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1
218 个结果
  • 简介:据英国《每日电讯报》报道,澳大利亚科学家日前在澳大利亚东部海岸附近发现了57条杂交鲨鱼。这是世界上首次发现杂交鲨鱼,它们可能是全球变暖的产物。

  • 标签: 澳大利亚 鲨鱼 杂交 世界 全球变暖 科学家
  • 简介:为研究影响玉米馒头品质的因素,以玉米粉添加量、小麦粉筋力、玉米粉粒度和食用多糖种类为主要因素,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进行正交试验.结合主成分分析法,通过馒头质构分析和感官评价实验,考察了上述因素对玉米馒头品质的影响,并对玉米馒头的配方进行了优化.

  • 标签: 馒头品质 玉米粉 影响因素 主成分分析法 单因素试验 正交试验
  • 简介:采用超声波、加热、酸、碱等处理方法研究改善玉米蛋白可溶性的问题,探讨酶法制备具有抗氧化活性的玉米肽的方法。结果表明:调节玉米蛋白悬浮液pH值为11,在超声功率45W,超声温度60℃条件下超声30min,可显著提高玉米可溶性蛋白得率;比较6种蛋白酶酶解产物的抗氧化能力,确定Alcalase为制备玉米抗氧化肽的最佳水解用酶;通过单因素试验和响应面分析得出最适酶解工艺是:底物质量浓度10.0g/100mL、加酶量2806U/g、反应pH值9.0、反应温度56.0℃、反应时间185min。在该条件下制备的玉米酶解产物的DPPH自由基清除率为(85.40±0.27)%,与理论预测值的相对误差在±l%内。

  • 标签: 玉米蛋白 酶解 抗氧化肽 响应面分析
  • 简介:食用油市场掘金,长寿花、西王、福临门、金龙鱼等品牌百花齐放。国产、外资企业食用油各行其道,对于频频刮“涨价风”的花生油而言,玉米油稳中不涨,在占领市场份额上,以退为进,小胜一局。距玉米油大行其道的时间还要多久?玉米油的走势,会像人们追求健康一样,一路朝着最好的方向发展吗?

  • 标签: 食用油市场 玉米油 外资企业 市场份额 金龙鱼 长寿花
  • 简介:山西省某面粉厂,处理小麦140t/d。主要制粉设备有MQ600型复式磨粉机12台、FMFG6×24高方平筛4台、75kW高压风机1台、108筒脉冲除尘器1台、FQFD49×2×3型清粉机3台,制粉工艺为4B、7M、1S、2T、4P,心渣尾全部使用光棍,具体制粉工艺如图1。

  • 标签: 工艺流程 产品质量 调整 制粉工艺 脉冲除尘器 制粉设备
  • 简介:以自主分离的植物乳杆菌LY-78为出发菌株,通过亚硝基胍法诱变,以抑菌效价为检测指标,采用双层平板拮抗法和牛津杯琼脂扩散法筛选突变菌株。对筛选的突变菌株进行发酵试验,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定量检测苯乳酸含量.然后根据产苯乳酸含量的多少,确定最佳菌株。试验结果表明,亚硝基胍诱变质量浓度为1.0mg/mL、诱变时间为40min时所获得的突变菌株NY-34具有较高的苯乳酸产量,即648mg/L,比诱变前(246mg,L)提高2.63倍。

  • 标签: 亚硝基胍 诱变 突变菌株 苯乳酸
  • 简介:以自主分离的植物乳杆菌LY-78为出发菌株,以抑茵效价为检测指标,通过亚硝基胍~紫外复合诱变,双层平板拮抗法和牛津杯琼脂扩散法筛选突变菌株。试验结果表明,在亚硝基胍质量浓度3g/L,诱变时间40min,紫外照射时间90s时获得1株苯乳酸产量最高的变异株UN-30,苯乳酸产量迭712mg/L,比出发菌株产量246mg/L提高2.89倍,且遗传性质稳定。

  • 标签: 苯乳酸 亚硝基胍 紫外诱变
  • 简介:某厂2002年投产,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面粉市场竞争压力增大,该厂产品很大程度上难以满足客户的要求。笔者到该厂了解情况,该厂地处河南中东部小麦主产区,原料直接从农户和小粮商手中收购。通过混配均能达到较好的生产指标。

  • 标签: 产品质量 面积 清粉 市场竞争 生产指标 生活水
  • 简介:日本一家食品化工公司最近采用新技术玉米皮中提取出水溶性食物纤维。该食物纤维为阿拉伯多聚糖。据介绍,这种新型食材具有激活免疫功能的T细胞与B细胞作用,可抑制癌细胞生长与增殖。此外,它还能起到抑制人血液中的胆固醇增长、预防冠状动脉硬化和心血管病等效果,并具有调整肠内菌群、促进对人体有益的肠内双歧杆菌增长、

  • 标签: 日本 玉米皮 水溶性食物纤维 阿拉伯多聚糖
  • 简介:目的:对自行分离得到的耐热型植酸酶高产菌株芽孢杆菌ZJ0702发酵条件进行优化,以提高植酸酶的活力。方法:采用单因素试验,研究培养基组分和培养条件对该菌株产植酸酶活力的影响。结果:经优化得到的培养基组分为3.5%麸皮、2%蛋白胨、0.5%硝酸铵、0.01%无机磷、0.2%CaCl_2、0.05%KCl、0.03%MgSO_4、0.003%Fe-SO_4、0.003%MnSO_4、0.03%NaCl;最适培养条件为34℃,接种量7%,pH7.0,装液量75mL/250mL。在上述培养条件下该菌株发酵72h产植酸酶活力达到最高值,为11388.4U/mL。结论:与该菌株在原始条件下产酶活力8251U/mL相比,酶活提高了38%。

  • 标签: 耐热 芽孢杆菌 植酸酶 单因素优化
  • 简介:日本食品产业新闻社记者对制面设备企业的大迫健一副社长进行了采访。在回答的问题中有涉及到中国方面的问题,访问内容如下:新体制下发生了哪些变化?其中之一就是向海外发展。目前,公司在中国的苏州和厦门以及泰国建立了工厂,从去年5月开始,在厦门工厂制造的面机已有7条线在中国国内售出。今

  • 标签: 新体制 海外发展 中国企业 食品产业 日本产品 中国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