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4
61 个结果
  • 简介:为研究苦瓜碱提多糖(AEMP)调节胰岛抵抗的作用途径,采用0.25mmol/L棕榈酸诱导HepG2细胞建立胰岛抵抗细胞模型,并测定AEMP和二甲双胍对胰岛抵抗细胞葡萄糖消耗量、糖原、甘油三酯(TG)及胰岛抵抗信号通路相关基因mRNA表达水平的影响。结果表明,250,500,750μg/mLAEMP均可显著增加胰岛抵抗细胞的葡萄糖消耗量(从78.58%分别增至93.31%、94.57%和97.07%);750μg/mLAEMP能显著增加糖原含量(从70.78%增至95.51%),降低TG含量(从132.97%降至115.93%);AEMP还可显著提高胰岛抵抗细胞中PI3K(磷脂酰肌醇-3-激酶)、AKT(蛋白激酶B)和PGC-1α(过氧化物酶体增殖活化受体γ共激活因子-1α)mRNA的表达水平,降低PEPCK(磷酸烯醇式丙酮酸羧激酶)mRNA的表达水平。AEMP主要通过激活胰岛抵抗细胞的PI3K-AKT和PGC-1α信号通路改善胰岛抵抗;而二甲双胍则主要通过激活AMPK-ACC2(腺苷酸活化蛋白激酶-乙酰辅酶A羟化酶2)和PGC-1α信号通路,调节胰岛抵抗细胞的糖脂代谢,二者的作用途径有所不同。

  • 标签: 苦瓜碱提多糖 HEPG2细胞 胰岛素抵抗 代谢综合征
  • 简介:目的:探讨牛初乳类胰岛生长因子-Ⅰ(IGF-Ⅰ)对大鼠高血糖的治疗作用及其机理.方法:运用链脲佐菌素(STZ)建立糖尿病大鼠模型后,给予模型大鼠一定剂量的IGF-Ⅰ,口服组连续30d,腹腔注射组连续15d;各组每隔5d测定血糖值,并于0d、15d、停药15d测定血清胰岛、血清生长激素和血清游离IGF-I;实验结束后,取各组大鼠的胰腺分别进行病理切片观察以及免疫组织的化学分析.结果:实验结束时与糖尿病对照组比较,口服组血糖值和血清生长激素均显著下降(P<0.05,P<0.01),血清胰岛水平无差异(P>0.05),血清游离IGF-Ⅰ显著升高(P<0.05);腹腔注射组血糖值和血清生长激素均极显著降低(P<0.01),血清胰岛和血清游离IGF-Ⅰ均显著升高(P<0.05,P<0.01).胰腺组织切片及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分析表明,口服组和腹腔注射组大鼠的胰腺形态以及β-细胞数量较糖尿病对照组均有显著的改善.结论:牛初乳IGF-Ⅰ对大鼠高血糖有一定的治疗作用,其机理为保护胰腺β-细胞免受STZ损伤,并在一定程度上促进其增殖.

  • 标签: 类胰岛素生长因子-Ⅰ 高血糖 免疫组织化学
  • 简介:探究纳豆菌制剂(BNPr)对SPF小鼠免疫功能及其细胞因子分泌的影响。选取体质健康小鼠128只,随机分为8组:空白对照组C,调节组R共4组,预防组P共2组,模型组M。灌胃30d后测定免疫指标及其细胞因子分泌变化情况。结果表明:与模型组相比,BNPr调节组脾脏和胸腺指数极显著升高(P〈0.01),iNOS活力和小鼠血清中的白蛋白、球蛋白和白球比的值极显著上升(P〈0.01),BNPr调节组极显著增加血清中IL-2,IL-10,TNF-α,IFN-γ的分泌量(P〈0.01)。试验组的小鼠血清溶血素水平较对照组极显著升高(P〈0.01)。BNPr显著增强小鼠腹腔巨噬细胞吞噬作用(P〈0.05)。与空白对照组比较,BNPr预防组的脾脏指数与正常水平无显著差异(P〉0.05)。随着制剂的浓度的升高,吞噬百分率和吞噬指数都不断升高。高剂量BNPr调节组显著增加了IL-2的释放(P〈0.05),中剂量BNPr调节组能调节TNF-α水平至正常水平。中剂量BNPr预防组IL-10的分泌量极显著减少(P〈0.01),白蛋白和球蛋白的含量升高。结论:BNPr具有免疫增强作用和调节细胞因子分泌的作用。

  • 标签: 纳豆菌制剂 抗生素 免疫调节作用
  • 简介:将微型包囊技术应用于微生态制剂中,成功研制成含活性双歧联菌株的耐酸肠溶微囊,再制成新型高效的微生态制剂。所采用的微型包囊技术能有效地保护双歧杆菌的活性;制成的微囊除含有大量活性菌外,还具有良好的耐胃酸和肠溶性能,表明微囊中的活性菌大部分能顺利通过胃酸到达肠道发挥作用;由这种微囊制成的新型高效微生态制剂

  • 标签: 微型包囊 双歧杆菌 微生态制剂 耐胃酸
  • 简介:日本开发成功用莼菜制备癌抑制剂。简要工艺是将莼菜的芽、叶、嫩茎切碎,80℃热水浸渍。离心分离得胶黏物,加入苹果酸、固体麦芽糖、35%乙醇(35%为乙醇浓度),搅拌混合,密闭放置,得莼菜提取物,再浓缩(70℃以下)得胶黏物粉末-癌抑制剂成品。莼菜为多年生草本植物,含丰富的

  • 标签: 莼菜 抑制剂 放置 乙醇浓度 提取物 功用
  • 简介:在生物系统中,所有的转变过程可以在相对低的温度以及温和的化学环境下快速完成,这是因为酶制剂可以在低能量投入下发生反应,由于其卓越的能力能让复杂的反应在温和的条件下进行,参见图1。

  • 标签: 酶制剂 面粉改良 添加剂 生物系统 化学环境 能量投入
  • 简介:介绍葡萄糖氧化酶等酶制剂对面粉品质改良的机理和使用方法,指出酶制剂在面粉中的应用前景十分广阔;讨论在面粉中应用酶制剂应该注意的一些问题。

  • 标签: 面粉改良剂 酶制剂 葡萄糖氧化酶
  • 简介:在饮料中使用的生物酶制剂是以水果加工品制造时使用的果胶分解酶最有代表性。但是随着近年来日本原料果汁载入自由化制度实施和制造技术的发展和改进。现在已经减少了果胶酶在果汁制造中的使用。但是在海外市场利用果胶酶的动向依然顺利。为此,日本的一些供应商和生产公司正在紧盯着市场的这个动向,而且正在积极进行这方面的研究开发和筹划市场经营体制。

  • 标签: 生物酶制剂 饮料 应用 制造技术 海外市场 果胶分解酶
  • 简介:二肽基肽酶Ⅳ(dipeptidylpeptidaseⅣ,DPP—Ⅳ;EC3.4.14.5/CD26)属于丝氨酸肽酶中脯氨酸寡肽酶家族成员之一,是目前糖尿病新药研发的热点之一。体内外研究显示胰高血糖样肽-1(GLP-1)具有较好的抗糖尿病效应,但是由于其体内被以DPP-Ⅳ为主的酶降解,半衰期仅2min,因而限制了其在临床上的应用。研究表明DPP—Ⅳ抑制剂能延长GLP-1在体内的半衰期,从而有效地降低血糖。

  • 标签: 二肽基肽酶Ⅳ 抑制剂 药物筛选 降血糖
  • 简介:近年来的研究表明,酵母菌株的生物制剂对果蔬采后病害具有良好的抑制作用,如用其替代杀菌剂可减少农药使用量,降低产品的农药残留,保护生态环境,保证食品安全.本文介绍了酵母对病原微生物的拮抗作用机制,并对影响拮抗剂使用效果的一些重要因素,以及对如何提高拮抗效果的措施进行了深入的讨论.该领域具有很好的研究和应用前景.

  • 标签: 酵母生物制剂 果蔬 采后病害 形成 病原微生物 拮抗作用机制
  • 简介:天然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在糖尿病饮食疗法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开发含天然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的降血糖功能性食品及降糖功能性食品配料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本文从食疗的角度出发,对从动物、植物、微生物及食品等不同来源的天然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以及相关研究进展进行了论述,并对天然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的应用研究现状进行了分析。

  • 标签: 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 来源 应用
  • 简介:一般制果冻均以果胶、海藻酸钠、琼脂等作为稳定剂.用果胶作稳定剂,由于高度水合,糖能使其脱水发生氢键结合而凝胶,这种脱水作用只有糖度达到50%以上才能发生,本实验采用明胶作为稳定剂制作果冻,因为明胶蛋白有十八种氨基酸,其营养价值优于其它稳定剂,因此用明胶制作果冻是老年及儿童的营养辅助食品.本品还用低热值的甘草甜甜味剂代替部分蔗糖大大降低了产品的热能,而口感与蔗糖制品无明显区别,其热值下降了2/3,成本也有一定的降低,可以说使用甘草甜制作的果冻为低糖,低热能食品.

  • 标签: 甘草甜素 明胶果冻 食品 工艺配方 质量标准
  • 简介:多放蔬菜火锅作料有大量肉、鱼及动物内脏等食物,尤其羊肉性温热,吃多了容易上火。中医讲究”热则寒之”的食疗方法,因此,涮羊肉时最好搭配些凉性和甘平性的蔬菜。蔬菜含大量维生及叶绿素,其性多偏寒凉,不仅能消除油腻,补充秋冬人体维生的不足,还有清凉、解毒、去火的作用,但放入的蔬菜不要久煮,才有消火作用。凉性的蔬菜一般有冬瓜、丝瓜、油菜、菠菜、白菜、金针菇、蘑菇、莲藕、茭白、笋、菜心等;而红薯、土豆、香菇等是甘平性的蔬菜。

  • 标签: 荤素搭配 火锅 冬季 涮羊肉 动物内脏 食疗方法
  • 简介:现在食品消费,已经从果腹转为美味健康的双重要求,在这样的环境下,黑糖棒棒糖被越来越多的消费者看好,而对于黑糖的消费来说,目前市场因品类较少,还处于空白阶段,国内品牌完全没有出现领头羊,所以谁能抓住先机,谁就能引导消费者.抓住消费者。手浣花品牌源自台湾苗栗三义客家文化纯朴自然的客家传统生活美学,旗下各个系列产品,

  • 标签: 健康养颜 工艺精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