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0 个结果
  • 简介:2003年3月20日,美英联军开始了打击伊拉克的军事行动。在21天的战斗行动中,美军第3机械化步兵师(简称机步师)曾与伊军装甲部队发生交火并摧毁了伊军许多坦克装甲车辆。第3机步师也有23辆M1A1主战坦克和M2A2/M3A2步/骑兵战车被伊军或友军反坦克火力击毁或击伤。M1A1主战坦克的乘员在伊军或友军火力下没有伤亡(除4名乘员在他们在坦克内从桥上附入底格里斯河时被淹死),“布雷德利”步兵战车的乘员也只有4人受伤。

  • 标签: 装甲部队 坦克 装甲车 武器装备
  • 简介:在对战场抢修力量部署进行思考的基础上,分析了战损等级评定影响因素,研究了兼顾装备损伤程度与战场抢修力量设置的战损等级评定方法.从而为装备战场抢修任务分工,以及对损伤装备的处理决断提供了依据,并为开展广泛深入的战损等级评定研究奠定了基础.

  • 标签: 战损等级评定 战场抢修 装备保障 操作流程 划分方法
  • 简介:装备的损坏率是决定装备维修保障的重要依据,通过对装备战损率及其分布的分析,给出了在维修机构修复能力一定的条件下相应的损坏率及其分布的模型,可为装备维修保障提供决策.

  • 标签: 损坏率 战损率 修复能力 装备损坏分布模型
  • 简介:在新型防化装备配发部队的同时,提出与之相配套的战场抢修检修系统并进行研究,对其配备的必要性、技术性能、可操作性和部队需求进行了论证,目的是保主装备的良好状态,使之及时形成战斗力,发挥武器装备的技术效能,按时完成作战任务,以核监测装备为例进行战场抢修检修系统的研究,供其它装备参考。

  • 标签: 检修 防化装备 核监测装置 战场抢修检修系统
  • 简介:针对传统装备战损建模方法通用性较差、难以满足装备实际维修需求的缺点,提出了基于弹药效能分解的装备战损建模方法,具体包括弹药毁伤效应建模、装备结构描述建模、装备抗毁性数据库建模3部分。该方法对装备战损的精细程度进行分析,并且可以求得针对某个可更换单元的维修工序,从而为装备维修保障提供决策依据和参考。

  • 标签: 装备战损 弹药效能分解 弹药毁伤效应 装备结构描述 装备抗毁性
  • 简介:针对装备战场损伤评估问题,应用模糊综合评判的基本原理,建立了装备战场损伤等级评定模型,提出了基于二级模糊综合评判的装备战场损伤等级评定方法。该方法考虑了有关战场损伤的各种因素、因素权重和因素等级权重,结合合理的评价指标处理方法,使计算结果能够全面准确地反映装备战场损伤严重程度,为有效制定装备战场损伤处理方案提供基本依据。

  • 标签: 模糊综合评判 战场损伤评估 损伤等级评定 模型
  • 简介:美国审计署(GAO)2007年2月发表了一份题为“化学生物防御:陆军化学部队备战状况堪忧”的审计报告。报告称,尽管美国国家威胁评估报告把化生威胁放在优先地位,但美国防部对化学部队的资金投入不足,致使美国化学部队的训练、装备和人员配备低于备战要求,尤其是其国民警卫队和预备役部队。“陆军化学部队因其目前的低迷状态难以承担国土防御和作战的双重任务。”

  • 标签: 生物防御 审计署 部队 美国 陆军 国民警卫队
  • 简介:成功的战场抢修是战斗力的“倍增器”,而及时有效的战损装备抢修排序决策是成功实施战场抢修的前提.在确定战场抢修基本原则基础上,分析了影响战损装备战场抢修排序的因素,通过目标属性本身输出的信息熵客观地确定属性权重,并结合TOPSIS法构建了装备战场抢修排序决策模型,最后通过实例对该模型的有效性和实用性进行验证.实例表明:该模型能够有效地解决战场抢修中多个战损装备的排序问题,是战损装备战场抢修分析及排序决策的一种有效工具.

  • 标签: 信息熵 TOPSIS法 战损装备 战场抢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