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8 个结果
  • 简介:对气相色谱,紫外吸收和比色等测定制浆纸厂废液废水挥发酚的三种方法进行了研究。根据制浆纸厂废液废水的实际情况,修订了样品蒸馏条件。蒸馏硫酸盐浆废液废水时,加过量硫酸铜消除硫化氢干扰。对含亚硫酸盐废液废水,改为在PH7~8蒸馏,以排除二氧化硫干扰。气相色谱法使用三氯甲烷萃取加盐加酸的样品蒸馏液,萃取率达95~100%。样品经萃取浓缩后用15%Apiezonl—ChromosorbWAWDMCS(80~100mesh)柱分析愈疮木酚,苯酚,邻-、对-、间-甲酚,邻-、对-、间-氯酚,2,4-二氯酚等九种酚。紫外吸收法测定碱性样品溶液在240nm及290nm附近的吸收峰强并根据峰位及两峰峰高比判定主要挥发酚的品种,以此计算总酚。4—氨基安替比林比色法进行水相测定时,波长由原来的510nm改为495nm。在此波长下,愈疮木酚和苯酚都有最大吸收。除使用制苯酚副产物亚硫酸钠为蒸煮剂的浆厂外,一律按愈疮木酚计算总酚。用三方法分析硫酸盐法、碱性亚硫酸盐、酸性亚酸硫盐、碱法等六个浆厂的废液废水中挥发酚,所得数据是互相吻合的。废液中主要挥发酚成分得到红外光谱与核磁共振谱的证实,除愈疮木酚、苯酚外,有的废水中有痕量氯酚,文中讨论了形成与不形成氯酚的原因。经修订的比色法仍可用于常规测定。硫酸盐浆厂挥发酚产量最高。愈疮木酚是制浆过程中产生的挥发酚的主要成分,但苯酚也有不容忽视的含量,建议每隔一定时期,用气相色谱法对浆厂废水挥发酚做全面分析,以取得污染情况的可靠情报。气浮池处理废水,漂白废水洗浆等对减少挥发酚污染有效,建议在浆厂推广实施。

  • 标签: 制浆纸厂 含量调查 品种含量
  • 简介:对氧脱木素前活性氧活化预处理过程中,纸浆残留东紊结构的变化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活化处理后木素结构单元之间以及木紊和碳水化合物之间的联接发生了断裂,使木素分子变小,有利于木素在后续氧脱木素过程中的溶出;活化处理后木素结构中酚羟基效量增加,提高了木素和氧气的反应活性.有利于氧脱木素时的脱除。

  • 标签: 氧脱木素 木素结构 纸浆 酚羟基 预处理 残留
  • 简介:在氧脱木素之前用过氧酸处理,可改善氧脱木素的选择性和效率。采用双滴定法,可以测定过氧酸溶液的活性氧含量。

  • 标签: 氧脱木素 过氧酶 活性氧
  • 简介:将含有锌元素的纸和纸板经浓硫酸与过氧化氢溶解后,根据溶液中锌离子与锌试剂的显色反应,采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测定纸和纸板中锌含量。结果表明,在pH值为8.9、锌试剂用量为5mL时,锌离子与锌试剂在620nm处的吸光度与锌离子含量呈良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为0.9991,检出限为0.0720mg/L,标准加入回收率为94.9%~104.6%,可采用紫外-可见分光度法对钢纸内锌含量进行检测。

  • 标签: 纸和纸板 分光光度法
  • 简介:利用近红外光谱法测量蒸煮过程黑液中木素含量的变化,从而在线测定出纸浆卡伯值.通过一元线性回归、多元线性回归和主成分回归分析显示:3种测量模型均具有较好的学习和预测精度,其中主成分回归模型具有较高的预测鲁棒性.

  • 标签: 纸浆 卡伯值 近红外光谱法 蒸煮过程 黑液 在线测定
  • 简介:研究了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HS-SPME-GC)法检测非木材植物纤维原料蒸煮黑液中的甲醇含量,优化了顶空固相微萃取的萃取条件及气相色谱的检测条件。结果表明:在气液平衡温度60℃,气液平衡时间30min,萃取时间11min,解吸温度280℃,解吸时间5min的条件下检测结果最佳。

  • 标签: 黑液 顶空固相微萃取 气相色谱 甲醇
  • 简介:介绍了基于模块模拟器的序贯模块法、数学规划法和能量系统"三环节"模型3种造纸过程优化方法,并分别应用于纸机干燥部的过程优化、热电联产的运行优化和整个造纸企业能量系统的全厂运行优化,实现了各自的优化目标,为造纸过程单元操作条件优化、工艺流程优化和更有效挖掘造纸过程的节能空间打下了基础。

  • 标签: 序贯模块法 数学规划法 “三环节”模型 用能优化
  • 简介:针对具有分布参数系统特性的制浆生产中的连续蒸煮过程,提出了一种通过运用多项式正交配置对模型进行简化的方法.这种方法可使蒸煮过程模型维数显著降低,并且既包括了许多影响蒸煮结果的重要物理现象,又适合黑箱辨识.通过蒸煮模型动态特性的计算机仿真,证明了该方法的优越性.

  • 标签: 连续蒸煮 蒸煮过程 制浆 动态特性 降低 辨识
  • 简介:<正>芬兰VTT技术研究中心研究人员新近发明了一种新方法,可用来含木质素的纤维及纤维制品进行改性,使其具有全新特性及更广阔的应用前景,造纸工业、包装工业、建材工业等行业均可从中获益。芬兰VTT技术研究中心研究人员新近发明了一种新方法,可用来含木质素的纤维及纤维制品进行改性,使其具备防水、防电等全新特性,从而大大增加了木质纤维的应用范围。

  • 标签: 纤维制品 化学酶 建材工业 造纸工业 木质纤维 包装工业
  • 简介:介绍了有效残余油墨浓度的测量原理,并分析了有效残余油墨浓度测量方法的优点和局限性。除有效残余油墨浓度以外,同时测得的零油墨脱墨浆白度为脱墨提供了一个理想目标,脱墨浆中油墨组分吸收系数与非油墨组分吸收系数相对大小能反映脱墨浆可以通过漂白提高白度的潜在能力。脱墨浆试样不透明度过大、回用纤维中含有部分彩色油墨粒子、试样制备办法不同均会对测量结果产生一定影响。

  • 标签: 有效残余油墨浓度 KUBELKA-MUNK理论 脱墨浆
  • 简介:研究造纸机械振动的最理想目标是能采用有效方法对其进行控制。压榨部作为造纸机关键部件之一,对其减振显得尤为重要。文章针对当前国内外高速纸机普遍仅停留于振动监测、故障诊断及采用预知维修方案阶段的现状,在了解压榨部结构特征的基础上,分析其产生振动的原因,提出了相应的减振方法,如降低激励力力幅、隔振、阻振、调谐等被动减振方法和主动减振方法,并从振动理论的角度加以分析。理论研究表明,被动减振方法简单、易行;主动减振方法具有较好的减振效果,且较被动减振方法具有更强的适用性。

  • 标签: 振动 纸机压榨部 振动原因 被动减振 主动减振
  • 简介:分别采用KOH和NaOH溶液在4种条件下对玉米秆中半纤维素进行了预提取,利用离子色谱检测了提取液中半纤维素的糖类组分及含量。剩余原料用NaOH-AQ法制浆并将浆料进行漂白。结果表明,碱法提取玉米秆半纤维素效果显著,在提取温度为75℃,提取时间为2h,KOH提取液浓度为1.5mol/L时,半纤维素提取率可达99%。碱法水解之前以55℃热水处理对半纤维素的溶出并无显著作用。在温度75℃、提取时间2h时,相同OH-浓度的KOH溶液对半纤维素的提取率比NaOH溶液高20.5%。制浆漂白结果表明,预提取可使浆料卡伯值下降,显著提高未漂浆的白度,各提取条件下NaOH-AQ浆的得率无明显差别,均比未处理的NaOH-AQ浆得率下降10%左右。无论是未漂浆还是漂白浆,碱法预提取均可使浆料撕裂指数显著提高,但其他物理强度有所降低。

  • 标签: 玉米秆 半纤维素 离子色谱 制浆 漂白
  • 简介:针对造纸生产线上纸病在线检测系统光源不均匀性和纸病难以识别的问题,通过建立纸病图像背景模型实现动态补偿光源的不均匀成分,并根据不同纸病图像的灰度分布规律,两次使用二维小波变换增强其灰度轮廓信息和提取灰度特征,以实现纸病的在线辨识.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可以显著提高纸病辨识精度.

  • 标签: 纸病在线辨识 图像背景灰度的动态补偿 褶皱纸病 二维Daubechies小波变换
  • 简介:本系列论文的第一部分讨论了'瓶颈理论',并提出了该理论的应用前提是制定造纸厂回用水的水质标准.这就涉及到应提出适当的界定参数的问题.本文(第二部分)将针对回用水质界定参数的选择及其应用问题进行深入的讨论.

  • 标签: 回用水 水质 界定参数 界定方法 封闭循环 电导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