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30 个结果
  • 简介:采用沉积沉淀法,将金负载在复合氧化物载体MOx/Al2O3上,制备得到了Au/MOx/Al2O3催化剂的活性要高于Au/Al2O3催化剂.Au/FeOx/Al2O3催化剂能够在低于223K的温度下实现CO完全催化氧化.TEM图像分析表明,纳米级高分散的金颗粒是金催化剂高活性的前提,但载体的选择,以及复合氧化物载体中过渡金属氧化物的选择,也会对金催化剂的活性产生明显的影响.

  • 标签: Au/MOx/A1203 催化剂 CO 低温氧化 催化反应 一氧化碳
  • 简介:在酸性TiO2悬浮体系中,利用光催化反应生成的羟基自由基可以实现对于VX的有效消毒。VX降解历程主要是通过P-S键的断裂,生成低毒或无毒的中间产物,甲基膦酸二乙酯、甲基膦酸等。随着反应的继续,最终达到彻底矿化,最终产物为SO4^2-、NO3^-、PO4^3-和CO2。生成的SO4^2-离子浓度与反应中硫元素彻底矿化的量相对应,而反应生成的NO3^-、PO4^3-远小于其理论矿化值,这表明在酸性条件下光催化消除VX是一个有选择的过程。

  • 标签: VX 二氧化钛 光催化 洗消 机理
  • 简介:研究了纳米二氧化钛光催化氧化水中化学毒剂的中间产物、最终产物以及催化消毒效果,发现羟基自由基是光催化氧化消毒反应的活性种子基团,它可以切断毒剂分子中的所有化学键,生成多种中间产物,并将构成毒剂分子的每种元素最终氧化成相应的矿化产物,可实现染毒水的无污染彻底消毒。在实验条件下,纳米二氧化钛光催化反应可以较快的速度将HD、GD和VX染毒水消至安全浓度,反应的难易程度为HD>GD>VX。光催化氧化法是比较理想的水中化学毒剂的消毒方法。

  • 标签: 纳米二氧化钛 光催化氧化 降解 HD GD VX
  • 简介:利用InsightⅡ软件包中的Homology模块,通过同源建模的方法在SGI02图形工作站上依据白喉毒素晶体结构,在其催化区的活性部位截取了S^146-Q^155,S^19-N^45,N^45-S^55和T^56-N^714个片段,每个片段只舍有1个α-螺旋。以此构象为结构基础,利用量子化学半经验AM1方法,分别对4个片段进行了量子化学计算,得到了重要的电子结构信息,为突变研究提供了理论依据。研究结果表明,在与受体相互作用时,能够提供电子的主要氨基酸是D^29,D^49,D^68,E^154,D^47,E^70,E^148;能够接受电子的主要氨基酸是K^39,F^53,K^59,Y^54,Y^149,K^3,K^24,W^153;能够同受体进行疏水作用的主要氨基酸是Y^20,H^21,Y^27,I^31,I^35,Y^46,W^50,Y^54,Y^60,Y^65,I^150,W^153,上述氨基酸都可能对活性产生重要影响。

  • 标签: 白喉毒素 受体 氨基酸 活性部位 突变研究 研究结果
  • 简介:美国通用原子公司开发的超临界氧化(SupercriticalWaterOxidation,简称SCWO)技术是在一定温度和高压的超临界状态下利用水去溶解碳氢化合物的工艺。也就是说,当达到液体的温度和压力临界点(218bar和374℃以上),有机废料可以在水中被氧化销毁。在上述条件下,有机材料和气体在水中变得易溶,这使得以为介质的快速、完全的氧化反应成为可能。

  • 标签: 超临界水氧化技术 通用原子公司 碳氢化合物 超临界状态 有机废料 有机材料
  • 简介:以钛酸正丁酯为原料,采用溶胶-凝胶法在柔性材料上制备了中孔TiO2薄膜光催化剂,利用TEM和Raman研究了薄膜的表面及结构特性,以甲醛、氰化氢、苯的光催化氧化反应为试验反应,考察TiO2薄膜光催化剂的活性。结果表明,制得了具有中孔结构、结晶完好的锐钛矿型TiO2薄膜光催化剂,具有较好的光催化活性。

  • 标签: 纳米二氧化钛薄膜光催化剂 有害气体 净化性能 钛酸正丁酯 溶胶-凝胶法
  • 简介:将微波与离子液体相结合,研究了钯催化亚磷酸酯与卤代芳烃偶联生成磷碳键的反应,结果表明,两者结合可缩短反应时间,提高反应的收率,促进反应的进行,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 标签: 微波 离子液体 磷碳键 偶联反应
  • 简介:报道了采用亲和树脂法对相思子毒素蛋白进行反复的SELEX筛选,获得与靶物质结合率这32.5%的富集文库,并克隆得到了单克隆适配子序列,软件模拟了这些序列的二级结构,选择部分序列选择性剪切后利用荧光偏振方法进行检测,对靶蛋白的检测限达到亚nmol量。

  • 标签: 适配子 相思子毒素蛋白 SELEX
  • 简介:研究了不同催化剂和溶剂对磷酰氯的拟卤化反应的影响,确立了最优反应条件。并以磷酰氯为原料,在温和的相转移催化条件下,高收率地合成了分别以叠氮基、氰基和硫氰基取代的磷酸二烷基(和芳基)酯2a-2i。

  • 标签: 磷酰氯 卤化 相转移催化 叠氮基 高收率 芳基
  • 简介:以浸渍法制备的10%V/Al2O3为催化剂,研究对GB染毒空气的脱除效果,考察接触时间、温度、温度和浓度等因素对GB染毒空气脱除效果的影响,用GC-MS和LC-MS对尾气组分进行了检测分析.

  • 标签: 10%V/Al2O3 GB染毒空气 催化氧化 脱除
  • 简介:制备了一种准Keggin结构的钼钒杂多酸化合物(HPA),元素分析,IR光谱结构鉴定其组成可能为Hs[PV2Mo10O40]·xH2O,采用TG-DSC探讨了其热降解性能,并以此为基础将杂多酸负载于活性炭上,负载的杂多酸可以在室温条件下催化叔丁基过氧化氢(TBHP)对芥子气(HD)模拟剂--二正丙基硫醚(DPS)的氧化反应,氧化产物为二丙基亚砜和二丙基砜。

  • 标签: 钼钒杂多酸 制备 丙硫醚 催化氧化 杂多化合物 ·xH2O
  • 简介:利用溶胶凝胶法制备TiO2溶胶,然后浸渍到活性炭(AC)上制得负载型TiO2/AC复合光催化剂,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和X-射线衍射对其进行了分析表征。TiO2/AC复合光催化剂对CNCl和Freon-22的吸附光催化具有较高的能力。AC为TiO2提供了高浓度环境从而促进了反应速率。

  • 标签: 光催化 光降解 活性炭 纳米TIO2 纳米二氧化钛 制备
  • 简介:针对Windows2000下自带的IPSec与Linux的IPSec相互通讯比较困难的问题,对LinuxIPSec、NDIS网络驱动程序以及WDM设备驱动程序进行了研究,在Windows平台下设计并实现了一个基于中间层驱动程序的IPSec,它能与LinuxIPSec通讯.中间层驱动程序对过往的数据包进行加密或者解密操作是通过WDM设备驱动程序与上层应用程序的通讯机制,以此来实现应用与内核的双向通讯,即应用向内核传递密钥及其他配置信息,内核向上层应用程序提供底层的配置信息.此外,在LinuxIPSec源代码的基础上增加了安全审计功能,具体测试结果表明,这个系统可以与LinuxIPSec通信.

  • 标签: IPSEC 安全策略 驱动程序 密钥
  • 简介:浸渍活性炭装填固定化技术研究是以颗粒活性炭为基础,加黏合剂固定成型的一种单元结构.可根据使用要求,由不同粒度、不同性能的浸渍活性炭与黏合剂按一定形状固定成型,提高其使用性能.对浸渍活性炭装填固定化方法进行了探讨,其结果表明:就浸渍活性炭整体结构的综合性能而言,干法成型优于湿法成型。采用干法成型,当EVA加入量占浸渍活性炭重量的5.0%-7.5%时,浸渍活性炭整体结构对氯化氰的防护时间可达浸渍颗粒活性炭防护时间的75%-85%,且阻力与颗粒活性炭相当,能够满足使用要求.

  • 标签: 浸渍活性炭 装填层 固定化技术 黏合剂 氯化氰 防护时间
  • 简介:研究了纳米二氧化钛末对HD和VX的光催化降解作用,发现吸附在二氧化钛粉上的HD和VX在紫外光的作用下,2h后,95%以上的毒剂可被降解,HD降解中间产物为二羟乙基硫醚、芥子亚砜和乙烯基氯乙基亚砜,VX降解中间产物为甲基磷酸二乙酯和甲基磷酸,HD和VX最终产生分别为Cl^-1,SO^2-4和SO^2-4,PO^3-4,NO^-3。吸附在纳米二氧化钛粉末上的HD在自然环境中,能部分发生水解反应而消毒。

  • 标签: 纳米二氧化钛 光催化 降解 HD VX 军用毒剂
  • 简介:柴油机排气氧化催化转化器(DOC)是一种重要的柴油机排气后处理技术,其在线故障诊断是柴油车车载诊断系统(OBD)的重要内容之一.根据DOC在线故障诊断技术研究的需要,采用仿真分析方法对以DOC前后排气温度和排气背压作为DOC催化剂老化、载体堵塞以及破损等失效故障诊断参数的在线诊断方案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在一定柴油机工况下,以DOC前后排气温度和排气背压结合一定的诊断算法对DOC的失效故障进行诊断是可行的.

  • 标签: 柴油机 氧化催化转化器 故障诊断 GT-Power仿真模型
  • 简介:对金属橡胶-硅橡胶叠复合阻尼材料性能进行试验研究。首先,设计金属橡胶-硅橡胶叠复合材料阻尼器及试验装置;其次,对阻尼器进行性能试验并获取试验数据。试验研究表明,金属橡胶-硅橡胶叠复合阻尼材料的性能不仅与振幅有关,还与振动频率有关,具有非线性滞后特性。试验研究为金属-橡胶硅橡胶叠复合阻尼材料数学建模、参数辨识和动力学设计及优化准备了试验数据,提供了重要依据和奠定了良好基础。

  • 标签: 金属橡胶-硅橡胶叠层复合阻尼材料 阻尼器 滞回曲线 损耗因子
  • 简介:为解决物理网络编码接收信号的异步问题,首先建立了物理网络编码双向中继通信模型,分析了信号帧异步对系统性能的影响;然后介绍了2种经典帧同步算法,在此基础上提出一种新的同步算法.根据3种算法同步性能和运算复杂度的不同,设计了适用于软件计算的帧同步方案,并在软件无线电平台上进行了实验验证.结果表明,该同步方案可准确检测信号帧的起始位置,降低了经典帧同步算法的错检概率,提高了物理网络编码的同步性能.

  • 标签: 软件无线电 帧同步 物理层网络编码 正交频分复用
  • 简介:根据弹试射原理及弹试射实践经验,应用火炮内弹道学理论,建立火炮弹试射内弹道学模型,分析弹试射的影响因素,并以某炮弹试射为例进行仿真计算和膛压测试,计算结果与试验结果基本相符,为新型火炮弹试射的参数获取提供理论依据。

  • 标签: 火炮 水弹 射击 内弹道学