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5 个结果
  • 简介:毛皮制品在使用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会接触到汗液,而由于受到各种因素的作用,其耐性能会发生变化。采用氙灯光源模拟太阳光对毛皮进行25℃、65℃两种温度下老化试验,再使用碱性人工汗液对老化前后的毛皮进行浸泡。通过测定其浸出物量、浸出液pH值和皮板面积的变化情况来考察毛皮制品在使用过程中耐性能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较高温度下,毛皮老化后,浸出物量和皮板面积收缩率均增加,浸出液的pH值降低更多。由此可以得出,毛皮在氙灯老化过程中,其耐性能会变差。

  • 标签: 氙灯 老化 毛皮 耐汗性能
  • 简介:本文叙述汗液对皮革的作用、试验的意义、人的成分、人工汗液的配制,以及试验方法的选择.试验条件包括温度、浓度、机械应力、人工汗液的成分及pH.由于汗液的破坏作用是一个复杂的物理和化学过程,有许多问题尚待解决.当前,该试验方法的发展方向是“[复合试验]”,如-光、-洗涤、-湿热、-曲折等,以使试验方法尽可能接近于穿着.

  • 标签: 皮革 耐汗性 皮革成品 质量
  • 简介:讨论了灰助剂的种类、功能及作用机理、从对灰过程的要求及灰助剂的功能和作用机理角度,灰助剂主要分为5类即通用型灰助剂,脱毛型助剂,增加石灰溶解度及灰液悬浮稳定性助剂,抑制灰皮过度膨胀类助剂,松散胶原纤维类助剂。详细介绍了这5类灰助剂的主要组成、作用机理和典型的产品。也对灰助剂的研究、开发和应用提出了一些建议。

  • 标签: 浸灰助剂 功能 作用机理 制革 种类 用量
  • 简介:研究了高pH值铬鞣、无酸(助剂)铬鞣、常规酸铬鞣及无盐酸铬鞣4组鞣前准备条件不同情况下的铬鞣。结果发现无盐酸铬鞣后革结合铬(Cr2O3)量最大,最小的最高pH铬鞣。无盐酸铬鞣的革有合格的物理性能。

  • 标签: 浸酸 铬鞣 助剂 无盐浸酸铬鞣 铬结合 制革
  • 简介:朗盛(Lanxess)公司新近推出以脂族胺为基础的新型灰剂.牌名为CismollanUAL。该产品不损害环境,可部分替代硫化钠和氢硫化钠。CismollanUAL有助于打开胶原纤维,可促进皮革的身骨丰满,手感滑润。该产品还能保障腹肷部的厚度.从而有助于整张皮的厚度均匀一致,以及防止粒面空松。由于该产品具有良好的缓冲性能.以及能提高石灰的溶解度.故还可应用于复灰。

  • 标签: 朗盛公司 浸灰剂 脂族胺 Cismollan UAL 性能
  • 简介:研制了不酸铬鞣剂C-2000,皮在软化后直接用其进行鞣制,成革粒面紧实,但柔软度稍差.为使该鞣剂适用于轻革生产中,对不酸铬鞣工艺平衡进行了探讨.采用加强复灰的方法,平衡酸工序对胶原纤维的作用,并研究两者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加强复灰5~6h后,用C-2000进行鞣制,成革柔软性、面积变化与常规鞣制相当,抗张强度和撕裂强度比常规鞣制略高.

  • 标签: 不浸酸铬鞣 工艺平衡 皮革 鞣制 加强复灰法
  • 简介:讨论了灰助剂的种类、功能及作用机理,从对灰过程的要求及灰助剂的功能和作用机理角度,灰助剂主要分为5类,即通用型灰助剂,脱毛型助剂,增加石灰溶解度及灰液悬浮稳定性助剂,抑制灰皮过度膨胀类助剂,松散胶原纤维类助剂。详细介绍了这5类灰助剂的主要组成、作用机理和典型的产品。也对灰助剂的研究、开发和应用提出了一些建议。

  • 标签: 浸灰助剂 功能 作用机理 制革
  • 简介:为了提高成品革质量,消除废液中石灰和S2-的污染,用酶制剂和灰助剂代替石灰分散皮胶原纤维.用1%~2%石灰加工的猪皮蓝湿革质量优于常规灰碱法生产的,灰结束时加入0.6%~1.2%H2O2处理30min,废液中硫离子含量降低70%~100%.该技术减少石灰用量80%,基本实现S2-和石灰零排放,工艺操作简便、易控制,不需更改或添加设备,克服了废液循环使用操作烦琐、管理困难的不足.研究结果表明,实施少灰和无S2-排放脱毛灰完全可行,使灰碱法脱毛灰制革实现了清洁化生产.

  • 标签: 制革 污染 灰碱法脱毛浸灰 蛋白酶 双氧水 无S2-排放
  • 简介:总结了脱灰剂和酸助剂的功能和种类,并对脱灰剂和酸助剂的主要成分和作用机理进行了阐述,介绍了一些典型的脱灰剂和酸助剂产品的组成和性能.

  • 标签: 脱灰剂 浸酸助剂 制革 皮革 作用机理 种类
  • 简介:制革工艺中会产生大量含三价铬、氯化物的废液。本文阐述了一种新型制革工艺,以提高化学试剂使用效率来改善制革厂环境。该工艺研发了一种无浴系统,其中氯化钠含量最低,铬盐用量减少,提高最终鞣制温度到55℃。所制得革性能与传统工艺所得革性能相似,然而,新工艺却减少了97%的剩余铬量以及95%的氯化物排放,此外,还节省了100%的水,约78%的NaCl和32%的Cr2O3。从而较之传统工艺提高了55%的经济效益。

  • 标签: 低污染浸酸-铬鞣工艺 无浴 低盐 方案 制革工艺 皮革行业
  • 简介:鞋面革在使用过程中受到汗液的浸渍,引起稳定性发生变化。采用氙灯光源模拟太阳光对无铬鞣革进行0、50、100和150h老化试验研究,使用碱性人造汗液对其进行浸泡,考察革的面积变化率、浸出物量和浸出液pH值来反映其在使用过程中耐性能的变化。与照射前对比发现:革的面积变化率、浸出液pH值随老化时间的延长而下降,而浸出物量上升。

  • 标签: 氙灯 老化 无铬鞣革 耐汗性能
  • 简介:本文从制作剪绒毛皮的实际出发,设计了在正常条件下、过度条件下以及剧烈条件下进行的软化、酸试验.以察了胶原纤维、弹性纤维、毛囊,竖毛肌等组织成份在试验条件下的变化,根据试验结果提出了初步结论.

  • 标签: 羊毛皮 组织结构 浸酸 剪绒毛皮
  • 简介:在传统制革工艺的基础上,设计了制革废水分类收集的工艺路线,开展了浸水、灰及鞣制等主要湿加工工段的废水资源化利用研究。研究结果表明,预浸水工序采用回用水进行加工,皮的柔软度和清洁度与对照样基本一致;灰液回用至滤毛及补水工序,获得的裸皮脱毛效果理想;废铬液串级利用至水洗及酸工序,获得的蓝湿革及成品革均符合相关要求。研究成果在广东省一家年加工50万张牛皮的制革企业实现工程应用示范,水重复利用率超过70%,在保障成品革质量的前提下,有效减少了资源浪费及污染物排放。

  • 标签: 制革废水 资源利用 清洁生产
  • 简介:考察了芳香族磺酸分子结构对其抑制酸皮膨胀和渗透性能的影响,研究了基于萘磺酸酸的高pH值铬鞣方法。结果表明,芳磺酸与胶原侧链氨基所形成的离子键(-SO3^--+NH3-)的稳定性是决定其抑制酸肿性能的主要因素;苯环上有强供电子基团的芳香族磺酸及有强共轭效应的萘磺酸的抑制酸皮膨胀能力越强;相对分子质量较小且酸性较弱的芳香族磺酸有更好的渗透性。选择适当的芳磺酸酸,如2-萘磺酸,可以在较高pH值下进行铬鞣,实现无盐酸和高吸收铬鞣,并能改善皮革的性能。

  • 标签: 芳香族磺酸 无盐浸酸 高吸收铬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