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0
194 个结果
  • 简介:第三届亚洲国际皮革科学技术会议重要学术内容总结石碧(四川联合大学皮革工程系,成都610065)作者于1996年9月~11日参加了在日本姬路市举行的“第三届亚洲国际皮革科学技术会议”,并按照大会的安排,于9月12日参观了东京国际皮革展览会,9月13日~...

  • 标签: 亚洲国际 会议重要 内容总结
  • 简介:为了促进我国皮革化学品领域科研、生产的进步与发展,推动研究成果的转化及应用,决定于2005年11月4日~7日举行“2005全国皮革化学品学术交流会”。会议有关事宜通知如下:

  • 标签: 皮革化学品 学术交流会 研究成果
  • 简介:中国化工学会精细化工委员会于1994年11月18日至21日在四川省什邡县召开“第三届皮革化学品学术交流会.”参加学术交流会的有来自全国65个化工制革行业的97名专家、学者和代表.会上特地邀请段镇基工程院士做“皮革涂饰材料的发展变化”(书面发言),杨锦宗教授做“微乳状液制备技术及其发展状况”,周睛中副教授做“磺化反应和技术”,德国罗姆公司做“从浸水到鞣制的处理措施和它们对质量、效率和环保的影响”,日本吉川制油(株)做“皮化厂商的皮革产业之所见”,斯塔尔亚洲公司做“阳离子涂饰系统、化妆(梦幻)涂饰系统及水性移膜涂饰系统”等六个专题报告,张扬教授做“国产皮革化学品发展建议”的发言.这些报告使到会者更好地对国内外皮化新材料、制革新工艺和新技术有着更好的了解,特别是微乳液制备技术与磺化反应和技术两个报告从理论上和应用技术上对皮化研究有重大的启发和指导,受到与会代表的热烈欢迎.会上还宣读了有关制革助剂、合成鞣剂、加脂剂和涂饰剂的研制与应用的论文20篇,大家对论文的内容展开热烈的讨

  • 标签: 交流会四川 什邡召开 化学品学术
  • 简介:2006年4月21日下午,日本东京农工大学教授长南康正博士和张文熊博士,在山东大学东校区化学新楼二楼报告厅作了题为“胶原的修饰”和“胶原新应用”的学术报告,报告会由山东大学化学与化工学院博士生导师曹成波教授主持。

  • 标签: 山东大学 日本东京 教授 学术交流 博士生导师 家长
  • 简介:2014年是落实"十二五"规划关键的一年。受国内外各种因素的影响,制革行业面临较大压力,企业发展遇到诸多挑战。为积极应对新时期发展形势的变化,共商行业发展大计,兹定于2014年7月21~24日在四川大学召开第十届全国皮革化学品学术交流会。会议由中国皮革协会皮革化工专业委员会、中国化工学会精细化工专业委员会主办,四川大学皮革化学与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承办,四川省皮革学会、四川大学制革清洁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四川大学轻纺与食品学院、

  • 标签: 皮革化学品 学术交流会 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专业委员会 四川大学 制革行业
  • 简介:采用盐酸、亚硫酸氢钠结合预处理,碱溶解的方法,从羽毛梗中提取角蛋白,系统地分析了预处理和溶解时各因素对提取的羽毛蛋白的分子量和蛋白质收率的影响,解决了提高蛋白质收率和蛋白质分子量之间的矛盾。

  • 标签: 羽毛蛋白 提取 皮革复鞣剂 蛋白质化学加工
  • 简介:为了研究弓鞋结构特点,对四川建川博物馆所收藏的弓鞋进行分类,学习和研究。首先分析了缠足导致足部结构变化及其特点,然后对弓鞋结构做出总结归纳,最后分析弓鞋结构功能性,得到了如下结果:弓鞋中限制性较大的陡峭尖削的前帮角度、弓形底跟等很难为今所用,经过加工变化,嫁接到现代鞋靴设计当中,从而形成一种新与古的碰撞与融合的美感。

  • 标签: 弓鞋 结构 设计
  • 简介:用氨基化合物,乙醛酸和双氰胺树脂等分别处理浸酸裸皮的软化裸皮后进行少铭鞣制。与未处理的比较,蓝革收缩温度升高,废液中铭含量降低,其中以双氰胺树脂最为有较。

  • 标签: 氨基化合物 乙醛酸 双氰胺树脂 铬鞣 制革 吸收率
  • 简介:脱毛是制革生产过程中一个必要的,也是十分重要的工序,利用一些化学、物理或生物技术使动物皮上的毛和表皮脱去的过程.综述了各种脱毛方法,以及脱毛发展趋势.

  • 标签: 脱毛 清洁化制革 酶脱毛
  • 简介:对鸵鸟皮的组织结构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鸵鸟皮粒面乳突高大,且有深浅不一的皱纹,故鸵鸟皮的粒面较粗糙.另外,鸵鸟皮的毛孔粗大,毛孔突起,羽毛纵贯整个真皮层,因此,鸵鸟皮粒面具有特殊的花纹.鸵鸟皮的部位差很大,颈部很薄,外观如同鸡皮颈部;正身部位很厚,在背部和臀部因长有羽毛,粒面有毛孔突起,而腹部较臀背部薄,无羽毛故无毛孔突起,鸵鸟脚部的皮,花纹类似鸡脚皮,可做装饰革.由于鸵鸟皮的部位差很大,制革时通常进行分割,分别制革.鸵鸟皮的胶原纤维编织紧密,其中弹性纤维分布较少,肌肉组织非常粗壮,制革时要注意分散好肌纤维.

  • 标签: 鸵鸟皮 组织结构 制革
  • 简介:本文介绍了近年来炭黑表面接枝聚合研究的进展情况,主要讨论了自由基接枝、阴离子接枝和阳离子接枝聚合新方法及炭黑与聚合物的偶联反应接枝.

  • 标签: 炭黑 接枝 表面改性 新方法 聚合物 分散性
  • 简介:根据服装用裘皮材料自身特点,介绍其工艺设计及其特殊性,结合服饰的流行趋势和市场需求,探讨裘皮服装工艺设计开发的发展方向.

  • 标签: 毛被 皮板 裘皮服装 工艺设计 裁制 拼缝
  • 简介:本文首次应用核磁共振法(NMR)以明胶作底物研究鞣革机理.通过Cr(Ⅲ)与明胶络合反应的1H.13C-NMR谱的变化确定了反应的活性部位;并用H-NMR谱研究了不同PH条件下的反应情况,确定了Cr(Ⅲ)与明胶反应的最佳

  • 标签: 明胶 鞣革机理 核磁共振法
  • 简介:采用差示扫描量热法(DSC)研究了几种助发泡剂对PVC(聚氯乙烯)人造革生产过程中常用发泡剂偶氮二甲酰胺(AC)的分解温度、峰宽和焓变的影响。结果显示,在锌类化合物和碳酸氢钠(NaHCO3)的共同作用下,AC的分解温度降低,分解温度区间变宽,发气量均衡,基本满足PVC人造革低温发泡技术要求。

  • 标签: PVC人造革 添加剂 低温发泡
  • 简介:本文概述了用生物技术(基因工程和蛋白质工程)进行制革用酶制剂研究的最新进展,“生物工程酶”在制革浸水,脱毛浸灰,软化和脱脂等工序中的应用成果以及我们用生物工程酶“进行无灰和无硫化钠酶脱毛研究的新探索。

  • 标签: 制革用 酶制剂 脱毛 软化 脱脂 浸水
  • 简介:随着"新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建设,旅游业发展带动着相应的产品开发,因此,唐代衍生品可以称得上是集纪念性、实用性及独特性于一体的艺术品。本文从唐代服饰衍生品的开发入手,针对现阶段旅游衍生品普遍存在的问题,以唐代鞋履艺术为例,通过对唐代典型鞋履艺术特点进行挖掘,结合衍生品的品类细分,产品定位和设计制作三个步骤寻求唐代服饰衍生品开发的新思路。

  • 标签: 鞋履 艺术 衍生品 创新 途径
  • 简介:采用六偏磷酸钠协同超声水热法分散提纯凹土,并研究超微分散的凹土悬浮液的稳定性及其在醋酸体系中的分散团聚行为,探索凹土在酸性亲水介质中的应用可行性。XRD、AFM、Zeta电位和粒径测试研究表明:六偏磷酸钠协同超声水热法能够有效分散提纯凹土,并且不破坏其晶体结构;离心有助于制备均匀稳定的凹土悬浮液,该悬浮液应用在pH≤3.5的醋酸体系中呈现团聚趋势,而在pH≥4.0的醋酸溶液中仍然呈单棒晶分散。

  • 标签: 凹土 凹凸棒土 六偏磷酸钠 分散团聚
  • 简介:采用新型结构ABR处理皮革染料废水实验研究,通过监测其出水COD及染料的去除率,考查该ABR的处理性能。实验结果表明反应器能在较短时间内迅速适应并降解染料,随染料浓度的增加COD以及染料去除率保持在90%以上。此外,反应器具有较强的缓冲能力和适应能力,进水水质变化时出水水质基本恒定。这些结论反映出该反应器对于降解染料废水具有很大优势,尤其适合处理成分复杂多变的皮革染料废水,为其以后在处理皮革染色废水领域的应用提供了依据和前提。

  • 标签: 染料废水 ABR COD 去除率
  • 简介:研制了不浸酸铬鞣剂C-2000,皮在软化后直接用其进行鞣制,成革粒面紧实,但柔软度稍差.为使该鞣剂适用于轻革生产中,对不浸酸铬鞣工艺平衡进行了探讨.采用加强复灰的方法,平衡浸酸工序对胶原纤维的作用,并研究两者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加强复灰5~6h后,用C-2000进行鞣制,成革柔软性、面积变化与常规鞣制相当,抗张强度和撕裂强度比常规鞣制略高.

  • 标签: 不浸酸铬鞣 工艺平衡 皮革 鞣制 加强复灰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