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25 个结果
  • 简介:L-阿拉伯糖母液是生产L-阿拉伯糖之后残余的糖液,其L-阿拉伯糖含量54%~57%,直接进行二次结晶十分困难,作为废料处理又造成极大的浪费。采用脱色、离子交换脱盐与真空结晶相结合的方法能够提高从L-阿拉伯糖母液回收L-阿拉伯糖的回收率。本工艺中L-阿拉伯糖母液,经过脱色后,透光度由20.6%提高至83.5%;经过离子交换脱盐后电导率降低90%;浓缩、真空结晶得到L-阿拉伯晶体含量84.1%;重结晶后,L-阿拉伯糖含量98.5%。采用本工艺可以将L-阿拉伯糖的收率提高30%以上,回收得到的晶体经过重结晶后可以得到高品质产品。

  • 标签: L-阿拉伯糖母液 脱色 脱盐 真空结晶
  • 简介:L-阿拉伯糖为原料,差相异构法制备L-核糖。在单因素实验的基础上,通过正交实验筛选出差相异构最佳工艺条件,即钼酸铵加量为1%,pH3.0-3.5,L-阿拉伯糖浓度20%,反应温度115℃,反应时间2h,最高转化率达到28%。

  • 标签: L-核糖 L-阿拉伯糖 差相异构
  • 简介:随着世界上动植物蛋白质资源日益短缺,L-赖氨酸的产量和需求量与日俱增。经研究L-赖氨酸及其盐可广泛用于医药、食品和饲料等多个领域。目前,世界赖氨酸产品约90%用于饲料添加剂,10%用于食品和医药中间体。特别是其用于食品强化剂和饲料添加剂中效果显著。本文综述了L-赖氨酸及其盐的生理特性,主要应用形式和主要应用领域,以及对其全球生产情况和近两年的市场情况进行了回顾,并对L-赖氨酸的市场进行了展望。虽然近几年,氨基酸行业的出口量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了金融危机的影响,但是随着世界养殖业的大力发展,L-赖氨酸及其盐的需求量必将保持较高的水平,需求的增加或将继续拉动赖氨酸的市场价格。同时由于生产厂家纷纷扩产,新进入者逐渐增多,全球赖氨酸巨大的产能也会让各大赖氨酸生产厂家陷入争夺有限市场份额的纷争中。

  • 标签: L-赖氨酸及其盐 食品强化剂 饲料添加剂 市场回顾 市场展望
  • 简介:L-肉碱是人体所需的食品营养强化剂,由于其安全性、稳定性好已得到广泛的应用.本文对L-肉碱的生理作用及其应用现状作了概述,并对L-肉碱的应用前景作了展望.

  • 标签: L-肉碱 生理作用 保健食品 营养强化剂 应用前景
  • 简介:作者冰淇淋的物理特性进行了试验,在试验中,分别用Esprion300和Esprion300L代替25%和50%的脱脂奶粉。带有Esprion300和Esprion300L的样品相对于对照样品表现出较高的混合粘度的抗融性。从口感上来说,带有Esprion300和Esprion300L的样品具有更加显著的冰淇淋风味和淡黄色外观。样品在-40℃下贮存48h后,以及在-20℃下贮存8个星期后,观察不到明显的收缩。

  • 标签: 脱脂奶粉替代品 冰淇淋 Esprion 300 Esprion 300L
  • 简介:2017年1月9日,卫计委发布了"关于发布《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鲜(冻)畜、禽产品》(GB2707—2016)等127项食品安全国家标准的公告(2016年第17号)",其中发布了《GB8538—2016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饮用天然矿泉水检验方法》,并于2017年6月23日正式实施,过渡期为半年时间。据了解,该标准适用于饮用天然矿泉水指标的测定。该标准规定了饮用天然矿泉水的色度、臭和味、

  • 标签: 饮用天然矿泉水 GB 8538 禽产品 检验方法 溶解性总固体
  • 简介:L-阿拉伯糖是一种无热量的天然甜料,可以反竞争性抑制小肠蔗糖酶,阻断蔗糖的吸收,抑制餐后血糖和胰岛素水平的升高。本文以酸性电解水作为催化介质,水解玉米皮提取L-阿拉伯糖,操作简便且环境友好,克服了传统无机酸水解法工艺复杂、对设备要求高、环境污染等问题。通过酸性电解水水解玉米皮单因素实验和正交实验,确定最佳工艺为:酸性电解水pH2.0,水解温度180℃,水解时间30min,料液比1∶40(g∶mL)。经验证试验后,L-阿拉伯糖水解得率为15.49%。

  • 标签: 玉米皮 L-阿拉伯糖 酸性电解水 水解
  • 简介:研究了碳源、氮源、乙酸盐、碳酸氢钠、温度、氧气等诸多因素和条件变化,对于谷氨酸棒杆菌工程菌株M5(C.glutamicumATCC13032M5)发酵产生L-苹果酸产量的影响。L-苹果酸的检测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实验结果显示,以5%葡萄糖、0.5%NaAce、0.5%(NH_4)_2SO_4、0.15%KH_2PO_4、0.05%MgSO_4·7H_2O、0.02%CaCl_2为发酵培养基,NaHCO_3调节pH7.0,接种量2.5%,30℃自控摇床好氧发酵36h后,转换成限氧发酵72h,L-苹果酸产量可达到25.2g/L,糖酸转化率为72%。实验结果验证了工程菌M5的基因工程改造是成功的,有希望成为发酵生产L-苹果酸的新菌种。

  • 标签: 谷氨酸棒状杆菌 L-苹果酸 发酵 高效液相检测
  • 简介:与植物提取法和化学合成法相比,利用微生物发酵产类胡萝卜素具有很大的优势.本实验以锁掷酵母(Sporidiololuspararoseus)为研究对象.在前期7L发酵罐培养的基础上,对其在30L发酵罐中的发酵工艺条件进行了研究.本实验比较了不同配比的补糖方式、硫酸铵添加方式及通气速率对生物量和类胡萝卜素的影响.确定最适的产类胡萝卜素工艺条件:维持葡萄糖最终浓度为120g/L,初始培养基加入20.83%的葡萄糖,在12h~40h、40h~72h分别补加66.67%、12.50%的葡萄糖;维持硫酸铵最终浓度为5g/L,初始培养基加入40%的硫酸铵,在12h~24h、24h~36h、36h~48h分别均补加20%的硫酸铵;通气量在0h~12h、12h~~40h、40h~72h分别控制在1.0L/min、2.0L/min、2.0L/min.在此条件下,培养72h,其菌体干重达54.60g/L,总类胡萝卜素含量为33.20mg/L.

  • 标签: 锁掷酵母 类胡萝卜素 HPLC
  • 简介:L-抗坏血酸作为一种安全高效的抗氧化剂广泛用于食品工业,然而L-抗坏血酸有稳定性不佳、脂溶性较差等缺点。本文以L-抗坏血酸和马来酸酐为主要原料,采用直接酯化法对L-抗坏血酸进行分子修饰,合成了甲氧羰基丙烯酸-6-L-抗坏血酸酯,对其结构进行鉴定后,确认为目标产物。反应条件为:马来酸酐和甲醇摩尔比1∶1,60℃保温反应2.5h得马来酸单甲酯;L-抗坏血酸和马来酸单甲酯在摩尔比2.5∶1的条件下,25℃-26℃反应32h得产物。实验表明:本产物保留了L-抗坏血酸高效的抗氧化性能,进一步对其抗细菌、酵母和霉菌的效果进行研究,生长曲线的测定可以表明产物有较广的抗菌谱系,对细菌、酵母和霉菌均具有较强的抑制作用,显著降低它们的最终生长量,而且效果优于常用防腐剂山梨酸钾,是一种有潜力的食品添加剂。

  • 标签: L-抗坏血酸 甲氧羰基丙烯酸-6-L-抗坏血酸酯 抑菌活性 合成
  • 简介:本刊北京讯:2017年11月21—23日,第十七届全国秋季食品添加剂和配料展览会(FIC2017秋季展)即将在广州琶洲新馆开幕!为展现我国二十多年来食品工业科技创新和技术发展的丰硕成果。提升秋季展会的品牌质量,扩大和巩固秋季展会的贸易交流平台,主办单位将在FIC2017秋季展会上。特设“食品工业国家科技进步奖和技术发明奖展示区”。新增“烘焙制品及原辅料、烘焙设备及保健食品、功能性食品配料展区,扩大食品包装与加工机械设备展区”。特设和新增扩大的这两大展区备受全行业企业关注,吸引了行业众多企业报名参展,为FIC2017秋季展增加7新亮点,并将大大提升秋季展会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 标签: 功能性食品配料 食品添加剂 展览会 秋季 广州 加工机械设备
  • 简介:随着食品、化工、医药、饮料工业的发展,活性炭的需求量逐年增加,过去所用的活性炭大多以果壳、木屑、骨骼为原料,生产成本较高,原料不易获得。若以煤炭为原料,则原料十分丰富,且成本也较低,是很有发展前途的新型活性炭原料。作者利用华东理工大学和淮北煤炭化工开发公司研制的活性炭对饮料用水进行处理,探讨煤质活性炭AM-2在饮料工业中的应用,以及替代现在的果壳或木质活性炭的可能性。

  • 标签: AM-2活性炭 饮料用水 水处理 应用实验
  • 简介:采用正交试验确定了超临界CO2萃取技术提取葡萄子油的工艺条件。实验结果表明,提取最佳条件为:30MPa,温度45℃,时间1.5h,提取率可达14%。葡萄子油含有丰富的亚油酸。

  • 标签: 超临界CO2萃取技术 葡萄子油 亚油酸 压力 温度 时间
  • 简介:本文介绍了超临界萃取技术在食用天然色素研发中的应用现状,对近十年来超临界CO2萃取天然色素的研究报告做了统计,重点介绍了辣椒红素、胡萝卜素、番茄红素、玉米黄色素等超临界CO2萃取技术的研究进展.

  • 标签: 超临界CO2萃取 天然色素 进展
  • 简介:2-苯乙醇是一种具有玫瑰香气的芳香醇,作为重要香味添加剂之一广泛应用在食品、化妆品及烟草行业中。国内外崇尚利用微生物发酵法生产天然2-苯乙醇。目前国内外报道的单相单菌株产量分别达到3.6g/L和3.8g/L。本文从9株酵母及9株白地霉中筛选出一株2-苯乙醇产量达1.6886g/L的酿酒酵母菌株TYQ和另一株产量达1.0025g/L的白地霉菌株GS10A。经单因素及正交试验对酵母TYQ培养基优化,获得最佳培养基组成为:葡萄糖80g/L,L-苯丙氨酸35g/L,酵母粉10g/L,蛋白胨10g/L。该菌株在接种量10%(v/v)、28℃、120r/min条件下发酵36h的2-苯乙醇产量为4.4025g/L

  • 标签: 2-苯乙醇 酿酒酵母 白地霉 培养基优化
  • 简介:对一株丝状真菌(Miug-2.7)产天然红色素的发酵工艺进行了研究,并对其培养条件进行了优化,结果表明:当淀粉用量3%、蛋白胨1%、大豆浸出物1%,pH为7.5,培养温度25℃、摇床频率200r/min,培养时间为72h的条件下,100mL发酵液所得的干菌丝经溶剂提取,色价可达900以上.

  • 标签: 丝状真菌 天然红色素 发酵 食品添加剂
  • 简介:利用溶胶-凝胶法,将磷钨酸(Keggin型)负载于SiO2上,制备出负载型催化剂PW(12)/SiO2,并采用XRD、N2吸附-脱附、FT-IR、TG-DTA等技术对催化剂进行了表征。将其用于催化合成尼泊金丁酯,并对工艺条件进行了优化,实验表明:催化剂具有较大的孔径、孔容及比表面积,且负载后PW(12)的Keggin型结构不变。当醇酸摩尔比为3∶1,PW(12)负载量为30%,催化剂用量为4%,反应温度为130℃,反应时间为3h,酯收率可达85.6%。催化剂重复使用5次,催化性能稳定。

  • 标签: 溶胶-凝胶法 磷钨酸 SIO2 负载型催化剂 尼泊金丁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