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3 个结果
  • 简介:玉溪公租房高度为94.7m,最大高宽比为3.96。上部结构为剪力墙结构,设计时采用布置长剪力墙的方法,有效提高了上部结构刚度,结构自振周期减小到1.536s,同时隔层布置剪切模量较低的隔橡胶支座,隔震后结构自振周期延长至4.412s。隔层设计成框支层,隔支墩分布均匀,隔橡胶支座压应力更加均匀,提高了隔橡胶支座的使用效率,也提高了地下室结构柱网的规则性,提升了地下室的使用功能。通过采用直径1000mm及以上隔橡胶支座,提高了隔设计的可靠度。使用三向地震动输入进行隔分析,实现将上部结构水平地震作用降低50%的效果,各项指标均满足规范要求。通过插值法计算最小地震剪力系数,使得结构经济性进一步得到优化。

  • 标签: 高层建筑 隔震设计 长剪力墙结构 隔震橡胶支座 三向地震动
  • 简介:根据拉格朗日方程推导了结构设置双滑动面DFPS隔系统的地震动力反应分析计算公式.分析与计算结果表明:结构基础设置DFPS具有明显的隔效果,楼层位移沿结构高度分布趋于均匀,层间位移、速度及加速度明显减小.隔效果与滑道半径、接触面摩擦系数有关,二者合理组合可以得到很好的隔效果.当摩擦系数取0.05、滑道半径取3.5m时,隔效果达70%左右.

  • 标签: 隔震系统 DFPS 拉格朗日方程 层间位移 摩擦系数
  • 简介:通过对基础隔的单层柱面网壳缩尺模型进行正弦波扫频和多组实际地震波激励的振动台试验,系统研究了水平地震作用下HDR支座的隔性能.分别测试了无隔网壳和基础隔网壳模型的动力特性、一致激励和行波激励下结构的加速度、位移及杆件应变等动力响应,分析了行波效应对隔大跨网壳屋盖地震响应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HDR支座基础隔有效延长大跨网壳结构的自振周期,大幅度降低隔层以上结构地震响应,隔震后上部结构的运动趋于同步;行波激励下,结构地震响应沿地震波传播方向相对逐渐增大,地震波传出端附近的隔支座剪切变形明显增大,按一致激励设计偏于不安全.

  • 标签: 单层柱面网壳 高阻尼橡胶支座 隔震 多点激励 振动台试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