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3 个结果
  • 简介:摘要:“地名”不仅仅是一种社会文化的标志,它还蕴含着丰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它涵盖了多个领域,如历史、语言、地理。它们共同构成了这门复杂的学问,并在不断演进。地名不仅仅反映出一个具体的历史事件,更能够深刻反映出当下的社会现象,构筑出一个个独具魅力的文化网络。青海地区的历史文化悠久,青海的历史实际上就是一部民族关系史,同样地名的产主、发展和演变,也都和有关民族的活动历史分不开,所以,青海地名的命名与演变,也就深深地打上了民族性的烙印。随着青海旅游业的不断发展,为了提高其竞争力,当地政府正在努力探索符号学视角,以期为景区的景观和基础设施注入更多的新的文化价值,从而实现前景化的改造。

  • 标签: 青海 地名符号化 旅游
  • 简介:摘要:本文用统计分析方法和ArcGIS中核密度估计法对西宁市的地名文化景观空间分布特征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西宁市地名以人文景观类地名为主,占西宁市地名总数的59.28%,人文景观类地名中,经济活动类地名最多,同时也是西宁市地名中总数占比最多的地名,比例为18.39%;自然景观类地名占西宁市地名总数的40.72%,自然景观类地名中,地形地貌类地名最多,是西宁市地名总数占比居第二的地名,占西宁市地名总数的17.88%。(2)自然景观类地名分布受自然环境条件影响,主要分布在大通县和湟源县及其交界处,与西宁市整体生态自然地理环境特征呈现一致性。(3)人文景观类地名分布与人口密度及社会经济活动空间格局契合,主要集中分布在西宁市市区,延伸至湟源以及大通,呈“Y”字型分布。

  • 标签: 地名 文化景观 空间分布特征 GIS 西宁
  • 简介:摘要:“让居民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这是中国城镇化理想。但在高速城市化地区,乡愁在推土机式的城镇化进程中受到了巨大冲击。地名来源于历史,传承于民间,承载着历史与记忆,是安放乡愁的重要载体。建立以乡愁为基底的地名规划体系,通过深圳市坪山区地名规划的实践经验,为快速城市化地区提供可推广运用的地名规划编制方法。

  • 标签: 地名 规划编制 乡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