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30 个结果
  • 简介:当今社会,包袋的计算机3D建模已经越来越为设计者们所喜爱,而某些带有褶皱款式的包袋在3D建模的过程中却一直是一个难点,其原因是褶皱的不规则特性使3D模型很难达到最自然的效果。Rhin05.0是一款功能强大的3D建模软件,其NURBS曲面的特性也很适合表现包袋曲面的效果。因此,本文将重点探究如何用Rhi—n05.0将包袋的褶皱面最为自然的表现出来。本文主要以重建曲面和调节曲面控制点的方法来进行包体褶皱面的建模,解决了在建模过程中可能出现的断面、裂面、局部尖突等一系列问题。最终得出的结论是,利用本文所述的方法能够模拟得到与真实褶皱面具有相同特点的褶皱模型,能够简单快捷的建成大型的不规则褶皱面模型,且模型的后期可调控性强,实用性高。

  • 标签: 3D建模 包袋 不规则褶皱面
  • 简介:本文叙述汗液对皮革的作用、试验的意义、人汗的成分、人工汗液的配制,以及试验方法的选择.试验条件包括温度、浓度、机械应力、人工汗液的成分及pH.由于汗液的破坏作用是一个复杂的物理和化学过程,有许多问题尚待解决.当前,该试验方法的发展方向是“[复合试验]”,如汗-光、汗-洗涤、汗-湿热、汗-曲折等,以使试验方法尽可能接近于穿着.

  • 标签: 皮革 耐汗性 皮革成品 质量
  • 简介:讨论了目前传统鞋业存在的局限性,认为其设计制造周期长,设计自由度限制等原因使其无法满足客户日益增长的个性化定制的需求;而3D打印技术在个性化定制方面具有很大的优势,能够完全实现一式一样。但是目前在鞋业当中3D打印技术主要应用于鞋垫的个性化定制,而本文通过3D打印技术在鞋垫定制上的使用展望了一种全新的鞋业生产创造的新模式,这种新模式能够满足客户亲自参与到个性化定制的需求,同时为鞋厂节省了资金。

  • 标签: 3D打印 鞋业 设计制造 新模式
  • 简介:针对在理解QB/T2716-2005《皮革化学试验样品的准备》标准中制样装置相关条款时存在困惑的问题,以国际标准ISO4044修订的历程为线索,先比较了QB/T2716-2005和ISO4044:1977《Leather--Preparationofchemicaltestsamples》的差异,然后对与装置相关条款的修订情况、标准推荐的研磨机和手工制样的利弊等关键问题进行了解释和分析。研究表明:QB/T2716-2005已到了急需修订的地步,ISO4044:2017历经多次修订,目前已较为完善。但由于其推荐的研磨机存在价格较高、制样后需要清理且仅适用于较大尺寸样品等不足,因此实际操作过程中还是以手工制样为主。研究结果能为试验人员在加深皮革化学试验制样方面的理解具有现实应用意义以及对研究开发新型制样装置具有一定的参考作用。

  • 标签: 皮革 化学试验 制样装置 试样准备 研磨
  • 简介:基于MicrosoftVisualStudio2005开发平台,以C#为开发语言,利用Rhino官方提供的Rhino.NetSDK和RhinoDotNetDocs.chm帮助文档,开发了Rhino3D软件上使用的鞋款设计插件程序。将插件中的针车沟、物件流动、多点添加物体等功能应用于鞋款设计,通过较为便捷的操作就能达到预想效果,明显提高了鞋款建模的效率。

  • 标签: RHINO 3D 插件 鞋款设计
  • 简介:采用电凝处理鞣制废水,考查了电凝时间,电流和电压对处理效果的影响。铁电极作为牺牲阳极。处理复合废水和鞣制废水的最佳条件分别是0.15A/cm^2,30min和0.70V,90min.可除去两种待查废水中超过99%的铬。实验结果表明电凝可中和废水的pH,并提出了导致pH变化的机理。

  • 标签: 废水 鞣制 凝法 用电 pH变化 牺牲阳极
  • 简介:用氨基化合物,乙醛酸和双氰胺树脂等分别处理浸酸裸皮的软化裸皮后进行少铭鞣制。与未处理的比较,蓝革收缩温度升高,废液中铭含量降低,其中以双氰胺树脂最为有较。

  • 标签: 氨基化合物 乙醛酸 双氰胺树脂 铬鞣 制革 吸收率
  • 简介:对由于橡胶鞋底老化而引起的喷霜现象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模拟阳光曝晒试验条件,提出耐人造光(氙弧)老化,并对该试验方法进行验证。

  • 标签: 喷霜 老化 氙弧光
  • 简介:为了提高成品革质量,消除废液中石灰和S2-的污染,用酶制剂和浸灰助剂代替石灰分散皮胶原纤维.用1%~2%石灰加工的猪皮蓝湿革质量优于常规灰碱生产的,浸灰结束时加入0.6%~1.2%H2O2处理30min,废液中硫离子含量降低70%~100%.该技术减少石灰用量80%,基本实现S2-和石灰零排放,工艺操作简便、易控制,不需更改或添加设备,克服了废液循环使用操作烦琐、管理困难的不足.研究结果表明,实施少灰和无S2-排放脱毛浸灰完全可行,使灰碱脱毛浸灰制革实现了清洁化生产.

  • 标签: 制革 污染 灰碱法脱毛浸灰 蛋白酶 双氧水 无S2-排放
  • 简介:毛皮动物养殖始于19世纪的北美,20世纪初传到了欧洲。今天,经过100多年的选种养殖,再加上足够的营养、科学的笼舍、兽医的悉心照料,农场养殖的毛皮动物是世界上被照料最好的农场动物之一。

  • 标签: 毛皮动物 养殖法 农场 世界 欧洲 动物养殖
  • 简介:通过对酶的高效性和专一性特性实验分析,结合牛皮脱毛机理,研制由碱性蛋白酶制剂组成的酶脱毛配方用于汽车牛皮革制造,保证脱毛过程的绝对安全,又在化学与酶协同作用下,克服牛皮革生产中浸灰材料的渗透慢、小毛不易脱净的缺陷,避免毛干被溶解,经滤毛器过滤可作回收利用,不仅产生较好经济效益,又大幅度降低制革生产的COD排放及废液中氨氮的含量。

  • 标签: 酶脱毛 汽车革 无铬鞣 清洁化
  • 简介:利用Fe2+对鲁米诺-H2O2化学发光反应的催化作用,并综合化学发光和流动注射的优点,建立了测定Fe2+的新方法,并通过NaHSO3的还原作用,使Fe3+还原为Fe2+,从而实现了对总铁的测定.确定了此方法的最佳条件.检出限为5×10-10g/mL,线性范围1×10-9~1.6×10-7g/mL.RSD为1.70%(n=12,c=2×10-8g/mL).此方法测定电厂超纯水和自来水中的总铁,结果令人满意.

  • 标签: 化学发光法 流动注射 铁离子 测定方法 自来水 电厂用水
  • 简介:本文总结了色谱分析方法在鞣制、染色、加脂等制革工序及废水监测方面的应用情况,同时也对其在制革生产其他方面的应用前景做了讨论,说明了色谱技术在制革生产的现场控制、分析检测等方面应用的可能性和有效性。

  • 标签: 色谱分析法 鞣制 染色 加脂 废水监测 制革
  • 简介:脱毛中碱与毛蛋白的反应机理单志华(四川联合大学皮革工程系610065)传统的石灰,硫化钠脱毛方法具有成本低,速度快,易操作且产品质量稳定的特点,几十年来一直被制革厂所采用。但这种方法的问题是水用量大,废水中S=含量高,碱度高,悬浮物多。H2S气体...

  • 标签: 制革 碱法 脱毛 毛蛋白 反应机理
  • 简介:水解铬鞣革废物解决了鞣制和制革工艺中(削匀、革裁剪)的废物。这些废物中含有数量可观的蛋白原料和铬。一直以来都采用垃圾掩埋处理它们,一方面会使蛋白原料被波费,另一方面也存在铬化合物会泄漏的危害。酶水解交联蛋白的最终产物是蛋白水解物,已经发现了它们在一些新领域中的应用价值,残余的铬泥处理就是该文要讨论的问题。由于铬泥中较高的含铬量,它可广泛用于颜料生产中。但是如果小经过前处理,是无法用于颜料生产的。而在使用酶水解铬废物时,加入了MgO作引发剂,这又是一个需待解决的问题。本文利用三步洗提法,调节所需pH值将残余铬泥中的Mg分离出来,有效率达84%。

  • 标签: 铬泥 含铬固体废物 洗提过程 Mg去除 颜料
  • 简介:将几种常用定性评价方法:晕圈、抑菌环试验及琼脂平皿扩散,用于评价溶出性抗菌皮革样品的抗菌性能,并将这些方法进行综合及改进,提出了一种用于评价皮革抗菌性能的新方法。通过分析每种方法的ICC值,比较这几种方法用于评价皮革抗菌性能的可重复性及可信度。实验结果发现:改进后的新方法用于评价皮革抗菌性能的可重复性及可信度要优于晕圈、抑菌环试验及琼脂平皿扩散(ICC〉0.75,P〈0.05)。该新方法具有操作步骤简单、能多个不同样品同时评定、可重复性高、可信度高的特点。

  • 标签: 抗菌 皮革 晕圈法
  • 简介:动态影响矢量是一种确定长轴类回转构件不平衡量的简捷而有效的方法。其基本原理是将回转构件的未知不平衡量等效地转换在两个已知平面上,利用轴承座的振动V(10)和V(20)与该等效不平衡量U1和U2之间的关系式V(10)=R(11)U1+R(12)U2V(20)=R(21)U1+R(22)U2通过几次试验确定出动态影响矢量R(ij),从而求出该回转构件的等效不平衡量大小和方向。此法的最大特点是把刀辊动平衡问题转化成其轴承座振动的测试,因而动平衡工作可直接在生产现场进行,也不必撤卸刀辊。

  • 标签: 削匀机 刀辊 皮革加工机械 不平衡量
  • 简介:本研究用简便的薄层色谱对性能和组成都与常规皮革加脂剂有很大区别的羧酸型防水加脂剂进行组分离和制备。试验证明,用混合溶剂萃取分组再展开的方法可大大提高TLC的分离效果,并利用这种方法进行了样品的制备。

  • 标签: 薄层色谱 皮革加脂剂 分离 制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