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9 个结果
  • 简介:利用重分析法和实验室自行设计的静态解炉对脱墨污泥的解行为及裂解特性进行了研究,探讨了不同升温速率对脱墨污泥解反应特性的影响,并根据微分重曲线建立了动力学模型,计算解反应的动力学参数。结果表明,脱墨污泥的失重过程可分为水分析出、挥发物质析出、固定碳燃尽和碳酸钙分解4个阶段,其解反应动力学为3个三级反应。从利用电子探针显微技术、气相色谱和傅里叶红外分析方法对裂解产物进行表征的结果来看,造纸脱墨污泥具有很好的资源化综合利用前景。

  • 标签: 脱墨污泥 热解 动力学 TG-DTG
  • 简介:应用分析法研究造纸厂树皮废渣的分解过程。通过对重曲线(TG)和差曲线(DTA)的解析,可知树皮发热值和炭化物得率比木材高,树皮添加碑酸制取活性炭的活化过程的热化学变化动态与木材相似,为树皮的热化学加工的合理利用提供实验依据。

  • 标签: 树皮 热分析法 造纸工业 热重曲线 差热曲线 活性炭
  • 简介:重分析法研究了从黑液中提取碱木素的解行为及其动力学规律,并分析了碱木素在不同升温速率下的解特性。结果表明,碱木素的非等温失重过程由脱水、保持、剧烈失重和缓慢失重4个阶段组成,其解的主要阶段大约在250~500%,解开始较早且持续的时间较长,解后残余物的质量分数高达30%;根据Coats—Redfem法可描述解过程并计算出样品在不同升温速率下的解动力学参数。

  • 标签: 碱木素 热重分析 动力学 热解
  • 简介:针对亚铵法制浆造纸设备严重腐蚀的问题,采用三电极电化学研究法、金相组织分析法及失量法研究了造纸蒸球焊缝与影响Ⅸ在亚硫酸铵介质巾的腐蚀行为。结果表明,温度升高和亚硫酸铵溶液浓度增大均促使焊缝与影响区的腐蚀速率增大。随着亚硫酸铵介质pH值由酸性向碱性转变,极化体系中阳极区均出现钝化,其腐蚀速率减小。Q235钢经J420焊条焊接后,组织特点决定了焊缝的腐蚀速率大于影响区。

  • 标签: 热影响区 亚硫酸铵 电化学腐蚀
  • 简介:利用重分析法,对不同升温速率和催化剂条件下脱墨污泥的解特性进行了研究,采用Coats-Redfem法对得到的失重曲线进行模拟并建立动力学模型,计算了脱墨污泥解的动力学参数.结果表明,脱墨污泥的解反应为一级三段反应;在脱墨污泥催化解的低温段(220~370℃),催化剂的催化作用由大到小的次序为:MgCl2>CaCl2>ZnCl2>NaCl,MgCl2、CaCl2和ZnCl2的添加降低了低温段的活化能和最大失重速率;在高温段(600~750℃),4种催化剂的催化效果差别不大,均可使脱墨污泥解曲线向低温区域移动,且最大失重速率明显降低.与未加催化剂的脱墨污泥相比,添加催化剂后脱墨污泥的低温段和高温段解的活化能均有所降低,其中高温段的活化能降低50%以上.

  • 标签: 脱墨污泥 热重分析 催化热解 动力学
  • 简介:置换麦草乙醇法制浆黑液中的溶出木素进行了分级分离提纯,并采用FT-IR、^13C-NMR等分析技术,对其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溶出木素中由于温度变化析出的部分占有很大比例,当温度降至50℃时,黑液中可溶解的木素达到了总量的29.7%。一部分β-O-4结构的木素随着木素大分子的溶出转移到乙醇溶液中,而不是在发生断裂后再溶于蒸煮液中。在溶出木素中,低分子质量部分中包含了更多的羟基和羰基结构,其中包括大量的共轭羰基结构。伴随着α-O-4键的断裂,部分Cα上发生了与芳香环的缩合反应。

  • 标签: 溶出木素 分级 结构 乙醇法制浆 热置换
  • 简介:采用离线振动监测技术系统和振动监测故障诊断技术追踪研究设备基础刚性不良引起较大振动的规律性.结果表明,设备基础刚性不良的振动频谱特征表现为速度均方根最大值主要在l倍转速频率处,且水平向速度均方根最大值远比垂直向和轴向的大;实践应用表明,增强基础刚性可有效减轻此类故障设备的振动,减少振动带来的危害.

  • 标签: 造纸机械 设备基础 刚性 振动 频谱特征 故障诊断
  • 简介:研究了现代化高速纸机干燥部烘缸轴承运行状态振动监诊技术、故障发生过程振动信号变化规律及谱图特征、故障发生的主要原因与对策。结果表明,在高温、高负荷、高湿度工况下,高速纸机烘缸轴承的损坏主要是内圈滚道的剥落,随着剥落的加剧,烘缸轴承振动值变大,振动频谱中轴承损坏频率从高频区往低频区转移,损坏频率两边的转速边带逐渐增多增高;一旦烘缸轴承外圈断裂,振动频谱将呈现转速谐频的松动特征;过度热膨胀是高速纸机烘缸轴承频繁损坏的主要原因,消除过度热膨胀可保证轴承润滑油膜不变薄,从而延长烘缸轴承的使用寿命。

  • 标签: 烘缸轴承 振动监测 故障诊断 频谱图
  • 简介:为及时、准确地做出故障诊断,本课题采用独立元分析(ICA)和主成分分析(PCA)两种常用的多元统计分析方法对制浆造纸废水处理过程中的传感器故障进行检测并对诊断效果进行对比。结果表明,对于制浆造纸废水数据中偏移和漂移两种故障,ICA模型的故障检测率分别为24%与54%,PCA模型的故障检测率分别为14%和42%,ICA模型的两种故障检测率均高于PCA模型,但是两种模型均无法达到满意的检测效果;对于完全失效故障,ICA和PCA模型的故障检测率均达到100%。

  • 标签: 制浆造纸废水处理过程 故障检测 主成分分析 独立元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