 标签:
  • 简介:摘要: 相关研究指出,我国有 50%以上的煤矿安全事故都因机电设备失爆引发的瓦斯爆炸。在矿井生产过程中,各项仪器设备以及材料的安全性能如何直接决定着企业的安全生产。尤其是矿井下的开采工作中,安全仪器设备主要承担对井下环境中的瓦斯浓度进行检测及控的重要作用,准确检测井下瓦斯浓度的大小离不开仪器设备的支持。由于矿用安全仪器设备工作环境复杂,长时间运行后,设备的性能、检测精密度会大大降低,达不到技术标准。基于此,为了保证矿用仪器设备的安全,对矿山安全仪器设备进行安全检测检验是矿山安全生产管理的重要内容。

  • 标签: 矿用 仪器设备 定期 检测检验
  • 简介:摘要:随着城市化建设发展,高楼大厦鳞次栉比,电梯逐渐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特种设备,电梯安全运行直接影响了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保障电梯安全运行是尤为关键的内容。重视电梯检验工作,可以有效地消除各种安全隐患问题。随着电梯应用范围以及数量的增加,电梯检验工作量在不断地增加,在整个过程中受到检验工作内容、时间等多种因素的影响,个别检验人员会简化或省去一些项目,这样就会增加安全隐患问题。为了解决此种问题,就要通过科学的方式强化管控,合理规避各种潜在的隐患问题。

  • 标签: 电梯 检验工作 问题 策略
  • 简介:摘 要:在日常实际的工作中,检验检测机构档案管理人员肯定还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这就需要我们档案管理人员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技术和职业素养,持续对技术档案管理知识进行学习,保障技术档案管理的高效运行。基于此,针对目前社会上一些检验检测机构在技术档案管理中出现的问题进行了简单分析,并提出了一些解决措施。

  • 标签: 检验检测机构 技术档案 管理
  • 简介:摘要:电梯检验系统,是电梯生产、使用中安全检验的主要程序。传统检验电梯的方法主要是采用人工检验,经由对运行现状的目测和记录来分析电梯状况,这种方式检验效率较低,同时难以识别电梯的身份。为了进一步提升电梯检验系统的准确性,技术人员也逐步将新型电子检验技术,融合在电梯检验系统中, RFID技术就是其中之一,基于此,本文主要对 RFID技术在电梯检验系统中的应用进行分析探讨。

  • 标签: RFID技术 电梯检验系统 应用
  • 简介:摘 要:现代社会的发展推动着企业的现代化进程,通过采取有效的方法和针对性的措施能够更好的把握发展的核心,这样能够达到更好的效果,做好不同方面的工作能够实现全面的发展。压力管道安装监督检验工作非常的重要,这关系到企业的发展质量,我们必须要采取有效的方法,并且把握好实际的发展情况,做好针对性的处理,这样才能提高整体的发展水平,能够针对性的处理其中的问题,在检验的过程中能够正确的处理,这样才能达到一定的发展目标,从而提高整体的发展水平。

  • 标签: 压力管道 安装监督检验 若干问题
  • 简介:摘要:电梯的各个组成部分中,控制系统是关键所在,通过其可以使得电梯保持 良好的运行 状态。一旦发生故障的话,电梯运行就会受到影响,甚至会发生下坠事故,人员安全就难以得到保证。若想使得安全问题能够切实消除,相关人员 必须 做好全面检查工作,重点关注控制系统的检查。社会发展的脚步持续加快,电梯在人们的生活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安全事故的发生概率也明显增加。对于安全部门来说, 必须 寻找到切实可行的解决之策,如此方可使得问题有效解决,电梯行业实现稳步发展。本文针对电梯控制系统常见的问题展开简要探析,在此基础上寻找到具体的应对对策。

  • 标签: 电梯检验 控制系统 常见问题 对策
  • 简介:摘要:对燃气管线进行风险级别划分,可以更好做到对不同安全风 险等级的管线,采取不同的、有针对性的管控措施,实行差异化管理,对高风险等级管线要实施重点监 控,对检验检测出的各种安全问题应及时进行整改处理、消除安全隐患,并且缩短高风险等级管线的全 面检验周期,加强监督检查,以达到降低管线安全风险级别的目的,并且通过将全面检验所有辨识出的 风险和排查出的隐患录入管理平台,实现对管网风险管控的信息化管理,提高燃气经营企业对燃气管网 风险管控工作的科学信息化水平。本文基于燃气站场埋地管道检验工程实践展开论述。

  • 标签: 燃气站场 埋地管道 检验工程实践
  • 简介:摘要:近年来,电梯配备 IC卡控制日益增长的需求的函数,这个函数通过授权的非接触式卡作为电梯的证明,一方面,能够使用电梯限制无关人员实施安全管理员工进出电梯,另一方面减少电梯的使用频率,并降低频率的使用意味着低能耗,低磨损最终降低了电梯的使用维护成本,目前对如何进行测试的改革还没有具体的指导,这将给人们的生产生活埋下巨大的安全隐患。基于此,本文主要对电梯加装 IC卡的检验方法进行分析探讨。

  • 标签: 电梯 IC卡加装 检验方法
  • 简介:摘要:建筑工程中存在一定质量隐患,以原料管控、流程管控等环节较为常见,此种情况下需要开展比对试验,对常规材料实施查验和管控,就建材隐患进行审慎辨别,以降低建材检验表征误差,提高安全系数。本文就比对试验的内涵及价值进行阐述,明确比对试验应用程序,指出应用范畴及比对方式,最后论述比对试验应用中的注意事项,旨在发挥比对试验的价值,促进常规建材检验质量的提升。

  • 标签: 比对试验 常规建材检验 应用
  • 简介:  摘要:民以食为天,食品安全问题是现代社会近年来的热议话题,食品质量的好坏会对人们的身体健康及生命安全产生直接影响。食品安全问题已经上升到人人关注的层面,一般情况下,上市的食品都需要在进行安全生产完成之后,进行一系列的质量检查,检查合格之后贴标进行正常出售。食品检查工作是保证食品质量的重要依据,应对整个过程进行科学并客观的把控。食品在检查过程中,会因为各种因素产生各种各样的影响,例如会受到样品检查、检查所用方法、检查环境等因素都会对检查结果造成一定程度的误差,若误差超过标准控制范围,食品检查结果的最终质量则很难被保证。所以,需要加强食品检查各个因素的控制,将食品质量检查结果的准确性提升。    关键词:食品;检验结果;质量管理    随着人们生活质量的不断提升,人们对食品质量及食品生产的关注度逐渐上升。食品质量检查的主要依据是食品相关标准的综合检验,出具具有公正性的检验报告,利用检验报告对食品质量的是否合格进行全面判断,若食品的所有检验项目都能够符合相关标准要求,这批产品则为合格,否则为不合格。食品检验工作具有较强的技术性,能够对实验室的工作能力水平进行直接反应。食品质量检验结果是否准确,会对企业未来的发展及人们的身体健康产生直接影响。下文将对食品检验结果及质量管理的基本措施进行详细分析。     1. 保证抽样规范性    食品在检验过程中,需要进行抽样,抽样工作是第一道工作程序,也是检验中的关键步骤。一般检验结果出现问题很有可能出现在抽样过程中,存在出现人为控制,只是抽取质量较好的产品进行全面检验,得出的相关结果对所有产品都适用,这样就会出现所谓的检验问题。抽样过程具有较大的随意性,样品很可能受到一定程度的污染,或者出现送样及填单不能相互对应等问题。所以,要想保证样品的有效性,需要保证以下管理措施的有效实行:首先需要将抽样工作人员的责任意识提升,保证抽样工作人员较高的思想道德水平,将弄虚作假的行为尽量减少;抽样过程中需使用清洁无菌的取样器在所有产品的上部位置、中部位置及下部位置进行取样。与此同时还需要保证抽样过程中产品的原生物状态及理化指标;抽样过程中对不同的食品需要采取相对应的抽样方式,抽样方式多种多样,在进行现场抽样的过程中,需要保证有两个以上的工作人员在抽样现场,抽样之后还需要对抽样单进行签字并确认,然后让检验企业进行当场确认。     2. 对食品检验全过程进行控制    检验过程中需要让所有的检验工作人员都受到专业的培训,并获取相关证书之后持证上岗,检验工作人员的实际专业能力要抢,保证其能够熟悉所有产品的基本标准及对应规定的检验办法,按照检验实际标准对产品进行检验,不能根据检验工作人员的工作进行主观判断。例如对食醋中的总酸含量检查是,一般会采用酸度计法,保证数据的准确性,但是实际操作过程却具有一定的复杂性。所以检验工作人员需要利用氢氧化钠的溶液标准进行检测,这种方式操作很是方便,速度比较快,但这种方式很容易出现一定的偏差,所以,工作人员需要保证整个检验过程的无菌性,选择最为高效的检测办法。     3. 选择精确度较高的设备进行检测    检测过程中选用的所有仪器都需要满足我国食品安全生产标准。对于部分自校仪器,例如天平及酸度计等,需要在固定的时间内完成自校。自制的蒸馏装置,需要保证其具备一定的气密性,避免在使用过程中出现一定的偏差,从而对检验结果产生一定的影响。     4. 按照试剂及标准物质的选用要求进行检测    若为标准的进口物质,需要在实验室内进行验证;试剂在实际选用过程中需要严格按照相关标准要求,保证温度、压力、存储时间及湿度不会对试剂产生一定的影响,防止出现失效问题。     5. 将实验室环境进行完善    外部环境的影像中,实验室的环境是最大的外部因素之一。实验室环境一般侧重的是对温度、气压、湿度和污染气体等成分及空气中的粉尘等相关参数进行综合性检测。在这类型的参数中,很多因素会对设备的实际功能产生一定的影响,很多因素也会然实验的基本环境出现一定程度额改变,例如,实验室内的温度或者湿度超过一定标准,电子仪器与光学的基本性能就会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甚至会出现实验程序校验的无法进行。除此之外,温度过高或者湿度过高还会使得样品出现变质的反应,这样会最终导致检验结果出现不同程度的误差。空气中的污染物及微小颗粒会对微生物的检验工作产生一定程度的影响,温度需要控制在二十摄氏度上下,一般在进行标准的滴定溶液标定过程重,二十摄氏度的温度校正值为零,这样才能够将温度对溶液体积产生的影响避免。仪器室的温度需要控制在十八摄氏度及二十五摄氏度之间,这样微生物检验室才能够达到无菌标准。     6. 对实验室的误差进行全面控制    为了保证食品检验结果数据的准确性,在实际校验过程中需要将各类误差因素降到最低,一般情况下,主要的误差有系统及偶然误差。    系统误差,这种误差也被称为可测量误差,系统误差出现的原因有仪器误差因素,仪器误差是因为仪器本身的精密度所产生的误差引起的,例如移液管、砝码或者容量瓶等,还未能进行初步的矫正就已经投入到正常的使用过程中,这样则能够出现标准值与真实值的偏差较大,从而导致误差的出现。其次就是方法出现的误差。这种误差出现的主要原因是因为检验方法的不正确而造成的,例如在进行滴定的过程中,化学反应可能不完全,理论及滴定的重点不相符合,所以会使得系统在测定的过程中出现一定的偏差。也可能是因为试剂误差产生的系统误差,这种情况出现的主要原因可能是因为试剂质量出现的一定的问题,或者纯度未能达到标准导致的。除上述所述之外,还有主观的人为因素导致出现一定的操作性误差,这种情况出现的主要原因还是因为相关技术人员在实际操作过程中的操作技术专业度不达标及不负责的工作态度所导致的。    偶然误差,也被叫做随机误差。样品的实际测量值会因为各种不同的影响因素从而出现一定程度的误差,例如在实际测量过程中,会因为环境中的微小颗粒及温度、湿度等因素出现细小的变化,这些因素都是会导致校验结果出现不同程度的误差,一般情况下不能进行准确测量,也不能进行校正,所以从客观角度出发,误差也是随机存在的。     7. 对检验质量结果进行控制    一般情况下会利用检验结果对食品质量进行判断,误差越小,食品准确性则会越高,误差越大,准确性则会越低,所以需要对校验结果进行全面控制,检验过程中可能会出现各种各样的误差,然后需要利用相关措施将误差值降低,一般会将系统误差进行消除,将平行测定实际次数增加。    结束语    为了将食品检验的质量提升,确保在检验过程中的准确性,不仅仅需要对检验管理措施进行控制,还需要对检验工作人员的工作技能进行培训,保证其具备与时俱进的思想,能够及时全面的了解检验标准目前状态,对新的检验方法及技术进行学习,将检验工作人员的专业能力提升,保证食品检验质量准确度的提升,确保食品质量能够符合相关标准。    参考文献     [1] 郑彩燕 . 浅谈食品检验质量控制与管理 [J]. 农家科技(下旬刊), 2018 ,( 9 ): 244.     [2] 江小群 . 食品检验实验室管理与检验质量控制的强化分析 [J]. 食品安全导刊, 2018 ,( 30 ): 110.     [3] 王建华,赵春杰,孟哲 . 关于食品检验实验室管理与检验质量控制的思考 [J]. 區域治理, 2018 ,( 36 ): 108.     [4] 李剑,杨蔷 . 食品检验检测体系的现状及其对策分析 [J]. 化工管理, 2018 ,( 36 ): 123-124. 

  • 标签:
  • 简介:摘要:近几年,我国化学方面的产品生产无论从质量还是效率都有所提升,而产品质量的提高意味着在我国经济不断发展的大环境下,对于质量监测以及控制提出了更高的技术要求,并且在整体化学分析和检测工作过程中,为了实现产品质量和效率的提高,就需要不断完善化学数据分析和检测的整体水平。本文根据化学分析检验工作特点作为技术探索的基础条件,并且结合化学分析检验工作现状,总结出化学分析检验工作策略。

  • 标签: 化学分析检验 质量控制 分析结果 岗位责任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